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1107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docx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特点)——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人的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社会生活中有哪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1)血缘关系:

是由于婚姻或生育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

(2)地缘关系:

是由于地域上的临近和日常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业缘关系:

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4、亲社会行为有哪些?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5、为什么要培养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意义)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途径: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要求: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7、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意义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到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了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形式,拓宽了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扩展了文化交流的容、场合及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3、(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的弊端有哪些?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4、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表现及影响

如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二、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维护秩序

1、什么是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3、社会秩序的意义: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4、社会规则的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

5、社会规则有哪些形式?

纪律、法律、道德等 。

6、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容。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二、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由和规则不可分,表现在: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将规则化于心、外化于行。

3、怎样维护规则?

维护规则一方面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规则;另一方面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劝导他人遵守规则的技巧有哪些?

有“礼”;有“理”;有“节”。

5、为什么说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6、我们应怎样积极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尊重他人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2)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3)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4)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意义)

2、尊重他人的做法?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3、平等对待他人原因和做法?

(1)原因: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2)做法: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二、以礼待人

1、礼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的意义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诚实守信

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如何理解诚信无价(诚信的意义)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我们不轻易许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2)运用诚信智慧。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法不可违

1、法律规的社会作用 (法律规的重要性)

(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指引作用)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法不可违,不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结论)

2、什么是行为?

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行为分为民事行为、行政行为和刑事行为。

名称

不同点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性

法律后果

实例

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

相对轻微

(一般)

民事责任(p48相关)

如欠债不还、捡到他人手机据为己有、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行政行为

行政法律

相对轻微

(一般)

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p48相关)

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网、殴打他人、吸毒

刑事行为

刑事法律

最严重(犯罪)

刑事处罚(p54相关)

如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4、一般行为与严重行为(犯罪)的区别、联系

民事行为和行政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行为。

刑事行为是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区别:

一般行为(民事行为、行政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犯罪(刑事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严重。

联系:

一般行为和犯罪都属于行为,都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行为包括一般行为和犯罪。

5、身边行为的主要表现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行为。

6、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针对治安管理行为)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行为。

(针对民事行为)

 二、预防犯罪

1、刑法的作用和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前二者的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的含义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容。

4、我国刑罚的种类

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主刑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5、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危害)。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p55相关:

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

6、预防犯罪,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

(1)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具体p56相关)

(3)生活在法治社会,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善用法律

1、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式?

(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如: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含义、作用、类型

(1)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3、青少年如何同犯罪作斗争?

(1)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p61相关: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3)在面对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犯罪作斗争。

 

4、做守法的公民的要求(本课总结)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可耻的观念(总的要求),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行为要求),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努力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