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3327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docx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

世界上古史复习资料-带简答题

LT

护了生产力,调整了自由民之间内部关系,安定了社会秩序,减少了纠纷,有利于社会发展。

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法典也有重大影响,我们要正确看待它。

古代埃及文明

一、名词解释:

埃赫那吞改革、帕勒摩石碑、罗塞达石碑、象形文字

二、问答题:

1、古埃及宗教崇拜的特点

2、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

一.1.埃赫那吞改革:

埃及新王国第18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为了打击僧侣集团势力和世袭权贵,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依靠中小奴隶主和新兴的军事贵族,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废除阿蒙神崇拜,以阿吞神为唯一的神,没收阿蒙神庙财产,迁都阿马尔那并改称埃赫那吞,国王的名字也改为埃赫那吞。

这场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的外衣下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它沉重打击了阿蒙祭司集团和地方世袭贵族的势力,提高了自由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神教的思想。

埃赫那吞死后不久,一切改革被废除。

2.帕勒摩石碑:

现存埃及年代最为久远的石刻,因保存在意大利西西里的帕勒摩博物馆而得名,目前仅存部分残片。

该石碑记录了埃及古王国第5王朝以前所有国王的名单,国王们对诸如努比亚、腓尼基的远征以及将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等重要活动,还涉及诸如尼罗河涨水情况等经济社会生活问题,是研究古埃及国家早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

3.罗塞达石碑:

公元前2世纪初埃及祭司为国王托勒密五世树立的颂德碑。

1799年在尼罗河口的罗塞达要塞发现,故而得名。

铭文用三种文字刻写,即古埃及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

1822年,法国的埃及学家商波良将象形文字释读成功,奠定了埃及学研究的基础。

石碑目前存放于伦敦博物馆。

4.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所创造的文字,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末。

蝎王权标头上的蝎子是现今所知最早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有24个字母符号,但是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

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成的,一般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

象形文字在使用中先后演化出祭祀体和世俗体等变化。

在希腊罗马人统治时期象形文字逐渐被遗忘,成为死文字,直到1822年被法国学者商博良通过罗塞达石碑释读成功。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对腓尼基字母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

二.1.分析古埃及宗教崇拜的特点

(1)古代埃及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其崇拜对象既有动物,也有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

古王国时代后有了统一的主神和在全国得到崇拜的神;主神一般也是国王的保护神。

(2)古代埃及的宗教还没有走出自然崇拜的阶段。

他们的崇拜或者是对自然力量给予的恩赐表示感激,或者是对自然力量的威力感到恐惧或困惑。

(3)由于古代埃及的哲学不发达,因此古代埃及的神也没有抽象出来,使得埃及的宗教总是处于比较原始的水平之上。

(4)古代埃及人对来世(实际上是死后的世界)的存在特别重视,他们认为此世是暂时的,来世才是永恒的,因此古代埃及的宗教既为现世的统治者服务,也为来世的统治阶级服务。

古代埃及的富有者也会为来世作出许多的安排。

2.概述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

(1)哲学:

古代埃及的哲学主要是伦理和政治的哲学。

埃及伦理哲学的最早作品是充满哲理的劝世格言《箴言》和《传道书》。

在政治哲学方面,埃及人提出,国家是由仁慈的君主所主持的福利机构。

大约于公元前2050年写成的《一个能言农民的恳求》特别体现了这种观念。

(2)文学:

没有产生大部头文学著作,但是创造了包括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和传记等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

(3)自然科学:

最著名的是天文和数学。

在天文方面改善了太阳历,绘制了天体图,识别了主要的恒星,能较准确地判定星球位置;数学方面奠定了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基础,创造了自己的十进位制度。

此外埃及人在医学上很有成就,在外科方面尤其发达,可能与木乃伊的制作有关。

此外《艾贝尔斯纸草》是古埃及人的第一部医学百科。

(4)建筑:

古代埃及建筑以雄伟浑厚为人瞩目,除了金字塔外,还有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等著名建筑。

