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991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

名词解释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

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

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

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

〔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

〔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

也叫分心。

感觉:

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

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

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

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

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

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

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

〔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

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

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

〔意志过程:

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

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

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

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

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

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

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

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

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

广义上:

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

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

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变式:

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的巩固:

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

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

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

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

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

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

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

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

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

指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体验:

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

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

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

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品德:

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成倾向。

道行认识:

是对关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

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

指一个人表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动。

道德概念:

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

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幼儿期:

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

〔幼儿园--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

依恋:

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学生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发育性学习障碍:

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自我概念:

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

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价值观:

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心理教育:

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辅导:

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个别辅导:

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聆听法:

即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松弛法:

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

系统脱敏法:

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的刺激源。

分题计论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

角色扮演法: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快乐学习:

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

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

简答题:

心理学的任务:

基本任务是:

1、描述:

心理事实2、揭示心理规律3、指导实践活动。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

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意志行动及特征分析?

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

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表现意志的行动,即意志的外部表现特点:

1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史服困难相互联系。

在复习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是什么?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

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

感觉的心理规律?

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4联觉

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征。

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

气质的特征?

1气质的动力特征2气质是先天性的个性心理特征3气质的独特性4气质的稳定性、可变性。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

性格的结构特征?

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

教师的智力品质?

1灵活的思维能力2敏锐的观察能力3准确迅速的记忆力4丰富生动的想象力5富有成效的创造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

教师的意志特征?

1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韧性2进行教育决策的果断性3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

树立教师角色威信的意义?

1是学生接受教育引导的心理基础2是点燃学生积极传感的火炬3教师威信是增强榜样力量的条件。

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那些?

1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效果的矛盾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协作性的矛盾。

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

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充满师爱4宽的待人、乐交善处

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

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

1审题并形成课题的映像2响应知识的重视3课题的类化4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1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2智力水平3课题的性质4当时的心理状态。

动作技能怎样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掌握有关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3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联系的次数和时间4提供信息反馈,提高练习效率。

学习的特点?

1目的的特殊性2安排的计划性3知识的间接性4过程简短性5数量的丰富性。

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

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注意策略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便来考虑?

1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加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3尽可能使学习活动有意义。

为提高记忆策略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记忆的元认知水平2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方法。

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

1元认知知识和体验2学习的调节与控制3学习方法。

学习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他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三种:

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

1行为模仿2行为重复3有意练习4与坏习惯作斗争。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10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感3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1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3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幼儿期词汇发展的特点?

1词汇数量的增加2词类范围扩大3词义理解的加深4积极词汇增长。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象性思维2抽象逻辑性思维萌芽3言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2情绪控制力增强3社会情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1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2重视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3注意发挥成人言语的榜样作用。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分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3其他方面问题,如发育迟缓、品德问题等。

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矫治?

1避免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2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1提供特殊教育2记性行为矫正

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特点?

1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发展2抽象逻辑思维还缺乏自觉性3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1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2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起年级见无显著差异3小五到小六有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1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2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规律3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想象十分丰富、生动、而又十分复杂的其表现在: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的创造性不断发展3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

初中生在哪些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1独立意以受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防碍3当个性伸展受阻碍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中观点,中学生拒绝盲目接受。

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些变化?

1情感上的脱离2行为上的脱离3观点上的脱离4榜样作用的削弱。

影响高中声自我概念的因素?

1生理因素2认知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心理教育完成的任务?

1心理素质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二者关系十分密切"1德育中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2从二者的内容看,二者都侧重子人的社会化教育3二者不同之处,心理教育侧重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而德育则侧重与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4二者相辅成,但不能相互代替。

心理教育与智育关系?

1智育中,心理学起十分重要作用,智育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心理规律,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2心理教育是智育的基础,侧重于人的自我认识的提高,侧重于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3智育体现子教学,教学蕴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与各学科教学。

心理教育与体育关系?

