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970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docx

苏轼的诗词人生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

这里简单地介绍了苏洵携二子往见张方平张氏,张方平和苏洵都是强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这对苏轼后来的政治立场和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还介绍了苏轼兄弟出川进京赶考的过程,以及初官凤翔一些琐事。

时间在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以前。

其中有十四首诗词,另有其弟苏辙的三首诗。

(一)苏轼的大事年表

苏轼,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01.08),卒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08.24),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1080),又号铁冠道人(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海上道人,世称苏东坡、苏仙。

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籍河北栾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累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他不仅在初入仕时就向皇帝“进策”二十五篇,阐述了自己变革朝政的策略谋识,尽述富民强兵的政治理想,而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身体力行,谨守臣道,忠贞不二,不畏权势,耿直敢言,既不“唯荆(王安石)是师”,又不“唯温(司马光)是随”。

即使受谤遭贬,甚至身陷讼狱,远贬南荒也无怨无悔。

在宋代就受到上至皇帝下至仕人百姓的广泛颂扬。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称“公临事必以正,不能俯仰随俗”。

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母丧,服孝(1057.04~1059.06);

仁宗赵祯嘉祐四年(1059),举家前往京都;

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应中制科考试,即“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还朝任史馆;

英宗赵曙治平三年(1066)四月,父丧,服孝(1066.04~1068.07);

英宗赵曙治平四年(1067)一月,神宗继位,召王安石进京任职,变法(1068~1077)拉开了序幕;

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娶王弗堂妹王闰之;

神宗赵顼熙宁二年(1069)二月,服丧期满返到京,以殿中丞、直史馆授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

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六月,自请外调,七月到任通判杭州;

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去密州前,收留歌妓王朝云;

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九月,十二月到密州(山东诸城);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二月,四月二十一日到知徐州;变法失败,改制开始(1078~1085);

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三月,知湖州(浙江吴兴);

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以“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湖北黄冈),二月到任;纳王朝云;

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六月,贬汝州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

神宗赵顼元丰八年(1085)十月,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再被招回朝;

哲宗赵煦元祐元年(1086)九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哲宗赵煦元祐四年(1089),七月到任知杭州;

哲宗赵煦元祐六年(1091)三月,召回朝任吏部尚书,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

哲宗赵煦元祐六年(1091)八月,调往颍州(安徽阜阳);

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二月,任扬州知州;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九月,任定州知州(河北定县),接着远贬英州(广州英德);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妻王闰之丧,高太皇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

哲宗赵煦绍圣元年(也是元祐九年,1094)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使,再次被远贬至惠州(广东惠阳,王朝云随往),从此没有再回朝廷了;

哲宗赵煦绍圣四年(1097)四月,再贬儋州(海南儋县);

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

南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文忠”。

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字鲁直)、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晁补之(字无咎)和张耒(lěi,字文潜)的并称。

“苏门后四学士”是李恪非、廖正一、李禧和董荣。

苏轼一贯秉持的“尊主泽民”思想和屈原的美政思想。

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

(二)进京赶考

仁宗赵祯至和元年(1054)七月,张方平(1007~1091)以户部侍郎知益州,驻节成都。

次年,苏洵(1009~1066,字明允)听闻张方平的大名,携二子往见张氏,与其论古今治乱及一时人物,皆不谋而和,甚为相得。

张方平见苏氏兄弟,惊为天人,以为人间骐骥。

苏洵与张方平商量,想让苏轼兄弟先在蜀中应乡试,张方平却认为,这是“乘骐骥(千里马)而驰闾巷(小的街道)”,大材小用,力劝苏洵让二子直接赴京应举。

但想要赴京应举,没有人推荐是不行的。

苏洵便想请张方平作为两兄弟的推荐人。

张方平说:

“吾何足以为重,其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乎?

