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220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docx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生活自理的见习梳理

学前儿童生活自理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进餐、着装、睡眠、盥洗等方面基本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根据指南小班到大班各年龄阶段的目标要求,结合图片,对幼儿的生活自理各方面实行一个梳理。

图一是小班上学期刚入园两个月不到的幼儿盥洗的情景,女孩蹲在马桶上大小便,男孩则站着小便,蹲着大便。

老师在专门时间提醒幼儿如厕,比如集体活动、户外运动、午餐午睡前后,但老师仅仅提醒监督,并没有亲自教男女幼儿应该怎样如厕。

因为几乎所有幼儿入园之前,已经在家学会了感觉有尿意的时候主动告诉成人,然后由成人带去厕所训练如厕的本领。

弗洛伊德指出,1-3岁为儿童的肛门期,排泄过程和排泄后肛门口的感觉会让幼儿感到快乐。

陈鹤琴也提到,训练幼儿定时大便是十分必要的,不但有利于儿童生活健康作息规律,还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秩序感。

幼儿入园之前,表达自己想如厕的愿望,以及如厕的姿势都已形成。

但在小班上学期,我还是观察到有一两个幼儿因为换了新环境,集体课上胆怯于向老师表达如厕的愿望,或是户外活动玩得过于投入,等到跟老师提出如厕愿望时,已经来不及了,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会另备一条干净的裤子。

小班幼儿面临的另一个如厕困难是,冬天包裤子。

其他季节,幼儿都能自己提好裤子,但冬天则需要在老师和保育员的协助下包裤子。

绝大部分小班幼儿也会按照由里到外的顺序,先提好内裤,再秋裤,再外裤。

但提得参差不齐,在腰间乱成一团。

但小部分幼儿因为手臂缺乏力量,提好里裤后,提不动外裤。

有少数几个水平发展得较好的幼儿不但能够包好身体前面的裤子,还能有意识地去包身体后面的裤子,说明已经具备了前后的概念。

(见图二包身体后面裤子的男孩)但上完厕所后,幼儿都会排队到老师跟前挨个检查,包得好的得到表扬,没包好的老师帮忙包好。

便后,由最后一个幼儿自己动手冲便池,幼儿手部的力量充足按下按钮,幼儿不但养成了便后冲洗的卫生习惯,同时最后一个幼儿也培养了服务他人和责任意识。

图一中男孩脱掉的外套是直接挂在走廊的挂钩上,但因为挂的衣服有点挤,挂钩稍微有点高,男孩试了几次才成功。

冬天早晨幼儿进班后,会自觉将外套换成背心。

运动时如果感觉出汗了,小部分幼儿也会自行减掉衣物,放到收纳箱里,但绝大部分幼儿是在老师提醒和协助下增减衣服。

面部,颈部的汗水自己动手擦,胸前和后备的汗水由老师帮忙。

图二

图二是小班上学期,幼儿喝水、进餐的图片。

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比如运动前后,会自主拿着自己的单耳铁杯,排队接半杯白开水,遵照老师指示,坐在位置上喝。

因为小班幼儿手臂动作还不够灵活,力量不够大。

如果是随便站在某个位置喝水,幼儿之间难免相互碰撞,且时间稍长,端着手臂的水会摇晃,喂到嘴边容易泼掉。

喝完之后,幼儿会将杯子放回自己原来的位置。

说明幼儿物归原地的意识正在形成,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理好。

小班幼儿吃饭用的是勺子,保育阿姨会将饭菜都分好,汤也盛好,放在桌上,无须幼儿动手准备。

在吃的过程中,老师鼓励所有幼儿都自己用勺吃饭,虽然几乎所有幼儿吃饭都比较慢,一小部分还会洒出来,咀嚼的时候东张西望,不专心吞咽。

但半个小时后,幼儿也能自主独立地将饭菜都吃完,喝掉汤,拿毛巾先擦嘴,再擦手。

图三

图三为中班上自助餐、上午点心时间和整理自己的衣服。

自助餐和吃点心时,中班幼儿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夹子,且取的量也能根据老师提醒自我控制,不会因为好吃就多拿,都是只拿一点点,吃完了再拿,素质都很高。

中班幼儿已经开始使用筷子,老师和保育阿姨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一双筷子和一把勺子,二者供幼儿任意挑选,老师鼓励幼儿使用筷子,但没有强制要求幼儿不许用勺子。

