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867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8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docx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先在左右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

一段时间后,再在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及颜色变化情况是()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

B.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

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

D.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不影响O2的跨膜运输

3.在室温(适宜)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在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细胞在t2时吸水能力最大

C.外界溶液可以是KNO3溶液

D.若降低温度,比值为3时对应的t2应左移

4.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猪膀胱膜,图1、3表示初始状态,其装置内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MAh2,MA=MaC.h1

5.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绿色植物的任何部位均可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B.该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材料需要前后进行三次显微镜观察

C.蔗糖溶液浓度越高,则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现象越明显

D.植物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6.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

B.水稻

的载体多于Mg2+载体

C.番茄对

需求量较少

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

7.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

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8.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

A.A=B=CB.A>B>C

C.A>C>BD.无法确定

9.下列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几点说法,错误的是()

A.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

B.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C.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

D.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无机盐离子也可以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10.下图A中有两个相同的渗透装置,装置1中盛有溶液a,装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都为蔗糖溶液(蔗糖无法通过半透膜),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

C.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

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11.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吸水直至涨破B.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

C.原生质层逐渐增厚D.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12.下图为“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过程和细胞观察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活动应选择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第2次观察时中央大液泡把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挤到四周,紧贴着细胞壁

C.吸水纸的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出的多余液体

D.若图2细胞中紫色开始变浅,则该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3.下列物质合成或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过程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C.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根毛细胞吸收K+的过程

14.X、Y两种分子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现以人工合成的脂质膜(不含蛋白质分子)代替细胞膜,则X、Y通过脂质膜时()

A.X受影响、Y不受影响B.X不受影响、Y受影响

C.X、Y都受影响D.X、Y都不受影响

1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丙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甲、乙、丙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丙>乙D.无法确定

16.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

B.当渗透失水时,液泡紫色面积变小,紫色加深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D.若滴加KNO3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不会自动复原

17.下图表示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过程没有发生穿膜运输

B.a与b运输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C.b过程可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a与b分别是细胞摄取养分和排泄废物的主要方式

18.基于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的理解判断,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19.下图曲线表示士壤溶液中K+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K+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段时K+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B.在BC段时K+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限制AB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膜内外浓度差和能量供应

D.限制BC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可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水分子和钾离子均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轮藻细胞

21.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可以直接用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换成高倍物镜

B.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

D.以新鲜的白萝卜为实验材料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22.在这个学期的生物课学习过程中,我们所做的一些实验必需要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面有关这些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观察DNA、RNA分布: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鉴定脂肪:

取材→切片→制片→去浮色→染色→观察

C.观察叶绿体:

取新鲜的藓类卟片→制片→观察

D.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撕取鳞片叶外表皮→制片→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23.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构成的

B.原生质层可以看成是选择透过性膜

C.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

D.原生质层是细胞中的生命物质

24.将若干细胞液浓度相同的一串红花瓣分别放在蔗糖溶液、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原生质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蔗糖溶液

B.曲线a还可表示清水

C.曲线a上的E点时,溶质开始进入细胞

D.曲线b上的F点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25.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26.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胰岛素通过细胞膜分泌至细胞外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27.钠钾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到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

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钠钾泵运输K+和Na+的方式相同,

B.如果钠钾泵的功能出现障碍,图中葡萄糖和H+的运输均不会受到影响

C.载体蛋白1和2能运输多种物质,所以其功能没有特异性

D.钠钾泵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

28.如图为某种细胞处于某种状态下图示,描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为正常的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B.结构④与⑤是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

C.⑥中含有色素,如叶绿素等,此状态下颜色可能变深

D.结构②与该细胞细胞壁的形成相关

29.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30.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三、非选择题

31.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状态),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双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右侧液面;如果此时用图乙的蛋白质②替换蛋白质①,再进行试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右侧液面。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性。

(5)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__________结合,其本质成分是__________,图示过程最能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2.图甲Ⅰ、Ⅱ、Ⅲ、Ⅳ代表四种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大写字母表示某些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请据图回答:

(注:

[]内填数字序号或字母)

(1)从结构上看,图甲Ⅲ细胞与其它三类的差别最大,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2)如果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应属于甲图的______类细胞,但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

如果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____________(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

(3)甲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类细胞。

(4)甲图中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____________。

(5)若图乙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吸收葡萄糖的是图中的[____]方式;图中e所表示的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该方式主要由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