”(北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并不顾自己与欧阳修原有嫌隙,毅然写信向已还朝担任翰林学士兼史馆编修的欧阳修推荐苏氏父子,并资助盘缠。

自此以后,苏氏父子与张方平开始了漫长而亲密的交往,苏轼也与比他年长30岁的张方平结成了忘年之交。

可以说,张方平对于三苏父子,有知遇之恩。

张方平和苏洵交往谈古论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议论评价王安石,他们都是强烈反对变法的,这对苏轼后来的政治立场和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仁宗赵祯嘉祐元年(亦至和三年,1056)3月,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朝廷的科举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论述古代君王在奖惩赏罚方面都是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1002~1060)及范镇(1007~1088)。

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1019~1083)所作,为避嫌,取为第二名(即科举考了第二名)。

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

苏轼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写道:

“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曰杀之三(三次),尧曰宥之三。

”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直到苏轼前来谒谢主考,并以书启谢欧阳修及梅尧臣,范镇等。

欧阳修方问及出于何典。

苏轼回答:

“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然找不到,苏轼答:

“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

孔融云:

‘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

‘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

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

“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不由感慨道: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欧阳修这句话中提炼出来的。

仁宗赵祯嘉祐三年(1058),三十八岁的王安石上给仁宗皇帝一篇《言事书》,也就是所谓的《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未被采纳,司马光说他提出了“三大不足”论断,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梁启超说他是“三代下唯一完人”,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苏轼在试策中则认为,应该以渐变的方式较妥,并且说:

“天下有二患,有立法之弊,有任人之失。

”他认为变法是必要的,可是过分强调法而忽略用人的适当,结果是不对的。

要变法,就要考虑成熟;既变,就要坚持到底,不要有始无终,之前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庆历三年1043),烟消云散,便是前车之鉴。

如果用我们今天的观点,去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他说:

“天地所生货财百物,皆为定数,财富不藏于民,就藏于国”。

王安石变法,本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经济,达到聚富于国的目的。

青苗法,官府是粮食的借贷银行;市易法,衙门做起了垄断生意;均输法,朝廷要进行中央采购;甚至唯一得到众人赞同的募役法,就是劳役的货币化经营……我们不得不惊叹,王安石的思想、政策,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思想超前就注定了王安石是伟大的孤独者,也宣告了他的改革将惨烈失败。

比方说青苗法。

青黄不接的季节,官府低息贷粮给农民,秋收后农民再按息还粮。

王安石夸海口说: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两全其美。

但结果呢?

一个农民敲开了县衙的大门,官吏说,借粮可以,先填申请表吧。

这个农民是文盲,花钱请了书吏,交了表,石沉大海。

一咬牙,掏钱,给官吏好处费。

到了还贷时,一算利息,竟是原定两分利的35倍!

王安石改革至此成了一场黑色幽默。

1《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注释】

1.浣溪沙: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下片首两句多用对仗。

又名《山花子》,一韵到底。

别有《摊破浣溪沙》。

2.晕霞:

晚霞。

3.湘川:

这里指古荆州地区。

4.寒花:

指菊花。

5.平沙:

广阔的沙原。

【译文】

苍翠的山色纵横扩展,缤纷的晚霞斜挂长空,霞染着山色,山沾着霞光。

湘川一带秋风寂然,纤尘不染;菊花嫣然,绽苞怒放。

远处树林丛丛,村舍点点,隐约中似乎有乌鸦的啼鸣传来。

魂牵梦绕的故园啊,现在离我有多少路程,我不知道;只知道,酒醒之后,怅然南望,不见故园。

只见皎洁的月光静静地照着一望无垠的沙原,照着沙原之上静静地站着的我。

【赏析】

上片写景,幽静,静美,用的是反衬手法:

乐景衬哀情。

结句为景语,描绘的是静谧、空旷、悠远之景,烘托的是抒情主人公茫然、凄清的思乡之情。

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望”为全词的词眼,远望山色——仰望晚霞——近望寒花——平望园林村舍——遥望故园。

