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337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学年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cm;

(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2.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

L1=18.82cm,L2=18.83cm,L3=19.82cm,L4=18.81cm,L5=18.80cm,L6=18.820cm,则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错误的是___cm,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cm,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cm。

3.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4.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

5.温度计的是根据液体的_____性质制成,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乙图示数是_____℃.

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填“快”或“慢”)。

7.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

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效果好,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就能及早听到远方的马蹄声。

二、单选题

8.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

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

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

C.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偏大

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

9.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通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枯叶飘落                              B.

 骏马奔驰

C.

 行星转动                             D.

 鲜花怒放

10.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是()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11.教师播放一首乐曲,让同学判断它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主要是依据()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1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1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1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离水面()

A.2mB.0.6mC.1.2mD.2.6m

16.一只小猫在平面玻璃幕墙前走来走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的“身影”。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猫一样大

B.小猫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身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小猫在玻璃幕墙上所成的缩小的虚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猫到幕墙的距离

17.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三、实验题

18.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搅拌器和____;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____;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____;

(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填序号);

A.水蒸气B.小水珠

(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min。

19.如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2)在玻璃板前面放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再次放置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A与B的间距为________cm.

四、计算题

20.某物理小组研究“驾车使用手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

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1)在一次实验中,某志愿者正常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该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0.5s,汽车行驶距离为35m,则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多少距离才开始减速?

(2)为了对比研究再次实验,这一次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驶同一辆汽车,仍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内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43m,这次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

五、简答题

2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

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请你分析人工降雨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

1.3.502.00

【解析】

【分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详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1)[1]物体左侧与0.0cm对齐,右侧3.5cm对齐,加上估读位,则物体的长度为3.50cm;

(2)[2]物体左侧与0.0cm对齐,右侧2.0cm对齐,加上估读位,则物体的长度为2.00cm

2.19.8218.82018.82

【分析】

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清楚是否有错误数据,然后再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详解】

[1]从六个测量结果看,L3=19.82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应该舍去;

[2]L6=18.820cm的分度值是0.1mm,测量结果不合理;

[3]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

3.4不变

【详解】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她在穿衣镜前2m处时,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m;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不变,仍等于她本身的大小.

4.响度音调

【分析】

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详解】

[1]用大小不等的力去敲击同一个编钟,即编钟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其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它所发出的响度是不同的;

[2]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5.热胀冷缩-2238

【详解】

温度计时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成的;

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示数在-30~-20℃之间,最小分度值是1℃,所以甲温度计的示数为-22℃;

乙温度计的示数在30~40℃之间,最小分度值是1℃,所以乙温度计的示数为38℃。

考点: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6.3×108慢

【分析】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通常取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详解】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都小。

7.固体快

【分析】

声速的规律是:

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同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

【详解】

[1]声音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马蹄声。

8.C

【解析】

A.刻度尺没有沿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方法错误,不是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C.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偏大,这样造成的结果偏差属于误差,符合题意;D.刻度尺末紧贴被测物体,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②结合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来进行分析.

9.D

【详解】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根据此概念可以判断ABC都属于机械运动,D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D.

10.C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是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

【详解】

老牛的声音大,响度大;声音比较粗,音调低;蜜蜂的声音比较小,响度小;声音比较细,音调高,则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详解】

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故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则C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解析】

解: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不用力甩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只被测者的体温高于体温计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才会发生变化,如果被测者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所以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答案为C.

点睛: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据此作答.

13.C

【解析】A、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可能发生;B、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是可能发生的,故B可能发生;C、冰的熔点是零摄氏度,一小块-10℃的冰块放在0℃的房间中,发生热传递,到最后冰的温度仍然会低于0摄氏度,所以不会熔化,故C不可能发生;D、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都是可能的,因为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故D可能发生;故选C.

14.C

【详解】

冰是晶体,由于烧杯中的冰块没有熔化完毕,处于固液共存态;所以继续加热烧杯中温度保持不变,小试管中冰块无法吸收到热量,所以小试管中的冰一点也不会熔化.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15.B

【分析】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详解】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6m,则B正确;

故选B。

16.A

【分析】

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小猫在玻璃幕墙上成的像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到玻璃幕墙等距、连线与玻璃幕墙垂直、是虚像。

【详解】

A.“身影”是小猫在玻璃幕墙成的像,根据物像等大,“身影”始终和小猫一样大,则A正确;

B.物和像到玻璃幕墙等距,小猫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靠近幕墙,故则B错误;

C.因为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小猫在玻璃幕墙上的“身影”是成的等大的虚像,则C错误;

D.根据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身影”到幕墙的距离等于小猫到幕墙的距离,则D错误;

故选A。

17.C

【详解】

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故A正确;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故B正确;

C.漫反射中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故C错误;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不平行,故D正确.

18.停表慢玻璃泡要完全被萘包被且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使萘受热均匀B晶体10

【分析】

(1)从图像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根据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要掌握在加热物体时,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4)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5)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则没有;表现在图像上是晶体熔化图像有一个吸热温度不变的水平段,而非晶体则没有;晶体熔化图像的水平段的起点对应的是熔化过程的开始时刻,水平段的最后一点对应的时间则为熔化过程结束的最后时刻。

【详解】

(1)[1]从图像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

(2)[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3]温度计在使用时: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海波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

[4]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即使海波晶体各处的温度一致;

(4)[5]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选B;

(5)[6]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

所以这种物质是晶体;

[7]萘在第25min到第3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的时间:

35min−25min=10min。

19.薄大小不能16

【解析】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即会出现两个像,而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若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则在白屏上是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根据题意知道,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所以此时蜡烛A距离玻璃板8cm,蜡烛B距离玻璃板也是8cm,即A与B的间距为16cm.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需要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0.

(1)10m;

(2)0.9s。

【分析】

(1)据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

【详解】

(1)已知刹车反应时间是0.5s,此时的速度: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此时间内汽车运动的距离:

即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5m,则经过10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据

(1)可知,刹车后汽车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距离:

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43m,汽车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仍为25m,则此时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得,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

答:

(1)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10m距离才开始减速;

(2)这次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0.9s。

21.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为升华现象;高空中的水蒸遇冷直接变成冰晶为凝华现象,遇冷变成小水珠为液化现象;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为熔化现象。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详解】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

干冰被投射入高空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高空中的水蒸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为小水珠,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空气熔化为小水珠,最后小水珠聚集变大落到地面上形成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