1体育中包含着某些心理教育内容,2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与体质的增强也有重要影响。

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1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2其目标是,让学校产生最佳心理环境,让班集体产生最佳心理氛围,让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3社会角度,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4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①促进学生学业成功②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③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必须的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基础2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促使学校教育一致的总目标的实现。

中间目标:

1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初步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3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发展自己健全的性格5促进智力的正常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2生活辅导3职业辅导。

确定心理教育课目标的原则?

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4情感体验原则5针对性原则

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上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2该模式重要环节是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3还模式主要方式是活动与教师的诱导相结合,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

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功能主要表现?

1使学生适应学习2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审美素质发展提供心理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

1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2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学习负担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4正确鼓励学生,不滥用惩罚5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6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1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2进行学法指导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4杜绝对学生的不良刺激5锻炼坚定的意志6培养活跃的思维7陶冶积极的情感8炼就字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1批评要合理2批评与教育相结合3批评要及时4批评要考虑错误的原故5批评要和风细雨6不要当众批评7批评要带有鼓励8批评不要七嘴八舌。

选择题

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些选项: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选项内容:

〔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3、心理现象又称为:

〔心理活动

4、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分为: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5、下列选项哪些完整表达了心理过程的内容〔知、情、意或〔认识、情感、意志

1、解题时,能一题多解,是属于哪种思维〔发散思维

2、游览过长城的人头脑中呈现出的是〔表象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下列哪种感觉〔嗅觉

4、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

6、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级〔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7、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8、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

9、当一个人的服装和发型改变以后,照样能够认出他,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

10、熟练的骑车,织毛衣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

11、间接兴趣是主要引起下列哪种兴趣〔有意注意

12、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有害不利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双避式

13、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客观现象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1、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属于下列哪种特性的表现〔气质

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3、兴趣的稳定性是下列哪种品德特性〔持久性

4、马斯络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

5、以热情、急躁、易冲动的气质属于〔胆汁质

6、在全人口中智力是〔正态或常态分布曲线。

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8、根据需要的指向对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9、根据动机起源不同可划分〔生理、社会动机

10、一个人经常表现出赤的坚定,勇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11、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能较好地控制情感〔理智型

12、〔顺从是在社会要求写,响下个体外在行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13、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的〔智力品质

14、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协作性的矛盾。

15、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人格影响

16成熟而稳定是教师的情感特点。

17、〔思维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18、在教学中,教师必硕通过〔演示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19、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20技能的形成要比知识的掌握要〔慢一些

21、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是〔逆向迁移

22知识的理解,主要通过〔思维实现。

23个体随认识活动而产生的情感受体验是〔元认知体验

24、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在知觉过程中,将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结合起来的机制是知觉策略。

25、算法和启发式属于〔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内容。

26、关于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意识性属于〔学习活动中过程的自我监察控的内容

27、执行性属〔学习活动中过程的自我监察内容

28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专。

29从〔少年期开始,经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30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

小学〔一。

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某些因素。

31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2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和研究对象。

33、幼儿自我控制的转折点是〔4-5岁。

33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这个活动对幼儿影响极大

34幼儿期是人一生词汇增长最快的时期,7岁时是3岁的〔4倍。

35幼儿期是儿童从〔3-7岁开始的。

36、〔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重要标准。

37、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38、七岁以后的儿童的思维逐渐地出现了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概括活动。

39、2-7岁儿童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

40、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重要推动力。

41、〔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

42、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表成〔辨证思维。

43高中阶段是〔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时期。

44、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想象,大多数是〔有意识有目的

45、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

46帮助学生解除自卑心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

47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心理素质教育

48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背景教育

4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心理教育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工作

50帮助学生确立生活目标属于〔生活辅导

51当一个人目标未达成,并受伤害,可以将目标转移,以改变其痛苦的方法是〔移植法

52下列属于主体参与模式特点的是〔自主性、主体性

53克服考试焦虑最好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与松弛法的结合

54自我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教师指出分析对象

55快乐学习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56、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于评价不正确的说法〔主要依据学习成绩

57对批评艺术不正确的说法是〔严厉

58下面属于教师文化范畴的是〔教风

59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人际氛围

6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填空题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6、有意注意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

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