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docx
《2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
大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2*25=50分)
1、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
A、摧毁了沙皇专制统治B、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管国家事务D、资产阶级拥有强大武装
2、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点是()
A.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权力高度集中,缺少群众监督
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D.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4、丘吉尔说:
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全力称霸欧洲和国家空间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
因此,我人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
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
”这一说反映出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民族处决B、势力均衡C、绥靖主义D、严守中立
5、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这一看法的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在一定限度内调整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6、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
“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
有绝对自由……”。
其真实目的是 ( )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
C.打破英国的海上优势D.维护美国的海上霸权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最能够突出反映美国争夺海外市场力量增强的是 ( )
A.《凡尔赛合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国际联盟盟约》 D.《九国公约》
8、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银行纷纷倒闭,罗斯福上台没几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休业4天进行整顿,淘汰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扶持实力雄厚的大银行……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罗斯福这些措施是哪一思想的体现:
A.注重企业的自主调节B.自由主义思潮
C.计划性经济体制观念D.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9、“他是一位外科医师,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材料中的“他”是指()
A、华盛顿B、胡佛C、罗斯福D、克林顿
10、“今日共同战斗,明日一起重建”漫画反映的是英国和苏联的结盟,你认为英国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文件()
A.《苏联互不侵犯条约》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家宣言》D.《雅尔塔议定书》
11、“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
”体现了这一原则的会议是()
①德黑兰会议②开罗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③④
12、1936年8月1日,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希特勒下令用16吨铜铸了一座奥林匹克巨钟,建造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塔,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运动场,并修建了比洛杉矶奥运会要豪华的奥运村,奥运村被称为“和平村”,甚至犹太人优秀运动员也可以代表德国参加竞赛。
下列选项最应该成立的是
A.德国作为国联成员国之一尤其重视体育这种意识形态
B.展示战后德国同样爱好和平,要和平崛起的形象
C.清除所有有关反犹的迫害政策,禁止种族灭绝
D.其目的是用极权主义培养极端民族主义
13、右图漫画中斯大林正在拥抱希特勒,画中的文字部分是:
“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对此幅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A.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
C.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
D.苏联签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其他国家的侵略
14、“从历史上看,孤立主义主要是代表一种美国从事欧洲的事务,特别是从欧洲战争中脱
身的政策。
”下列言论中没有孤立主义色彩的是
A.让欧洲去自作自受B.与交战国不发生任何关系
C.我们的边界在莱茵河D.我们为什么要为但泽卖命
15、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
“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6、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7、1951年。
,、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
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
18、据统计数据:
1933年希特勒刚上台时,德国经济几乎陷于停顿状态,失业人数高达600万,算上家属,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
1933年2月1日,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他在广播电台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
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
”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1.3%,而同时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
资料表明:
①纳粹党着力解决就业问题②要用法西斯主义着力解决就业问题③纳粹德国也高度重视国民的社会福利④提倡用任何途径解决失业和经济危机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②④
19、《日本拒绝乞降目击记》中记载:
“(1945年)8月6日,美国将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
……事后日本人调查该市死亡人数,死者计6万人,伤10余万人,而伤者也大多无法治疗。
”这说明:
()
A.美国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B.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C.原子弹的威力很大D.美国投放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
20、《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必须无条件实施;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声明:
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1950年1月25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
这些表明()
①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②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③美国历届政府的主张都和中美三个公报一致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
21、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得到的经济利益主要是()
A、控制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命脉B、使欧洲成为美国的原料产地
C、扩大了美国的海外销售市场D、收回了战争中在欧洲的贷款
22、“二战”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
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这主要说明了当今联合国
A.真正起到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
B.不须要考虑构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机制
C.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时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或改革
D.所有决议都必须经过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先审议并一致同意
24、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
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护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了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 B.“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D.扶植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5、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就所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宣称:
“我们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C.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D.世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
2013年春季学期高二文科期中试(历史科)答题卡(背面还有一题)
班别: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2*25=5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
二、材料题(总分50分)
(认真审题,结合材料并且提炼自己的观点,丰富答题内容,切忌过于简单)
26、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
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和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6分)
27、20世纪初,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在一系列论文中,首先提出了关于世界的“地理中枢”的概念,他由此形成关于地缘战略学的理论。
他称欧、亚、非大陆为“世界岛”。
他认为,在这块世界岛上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地理中枢。
他提出了三句名言:
“谁控制了东欧平原,谁就控制了全球‘心脏地带’。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
谁支配了‘世界岛’,谁就能支配全世界。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斯派克曼修正这一理论。
如果仅仅控制住世界“心脏地带”.还不足以实现全球霸权。
如能控制环绕“心脏地带”的欧亚沿海地区,那将足以遏止心脏地带的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并且进而与之争霸。
(1)美国学者根据当时怎样的历史事实进行这一理论的修正?
