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71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docx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空中课堂集体备课教案

“空中课堂”教师集体备课表 

时间

20200325

科目

数学

年级

备课教师

课题

数学文化课:

日历中的秘密

参备教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日历上数的排列规律,能自主探究寻求简便方法求日历上有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和。

2.经历完整的“观察、猜想、验证、应用”数学探究过程,体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参备教师建议:

学习重点

通过寻找日历中数的排列规律这一活动,感受日历中包含的丰高数学信息。

学习难点

寻求简便方法求日历上有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和。

课前准备

PPT课件

 

 

 

 

一、引入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看了书第13—17页。

你在书中了解到了什么?

想不到常见的日历中藏着这些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历中的秘密”

(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玩个游戏:

我报数,你来猜。

报数游戏:

 1,3,5,()

2,4,6,()

5,10,15,()

看来这些数是有规律排列的。

二、新授

1、寻找日历中数的排列规律

出示2019年日历表

这是2019年3月份的日历表。

有序观察数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我(           )看,发现了(           )。

可以像这样来说,比如……

生边回答师边小结。

(重点要规范生的语言表达)

看来日历表上这些数横着、竖着、斜着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数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天天圈出的这9个数。

横着观察,除了刚才发现的规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抽生回答后师结合ppt小结:

像这样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移多补少”(板书)。

师:

横着观察,通过移多补少,我们把每一横行的数变来一样了;那竖着观察,通过移多补少这个表格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独自完成导学单1。

2、用简便方法求日历上有规律的一组数的和。

出示日历上的9个数。

你能求出这9个数的和吗?

请看学习要求,一起读一读。

请大家独自完成导学单2。

生展学后师小结。

(介绍二次“移多补少”)

通过“移多补少”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9个数变成了“20”

   那这9个数的和还可以怎么求?

(20×9=180)

是不是9个数的和都可以用这种简便方法来求呢?

谁愿意上来像这样随意圈出9个数。

请大家完成导学单3。

抽生回答。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像这样9个数的和怎么求吗?

生得出:

9个数的和=中间数×个数(板书)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介绍移多补少的目的。

四、数学文化

讲述日历的发展。

五、拓展练习

出示4个数、6个数,先找规律再归纳简便算法。

学生问题归纳

  生活中我们把日历,月历,年历统称为年历。

日历在我们国家很早就出现了。

有多早呢?

大约在1100年前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经在使用日历了。

当时的日历又称皇历,不仅记录着日期,而且记录了许多天文气象、时令季节。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张日历,你有什么发现?

注:

两天的时间分开算,24是关键。

第一天的时间直接减,第二天的时间再相加。

发现日期下面标注了节日。

我最喜欢春节,每年过了春节我就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我可以吃很多好吃的零食,还可以领压岁钱。

我记得去年的春节是2月5日,今年的春节是1月25日(正月初一),我发现春节农历的日期和阳历的日期是不一样的。

时间

20200326

科目

数学

年级

备课教师

课题

面积的含义

参备教师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参备教师建议:

学习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

度量意识的培养。

课前准备

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课件。

 

 

 

 

(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1、导入师(呈现两个长方形,分别是一大一小):

提问:

同学们,我手中这个图形,你们认识吗?

现在请两位同学用彩笔把它们表面涂上颜色,先涂完为胜。

2、提问:

如果让你们来选择,你们会选择哪个长方形?

为什么?

这个游戏公平吗?

师:

原来同学们都发现了两个长方形的表面一个大,一个小。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面有关知识。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找一找,我们身边有那些物体有表面。

(2)摸一摸,认识面。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课桌的桌面。

(3)比一比,知大小。

请学生说一说:

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较大?

(4)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大小的经验。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

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面的面积。

(板书课题:

认识面积)

(6)建立面积概念:

1、黑板的大小,指黑板什么的大小?

(表面)2、黑板这个图形各边怎样连接?

(首尾连接)也可以说是封闭图形。

3、提出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表面积。

(7)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P61面做一做,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一说哪个图形面积大。

(略)3、为学生提供一个水杯,说一说什么是水杯表面的面积。

(一个物体不仅有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4、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

(三)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为学生提供两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

学生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

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

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

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请学生思考:

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如果同学们想不到,请你们把教材62认真自学一遍,就找能找到办法。

你听小精灵的话了吗?

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提供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

分四人一组,可以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也可以在长方形中画格子,方式进行度量。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怎样摆的。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

①可以用圆形作单位。

②也可以用三角形作单位。

③还可以用正方形作单位。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

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体会:

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教师介绍:

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四)应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感受单位的价值。

完成第62页做一做交流时,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结果,还要说明是怎样想的?

(五)回顾整理,展望新知

师:

回顾这节课,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

下一堂课,我们要学习面积单位,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要把这一章节知识提前预习一下。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数学书、课桌、黑板、字典等物体的表面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积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学生问题归纳

 知识点

应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解决问题(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易错点

解决实际运用问题时容易忽略单位差异

 

时间

20200327

科目

数学

年级

备课教师

课题

面积单位

参备教师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参备教师建议:

学习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

学习难点

掌握面积单位的进率和换算。

课前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

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

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

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

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

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2表示。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

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

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

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2表示。

  比一比:

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

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

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

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

在1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

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巩固应用

 

  1、学生独立填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汇报。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面各用哪些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问题归纳

1、公顷:

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2、平方千米: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算1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