(5)艺术:

埃及的雕刻和绘画是埃及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般用作建筑和其他物品的附属品。

埃及绘画也有《三个女音乐家》等杰作。

 

古代印度文明

一、名词解释:

吠陀、佛教、哈拉巴文化、瓦尔那制度、阿育王

二、问答题: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基本线索

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

一.1.吠陀:

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

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主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指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

吠陀文献分为四部,即反映“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900年)的《梨俱吠陀》和反映“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的《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2.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他的姓是乔达摩。

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即四种“真理”。

佛教认为,按此修行,便可不断去“恶”积“善”,修成阿罗汉或成佛,到达智慧和解脱的彼岸。

而后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

3.哈拉巴文化:

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

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

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

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

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

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4.瓦尔那制度:

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

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

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

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

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5.阿育王:

古印度孔雀王朝国王。

前268年,阿育王即位。

前262,开始大举进犯难度强国羯陵伽,大肆屠杀,之后皈依佛教,多次举办佛教结集大会,支持佛教发展,并实行较为宽仁的统治政策。

阿育王在位期间统一了除印度南端的全印度,是孔雀王朝全盛时期。

二.1.印度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基本线索: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

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

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

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

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

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

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

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

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

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

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

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

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

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

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

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

2.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

起源:

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

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

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

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

主要内容:

瓦尔那制度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

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

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族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时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

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古代希腊文明

一、名词解释: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线形文字B、僭主政治、来库古改革、提洛同盟、伯罗奔尼撒同盟、《解负令》、陶片放逐法、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犬儒学派、斯多噶学派、伊壁鸠鲁学派

二、问答题: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原因、范围和影响

希波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的经过和影响

三、史料分析题

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四、论述题

古希腊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一.1.克里特文明:

希腊克里特岛的青铜时代文明,是爱琴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存在于公元前2000—前1100年。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发掘出克诺索斯王宫,该文明遂被确认。

现代学者将其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宫时面、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

新王官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米诺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

克里特文明古王宫时期生产的卡马雷斯彩陶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

克里特文明所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

2.迈锡尼文明:

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

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

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

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

它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于发掘迈锡尼(1874年)和梯林斯(1886年)的过程中重现天日的。

3.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历尽万难返回自己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也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4.线形文字B:

古希腊迈锡尼文明所使用的文字,属于古希腊语的一支,是用原有的线形文字来书写迈锡尼语言,1952年释读成功。

现存的线形文字B的材料绝大多数是王室经济文书,对政治历史揭示不多。

文书的内容充分表明迈锡尼社会是奴隶制社会。

这些资料为研究当时迈锡尼文明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僭主政治:

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

“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

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

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到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

 

6.来库古改革:

古希腊城邦斯巴达建国之初所实行的国家制度改革。

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主要内容有:

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与2位国王组成30人元老院(长老会议);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重新分配土地;打击工商业(斯巴达是商业文明最落后的城邦);实行公共会餐制度。

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

7.提洛同盟:

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

因盟址及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称“提洛同盟”,也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

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御波斯再次入侵。

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后来增至约200个。

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

 

8.伯罗奔尼撒同盟:

古代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

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陆续与埃利斯、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530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加了同盟。

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与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公元前480、前479)。

公元前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及其同盟者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

失败的雅典一度被迫入盟。

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随着斯巴达国力的增强,它与盟邦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盟内部纠纷迭起,退盟甚至战争屡有发生。

公元前394年,忒拜联合雅典、科林斯等城邦共同反对斯巴达。

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大败于忒拜,同盟于公元前366年解散。

斯巴达霸权亦告终止。

9.《解负令》:

公元前594年,雅典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

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同时,为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梭伦还制定了“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这样就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

“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

10.陶片放逐法:

也被翻译为“贝壳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

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11.希罗多德:

古代希腊历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创立者,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

对于历史事件,时而诉诸神的意志和命运,时而认为取决于个别人物的才能,也有时借助于对历史或地理情况的分析。

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12.修昔底德:

