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181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docx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教案优品

第21讲文言文翻译

教材版本

全国通用

课时说明

2课时

知识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复习目标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复习重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复习难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翻译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2017年新课标Ⅲ卷高考试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

“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

“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答案】D

【解析】原句的大意“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察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礼阻止,故意刁难”“初”表示时间,单独断开,“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在前面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答案】C

【解析】C项“他们不仅职位很高”错误,他们职位一般,故选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

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

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答案】A

【解析】A项“是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没有这一信息。

应该是“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许将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答案】

(1)许将说:

“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

为什么还要出使呢?

”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2)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申饬”“岂”“对”“为”“同肆”“罗织”“发”和句式“何以……为”的翻译。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说:

“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

“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说:

“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说:

“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

为何还要出使呢?

”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

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

“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

”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

父老感叹道:

“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

”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

征召担任兵部侍郎。

上疏说:

“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

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

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

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

“挖别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

”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1.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做高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熟悉游戏规则”,所谓“游戏规则”就是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文言文类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文言文翻译的考查热点、考查频率,在备考中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2.积极应对,增强自信。

在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中,一些同学总是想到自己能不能读懂文言文文本,能不能做对文言文翻译试题。

其实,这些担心是根本不必要的,文言文的翻译考查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3.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

高考文言文命题以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为主,很少直接取材于课内。

但课本文言文的复习却很重要,这不仅是因为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实词、虚词是课本中学过的,还会征引课本中的文句,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

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课本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复习,做到消化吸收,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高考命题取材于课外,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我们必须夯实课本,注重积累。

4.掌握文言文语句翻译技巧: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2)翻译“六字法”:

留、删、换、调、补、变。

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做准备。

第二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

①“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②“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主要有①句首:

“夫”、“盖”等发语词。

②句中:

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顿作用的助词,如“者”“也”等,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也”。

表并列和顺承关系的连词,如“予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

③句末:

补足音节的助词,如“顷之,烟炎张天”中的“之”。

以上的文言虚词在实际的翻译中,都无须译出,若强译,则属错误。

③“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①把古代用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②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变为双音词。

第三步,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

①“调”就是调整句式。

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

需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装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②“补”,就是增补。

①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古汉语中的省略句要有所了解,并能判断一个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补出;②补出省略了的语句,古人用笔简约,往往前面说过的话,后面一般就不再重复,而在现代汉语,就要给出。

注意:

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③“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为相关文字。

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义及夸张的说法、委婉地说法、互文地说法等,直译时会不明确。

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显得不合道理,而应意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才能明确。

三、典例剖析思维拓展

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2017年新课标Ⅰ卷高考试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分)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5分)

【答案】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解析】本题查文言文翻译。

画先要找出关键或句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落实实词与虚词:

(1)计分点:

循,坚持;党,亲族;常,常礼。

(2)计分点:

臧否,褒贬;以,用:

它语,其他的事;乱,岔开。

【易错点】表达不够通顺,省略的内容不能补充完整。

【方法点拨】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

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2017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试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

“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

“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

“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

“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

“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曰:

“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答案】

(1)皇上说:

“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

”赵王没有再说话。

(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解析】本题查文言翻译能力,第

(1)句中,奉,奉行;枉,违反;更,再;“道”,说说:

“它”其他,“欲”要求;复,再,第

(2)句中,省主语,蝗虫。

“界”地域“辄”,就;“岁屡”连年:

“歌”歌颂。

【易错点】翻译过程中忽视了词类活用的问题,省略的部分没有补充完整。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

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

有无特殊句式,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

考点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7年江苏卷高考试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少孤,好学。

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

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

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

“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答案】

(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得分点:

“先”“以”“北面”各1分,句意1分)

(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得分点:

“殁”“存”“笃厚”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应当字字落实,直译为王,意译为辅,重点把握文言句子里面的重点词汇和特句式。

(1)注意“先”“以”“北面”的意思。

(2)注意“殆”“存”“笃厚”的意思。

【易错点】对“北面”的理解不正确,积累的文化常识不够。

【方法点拨】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握关键词及特殊句式。

可运用课文联想法、成语联想法、代入法等解读重要实词,注意“换”“调”“留”“增”“补”“删”。

四、举一反三成果巩固

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题题目。

(2016年江苏卷高考试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

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

“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

“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蔉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

“有是乎?

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

“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

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

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

“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

“亟取若笑资来!

”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

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

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

贞父语同寅曰:

“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

贞父歙然张口,称:

“奇才!

奇才!

”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

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注】①文恭:

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藨蓘:

耕耘。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

【答案】

(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住先人的事业。

(2)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中该句子的上下文认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后找准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翻译。

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从字顺。

题中第

(1)句中的“已”是“结束、完结”之意,这里可译为“完了、算了”;“还”是回家之意;“以”作连词,表目的;“期”是希望之意;“坠”是“损害、毁掉、堕落”之意;“先业”即先辈的事业。

(2)句中的“经书题”即“以经书中的考题”;“相商”即商量;“文立就”即文章立马就写好了;“言及者”指谈到此(指考题)的人。

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

(2017年浙江卷高考试题)

上池州李使君①书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②,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

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

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

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

以其书具而事多也。

今之言者必曰:

“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③辈为注解之罪。

”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

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

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

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

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