(4分)
(2)“二战”后美国参与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用修正后的地缘战略学合理地进行解释。
试列举三项。
(8分)
28、材料一:
本选言签字国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望王国首相所做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也已表示赞同。
——1942年1月《华盛顿共同宣言》
材料二:
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人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成功,但必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
——1942年4月罗斯福致丘尔的信
材料三:
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到时侯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
因此,我无法在这方面作出许诺。
——1942年5月丘吉尔致苏联政府《备忘录》
材料四:
1942年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是莫洛托夫(苏联外长)在伦敦逗留期间早已决定……我们还了解到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德军撤往欧洲……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的条件。
——1942年8月斯大林致英国政府《备忘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的主张和战略意图。
(2分)
(2)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持什么态度?
其目的何在?
(4分)
(3)材料四斯大林所说的“最有利条件”是什么?
(4分)
(4)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人谁说法符合材料一的精神?
谁的说法不符合?
为什么?
(5分)
(背面还有一题)
29、材料一:
引自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敦演说》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
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
……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
材料二:
引自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
……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1)材料中所说“前不久”发生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1分)从材料上看,丘吉尔对这次战争前英、法、美推行的政策持何态度?
(1分)请说明你的判断。
(1分)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是怎样“降落”的?
(2分)为什么丘吉尔说这些国家“处在苏联势力范围之内?
”(2分)为什么丘吉尔此时还要旧事重提?
(2分)
(2)材料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杜鲁门和丘吉尔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点?
(4分)
2013年春季学期高二文科期中试(历史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
2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减轻苏联压力,沉重打击德国,加速德国法西斯的溃灭。
(2分)
(2)拖延甚至拒绝,目的在于让苏德双方在战场上互相削弱,以利于英国。
(4分)
(3)当时德国主力集中于苏德战场,在西线力量比较薄弱。
(2分)
(4)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材料一的精神,丘吉尔的主张则不符合。
因为前者符合《联合国家宣言》所规定的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这一精神,后者拒绝尽快开辟第二战场,违反了这一精神。
(4分)
27、)政策:
中立政策。
(1分)原因:
民众要求中立,孤立主义盛行;政府专注于克服危机而无暇他顾。
(2分)
(2)变化:
放弃中立,援助英国,反对纳粹。
(2分)目的:
维护美国国家安全。
(1分)
(3)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使全世界遭到法西斯更严重的侵略威胁。
(2分)美国调整对外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2分)
28.
(1)苏联控制“心脏地带”,但没有能够支配全世界。
(3分)
(2)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政府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②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③1949年,美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1950~1953年,美国介入朝鲜战争。
⑤70年代初,美国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以上答对3项即给9分)
29、分析:
本题是材料分析论证题。
此题以战后英美推行的“冷战”政策及引发的矛盾和斗争为切入点,考查阅读、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材料处理能力,分析、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回答时,先读懂材料,并据材料提供的情景,与教材有关内容相联系。
回答第一问题,一定要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如回答丘吉尔对“二战”前美、英、法推行的政策态度,不能受思维定势影响,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表明丘吉尔是采取否定态度的。
回答最后一问时,不能受材料的局限,要结合雅尔塔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回答。
组织答案时,要考虑分数提示,力求详略得当。
参考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
否定态度。
因为丘吉尔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的战争。
苏军在打击德国法西斯过程中进入东欧一些国家。
因为这些国家在走社会主义道路。
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都认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自己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