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254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35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考查频率较高

2.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多以选择题(常见)和综合题形式呈现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读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图,回答问题。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产业结构变化: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

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

―→―→―→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深度思考1】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提示 

(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

(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读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回答问题。

【深度思考2】 城市化水平越高,是不是工业化水平越高?

提示 不是。

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工业产值。

三、问题与对策

读广州“城中村”图和广州南沙开发区全景(效果图),回答问题。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深度思考3】 “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是指哪方面?

提示 市场腹地狭小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后劲不足的原因之一。

由于受南岭的阻隔,“珠三角”的经济腹地较小,导致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造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后劲不足。

2.问题与对策

问题

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加强规划与管理

考点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下图所示: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国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知识拓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

模式

推动力

区位条件

特点

存在问题

珠江三角洲模式

对外开放、外企建立

毗邻港澳,国家政策优惠

外向型经济为主,城市化进程快

遍地开花,城市间功能重复,协调性差

苏南模式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

经济基础好,城市密集度高,交通发达

生产要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依赖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城市等级较合理

环境污染较严重,产业升级应加快

温州模式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区位条件较差,虽在沿海,但远离经济中心,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

不贪大求洋,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中心城市发展快

企业经营分散,内部竞争强

东北模式

国有企业建立,重工业发展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当地的钢铁、化工、建材、森林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

德宏模式

沿边开放,边境贸易迅速发展

毗邻缅甸,国家政策优惠

加快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和大西南地区开辟新的产品市场和原料基地,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贫乏,管理薄弱

 

(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解析』 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小分析。

两大产业就业人口增加越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大。

『答案』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考法一 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1.(2015·上海地理,19~20)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据此回答

(1)~

(2)题。

(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

『解析』 第

(1)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

因此A正确。

(2)题,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

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

A正确。

『答案』 

(1)A 

(2)A

考法二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2.(2015·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

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10分)

『解析』 本题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地理信息,题中所给图片依然是构成高中地理能力主干的坐标图,准确解读图中曲线含义并据此推断二者变化特征,不难解决“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这一问题。

文字材料虽短,但材料中所提供信息非常关键。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造成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耕地面积和农业结构的变化;“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其隐含的意义是广东省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可推测粮食消费量增加。

『答案』 基本特征:

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原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考点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措施

拓展提升 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合理布局

能源资源丰富区

区域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

教育发达地区

高新科技工业

劳动力密集区

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区

金属冶炼

天然气丰富区

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

区际

协作

发达地区:

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处于发展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欠发达地区: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业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

(1)根据材料分析嘉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嘉兴市靠近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此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劳动力丰富等都是促进该地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题,根据材料可知,嘉兴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且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较慢。

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调整产业结构等。

『答案』 

(1)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靠近消费市场;区域工资水平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等。

(2)问题:

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对资源消耗、交通运输要求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附加值低等。

措施: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

尤其要淘汰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考法 区域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

(2016·上海地理,39~42,18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值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1分)

(2)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8分)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

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