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95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docx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论和实践问题,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概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论基础: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科学继承

时代背景:

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历史依据:

对国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现实依据:

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与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1、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①第一次国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形成。

③会议以后,走向成熟

④1945,中共七大,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⑤解放战争时期恶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和发展

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

4、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第三节

1、理论的形成

时代背景: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历史和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反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过程:

1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②1982年,党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③1987年,党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④1992年,党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容作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⑤1997年,党十五大正式提出“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99年,载入宪法

2、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节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

时代背景: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PS:

党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②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过程:

(1)2000年2月,在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2001年7月,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讲话,全民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涵和基本容。

(3)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4)党的十六大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

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

第五节

1、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现实基础:

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重要借鉴: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

过程:

(1)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第一次提到科学发展观)

(2)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容。

(3)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键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5)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节

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坚持以我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3、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会主义初级阶段。

4、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从书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另一种是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

5、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二要搞清实际

6、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界定了实事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7、实事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8、由于实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

新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1、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容

2、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3、新主义革命的对象:

①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

②封建主义是主要对象

③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新主义革命的动力:

①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②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主力军,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③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民族资产阶级虽具有两面性但仍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5、新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与其政党的领导

6、新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是资产阶级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7、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

只看到了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别。

而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别,而没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

8、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畴的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9、中国无产阶级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10、新主义革命与旧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中国新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与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③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1、新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①新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主义的革命畴;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②新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1、1953.6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完整表述: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

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3、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

4、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有了相当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1、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20世纪80年代初,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3、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1992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1、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2,曾指出“不够格”---主要指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3、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①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②现实的国情决定,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

③当今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

 

4、为什么要牢固树立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

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1、改革开放的背景:

①国:

“文化大革命”十年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都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②国际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世界围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2、改革开放的目的:

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①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它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②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认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第二节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相互促进

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八章

第四节

1、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的原因

①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②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③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4、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5、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②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③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6、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7、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8、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称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9、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实现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环境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2、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九章

第二节

1、法治进程:

①1956年,人大提出要制定法律。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和重视法治建设。

③十三届四中全会,发展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

④1996年2月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

⑤十五大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

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依法治国的主体:

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即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客体: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所依之法:

宪法和法律

4、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④依法治国是国家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十章

第三节

1、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2、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就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十一章

第一节

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①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②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③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十二章

第一节

1、新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起点,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容和基本任务。

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分民族复兴。

第十三章

第一节

1、对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

①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②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⑤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

3、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节

1、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③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④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新安全观的核心:

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3、外交工作布局: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第十四章

第一节

1、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①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②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

③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

④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

2、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3、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①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4目的在于最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5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