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341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学科第一单元达标教学计划表

学校

青岛沧海路小学

年级

范围

第一单元

主讲人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共选编了3篇课文,都是描写景物的文章。

作者用精练的文字,描写了我国美丽的风光,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篇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空间由大到小:

祖国大地——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读、写本单元新词,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

4、能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能背诵有关的诗词和成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

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学写作文。

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串成一段比较通顺、连贯的话,并把它们写下来。

课时安排

习惯六(2课时)

1、长城和运河(2课时)

2、美丽的南沙群岛(2课时)

3、庐山的云雾(2课时)

4、习作1(3课时)

5、练习1(3课时)

达标命题人

达标结果

分析

备注

 

课时教学案

学校:

青岛沧海路小学

姓名

学科

语文

年级班

三.3

课题

1.长城和运河

课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引导学生搜集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建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初步了解诗歌内容,明白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难点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长城和运河

奇迹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反思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人激趣

 

 二、初读指导

 

 三、理清脉络

 

学生猜想。

生齐读课题。

学生说说对长城和运河的了解

 

  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自读生字。

学生自由交流,找出难记难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书上描红。

 

学生自学后讨论。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一、导人激趣

1师:

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

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指导朗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理解词语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

第二时目标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长城或者运河。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

 

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

 

感受奇迹

 

默写本课词语。

学生交流对长城和运河的印象。

学生思考:

因为只有高空俯看才能看清长城的全貌,才能对她进行形象的描绘。

学生从长城的“长”这一角度思考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这两个句子在语意上的细微差别:

“看见”是作者从高空向下有心观察才发现学生通过朗读体会。

学生读句子,体会大运河的长和她的美丽动人。

学生试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

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桌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齐读全文。

学生谈感想。

1、听写词语。

2、说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是怎样的?

1、导读。

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出奇景呢?

2、讲读。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

朗读这一部分的语气是否也和第一部分一样?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你能看着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来写一段话吗?

3、总结:

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注目的三峡工程等等。

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

 

通过朗读让学生学会比较句子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长城或大运河的雄伟壮丽。

达标检测

必做题

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

选做题

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课时教学案

学校:

青岛沧海路小学

姓名

学科

语文

年级班

3.1

课题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课时

2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总-分”写法,并仿写。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美丽的南沙群岛

地理位置

物产丰富

景色优美

反思

 

教学活动

课时目标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感知全

文内容

欣赏课件画面.

指导读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 浩淼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2)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理解词语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感受语言之美,学习“总-分”写法,完成仿写。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复习

 

二.精读感悟

 

 三.仿段练习

 

 四.布置作业

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知道些什么?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

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练习试背第3自然段.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师小结. 4.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

    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小结:

.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

  三.仿段练习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

2.富饶和美丽.

3.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

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布置作业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句.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

 

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达标检测

必做题

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

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选做题

根据课文写几句歌唱南沙群岛的歌词,让我们一同讴歌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课时教学案

学校:

青岛沧海路小学

姓名

学科

语文

年级班

3.2

课题

 3、庐山的云雾 

课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4.学习二、三段,认识总分段结构,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5.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背诵课文。

6.总结庐山云雾的特点,仿照二三自然段写法写一处景物。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庐山的云雾  

 千态姿态  山头绒帽瞬息万变 眼前……刚刚……

半山像玉带 转眼间……

  山谷大海        还没等……又变成……

反思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三、预习课文

 

 四、检查预习情况:

 

五、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读题)

知道它赞美什么?

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A、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

B、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

要求:

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有没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检查默读情况:

 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是什么关系?

 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

(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

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

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结束提问:

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

  

 

三、预习课文

要求:

(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情况

 

(2)检查朗读情况

 (3)学生齐读课文:

思考: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读后提问,并相应板书:

景色秀丽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

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要求:

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秀丽”是什么意思?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引读: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小结:

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

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理解词语的方法

方法:

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

培养语感

教学活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二、三段,认识总分段结构,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背诵课文。

3.总结庐山云雾的特点,仿照二三自然段写法写一处景物。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1.默读、思考:

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

讨论学法:

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

(板书:

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

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

(打比方)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6.小结:

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总结:

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

 

读、议、背。

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达标检测

必做题

以"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选做题

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家长。

 

课时教学案

学校:

青岛沧海路小学

姓名

学科

语文

年级班

3.1

课题

习作1

课时

3

课时

教学

目标

1、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习作的方法。

3.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练习写一件事。

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及标点。

重点

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难点

根据要求,采用学到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方法

合作交流法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习作一

认真观察图片

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写

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和心理

反思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意图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二、观察图画,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三、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3.分图简要说说图的意思。

 

5.阅读全文。

 

1.观察第一组图,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

(讲的是要爱护公物,不能乱写乱画的事。

小猴子叫孙小圣,熊猫叫常助林。

题目可以是“我错了”)

请同学们运用这样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两组图,也请大家选你自己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同座同学先看图分段口述,再连起来完整地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

学生练写。

1.图上有几个人物?

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们分别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4.观察第二幅图的景物,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小华对小建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6.教师小结:

这四幅图画的是小建的妈妈给小建买了一件棉衣,穿在身上很暖和,由此想到要为家门口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穿棉衣的事。

全文按图写了四段话,交代了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2.观察第一幅图。

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第二幅图。

这时他们到了什么地方?

孙小圣做了什么?

常助林怎么做的?

说说孙小圣是怎么想的,常助林是怎么劝阻的。

4.观察第三幅图。

常助林在做什么?

孙小圣的表现怎样?

说说常助林怎么批评孙小圣,孙小圣的态度怎样,孙小圣会怎么说。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收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修改文稿,指导誊写。

引导学生观察与交流,现在的孩子,经历了很多,但大多不懂得观察,也不会观察。

 

能说才能会写,所以锻炼学生说话,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为了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教师要正确引领、评价。

一定要注重反馈。

达标检测

必做题

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选做题

作文《寒假里的一件事》

 

课时教学案

学校:

青岛沧海路小学

姓名

学科

语文

年级班

3.1

课题

练习1

课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重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

子,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难点

掌握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方法

课件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夏日田园杂兴

反思

第一课时目标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意图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2.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3.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4.运用简称的词句。

(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

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

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

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

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1.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

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1.出示句子。

2.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

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留心周围事物,做学习上的有心人。

 

恰当的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在读中思考,在背中积累。

 

第二课时目标

1.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2、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教学活动

一、写好钢笔字

 

二、口语交际

 

3.1、学写毛笔字

1.看看写的字。

(“返、越、处”3.1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5.注意写字姿势。

聊聊春节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