运输的物质种类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有关,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33.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__,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代表_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膜。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____________。

(4)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_;氨基酸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_。

(5)大分子物质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

34.为研究水和无机盐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原理,研究小组将实验兔麻醉,再将排空的一段小肠结扎成甲、乙、丙3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0.7%、0.9%、1.1%的NaCl溶液10mL,使其充盈,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得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分别为ImL、3mL、5mL。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浓度是兔细胞所处液体环境中溶质的浓度。

实验开始时甲组水的渗透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填“血液进入肠腔”或“肠腔进入血液”),乙组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3)研究表明小肠在吸收NaCl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

请以肠袋、Na+载体蛋白抑制剂等为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

35.图甲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半透膜相当于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3)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丙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性。

(4)图丙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为______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渗透作用的原理,酶作用的专一性、还原糖的检测方法,明确知识点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

先在左右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

一段时间后,由于左侧加入的是蔗糖酶,能把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二者属于小分子,物质浓度升高,水分子向左侧移动,左侧液面先升高,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向右侧移动,使右侧浓度变高,水分子又从左侧移动到右侧,左侧高度降低,最后两侧的液面高度一样。

由以上分析可知,最终两侧均有葡萄糖,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情况是均有砖红色现象。

A正确,B、C、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

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二糖,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据此围绕渗透作用的知识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

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1、核膜是双层膜,有核孔。

核膜使细胞的核质分开;核孔使细胞的核质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如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透核膜。

2、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

【详解】

A、膜泡运输需要膜蛋白的识别作用,A正确;

B、细胞内核质间的大分子物质交换通过核孔进行,一些小分子例如水可直接通过核膜,B错误;

C、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膜上既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没有运输O2的载体,C错误;

D、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因此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温度能影响分子运动,因此也影响O2的跨膜运输,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区分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识记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逐渐增加,开始小于1,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大于1,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详解】

A、在t1之前,比值小于1,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则细胞在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A正确;

B、t1〜t2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t2时比值最大,吸水能力最大,B正确;

C、外界溶液可以是KNO3溶液,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质壁分离的复原,C正确;

D、若降低温度,分子运动的能力减弱,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t2应右移,D错误。

故选D。

【点睛】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水分子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动力是浓度差,且总是由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

渗透发生的原理是: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详解】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

由题图可知:

Ma=Mb>MA>MB,所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均上升,又Ma与MA的浓度差小于Mb与MB的浓度差,a中吸水小于b中吸水,因此h1

故选C。

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详解】

A、无成熟大液泡的细胞不可做为实验材料,A错误;

B、第一次观察正常细胞形态,第二次观察质壁分离,第三次观察质壁分离复原,B正确;

C、蔗糖浓度过高可能会使细胞死亡以致无法复原,C错误;

D、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其细胞液浓度可能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错误。

故选B。

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多,造成培养液中Ca2+、Mg2+ 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32-多,造成培养液中SiO32-浓度上升。

两种植物吸收离子不同,水稻对SiO32-吸收较多,而番茄对Ca2+、Mg2+ 吸收较多。

【详解】

A、图1中水稻培养液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Ca2+离子的速率,A错误;

B、由图可知,水稻吸收Mg2+的量少于

,因而水稻

的载体多于Mg2+载体,B正确;

C、由图可知,培养番茄的培养液中

剩余量较多,说明番茄吸收

量少,C正确;

D、由图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不同,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D正确;

故选A。

7.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由图解可知: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

  

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细胞时,则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

【详解】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需要能量,A错误;

B、Na+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根据图示分析可判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正确; 

D、Na+从肠腔进入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都是由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8.C

解析:

C

【解析】

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A到B及从B到A扩散的速率相等,由于影响水分子扩散速率的因素有两个,即溶液的浓度和水柱h1形成的静水压,故A中溶液浓度大于B中溶液浓度。

同理可知,C中溶液浓度大于B中溶液浓度,但由于水柱h2形成的静水压比水柱h1形成的静水压小,故可推知A中溶液浓度大于C中溶液浓度。

因此,在达到平衡后,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A>C>B,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定位】渗透作用

【名师点睛】有关渗透作用的“5”个易错点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

(5)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是被动运输。

2、物质的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吞,胞吞和胞吞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

A、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三种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A正确;

B、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B错误;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要通过核孔,小分子物质的运输不一定通过核孔,C正确;

D、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无机盐离子也可以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钠离子进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

故选B。

1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的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