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9153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整合拓展.docx

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整合拓展

第三单元单元整合拓展

生命的诗意

素材挖掘

篇目

主题挖掘

内容提炼

《短歌行》

积极应对

曹操像很多诗人一样发出了人生苦短的感慨,然而他并没有得出消极度日或者及时行乐的结论,而是认为应当积极努力,揽尽天下英才,成就一番事业

《归园田居》

(其一)

淡泊处世

面对官场的污浊、现实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返自然”,用淡泊宁静的心态过起了自由的田园生活

《梦游天

姥吟留别》

换一个角度

受排挤,被逐出京又如何!

李白游山玩水,最终在自然山水中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有时候,换一种方式对待苦难,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登高》

百折不挠

“国家不幸诗家幸。

”杜甫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像他这样的人很难有用武之地,但是无论如何不幸,杜甫始终没有泯灭心中那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琵琶行并序》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被贬江州,恬然自安,然而琵琶女的音乐与遭遇触动了他,最终,他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乐观的态度

面对赤鼻矶壮丽的风景,苏轼想到了周瑜,年纪轻轻就成就了一番功业,自己华发已生但一事无成,然而苏轼并没因此消极面对,而是唱出“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告诉人们,强求不得,不如珍惜拥有

《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永不服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辛弃疾并不服老,他依然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声声慢》

寻愁觅恨

国破家亡,年华老去,面对悲惨的命运,李清照无力改变,只好到大自然中去消愁,然而一景一物,又再次触发了她的愁绪

素材拓展

灵魂的高度

  他是侏儒,终生身高100厘米。

7岁那年,他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从此痴迷音乐。

于是父亲给他买来一架钢琴。

他上不去钢琴座,更够不着脚踏板。

父亲就抱着他上下钢琴座,又在钢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来控制踏板。

他痴狂地练了5年。

13岁,他第一次演出时,先站在台前最接近观众的地方,站了足有3分钟。

最后他笑着问:

“都看够了吧?

”在全场发出善意的笑声之后,他才开始表演。

观众大惊,之后掌声雷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在那儿3分钟,他说:

“许多人是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他们看够,他们才能细听我的演奏,才能看见我灵魂的高度!

在演奏的同时,他还成了演唱家,出了自己的唱片。

16岁,他成了美国爵士乐团的“台柱”,每天练琴的时间超过8小时。

当他一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时,所有人都不再对他的身材好奇了,不少人都是闭目倾听,对他充满崇敬之情!

20岁,他的专辑《乐曲》使他一夜成名。

纽约、伦敦、米兰、东京、巴黎……每到一处,他都令全城仰视!

30岁,他每天练琴的时间超过11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300场。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

36岁的他,倒下的躯体还是100厘米,但在音乐王国,在许多人心里,他是“不朽的巨人”!

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演奏家。

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

“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人说爱迪生真是个天才。

他笑着说: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回首当年,在研究电灯泡灯丝取材时,他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才寻找到可以用的灯丝。

正是他的这一品格,成就了他上千项的发明创造。

苦难,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

优秀例文

遭遇挫折 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

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

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笑对痛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然而他直面挫折,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

消沉了吗?

没有。

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沉溺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人生的方向。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关羽的挫折,无法释怀兄弟之情,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城托孤”的千古悲剧。

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为我们展现了太多的榜样,也记下了太多的遗恨。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挫折无处不在。

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

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粒尘埃,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

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

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你嘴角会挂着甜甜的笑……

  【写作借鉴】本文有两大优点。

一是语言优美,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加的不仅是文采,还有感染力;大量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增强了说服力,更彰显出文章的文化底蕴。

二是结构清晰,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证,先正后反,再联系现实,起承转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鉴赏诗歌的情感

考点解读

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是古诗学习和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考查方式一直在变化,学生不仅要强化把握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更要适应考查形式的各种变化,能透过语言文字去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阕、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

(3)这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整体考查)

解题技巧

(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

(2)抓意象、意境;(3)抓诗(词)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答题模板

答题格式:

本诗(词)通过对……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思想感情+具体分析)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总结一: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

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甫《兵车行》。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5)表达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6)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2.建功报国。

(1)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

(2)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抒发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表达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1)表现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抒发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抒发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想感情总结二: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等。

思想感情总结三:

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教材链接

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诗词,总结一下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目

思想感情

《短歌行》

对人生短暂的忧思、对人才的渴望,揽尽天下人才、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归园田居》(其一)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蔑视权贵、坚守节操

《登高》

常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悲秋孤寂的复杂感情

《琵琶行并序》

对琵琶女高超技艺的赞美,对琵琶女的同情,被贬江州的失意苦闷

《念奴娇·赤壁怀古》

对英雄的渴望,对自己年华老去、一事无成的悲叹,面对失意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对英雄的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对主战派的警告,对南宋军民歌舞升平、不思进取的批评

《声声慢》

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败亡的悲伤,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内心的孤独寂寞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水仙子·舟中