中班幼儿吃饭比小班幼儿更吵闹一些,因为他们的交流欲望似乎更强,但吃饭的咀嚼水平、速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中班幼儿进班换好背心之后,不再像小班一样直接将衣服挂好,而是在老师专门提供的桌子上叠好放在一起。

冬天的时候,中班幼儿仍需要老师检查并且帮忙包裤子。

喝水、如厕也是老师专门安排时间实行,但没有了尿裤子的现象。

中班幼儿在运动后擦汗时,后背等不容易擦到的地方,老师请同伴之间互相帮忙和服务。

图三

图三为大班下幼儿叠衣服和整理自己橱柜的照片。

叠衣服时老师也为幼儿准备了专门的支撑面——地毯。

但也有个别幼儿不愿进教室中央的地毯,愿意挑战难度,直接在进门处高高的橱柜上够着叠,叠好直接放在那儿。

幼儿坐在橱柜的小隔间坐着,换好每天在幼儿园准备好的轻便运动的鞋子,将自己穿来的鞋子摆放整齐。

大班幼儿换鞋的时候几乎都能分清左右,但在慌乱不注意或时间不充分的条件下,也出现过几例左右不分的情况。

我所见习的小中班没有来园换鞋的环节,因为老师已经要求幼儿必须穿没有鞋带,且方便运动的鞋子到幼儿园。

仅仅在游戏或区角活动环节,需要脱鞋到地毯上去,小班幼儿也会自己脱下来放在老师画的脚印图案上,但穿起来的时候很困难,手用不上力,并且完全不分左右,只凭感觉试穿。

但从小班到大班,老师都要求幼儿穿没有鞋带的鞋子,方便穿脱。

至于指南中提到对大班幼儿系鞋带的要求,我所在的见习园所在中大班的区角中都有投放专门的教具模型。

小班幼儿一般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因为每个人的橱柜都只有油画棒等一两样东西,用完之后直接放回。

小班上学期前几几周角色游戏之后,我观察到小班幼儿要么一古脑将所有杂七杂八的材料通通装到一个篮筐里,或者干脆不管,急急忙忙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在老师的提醒鼓励下,才回到游戏地方将东西凭记忆放回原处,但由于东西太多,记忆也会出错。

中班幼儿能够清晰地物归原地。

大班幼儿由于自己的东西比较多,本子,文具盒,水笔,还有很多老师每次要求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小玩具,小植物之类的东西。

老师会定期让幼儿整理自己的橱柜,将不要的东西扔掉或带回家。

大班幼儿已经能够分门别类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整理物品这个目标与指南非常吻合。

图四

图四为幼儿园常见生活提示标语。

从小班到大班,喝水盥洗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标语提醒幼儿。

中大班多了值日生表和天气预报,中大班幼儿的不仅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还能当值日生为别人服务,比如卧室、盥洗室、餐厅值日生等,天气预报值日生还会在天气预报台播报今天的天气,上面还画有今天适合穿着的衣服,让幼儿能自行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图五

图五为大班幼儿自己倒牛奶,擦毛巾。

中大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相对于小班发展得很好了,从中班开始,幼儿已经自己有力气倒牛奶且不会泼掉,毛巾知道擦了一遍关门叠一层,擦一下再关门叠一层。

但喝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便后洗手不玩肥皂不玩水,洗手之后双手合拢握拳,不再玩其他东西,等待吃饭,热了脱衣服,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等,也需要老师不断提醒。

图六

大班幼儿已经不需要老师检查裤子是否包好,而是由值日生检查帮忙。

 

图七

图七为大班下,幼儿奶奶试图帮幼儿穿鞋,遭到幼儿阻止。

其他幼儿都在围观,该男孩显得很不好意思,后来奶奶硬要帮他穿鞋,他生气地赶走了奶奶。

这说明,幼儿的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萌发。

从小班到大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精细动作的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其生活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从最开始要老师提醒、监督、帮助,到后来老师只是提醒,个别帮助。

我请教了带班老师,老师说到中班为止,幼儿的生活习惯差不多已经养成,能力也几乎达到,到了大班只是一个强化的过程,老师要做的,就是在幼儿没有遵守习惯的时候不断提醒。

以上只是见习中的部分照片和简单分析,由于见习时间的限制,没有观察到幼儿午睡的情况,但带教老师告诉我大班幼儿都可以快速安静的午睡,但老师会经常提醒幼儿不要钻小被,幼儿醒后也是自己穿套头衫,扣纽扣。

总体说来,我观察到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指南目标大致吻合,大多数幼儿水平甚至高于指南目标,幼儿园对幼儿的要求,提供的平台也会稍高,促进幼儿的更高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