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46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docx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县级课题《小学数学阅读策略研究》是于2012年11月申报,2006

年3月被批准立项。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顺利完成课题的各项研究实验任务,达到了研究目标,取得了预定研究成果。

数学是一种语言,不过,这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是精心设计的”。

语言的学习

 

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

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

 

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

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

 

方法,但是现实中往往学生不愿去读,不想去读。

一、课题的研究价值

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

效果不是很好,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没有形成系统、有效和可操作性的指导策略。

2、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密切相关。

3、《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

可见,“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校办学思想中有9个坚持,其中一个就是课程教学要坚持

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5、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和实践研究,研究过程有助于老

师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6、我们认为通过本课题研究,将形成一些有关数学阅读的相关

成果,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有效促进作用。

7、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试图形成检测数学阅读能力提高的评

价标准。

8、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弱,已

 

经成为我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的一块重重的“绊脚石”。

根据以上几点,我们自制《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问

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等方面了解学生的数学阅读状况。

调查发现学生对阅读数学

材料感兴趣的学生仅有10%,甚至有46%的学生几乎没有阅读过数学

课外书籍,83%的学生在阅读中没有计划性与明确的目标意识。

在阅

读中能够采取写批注、作笔记的仅有8.6%,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

中我们发现学生解决问题时感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阅读时缺乏自主性、自觉性、目标意识淡薄、语言感知能力弱、不能及时更换思维策略、不能准确提取有用信息,对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困难等问题。

因此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解决:

1、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策略

2、强化指导,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技巧的策略

3、培养习惯,升华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的策略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彼此关系

1、数学阅读能力:

阅读是指认真地看并领会其内容。

数学阅读

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与纽带,用数学的

观点和方法理解、获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

2、培养策略:

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与方法。

本课题中是指在数学教育情境中,有效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方式和方法。

这两个概念之间相辅相成,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通过研究找出策略方法;然后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运用策略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三、课题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提升了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事实上,数学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只有在数学阅读之后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数学意识,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是数学学习的先导和深化。

 

从宏观的角度看,数学阅读不只是“数学文本”中解析出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抽象出一种可以产生以前未曾有过的“数学文化图式”或“数学文化创造规律”。

从微观的角度看,数学阅读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构建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

四、课题基本研究假设:

(1)学生方面

①学习方式转变。

学生自身通过数学书的阅读包括电子网络的阅

读来独立钻研和领会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②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阅读风气。

要求学生对阅读的内在需求和

阅读的目标性有明显改变,学习的自主意识、阅读的自信心不断增强。

进而形成积极的自我阅读、自我提高的内部动力机制,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③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明显

提高。

不仅是课内外的阅读能力,还要从解题能力看,让学生要有明

显成效。

④学生作业优秀率要有明显提升。

⑤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

成绩。

⑥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2)教师方面

①增强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课改意识,促进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

②教师根据研究形成的方法策略指导教学,促进专业成长。

(3)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为学生的数学阅读创设最佳环境,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五、课题的研究方案——实践框架

<一>研究内容:

1、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及问题的调查分析2、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层次构成分析4、形成有效的、不同年段、不同内容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5、

通过行动研究法检验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研究的有效性6、实验前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对比分析7、整理收集小学生数学阅读内容及相关素材(如:

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学知识、

 

单元小结、算法指导等)。

<二>研究措施

本课题实施周期为三年(2014年12月——2017年12月)。

具体的实施时段如下:

(一)酝酿筹备:

(2014年12月—2015年4月)选定研究课题,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申报课题;研制课题研究方案等。

(二)前期阶段:

(2015年5月—2015年12月)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

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针对本校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对本校教师的课例进行研究分

析。

成阶段成果:

案例分析报告。

(三)中期阶段(2016年1月—2017年1月)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

4、学习名师的优秀课例,并进行研究分析。

阶段成果:

案例分析报告。

(四)后期阶段(2017

年2月—2017年12月)1、归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

种资料。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整理、

汇编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研究报告,形成小学生数学阅读

评价指标,相关论文

<三>研究思路:

为了更好的完成各个阶段的研究,我们主要分年段、分内容来进行。

根据不同年段制定一份《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及问题的调查表》。

找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心理发育状况、课堂

上教师的影响、阅读习惯、家庭因素......).然后对小学生数学阅读

能力的层次构成分析。

在低段主要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的兴趣,

中段注重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高段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从文本、图形、数字、

图文组合等几个方面来研究,从而找出研究策略。

同时形成不同内容、

不同年段、不同层次结构的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综合上诉,我们认为通过研究得出的策略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将会是有效的,同时通过实践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是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的。

六、课题研究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数学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转变数学教学观念。

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让教师明确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数学教材,挖掘教

材中有关阅读的内容,注重并加强数学阅读教学与研究。

 

(二)重视课本阅读把握阅读重点

 

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

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

 

及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

阅读提示题的设计,除了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探索性,有思考价

值外,还要注意难度上的层次性,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提示题。

学生有了

 

一定的阅读基础后,还可以自己根据阅读内容,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要求。

数学教材的情景设计,在介绍数学文化,利用课程资源方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知识

 

基础与接受水平,符合教育的原理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

 

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因此,一定要重视对数学课本的阅读。

数学课本的阅读一般有课前、

课中课后阅读。

1.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

 

知的能力,学生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听课,也必定会增强听课的效果。

课前预习离不开阅

 

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事前教师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

有时还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促使学

 

生主动预习。

例如,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基本步骤,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①书上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实际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

 

②书上是采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你的方法和它的方法有何异同?

哪个方法更好,更实用?

③流利的读出书上文本框里的内容,你读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④试着说一说课本上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可以讨论)

这样,指导学生阅读预习坚持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已能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并

 

形成了预习意识。

新授前,检查预习的效果,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反馈,以此督促学生逐渐形成数学预

 

习的好习惯。

课前阅读要求学生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疑点,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

题。

学生在课前将这些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或上在课堂上询问老师准备进行小组

 

合作探究,这样既激励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

2.课中阅读时把读、思、议、练结合起来。

对于定义、法则、公式等基本知识的阅读,

 

做到有耐心,讲究方式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其产生过程的基础上,逐字逐句

 

让学生反复读,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含义,

体会数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

教师还充分利

用教材设置的数学情景,

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利用教材中数学文化知识板块,

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读书与讨论、质疑结合起来,使读书变成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行为。

3.教师根据教材需要安排学生课后阅读。

课后阅读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

纳和概括,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作用。

让学生逐步养成了不读懂学习内容,

就不动笔

计算的好习惯。

并且,在班级内营造数学阅读的氛围,定期出数学黑板报,

举办数学阅读趣

味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智力竞赛,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

课后阅读还与

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的基础上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

充分应用。

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

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使阅读与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

(三)课外延伸性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学龄中期和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

跟在学龄初期进

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的数学阅读不仅仅局限

于数学课本,还引领他们阅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如《中、外数学家的故事》

、《趣味数学》、

《数学万花筒》以及与数学有关的读物等,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报,上网查

阅有关的数学知识,要求学生认真收集整理课外作业、寒暑假作业中的趣题、趣事等,

使他

们的思考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尽量为他们创设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参与班、校及上

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一些数学活动,

让他们满足自己的展示欲望,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让他

们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发展。

我们也呼吁科普作家们能为孩子们写出更多有趣的适合于不

同年龄层面学生阅读的数学科普读物,也建议

《小学生数学报》等数学报刊上开辟

“好书推

荐”栏目,推荐最新的数学科普类读物,对广大的小读者进行数学阅读方面的引导。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注重和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依赖

性、增强独立性;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使之

形成更好的数学思维;

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形成良好的数

学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融合各学科的学习方

法,形成适宜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数学学习方法;

有利于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的整合,

促进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阅读的方法

 

1.分层阅读。

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

 

