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3377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docx

1112上第一单元集体讨论记录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备课时间:

2011年8月31日

主备人:

吉鸿海

参备人员:

吉鸿海余德兵

备课地点:

数学组办公室。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2、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3、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4、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动手操作法。

讨论过程记录如下:

余德兵:

这部分内容教学认识负数的基本方法。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认识自然数、分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对数的认识及扩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吉鸿海:

这部分教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尝试着独立探索,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认识正、负数的方法。

余德兵:

运用了谈话导入新课最好。

吉鸿海:

教学例题时通过图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你观察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

你想问些什么?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讨论意见:

对文中重点内容的把握得当,设计的读写算结合更能紧紧围绕学科内容的中心,又让学生有更多地发挥空间。

讨论总结:

由于这次备课主要任务是针对集备中突出教学重点的策略。

进行研讨,因此我们对每小节的知识点的重难点进行了祥尽的分析和研讨,同时结合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

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2、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3、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4、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

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主备人:

吉鸿海年级:

四年级

参备人员: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学科:

数学

备课时间:

2011年3月16日地点:

数学组办公室

备课课题:

升和毫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5、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6、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7、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教学准备:

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滴管、量桶、水等。

讨论记录如下:

余德兵:

这部分内容教学毫升的认识以及升与毫升的进率。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容量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学会容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吉鸿海:

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吉鸿海:

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教科书第10~21页的内容,你们认为怎样引入课题?

余德兵:

我认为用能让学生好奇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课题比较符合实际,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这样的情景创设符合本年级学生。

吉鸿海:

在教学设计中,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旨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讨论意见:

整堂课的设计,对文中重要内容的把握得当,设计的读写结合更能紧紧围绕学科的中心,又让学生有更多地发展空间。

细节设计还不够精致,没有深入设计一些导向性的练习让学生做。

讨论小结:

1、教学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练习,学生多做练习。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

第三单元:

三角形

备课时间:

2011年3月28日

主备人:

余德兵

参备人员:

余德兵、吉鸿海

记录人:

吉鸿海

备课地点:

数学组办公室

教学内容:

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第三个角的度数,并应用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相关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相关推导和计算过程。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动手操作法、观察法、法推导。

教学用具:

三角尺。

讨论过程记录如下:

吉鸿海:

1、回顾三角形的形状。

2、如何让学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第三个角的度数,并应用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余德兵:

1、本单元的重点是计算三角形的第三角的度数。

2、本单元的难点是画三角形的高。

讨论意见及讨论总结:

发言人:

余德兵

整课的设计好,有利于学生学习。

发言人:

吉鸿海

由于这次备课主要任务是针对集备中突出教学重点的策略进行研讨,因此我们对每小节的知识点的重难点进行了祥尽的分析和研讨,同时结合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主备人:

余德兵年级:

四年级

参备人员: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学科:

数学

讨论时间:

2011年4月2日地点:

数学组办公室

讨论课题:

混合运算。

讨论内容:

混合运算,P35-42页。

讨论的问题有四点: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4、相关练习。

讨论的难点有:

1、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3、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讨论记录如下:

吉鸿海:

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教科书混合运算(P35-42页),你认为怎样引入课题最好。

余德兵:

复习引入,在教学设计中,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旨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吉鸿海:

1、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综合运用这两方面的知己就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因此,例题直接提出“先计算,再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通过独立思考确定运算顺序,并按顺序进行计算,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再通过交流是怎样算的,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辉正确地计算。

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

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悬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

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讨论意见:

细节设计还不够精致,没有深入设计一些导向性的练习让学生做。

讨论小结:

教学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

第四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备课时间:

6月8日地点:

数学组办公室

出席教师:

余德兵吉鸿海

主讲人:

余德兵

集体备课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

3、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

2、教学得关键是让学生经历由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由日常语言表示数量关系到用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生活中字母缩写的特定标志。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和数量关系。

(1)组织讨论:

字母a表示哪些数。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式。

3、用字母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介绍字母的发明人—韦达。

5、游戏:

编儿歌。

6、全课小结。

提问: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7、作业:

想想做做第3、4、5题。

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3、4、5题。

吉鸿海:

建议用多媒体课件。

余德兵:

课外扩展及训练一个星期是7天,一个月里最多有()个星期日。

某年的6月1日是星期三,6月8日是星期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