【背景】

仁宗赵祯嘉祐四年(1059)六月服母丧(1057.04~1059.06)期满,举家前往京都,途中作此词。

2《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注释】

1.高唐:

即高唐观,又称高唐台,在古云梦泽中,宋玉《高唐赋》和《神女赋》中写楚怀王和楚襄王都曾于此观中梦与巫山神女相遇。

2.燕子双飞:

唐末五代翁宏的《春残》及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古人常用“燕双飞”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

3.春山:

即眉。

【译文】

记得与心爱的人在画屏之间的初次会遇,情缘突然被割断,好梦既破,所有美好的向往都成泡影了。

情丝恰如梁间的双飞燕春来又秋去,美丽的春光几度从窗前悄悄走过,而对她的思念却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半分。

那日绣帘相见处,女方的娇羞之态,低眉垂眼,假意要走开,却微笑着用手整理自己的鬓发。

她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无情,实出于害羞。

【赏析】

  这首词写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哀婉悱恻,柔情似水,其风致不输于“花间”或“婉约”之作。

“记得画屏初会遇”,写出这爱情的开端是美妙的,令人难忘的,与心爱的人在画屏之间的初次会遇,一直记得清清楚楚。

紧接着说“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是谓情缘突然被割断,好梦既破,所有美好的向往都成泡影了。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进一步写出男主人公的一片痴情。

虽然是“高唐梦断”,情丝却还紧紧相连,恰如梁间的双飞燕春来又秋去,美丽的春光几度从窗前悄悄走过,而对她的思念却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半分。

“那日绣帘相见处”,忆写相会的时间与地点。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活画出女方的娇羞之态,低眉垂眼,假意要走开,却微笑着用手整理自己的鬓发。

一个“佯”字,见出她的忸怩之态,一个“笑”字,传出钟情于他的心底秘密。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进一步写出女方的内心活动,她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无情,实出于害羞。

可愈是如此,愈见出其纯真。

全词活泼而有分寸,细腻而有余味。

此词结构错落有致。

上片写爱情的“好梦惊回”,下片写甜蜜的欢会,用的是倒叙。

单就上片说,从初会写到破裂,再写到无穷尽的思念,自然又是顺叙。

如此交叉往复,使词曲折生情,摇曳生姿,同时,此词以相见之欢反衬相离之苦。

下片集中笔墨将勾魂摄魄的欢会详加描述,就正是为了反衬男主人公失恋的痛苦。

【背景】

  这首《蝶恋花》约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正月。

是时,东坡服丧期满,自四川而至江陵,陆行赴京师。

途经三峡,看到楚地高唐(荆州郡管辖)神女峰时,触景而思念妻子王弗,作此词。

3《许州西湖》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从古城角,夜半转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旁,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注释】

滟滟:

水满满的样子。

使君:

指知州宋库。

浚沼:

开掘湖底。

役千掌:

使用成百上千的民夫。

畚锸:

běnchā,掘泥运土的工具。

畚就是畚箕(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锸是铁锹,掘土的工具。

夭桃:

艳丽的桃花。

快:

不高兴,不快乐。

标格:

风度。

若:

乃。

矜爽:

坚毅清爽。

坌:

bèn,聚集,聚积。

古同“笨”。

挈:

提着。

槛:

一种酒器。

偃仰:

躺倒。

【译文】

小雨后的西湖分外晴朗,湖水满满,春堤狭长。

湖水来自古城边,夜深之时能够听到流水的回声。

太守宋莒公为了游玩,动用了成百上千的民夫挖通西湖。

堤上满是铁锹、畚箕,民夫们往来忙着搬运泥土,好似蚂蚁劳作一般。

艳丽的桃花虽然生机盎然,却因春寒料峭而不快,唯有几株残梅精神抖擞,依然坚毅挺立,清爽宜人。

游人聚集湖边,三三两两提着酒壶来游玩。

喝醉了就睡在路旁,扶都挟不起来。

湖中亭台宏伟华丽,好在可以让普通的游人欣赏游乐。

可惜人们只知沉浸在城市的欢乐中,不了解农村的痛苦。

颍川一带庄稼连年不收,田野满目荒凉。

不会有人想到,此时还有一个游人自远方到来,独自在湖上沉思这些事情。

【赏析】

诗中从西湖亭台华丽、游人闲逸享乐,联想起颍川一带连年灾荒,发出了“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农村灾民的关注。