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

粗读是指对于学生已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的导语等阅读时不

 

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一带而过;精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反复复地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如果因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在

 

不懂的问题,应做出记号,便于重点听讲或质疑。

精读概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定义中的字、

 

词、句,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述或替代,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实例,会判断某一实例是否符合概念,能对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找出联系和区别,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精读公式、算理,能理解并用数学语言描述,说明计算的方法和理由。

精读解决问题的例题,

能看懂解题的过程,掌握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并探索不同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间读是指对一个名词、术语或一句话因读中有思而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再继续往下读。

这种读法无论是在阅读的速度还是在思维的难度上都介于速读和精读之间。

3.分类阅读。

阅读中要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类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

 

感知、想象、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

各类数学知识在阅读中的侧重点和思维方式都有

所不同,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去感悟,形成技能。

 

①图文结合研究性地读。

《课堂作业本》和数学教材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类型:

画面中呈现部分数量信息,又出现

 

话语形式的提示,最后以文字出示问题。

这是人教版数学的一大特色,比起一大堆文字,学

生倒也喜欢这样的花样。

但是由于形式的多种变化,加上以直观为主的思维特点,学生往往

 

只看到情境画面,而忽略了真正的数量信息,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例1:

 

三月大

再过30天是星

2

 

学生通常看到一个3月2号,一个星期二,就犯难了,不知道如何下手。

他们往往不知

道如何处理这两个数据与30天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中,单位名称是关键,在解题时,我引

 

导学生关注这些单位名称,进行对比观察,从而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

我让他们先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3月2日、星期二、30天;然后让学生仔细再读一读问题,

找出单位名称,然后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到:

3月2日这个信息是没有用处的。

我把这种方法

 

称为“单位名称法”,是一个不错的判别依据。

 

②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发现性地读。

 

教师除了要从现实中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让他们亲自感受数学外,还应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看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以致用,发挥数学知识应有的价值。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的教学里:

 

师:

今天刘老师还带了一幅自己创作的画,你们看!

(课件展示)

生:

哇,真漂亮!

 

师:

我把这幅画送给班级。

生:

太好了。

 

师:

就把它挂在墙壁上吧。

 

生:

给它配个画框,这样看上去更漂亮。

师:

你的提议真不错,好啊,就请大家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动脑筋算一算,至少要买多长的木条来做这个画框呢?

(学生沉默了,没有数学信息)

 

师:

那该怎么办?

生:

要先量出这幅画的边长。

(课件出示画的尺寸:

长4分米,宽3分米)

生异口同声回答:

14分米。

师:

哦,大家都认为是14分米。

好的,那就请电脑来帮我们把木条装在画上吧。

(课件

演示:

木条分成4段后,逐一安装在画的周围。

发现少了四个角,木条太短了。

生:

14分米的木条还是太短了,要再买长点的。

 

师:

那到底该买多长呢?

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课后去思考研究吧。

 

学生聚集在一起开始热烈讨论,一堂课就在学生的争论声中自然地结束了。

这课堂总结的设计内容,其实都是来源于我们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像给一幅画

 

配画框,这不仅要用到今天所学的有关计算周长的知识,而且还要应用实际中的装配窍门。

当学生在遇到没有直接出示的数学信息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去开展讨论、研究甚至动手操

 

作,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③圈圈点点抓重点性地读。

 

数学练习中,有一些承接型过渡信息,是以上一题中的结果作为新一题的信息的,

如例2:

(1)有84朵花,每4朵扎1束,可以扎多少束?

(2)平均每人送2束,这些鲜花大约可以送给多少人?

 

很多学生都是84÷4=21(束)84÷2=42(人)其实,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平

均每人送2束”而不是两朵,那么应该是21÷2≈10(人)

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以往的经验解决问题。

过后还无论如何都不

愿意相信自己错了。

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在这个问题中,单位名称是

关键,在解题时,我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单位名称,进行对比观察,从而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

又例如:

例3:

金龙公司有808千克食用油,每瓶装2千克,可以装多少瓶?

