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2343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docx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word版

1.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及使所有物料都达到环保管理安全要求,以及在制造过程中得到保证

2.范围

涉及到本厂的所有区域及部门以及运作环节,全员参与。

有害物质范围包括本指引内规定的所有标准项目

3.职责

3.1品质部:

负责内/外部测试的跟进、配合客方对我厂的监控工作、参与供货商的审核、负责来料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3.2生产部:

3.2.1负责按有害物质管理的工作程序进行安排物料及生产.负责物料的领料的记录、发料记录、使用记录以及生产工具/夹具的清洁

3.2.2设置好区域及标示等相关工作.

3.2.3重点的作制程中控制并落实.

3.2.4全员持续参与培训及教导,宣传等.

3.3技术部:

3.3.1负责订制符合有害物质管理产品的BOM/ECN数据.

3.3.2及时了解供货商情况,以便安排新产品的物料打板及订放、协助喷油部门解决新供货商的物料的技术难题、参与供货商的审核.

3.4生产部:

3.4.1采购:

a.负责有害物质管理供货商的选取及相关跟进工作.

b.在做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的订单时作为特别跟进.

c.监督供货商的有害物质管理系统工作.

3.4.3仓库:

a.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物料专仓的管理.

b.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物料的收、领、发、存、补等严格的物料监管工作.

c.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半制品的标示,收发等严格的物料监管工作.

d.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成品的相关严格的监管工作.

3.5业务:

a.负责在订制欧洲订单时严格地区分

b.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订单的交货及监管

4.定义

近年来市场对保护、保存及改善地球境的声音和关注不断升级。

全球气温变暖,灾害不断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

很多有害的物质已被禁用,被限制或将被取代。

较多发达国家、欧盟、国内等都早已提出“绿色产品”计划或指令或立法,为适应国际/国内法律法规以及达到客户要求。

5.作业内容

5.1有害物质管理控制方案

5.1.1培训

5.1.1公司拟定并执行有害物质管理的培训计划及宣传,全员参与对全厂所有人员进行《有害物质控制指引》的培训.

5.1.1.2公司依《有害物质控制指引》全面推行有害物质管理的所有工作.

5.1.1.3公司对于采购、技术及仓库、生管人员着重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担任.

5.1.1.4公司行政部协同质量部作有害物质管理法令的相关海报、传单、警告标贴的宣传工作.

5.1.2来料供货商/加工商监控.

5.1.2.1公司依ISO9000程序选取符合要求的合格供货商/加工商.

5.1.2.2公司建立其符合体系及“有害物质管理”的管制系统并作尽职审查.包括:

5.1.2.2.1公司建立由工程、质量、物控、生产等组成的有害物质管理推行及审查小组,负责有害物质管理的研讨、推行及尽职审查.

5.1.2.2.2PartNor的管控,带有“R”是符合有害物质要求订单的跟进工作;

5.1.2.2.3对所有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要求(以下简称:

环保)的Vendor/加工商作持续的培训、辅导让其明白及理解标准的要求.

5.1.2.2.4作定期不定期的尽职审查.

5.1.2.2.5依标识及区域的要求落实。

5.1.2.3公司设置专门的“环保”物料仓及由专人管理.

5.1.2.4公司要求所有的来料/加工料在来货时将在内/外的包装上全部加贴绿色的“环保”标签,以此来作为区分.

5.1.2.5一但怀疑有混乱的非“环保”物料,将论作常规物料处理.

5.1.2.6公司与所有Vendor及加工商签订1.有害物质管理调查表;2.声明书.以此作为合约厂商.

5.1.2.7公司要求所有Vendor及加工商提供公证行验证的合格有害物质管理报告.各物料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并清楚检查MSDS内有无CAS编号及是否含有毒性.

5.1.2.8定期抽查重点的物料,如:

油墨、焊锡、电镀件送外部实验室进行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管理的测试.

5.1.2.9公司要求所有合格的Vendor/加工商将以年度为限更换其验证的毒性测试报告.

5.1.2.10质量部会协同其它部门定期抽查所有的Vendor/加工商,对于不合格的Vendor/加工商将实时予以更换.

5.1.3制程控制

5.1.3.1业务订单/BOM/ERP/采购订单.

5.1.3.1.1公司业务针对欧洲的订单依时限于2005年12月份时生产的需实时注明“环保”订单,作为特别订单处理.

5.1.3.1.2由工程部建立BOM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订单的数据库,于所有的PartNo前加“R”以作标示.具体为先将欧洲之订单及MODEL全部抽出,然后逐一编排,对应所有的PartNo在其前加“R”再由ERP运行到其它部门.