[元]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案】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笑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表现了作者战胜困难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曲,仔细分析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然后组织答案。

思考角度

答案要点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从“孤”“客”看出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从“豪”“战”“缴缠”看出作者的豪迈气概

一笑琅然

从“笑”“琅然”看出作者战胜困难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即学即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至 后①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②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③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

②金谷铜驼:

指金谷园、铜驼陌,皆为洛阳胜地。

③棣萼:

出于《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

(wěiwěi,鲜明的样子)。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至之后,白日渐长,诗人身在蜀地,心系洛阳,于是作诗遣怀。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诗人思念洛阳,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金谷园、铜驼陌皆是洛阳胜地,但因受到战争破坏,早已物是人非。

D.“棣萼”一句运用典故,以“棣萼”喻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解析:

“青袍白马”代指幕府生活,此句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处境。

答案:

B

2.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心境“转凄凉”,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原因。

答案:

身处闲官卑位,有志不得伸,心情落寞;眷恋故乡,有乡不得归,身在蜀地,心在洛阳;国家局势动荡、故乡物是人非,心感悲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木兰花慢

[元]张弘范①

功名归堕甑②,便拂袖,不须惊。

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风、云影弄阴晴。

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③声,天际暮烟冥。

正百二山河,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注】①张弘范:

元朝将领,善马槊,也能文。

中统三年(1262)任行军总管,从征李

后被元世祖免去军职。

后被起用,率兵灭宋。

②甑:

一种古代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多为陶制。

③饭牛:

喂牛。

据《吕氏春秋·举难》记载,春秋时,宁戚想向齐桓公谋求官职,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

“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听到后,认为他与众不同,于是加以重用。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开篇说功名失去了,也不过像陶甑摔碎了一样,不值得大惊小怪,显示了词人的洒脱。

B.“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三句,表明作者对过去的所作所为有悔恨,决意拂袖而去,不问世事了。

C.“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反用晋代阮籍和东晋渡江人士的典故,一“休”一“莫”,写得乐观开朗。

D.这首词用典贴切,风格慷慨悲壮,具有阳刚之气,体现出了张弘范文武双全的大将风范。

解析:

词中没有“悔恨”,而且“不问世事”有误,下文表达了作者要有所作为的意愿。

答案:

B

4.作者在下阕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

①对得到重用的渴望。

用“宁戚饭牛作歌”的典故,表明自己想得到君王重用。

②对国家、人民的关心。

“正百二山河”指国家江山,“四海苍生”指百姓,表明作者关心国家,要解除人民的疾苦。

③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用反问表明作者要有所作为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富贵,表达出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

指苏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②理会:

通达事理。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池阁清凉,但因作者久病初愈,所以欣喜轻松。

C.最后两句作者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D.本诗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了作者宠辱偕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解析:

“宠辱偕忘的态度”说法有误,“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分析错误。

答案:

D

6.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中的“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与其类似,请指出二者在情感内蕴上的异同之处。

答案:

相同之处:

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

不同之处:

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指责。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八声甘州

[宋]吴文英①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厓云树,名娃②金屋,残霸③宫城。

箭径酸风④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⑤,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①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

②名娃:

西施。

③残霸:

吴王夫差。

④酸风:

刺骨的寒风。

⑤时靸双鸳响:

相传吴王筑响廊,西施穿着木屐绕廊而行,发出响声。

7.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前三句从空间入笔,描绘天空寥廓浩渺之景;从时间着笔,感慨不知何时青天坠落的长星幻化出灵岩山。

B.“腻水染花腥”,写宫女的脂粉流入河水,使夹岸的花沾染了腥味。

“腻水”语出杜牧的“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C.吴王沉醉酒色,范蠡清醒身退,二者形成对比,隐含了对时政的讽喻,也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D.作者登临灵岩山,凭吊吴宫古迹。

上阕侧重对古迹的描写,下阕转入对古事的评论,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慨。

解析:

“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错,“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意思是假如吴王夫差不沉醉,范氏怎么能功成而遁归五湖,以垂钓游玩来庆祝吴的灭亡呢?

作者借此表达对荒淫误国者的痛恨。

答案:

C

8.前人评论此词“上阕写景虚以衬实,下阕抒情悲而能壮”,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案:

①虚以衬实。

上阕“幻”字统领,“幻苍

云树”三句想象当年吴王夫差霸业有望、金屋藏娇、春风得意的情景;“箭径”两句想象当年吴宫花草都被脂粉染香的盛况;“时靸”两句想象西施脚穿木屐走过回廊的声响。

当年吴王夫差的情形和如今的南宋王朝是多么相像,南宋仅剩半壁江山,统治者却甘心偏安一隅,沉溺于声色享乐,这无疑将重蹈吴王夫差身死国灭的覆辙。

这些虚写正是为了衬托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忧虑。

②悲而能壮。

下阕“问苍波无语”两句写作者眼见南宋衰败,回天无力,只有看着青山老去,头发变白,抒发了一种无奈和悲伤之情。

“水涵空”三句写放眼远望,见水天相接,空旷无依,心境也随之开阔;“连呼酒”三句写呼朋唤友,上到灵岩绝顶,喝酒以解千愁。

末尾落笔豪迈潇洒,感情激越,声震长空,似要掩去前番之落寞和感伤。

文艺评论

方法技巧·画龙点睛

知识综述

  文艺评论又叫“文学评论”,是一种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主要表达对作品美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启发和帮助读者提高欣赏水平,对作者提出正确而有益的批评和建议。