把这些油每4瓶装1箱,

可以装多少箱?

此例与上例非常相似,解题方法也几乎一样。

808÷2=404(瓶)404÷4=101(箱)特别

是第二个问题中出现了“这些油”

,很多学生一下子就认定是

808千克,毫不质疑。

殊不知,

808千克也就是

404瓶,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每

4瓶装

1箱”。

教学时,应该肯定学生找出“这些油”这一关键,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关键词句法”。

接着引导:

这些油指的是哪些油?

808千克?

还是

404瓶?

用哪一个更合适,为什么?

而找出关键中的关键:

4瓶装

1箱。

而有一些并列型过渡信息,下一个问题的解决与上一题的结果无关。

例4:

万山红衬衣长有560件衬衣,如果每箱装8件,需装多少箱?

如果每箱装

4件,需装多少箱?

学生这样解题:

560÷8=70(箱)70÷4=17()⋯⋯2()。

于是我引导学生分析:

第二个算式里每一个量是什么?

用70箱除以4件又是什么?

生在争论中发现不对劲,装好的衣服再装什么呀?

此时,我再请学生思考:

是把多少衬衫装

箱?

要求学生把“560件衬衣”划出来,或者把第二个问题补充完整:

“如果‘560件衬衣’

每箱装4件⋯⋯”,再解题。

这是“信息确定法”,假如问题中有缺少的信息,那么一定要先

确定这个缺少的信息是什么,把这个信息圈出来或添上去,再来列式解决。

另外,学生在遇到文字较长的题目的时候,往往就被吓住了,失去了读下去的信心,感

到束手无措,胡乱地解决一下。

例5:

管理员收了

366元小轿车的停车费,收了

610元中巴车的停车费。

停车场收费标准:

两种车管理员各收多少辆停车费?

小轿车

3元

(2)如果管理员收的钱都是从停的大客车中收

中巴车

5元

取的费用,那么停车场有多少辆大客车?

大客车

8元

 

确实,理解长句比短句要费劲许多,尤其是我们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遇到这样的长句,

 

教师要通过浅显的提问一步一步诱导孩子,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并鼓励一切正确的想法,帮助

学生树立信心。

让学生明白:

只要认真地完整地阅读整个句子,可以结合单位名称法、关键

 

词句法,信息确定法等多种途径,把需要的能帮助理解题目的字、词、句圈一圈,写一写,

 

仔细理解,前后联系,就一定能弄懂这些长句的意思,进而顺利解题。

同时,这也提醒了我

 

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允许孩子用各种方式表达,并经常性地开展这种理解性的交流活动。

这种方法也是学生用的最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④以形代题具体化地读。

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往往对于一些排列上的问题无从下

 

手。

如:

例6:

学校运动会上,小刚、小强、和小力都参加了1500米赛跑。

跑步时,小刚和小力

相距113米,小强和小力相距210米,小刚和小强相距多少米?

 

这道题是有两种情况的,如果单从字面上,学生很容易被三个人名,三个数学给绕进去。

这时如果采取画图的方式就比较好理解了。

我让学生用图形代表三个人物,然后根据题意画

 

出他们的位置关系,一种情况是小刚和小强分别在小力的一前一后,一种情况是小刚和小强

同时在小力的前面或后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易的多。

 

在我们数学学习中,适当地以形代题,以图代题,往往能够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

让学生一目了然。

 

⑤创设情境表演性地读。

 

在语文阅读中,经常使用角色扮演或分角色朗读来理解内容,而这个方法在数学上某些地方也同用适用。

如:

例7: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756米,小明每天往返两次一共要走多少米?

 

在这个问题当中,学生对于往返两次不能理解,于是我便创设了一个“学校”和“小明

 

家”的情境,让一名学生扮演小明,我让学生圈出重点的词语“往返两次”,然后让学生先

表演“往返”,当“小明”从“家”向学校走的时候,我说“往”;当“小明”放学回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