5.1.3.1.3物控部门在评估及收到订单数据后,依“有害物质管理”的特殊订单分拆到ERP系统中运行.

5.1.3.1.4采购收到物料需求后,按“环保”特殊订单的要求,下PO到需要的Vendor或加工商,依要求作有害物质管理的物料订购,注明符合“环保”要求,包括“环保”绿色标签等.

5.1.3.2货仓

5.1.3.2.1公司物控部货仓设置专门的有害物质管理物料仓,且由专人负责.

5.1.3.2.2公司货仓在收到符合“环保”的物料订购单及送货单时,负责将物料交收到符合“环保”物料仓.

5.1.3.2.3符合“环保”物料仓在收、发、领、退、换时都需注明“环保”物料,且保留相关的标示以作区分用.

5.1.3.2.4公司对于化工仓库,保存锡线等易被污染及混用的物料或仓库作重点控制.货仓亦需严格按规章操作.(定期清理、密封等等).

5.1.3.2.5质量部将不定期地对货仓进行检查并予以记录.

5.1.3.2.6一经发现怀疑有混非“环保”物料,即刻当一般物料处理,交收到常用物料仓,并予以清晰的标示.

5.1.3.2.7IQC对油漆仓进行每周巡查。

5.1.3.3生产

5.1.3.3.1公司设置专门生产有害物质管理订单的生产车间,凡是“环保”的订单将全部安排到“环保”车间生产.

5.1.3.3.2生产部所有的物料计划到“环保”仓库完成并保持一次性,包括领、发、收、退、换、报废等等.

5.1.3.3.3生产出的半制品或成品将全部予以绿色的“环保”标贴标明,直至移动到仓库或下一工序.

5.1.3.3.4生产部环保管理车间的维修位物料亦从“环保”仓领取或“环保”车间获取.

5.1.3.3.5质量部监测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运作,对于凡是有怀疑的的任何产品全部封锁.直至十足的证明,否则,被怀疑的任何产品将论为非环保物料或产品处理.

5.1.3.3.6入仓后的“环保”订单有移动的情况,将依程序进行,质量部全程跟踪,直至完成.

5.1.3.3.7对于所有不合格的情况,依ISO9000中的不合格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如其中哪项指令在执行中有不同点,则在其运作程序内特别要求).

5.1.4经以上培训过的各部门/岗位负责人、各原材料供货商/加工商、原材料等有更改时,必须按以上程序重新确认。

5.1.5南峰对所有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的实施日期:

继ASTMF963a、EM71、C.H.P.A、ST2002标准实施后,于2006年7月实施RoHS指令及94/62/EEC、2002/61/EC指令,2006年12月实行Phthalates含量标准要求,从2008年5月1日起,要求所有产品使用的电池符合2006/66/EEC电池有害物质含量要求(如果客户同意使用或有特别要求使用旧款电池除外)。

5.1.6环保控制系统文件实施方法:

作为欧盟在制定及通过RoHS法令时,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如何来对产品作一系列的诸如市场抽查、送实验室检测或是生产厂商提供证明等等.但依欧盟的官方历来的做法,我们会采取系统文件给产品符合RoHS法令来做足够的证明.

5.1.6.1首先作为一个产品的物料清单BOM,我们必须是准确而又清晰、完整的.每一个ITEMNo及PartNo的前面加“R”以作识别.

5.1.6.2建立一个完整的ERP系统,在ERP中BOM是可运行的.

5.1.6.3在BOM中我们将设置每个Vendor/加工商的每一种材料符合环保法令的公证行报告、Vendor/加工商声明书.另外还将设置外部报告的编号、日期、报告类别等等.

5.1.6.4将所有的报告、声明书分物料及Vendor全部扫描到计算机中,然后与ERP中的BOM作一个链接.

5.1.6.5当查看BOM中的任何一种物料时,只需点击然后可出现相对应内容的报告.

5.1.6.6为了实用,我们将分每个客户的每一个MODEL来做符合环保要求的文件系统数据.首先,我们将BOM从ERP系统中调出,复制到EXCEL中然后系统中自动链接到报告及声明书的数据.清理完毕后我们再将其刻录成产品的备忘文件,以备客户或欧盟索取.

5.1.6.7当ERP或BOM中有更改,影响到系统文件时我们将再次依以上的程序来做文件.直至可以运行.

5.1.7不合格预案的处理

5.1.7.1生产工厂抽到Vendor的产品不合格或疑似不合格个案时,将作以下处理.