技巧点拨

  很多同学面对文艺评论性文章,常常不知所措。

其实,只要我们学会阅读方法,对待此类文章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下面,我们就从四个角度入手,谈谈如何阅读此类文章。

第一,明确观点,看清主张。

  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

因此,在阅读中,首先应迅速浏览全文,明确作者的观点主张,并以此为立足点,进一步细读理解全文。

比如,在阅读文艺评论性文章——《纯朴的嗜血者》一文时,我们首先要看出,这是作者就《水浒传》中的人物李逵进行的文艺评论。

接下来就应明确:

文中作者是如何评价李逵的?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够知晓作者的观点主张,高屋建瓴地来理解全文,进而为作答文后题目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抓主藤,找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否定李逵这一主要观点。

找到了这一观点,自然就可以正确理解,顺利答题了。

第二,理清思路,巧析方法。

文艺评论和议论文一样,作者常常条分缕析,通过种种论证方法来推导佐证自己的观点。

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应注意细查枝蔓,看看作者是如何逐步展开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的:

是用归纳法、演绎法,还是用类比法?

在进一步阅读中,我们应对文章各部分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看看各个部分之间有何关联,为什么要这样关联,这样可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主干,从而使自己站在理性的高度,阅读全文,统观一切。

第三,找准亮点,解读思想。

文艺评论往往表达了作者对一部作品或作品某个方面的理解和评价。

一千个人看《红楼梦》会想象出一千个林黛玉。

因此,即使是同一部作品中的同一个人物,由不同的人来写文艺评论,也会出现对人物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因此,我们在阅读文艺评论时,要注意文中作者的理解和评价。

了解了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对某一作品或文学现象进行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知道,虽然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但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其他的议论文,常带有文学色彩,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貌。

具体到内容上,常常会有一些精警的语言、睿智的表达,在欣赏此类文章时,注意这些,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水平,拓展我们的审美广度。

第四,独立思考,勇于质疑。

  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是我们阅读文艺评论性文章必须要做的。

虽然在评论时,作者会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但仍会带有主观色彩。

因此,我们在阅读文艺评论时,既要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又要思考、审视作者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

比如,阅读《纯朴的嗜血者》时,当作者表达出对李逵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时,我们应该思考:

作者的观点是否完美无缺?

如果有漏洞,那么漏洞在哪里?

我们自己对李逵持什么态度?

思考和质疑的过程,其实也是感悟升华的过程,当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无论是对文艺评论的阅读,还是对被评论的作品的感悟,都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学以致用·我来试试

布置题目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

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用白描手法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佳作示例

《登高》的起承转合

  

古诗多为格律诗,在格律诗中,起,即开始;承,即承上;转,即转折;合,即收合。

这些是诗歌在结构上的规律。

起承转合这个说法,起于元代。

在元代之前,即使是诗赋创作极为繁荣的盛唐时期,也没有人总结出这一规律。

然而,当我们研究古诗词时发现,几乎所有的诗词都遵循着起承转合这一规律。

①而起承转合并不只适用于诗词的结构,也同样适用于古诗的情感表达。

比如杜甫的《登高》一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点评

 

①先下定义,明确“起承转合”的概念,让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表达了自己常年漂泊在外、年老体弱、孤苦无依的复杂情感。

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句句押韵。

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趁势而起。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于严武,可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本已经营五年多的草堂,出发南下。

本想直达夔州,可中途病魔缠身,耽搁了好几个月。

在夔州,杜甫的生活依然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在极其困窘的情况下写的。

那天,他登上高台,向远处眺望,萧瑟的秋水江景令他百感交集,引发了他对自己坎坷际遇的无限感慨。

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

 

一位孤苦老人的万千悲哀。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登高的见闻。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声声凄凉悲怆,清清河洲白白沙岸,几只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飘无边无际,纷纷扬扬飘洒而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巨浪滚滚奔腾而来。

  诗人诗起秋风,“风急天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诗人内心激荡澎湃的情感。

“渚清沙白”,其中的淡淡静谧衬托了上句中的壮阔。

一动一静,于动静之间表现出江景的水天一体。

接下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的两句。

无边落木的萧索,滚滚长江的磅礴,在这一张一弛的平衡之间,诗人倾泻着自己的万千豪情。

这两句不仅承接了上句

②对《登高》这首诗做了具体的阐释,大体分析了诗歌的背景、内容和情感。

 

的豪迈气魄,而且使诗人的情感上升了一个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