诗人取近慕远,切中世过,有为而发,是他这次南行创作中的精品。

万里行程,目睹贵贱对立的现实,引起年青诗人的独特思考,其意义已远超出诗歌本身。

至于“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这样慑人心魄的警句,可与“干戈兵革斗未止……暴殄天物圣所哀”(杜甫《又观打鱼》),“是岁江南旱,衢州人吃人”(白居易《轻肥》)等名句比肩。

【背景】

仁宗赵祯嘉祐五年(1060)春,作者由湖北江陵赴汴京途中经许州(今河南许昌)作。

许州西湖,中有横堤,宋莒公为太守,调集民夫挖掘,使东西相通。

(三)凤翔任职

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制科百年第一”,十一月,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属陕西宝鸡市东,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府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凤翔府签判)。

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到任。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还朝任史馆,共计在凤翔工作三年。

凤翔有三绝:

姑娘手、西凤酒、东湖柳。

姑娘手是指:

凤翔享有“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

西凤酒是指:

凤翔盛产西凤酒。

东湖柳是指:

左公柳,左公,即清代“中兴名将”左宗棠(慈禧太后的爱将),左宗棠西御沙俄入侵,凯旋途经凤翔,在此休整,曾游览东湖,在湖岸栽植柳树数千株,人称“左公柳”。

这些柳树经过几个世纪的沧桑变化,所剩已经不多。

现存的左公柳两人难以合抱。

大理评事是个什么官,就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京官。

这个官不是苏轼实际担任的官职,这是个虚衔,挂名的,是表明身份的,他实际的官职是签书凤翔府判官。

凤翔府,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凤翔市,他这个官的意思就是协助凤翔府的知府,也就是凤翔市的市长处理公务,大体相当于凤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

仁宗赵祯嘉祐八年(1063)正月,京东转运史陈希亮(1014~1077,字公弼,陈慥之父)接替宋选任凤翔太守,也就是苏轼的直接领导。

陈希亮身材矮小、清瘦,为人刚直,面目颜冷,两眼澄澈如水。

说话斩钉截铁,常常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不留情面,士大夫宴游间,但闻陈希亮到来,立刻阖座肃然,与笑寡味,饮酒不乐。

他对待僚属,自然更加严厉,竟然有很多人吓得对他不敢仰视。

苏轼虽是以京朝官差允“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仍是幕职,有如如今地方政府的秘书长,职掌赞襄郡政,综理诸案文移,斟酌可否。

签拟后报告首长,或罢或行。

他与长官公事上的关联,非常密切;而两人的性格,却是如冰炭不相融合。

苏轼性豪阔,不会官僚滑头,而做事却勇于负责,意见不同时,便要据理力争。

争议不下时,这26岁的签判,年少气盛,就不免行诸辞色,一点不肯屈就退让。

陈希亮也有意要压制这个锋芒太露的后辈,对他也一样端起架子,毫不客气,使苏轼更难忍受。

这里有五件事值得一说。

1.打板子

苏轼当年考的制科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是说他这文章写的好,品格很端正,能言极谏是说他善于写策论文章,敢于向皇帝提意见,这就是个科目的名字。

府衙中的吏役,为了对这位签判的制科出身表示敬重,大家尊称之为“苏贤良”,这类颇似现代人之称博士者一样,实在是一件平常小事,不料被陈知府听到了,大怒,把称“苏贤良”的人拉出去打了板子,这当然使苏轼十分难堪。