5.1.7.2工厂采取随机抽样,对来料送交公证实验室进行RoHS的测试.若出现不合格时:

5.1.7.3冻结所有仓库有关此Vendor的物料,且全部予以封存隔离.

5.1.7.4对此Vendor进行调查及现场取证,结合测试结果予以分析,直至找到真正的原因.

5.1.7.5对送检不合格的物料再次送检,再次确认.

5.1.7.6对Vendor的不合格情况予以追溯,若有已出货的将通知客户进行回收.若仍然没有走货则进行隔离,及报废清仓处理.

5.1.7.7依相关的合约对Vendor进行处理,所有因此而产生的一切责任及损失由Vendor承担.并立即转换合格的Vendor.

5.1.8Phthalates的控制方案

5.1.8.1SNF产品要求

5.1.8.1.1针对所有内部、外部组件;

5.1.8.1.2对所有外部可接触的物料,物料的DEHP,DBP及BBP<0.03%,DINP,DIDP及DNOP<0.03%;

5.1.8.1.3对所有内部件的物料,物料的DEHP,DBP及BBP<0.03%;

5.1.8.2运作方案

5.1.8.2.1工程部:

5.1.8.2.1.1负责在开发新产品及旧产品的改进时对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选用,应尽量避免使用增塑料料;

5.1.8.2.1.2在制作BOM及相关资料时应详细注明物料的特性或型号,如PVC是普通料还是环保料。

5.1.8.2.1.3在对含有Phthalates的物料编号时,如果既须符合RoHS又须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则在之前的物料编码“R”后加“P”;如果没含有Phthalates则与之前的物料编码一样;

5.1.8.2.2采购部:

负责按照工程数据要求,进行能提供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的供货商选用和物料的采购,以及相关报告和保证书的收集;

5.1.8.2.3货仓:

负责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的收、领、发、存、补,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及相关监督工作;

5.1.8.2.4生产部:

负责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的领用和制程控制,避免制造过程中的污染,同时做好标识,比如Datecode的打印方式;

5.1.8.2.5品质部:

5.1.8.2.5.1QE:

负责评估新产品是否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旧产品物料更改重新评估,符合性报告的收集及物料的OutsideLab送检(送检频率一般为半年一次,有怀疑不合格的情况除外。

且送外检测样板从来料中随机抽取);

5.1.8.2.5.2IQC:

负责根据工程数据及符合性报告,核对产品所贴的卷标是否一致,确认OK后盖PASS章;

5.1.8.2.5.3IPQC:

负责监督制程中使用符合2005/84/EC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的物料以及产品的标识是否正确;

5.1.8.2.5.4FQC:

负责成品出货的最后把关,检查相关标识是否齐全或正确;

5.1.9电池有害物质控制要求

5.1.9.1南峰内部对电池的要求:

5.1.9.1.1所有电池或蓄电池(不包含纽扣电池):

不论其是否包含在器具内中,其含量不能超过其重量0.0003%;

5.1.9.1.2纽扣电池:

每粒纽扣电池的汞含量不能超过其重量的2%;

5.1.9.1.3便携式电池或蓄电池(包括AA&AAA电池):

镉含量不得超过其重量0.001%;

5.1.9.2电池供货商的管理:

5.1.9.2.1对所提供的电池能提供相符合2006/66/EC规定并可符合南峰内部对电池的要求的公证行报告;

5.1.9.2.2负责人承诺并签署有效声明,保证其电池符合以上要求;

5.1.9.2.3如果电池供货商采用原有的供货商,则要求供货商方面更改电池的外观颜色(此项为建议,但一定要求落实)。

5.1.9.2.4另外,定期审核电池供货商(或供货商本身具备)以下要求:

①电池生产厂必须具备完整的品管系统,有专人负责品管工作;

②电池生产厂对自己的原材料供货商有监控的过程;

③电池生产厂能提供所有原材料的来料记录、检验记录、测试记录、进/出仓记录;

④有定期抽样送外部检测的计划与行动;

⑤整体对有害物质的控制过程的严谨度足够影响监控结果。

5.1.9.3来料的控制:

5.1.9.3.1来料时货仓管理人员将电池安排在物料暂放区(能符合三防要求的位置);

5.1.9.3.2货仓管理人员填制的《检验申请单》或供货商的《送货单》至IQC;

5.1.9.3.3IQC拿到通知单后,核对供货商名称(确认是否为合格供货商?

)、电池的标识、生产日期/批号、物料编号、型号名称、有效期等是否与送货的项目相符;

5.1.9.3.4如果仓库有符合2006/66/EC要求的电池和不符合的二种,则仓库不能将二种电池安排在同一仓库存储。

5.1.9.4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与成品的保证:

5.1.9.4.1在生产时,首先确定其生产的产品的版本信息,是否为走往欧盟成员国?