古希腊历史学家。

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在雅典的极盛时期。

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其思想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求实的精神,理智的批判态度。

从人事活动的角度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开创“范例历史学”先河,追求史学垂训功能。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13.色诺芬:

色诺芬,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苏格拉底的弟子。

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

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著有《长征记》、《经济论》、《希腊史》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

 

14.米利都学派:

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

希腊城市米利都是一座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产生了三位重要的思想家:

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和阿纳克西美尼,他们创立了米利都学派,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

其思想观点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强烈兴趣。

15.毕达哥拉斯学派:

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组织。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其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其美学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对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6.犬儒学派:

古希腊主张自然主义的哲学派别。

得名来由有二:

一是其创始人安提斯泰尼在名叫“快犬”的地方讲学,二是这一派的人们生活方式粗野、衣食简陋,被当时人称之为“犬”。

主要代表人物有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等。

该派在哲学上反对“理念论”,认为一般概念只是一个名称,具体的事物才是真实的。

在伦理学上,主张禁欲主义乃至苦行主义,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无足轻重的,主张回到极端简朴的原始生活,进入“自然”状态,号召人们克己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这才是美德。

17.斯多噶学派:

希腊化时期重要的哲学派别。

斯多噶的字义是廊,由于这个学派在雅典的一处画廊集会讲学而得名。

这派的创始人是芝诺。

斯多噶学派以为世界既是物质也是理性。

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顺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都是注定而不是偶然的。

这个学派因此相信预言和占卜。

芝诺代表早期斯多噶学派,后来古罗马时期的塞涅卡和安东略代表晚期的新斯多噶学派。

斯多噶学派思想最终为基督教所吸收。

18.伊壁鸠鲁学派:

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创立的哲学派别。

伊壁鸠鲁派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

但他们所主张的快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

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对一个人身心的侵袭。

伊壁鸠鲁学派把神还归自然,公开攻击古代的宗教,从而奠定了古代无神论哲学的基础。

伊壁鸠的学说包括准则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三个部分。

二.1.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小国寡民,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第二,正因为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也就形成了直接民主制。

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

第三,直接民主制的基本要求是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民之间相互平等。

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

2.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活动的原因、范围及影响

原因:

根本原因:

人地矛盾突出。

条件:

多良港,多岛屿,航海业发达,海军强大。

海外殖民运动的范围:

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海外殖民运动的影响:

第一、扩大地城,解决土地问题,缓解城邦人口压力;第二、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第三、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有利于公民集体稳定和城邦制度巩固,有利于平民反贵族斗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立;第四、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3.简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经过:

(1)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乘机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

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反抗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

(2)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希波战争全面开始。

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战役打败波斯军队,迫使波斯撤军。

(3)公元前480年,接任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再度进兵希腊。

希腊各邦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斯巴达也参与了对抗波斯的行动。

这一阶段的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御。

(4)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

影响:

(1)希波战争之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的局面。

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城邦得以继续发展,日益繁荣,从而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同时波斯虽然失败,但是希腊人也无力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

这就使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的大格局。

(2)对雅典而言,大量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主势力进一步增强,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战争还使得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其势力迅速膨胀。

(3)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新的矛盾由此出现;同时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了雅典的挑战,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的矛盾逐渐凸显。

4.简述伯罗奔尼撤战争的过程及影响:

过程:

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31开始,至公元前421年休战而止。

公元前431年春天,斯巴达盟邦底比斯进攻雅典盟邦普拉提亚,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6月,斯巴达入侵雅典,战争全面爆发。

这一阶段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雅典出现的瘟疫使雅典主动与斯巴达缔结和约休战。

战争的第二段从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开始,结果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

公元前406年羊河战役中雅典海军惨遭消灭。

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求和,提洛同盟被解散,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

影响:

第一,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的经济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战争使大量自由民破产,奴隶数量大增,奴隶制的发展破坏了城邦经济基础;

第三,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