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2165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知识分享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15到21章)

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人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他们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1、血管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厚、弹性大

薄、弹性小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管腔

极小

血流速度

极慢

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流方向

远离心脏

靠近心脏

由动脉到静脉

分布

大多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

数量多,分布广

毛细血管内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

它会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2、心脏

血液

(体重的7%~8%)

血浆

55%

血细胞

45%

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

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与脉搏同步)。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3、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⑴、血液的组成:

血浆的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⑵、血细胞:

结构特征

功能

红细胞

无细胞核

圆饼状

红色

具有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白细胞

有细胞核

白色

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无细胞核

不规则

红色

很小

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由于红细胞里含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看到。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⑶、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种。

输血原则:

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鲜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⑷、血液循环是指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

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动脉血:

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

氧结合时,颜色鲜红。

静脉血:

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颜色暗红。

⑸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方法:

用湿纱布(保持小鱼的活性)把小鱼头包起来,只露出尾部,放在培养皿底部;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镜观察血管及血液流动(血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单行通过)

⑹血压: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kPa。

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

收缩压经常低于12kPa,就是低血压。

二、排泄是人体将体内的多余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组成:

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组成

尿的形成

排尿的意义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贮藏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肾单位

功能:

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肾小球的滤过:

血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

原尿

形成

原尿

尿液

排出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皮肤的排泄是通过皮肤的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

滤过:

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重吸收: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

第16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⑴、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将能被神经元传导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

⑵、神经系统

⑶、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概况

功能

大脑

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又称大脑皮质(上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和神经元数目)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运动、感觉、语言、视觉、听觉、嗅觉的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功能)

小脑

位于大脑的后下方,也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

在大脑的下方,下端与脊髓相连

人体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所以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⑷、脊髓

位置

组成

功能

脊髓

脊柱的椎管里

蝶形灰质在中央,白质分布在周围

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大脑

颅腔中

表层是灰质,

白质分布在中央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运动、感觉、语言、视觉、听觉、嗅觉的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功能)

灰质:

在中枢神经中,由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

白质:

在中枢神经中,由许多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白亮。

反射

定义: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能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弧:

类型

非条件反射(比较低级,只由脊髓参与下的神经调节方式)

条件反射(比较高级,在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参与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感受器

效应器

⑸、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

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大脑皮质具有语言中枢,只有人类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反射的类型

区别

联系

示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

由具体的实物直接刺激产生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

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

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

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由具体的信号(光、声、气味、颜色、形状等)刺激产生

看到梅子实物分泌唾液;

看到画的梅子图片分泌唾液;

看到“梅子”二字、听到“梅子”这个音分泌唾液(人类特有)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

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感知

信息

外膜:

角膜(前方)、巩膜

眼与

视觉

耳与

听觉

眼球的结构

和功能

近视及矫正

外耳(接收声波):

耳廓、外耳道

中耳(传导声波):

鼓膜、鼓室、听小骨

内容物:

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

内膜:

视网膜(内有感光细胞)

眼球壁

中膜:

虹膜(调节瞳孔大小)、睫状体、脉络膜

原因

矫正:

配带凹透镜

眼球前后径过长

晶状体凸度过大

视觉的形成:

外界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

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内耳:

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前庭、半规管

耳的结构

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

声波

声波

声波

声波

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

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良好的用眼习惯:

两要:

连续用眼1h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cm左右.

两不要:

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和写字;不要在走路、躺卧或摇晃的车船上看书。

三、人体的激素调节

内分泌腺

不足

过多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成年)缺碘引起甲状腺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又叫“大脖子病”

甲亢(也出现甲状腺轻度肿大)

(幼年)呆小症: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生长激素

垂体

(幼年)侏儒症:

身材矮小,智力正常,生殖器官发育完全。

巨人症

胰岛素

胰岛

糖尿病

低血糖

⑴、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和卵巢)等。

⑵、激素是有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1965年,我国首先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四、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统一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

 

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一、运动系统是由骨(杠杆)、骨连结(支点)、骨骼肌(动力)组成的。

⑴、骨骼(206块骨)

⑵、骨的连接:

不活动连接(脑颅骨);半活动连接(脊柱骨);活动连接(又称关节,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关节具有牢固性、柔韧性、灵活性。

⑶、骨骼肌(600多块)

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后,收缩或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关节运动,产生各种动作。

但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社群行为:

分工合作

觅食行为

争斗行为:

同种个体之间

繁殖行为

防御行为:

动物对外

二、动物的行为

1、从动物行为对动物所起的作用:

2、从动物行为

获得过程

3、动物行为的特点:

第一,无论哪种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第二,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第三,每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内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4、动物行为的意义:

认识、保护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治有害动物。

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气孔:

叶表皮上成对保卫细胞(半月形)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和产生的氧、呼吸作用需要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交换的“门户”。

3、蒸腾作用的意义:

第一,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第二,对植物自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同时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2、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和有机物,远远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所需要,其余的将供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燃烧。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能够对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进行一定的自我调节,保持平衡状态,维持相对稳定。

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表现在某一数值附近的波动)。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植物的有性生殖:

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

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2、植物的无性生殖:

即营养繁殖,植物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

扦插、嫁接、压条

植物的组织培养意义:

从植物体上取材少、不仅能快速繁殖植物,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结构: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将发育成新个体,所以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幼苗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2、种子萌发的条件:

内因,种子完好(胚必须完好);外因,充分的水、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的萌发

胚根首先从破裂的种皮中长出来。

胚轴是种子萌发时输送营养的结构。

4、芽的发育

植物的茎、叶、花都是由芽发育来的。

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第20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动物的生殖

1、动物的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

受精方式

生殖方式

体内受精

胎生

哺乳动物

高等

低等

体内受精

卵生

鸟类、爬行类、昆虫

体外受精

卵生

鱼类、两粞类

鸟卵的结构:

卵壳、卵壳膜、气室(贮存空气)、卵白(供给养料和水分)、系带、卵黄(供给丰富的营养物质)、胚盘(由受精卵在母体内分裂形成,将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雏鸟)

2、动物的无性生殖(即动物克隆: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一个动物细胞,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个体。

后代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亲代的性状)

二、动物的发育

1、鸟类的发育

2、变态发育:

幼体和成体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别的发育过程。

类群

发育方式

幼体特征

成体特征

备注

两栖

变态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青蛙

用腮呼吸

有尾

用肺呼吸

有腿

蟾蜍、大鲵、蝾螈

昆虫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家蚕

桑叶为食

无翅

不动不食

有翅

蜜蜂、蝇、蚊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若虫—成虫)

蝗虫

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不成熟

蟋蟀、蝼蛄、蟑螂

第21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人的生殖

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内含人体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二、受精和胚胎的发育

青春期

的发育

生理的

变化

心理的变化:

自我意识的增强

形态发育: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青春期的显著特征)

功能发育:

大脑的完善和心脏的增重

性的发育:

性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青春期的特出特征)

三、人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胚后发育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