5.1.9.4.2当产品为走往欧盟成员国时,在领料单上注明必须为符合2006/66/EC要求的电池。

5.1.9.4.3当然,业务及PPC部门及早提供与此程序有关信息给生产与质量部门。

5.1.9.4.4对所有进入生产车间的电池必须经质量QC的确认。

5.1.9.4.5另外生产中对电池的使用量与生产产品数量必须相对应(避免其它电池混入产品内)

5.1.9.4.6将装电池的工位设置为重点工位,培训该员工区分电池的相关知识。

5.1.9.4.7FQC验货时重点注意电池信息,在《成品验货报告》上从2008年2月15日起必须注明,如“电池符合2006/66/EC要求”或“电池不符合2006/66/EC要求”。

5.1.9.4.8如果电池符合2006/66/EC要求的产品,在成品合格标识上再注明“2006/66/EC”字样。

5.1.9.5执行时间

5.1.9.5.1欧盟要求:

2008年9月26日起执行

5.1.9.5.2南峰公司:

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5.1.10其它有害物质控制要求

5.1.10.1物料来料的检测方案

5.1.10.1.1物料来料的内部检测要求:

①物料来料后,货仓管理人员安排至指定区域暂时存放;

②货仓管理人员提供按正确的信息填制的《检验申请单》或供货商的《送货单》至IQC;

③IQC拿到通知单后,对物料进行相关方面的确认,如:

供货商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物料编号、型号名称、有效期等是否与送货的项目相符;特别核对供货商是否具备原材料的公证行报告以及签署了《有害物质控制的声明书》(即为南峰的合格供货商)。

④确认以上项目无误后,每款物料抽取足够量的样板送至内部RoHS测试房检测;

⑤RoHS测试房在收到样板后,实时安排各项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⑥将检测结果实时通知IQC,合格后通知货仓入库;

5.1.10.1.2物料来料的外部检测要求:

①在正常运作下,相关物料每年送外检测一次;

②在特殊情况下(如客户要求、内部检测不合格、更换新的供货商……),在变更后的要求下,必须送样去外部检测。

5.1.10.2检测合格后的仓存方案

①当IQC检验及数据检验合格后,IQC组长在标识纸上签署名字,并通知仓库进仓处理;

②如果来料为油漆、布料布唛、丝印裁片等待客人抽取样板或提供样板,等待检测结果;

③当客人检测合格后,则由客人加贴“PASS”标签;

④在以上事项均通过后,仓管则安排摆放至指定的专用货架或专用区域;

⑤然后再做好详细标识及进仓登记。

备注:

以上②③项有客人要求时实行。

来料预留足够的时间(约7天)给客人测试。

5.1.10.3检测不合格后的应急处理

①IQC检验不合格时,及时填写报告,通知货仓安排退货;

②RoHS测试不合格时,及时打印报告,并通知IQC、仓库、采购/PPC及部门主管;

③IQC、货仓在接到不合格时,实时安排来料摆放至不合格区,并做不合格标识;

④采购或PPC立即通知供货商来厂处理;

⑤供货商到厂后,确定抽取样板送外检测确认(在外部没有测试结果前,整批做封存处理);

⑥如外部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后,则通知供货商,不合格来料做退货处理;

⑦并要求供货商详细提供退回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有必要时我司将委派人员参与处理的全过程)

备注:

如内部检测不合格,而外部检测合格时,以外部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准。

5.1.10.4生产过程的控制程序

5.1.10.4.1油漆领料的管理:

①喷油部在领料时,请在仓库详细登记领取的日期、数量、物料编号、物料型号等信息;

②仓库按正确的物料信息发放,并登记清楚;(所有登记的信息必须准确,以备追溯)

③油漆在发放时请检查是否具备客人的“PASS”标签。

④在领取油漆后,喷油部必须注明油漆所使用的产品;

备注:

登记方法请见《油漆领用及使用登记表》。

5.1.10.4.2调油房的管理:

(喷油QC)

①对调油房进行5S管理;

②按客户分区摆放;

③按客户区分调油工具;

④拒绝使用未经检验的油漆(即无内部IQC合格标签或客人的“PASS”标签);

⑤定期清洗调油工具/设备;

⑥不允许未经指定的其它人私自进入油房进行相关的工作;

⑦喷油QC将调油房列入巡查范围,按巡查制度进行管理。

5.1.10.4.3色粉领料的管理:

(注塑QC)

①注塑部在领料时,请在仓库详细登记领取的日期、数量、物料编号、物料型号等信息;