2.改稿子

苏轼写的公文,陈希亮毫不客气的涂抹删改,往返不休。

这苏轼就觉得纳了闷,我的文章皇上都说好,当今文坛大家欧阳修都说好,你个五品的知府,又不是什么大文人,在我的文章上改来改去,这对于以文章自负的苏轼,更不容易忍受。

这不是倚老卖老吗,心里头很不痛快。

3.做讽刺诗

陈希亮官僚架子很大,同僚晋见,任在客座中等候,久久都不出来接见,甚至看见有人在客座中打起瞌睡来,苏轼心生不平,遂作《客位假寐》诗,讽刺他:

“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

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两人之间的摩擦,造成日深的成见。

苏轼益发感觉落落寡欢起来。

4.罚铜

北宋有一个规定,每年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叫做中元节,官府按照惯例市长、副市长、其他的一些官员,到了这一天大家来一个聚餐会,谈谈体会,谈谈感想,放松一下。

前面不是刚把那位拖出去打了板子了吗,苏轼心里就不高兴,赌气,他不赴府宴,也不过知府厅堂,陈希亮抓住这一点,竟然上奏朝廷纠劾他,被朝廷罚铜八斤。

5.写凌虚台记

陈希亮于廨(xiè,官署)宇后圃,筑造一座凌虚台,以望终南山,请苏轼作记,苏轼乘此机会浇了他一头冷水,如“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苏陈两家原是世交,论辈分,陈希亮比苏洵(1009~1066,字明允)还长一辈,当他读过《凌虚台记》的稿子后,不易一字,吩咐上石,并且慨然道:

“吾视苏明允,犹子也;苏轼,犹孙子也。

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耶!

”后来,苏轼因其子陈慥之请,为作《陈公弼传》,其中有一段说:

“公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长辈),而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

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陈希亮于凤翔任上,因将他州馈送的公使酒,据为私有,坐赃去职,抑郁而殁。

后人造作陈希亮之所以获罪,系由于欧阳修代苏轼报复的谣言,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妄人妄语。

4《怀渑池寄子瞻兄》作者: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注释】

1.崤:

即崤(xiáo)山,在今河南省。

2.“旧宿”句:

此为作者回忆。

仁宗赵祯嘉祐元年(也是至和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僧舍并题诗僧壁。

3.苏辙:

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

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其《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

其《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译文】

兄弟同行并在郑原野上话别,长途跋涉共同担心前路艰难。

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

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知否?

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

遥想兄台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鸣嘶。

【赏析】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

“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

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

所以在诗里写道: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

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

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

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

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

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

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前四句回答苏轼先寄来的诗,腹联回想起当年事情,尾联是设想苏轼独自出行乏味,只能听到马鸣声,而无人可对语,虽然写苏轼的孤独,其实也就包括了自己的孤独。

因此苏轼也作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背景】

苏轼开始作官,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派到陕西凤翔,苏辙在开封送哥哥赴任。

苏轼写了一首诗给苏辙,抒发兄弟离别之情,苏辙回来后读到来诗,揣测哥哥此刻应该走到渑池,而渑池正是他们六年前入京应试时,曾经过的地方,于是写下了这首《怀渑池寄子瞻兄》。

5《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

1.渑池:

在今河南渑(miǎn)池县。

2.“人生”句:

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

“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

3.老僧:

即指奉闲。

苏辙原唱“旧宿僧房壁共题”。

自注:

“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

”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

4.坏壁:

指奉闲僧舍。

仁宗赵祯嘉祐元年(亦至和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5.蹇:

jiǎn,跛脚。

蹇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

【译文】

人生在世所到之处像是什么?

像是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爪印。

雪地上留爪印正是偶然的事,鸿鹄飞东飞西根本没有一定。

奉闲已逝留下的只有一座塔,我们再没机会到那儿看旧题。

还记得经渑池的崎岖旅程吗?

路远人疲跛驴子也累得直叫。

【赏析】

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即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像什么样子呢?

该是像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西东!

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五六句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

当时接待咱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了,按传统习惯,他的尸体经过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

就是说,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