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781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爱莲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爱莲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爱莲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爱莲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莲说.docx

《爱莲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莲说.docx

爱莲说

2003年山东省潍坊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

(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周元公集》)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藉,皆并列盘餐,而王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简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节)

注:

①荷钱:

措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

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hàndàn):

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fù):

异香。

18.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2分)

予独爱莲之,。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面山而居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乃记之而去      D.溪深而鱼肥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已:

()

21.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译文:

                 

2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4分)

答:

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非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③可爱者甚蕃()④濯清涟而不妖()

9.翻译句子。

(4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

10.理解填空。

(3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11.你喜欢哪种花?

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3分)

答:

(一)(16分)7、(2分)B8、(4分。

每空1分)①的②却、可是③多④洗涤9、(4分。

每句2分)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10、(3分。

每空1分)追求隐逸贪慕富贵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11、(3分。

花名1分,理由2分)略

浙江省丽水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第8—11小题。

(1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香远益清()②陶后鲜有闻()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

译文:

10.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的生活态度。

(4分)

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你喜欢哪种花?

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3分)

(一)8.①更加②很少9.我唯独喜爱莲从水底沉积的烂泥里生长出来,但又不沾上污秽,经过清澈的水波洗涤而不显得妖冶。

10.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贪慕富贵(意思对即可)11.示例:

我喜欢桂花。

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

评分标准:

第8小题2分,每小题1分。

第9小题2分,大意答对即可。

第10小题4分,每空2分,大意对即可。

第11小题3分,写出花名给1分,写出理由,语句通顺的给2分。

2006年湖北省襄樊市(非课改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l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2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

为什么?

(3分)

答: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

并谈谈理由。

(2分)

答:

(一)(10分)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

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

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

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2007年泰州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3—16题。

(1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

①荷钱:

初生的荷叶。

②逸致:

情趣。

③迨:

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日上日妍()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译文: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

(3分)

句子:

启迪:

13.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洗,洗涤。

(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14.本题2分。

(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

(“远”或“亵玩”如果译错,扣1分;“是”译错扣1分)15.本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本题3分。

写出句子得1分,写出启迪得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全分)。

示例(找出其它句子,如分析有道理,也可给分):

(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启迪:

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启迪:

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

(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启迪:

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彩。

2007年湖北省鄂州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

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

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

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

异香。

⑤芙渠:

荷花。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分)

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

(3分)

甲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⑵少⑶停止⑷合宜,适合(2分)21.C(2分)2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

(4分)23.甲文:

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

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3分)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

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3分)

2007年山西省新课改区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8题。

(10分)

  [甲[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结庐在人间()

(2)亭亭净植()

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译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

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8.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答:

4

(1)简陋的房屋

(2)立或树立  5D  6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7C  8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

2007年广西百色市(实验区)

(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

(13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可爱者甚蕃蕃:

②不蔓不枝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2分)

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

答:

(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

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

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

吉,善。

④兼彩:

兼有各种颜色。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2分)

香味:

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2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18.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

每格l分)19.B(2分)20.A(2分)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分。

“染”、“濯”、“妖”各0.5分)22.B(2分)23.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2分。

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2008年黔东南州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一)爱莲说(节选)(8分)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

②陶后鲜有闻。

鲜: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7、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代道州人,家,学者称他

2、本文运用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所言的的志是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这样写的作用是,本文写“莲”的品质,用作正面映衬,用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6、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7、文中有对一对反义词是和。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陶后鲜有闻()6、亭亭净植()

7、予谓菊()8、宜乎众矣()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

(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周元公集》)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藉,皆并列盘餐,而王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简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节)

注:

①荷钱:

措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

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hàndàn):

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fù):

异香。

18.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2分)

予独爱莲之,。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面山而居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乃记之而去      D.溪深而鱼肥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已:

()

21.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译文:

                 

2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4分)

答:

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非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③可爱者甚蕃()④濯清涟而不妖()

9.翻译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