②仓库按正确的物料信息发放,并登记清楚;(所有登记的信息必须准确,以备追溯)

③色粉在发放时请检查是否具备质量部的检验“PASS”标签。

④在领取色粉后,注塑部必须注明油漆所使用的产品;

备注:

登记方法请见《色粉领用及使用登记表》。

5.1.10.4.4配料房的管理:

①对配料房进行5S管理;

②按客户区分摆放;

③拒绝使用未经检验的色粉(即无内部IQC的“PASS”标签);

④定期清洗配色工具/设备;

⑤不允许未经指定的其它人私自进入配料房进行相关的工作;

5.1.10.4.5其它生产车间的管理:

①在领料时,请在仓库详细登记领取的日期、数量、物料编号、物料型号等信息;

②仓库按正确的物料信息发放,并登记清楚;(所有登记的信息必须准确,以备追溯)

③检验所有来到车间的物料检查是否具备质量部的检验“PASS”标签。

5.1.10.4.6生产机器/设备的管理:

①按时清洁注塑工厂;

②对注塑用的机器/设备进行编号管理,以定期清洁;

③对清洁工作形成记录,并挂于机上或拉头位置;

5.1.10.4.7生产中物料的管理:

(巡查QC)

①对各种物料用按指定的容器盛装,并做好标识;

②容器也必须定期清洁;

③如果是油漆或色粉、其它化学品等生产现场摆放时进行密闭管理;

④使用专用工具;

5.1.10.4.8成品的管理:

①喷油QC在巡查过程中,抽取喷油件送RoHS测试房检测;

②注塑QC在巡查过程中,抽取注塑件送RoHS测试房检测;

③插件QC每周抽取锡炉内锡碴送RoHS测试房测试一次。

④装配QC可选取部份物料或可疑物料送RoHS测试房做检测。

⑤成品摆放时,注意周边无污染的其它物料;

5.1.10.5来料批次与生产成品批次的追溯

5.1.10.5.1内部追溯按5.1项“油漆领用的管理”详细填制《油漆领用及使用登记表》;

5.1.10.5.2如追溯到供货商,则通过内部P/N码按《内部物料编码规则》予以追溯供货商的P/N码。

5.2南峰内部有害物质控制要求

5.2.1结合ASTMF963a、EM71、2002/95/EEC、C.H.P.A要求规定以下内部要求:

标准

As砷

Ba钡

Cd镉

Cd(T)

Cr铬

Hg汞

Pb(S)铅

Sb锑

Se硒

Pb(T)

PBBS

PBDE

WSG

/

/

/

<40

/

/

/

/

/

<90

/

/

SNF

<10

<500

<30

<30

<40

Nil

<30

<25

<200

<50

<300

<300

5.2.2按2005/84/EC欧洲标准要求规定内部以下要求:

5.2.2.1所有玩具和儿童护理产品内、外部件的增塑料料中,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盐类)----DEHP、DBP或BBP的浓度不可超过0.03%(300ppm);

5.2.2.2在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或儿童护理产品的增塑料料中,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盐类)----DINP、DIDP或DNOP的浓度不可超过0.03%(300ppm);

5.2.3按2006/66/EEC欧洲电池有害物质含量要求规定以下内部要求:

5.2.3.1所有电池或蓄电池(不包含纽扣电池):

不论其是否包含在器具内中,禁止在欧盟市场出售汞含量超过其重量0.0003%的电池&蓄电池;

5.2.3.2纽扣电池:

每粒纽扣电池的汞含量不能超过其重量的2%;

5.2.3.3便携式电池或蓄电池(包括AA&AAA电池):

禁止在欧盟市场出售镉含量超过其重量0.001%的便携式电池或蓄电池;

5.2.4按94/62/EC包装材料要求规定南峰内部为Cd+Pb+Hg+Cr6+﹤50ppm

(以上3.2与3.3、3.4项要求与法规规定的时间同步执行)

5.3供应商/加工商有害物质控制方案

5.3.1培训及研讨

5.3.1.1公司组建的有害物质推行小组负责按计划分批组织所有合格的Vendor及加工商进行培训,并针对不同的Vendor和加工商作MSDS的研讨.

5.3.1.2公司负责向各Vendor及加工商发出调查问卷,以作为核实其计划及能力资料;

5.3.2验证;

5.3.2.1所有的Vendor及加工商负责按要求提供有害物质的公证实验室检测报告,并对保证的无限能力作出声明,彼此双方依《合约》来执行.

5.3.2.2公司评估风险,将要求Vendor及加工商提供MSDS的技术数据以作为控制重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