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733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时期是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辉煌时期

“十五”时期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指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扣“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新世纪奋斗目标,努力克服要素制约加剧、环境压力增大等多方面的困难,高起点、高品质推进城市化,城市建设和管理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为“十一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1年随着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萧山、余杭实现“撤市设区”,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068平方公里,突破了发展空间制约,为实施大都市战略,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五”期间,我市围绕“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及时编制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大都市框架,制定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布局从主副城扩延状向组团楔块状转变,为推动城市建设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还加强了杭州与“长三角”的区域性融合及环杭州湾城市群发展的研究。

“十五”时期,大项目带动机制充分发挥了城市化“助推器”的作用。

商业特色街、大学城、“33929”工程、西湖综合保护、“1918”工程、“22318”工程、“交通西进”、接轨“长三角”及苏皖赣的高速公路等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区“三口五路”综合整治工程胜利完成、“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顺利展开,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和城市景观。

“市区西部保护与发展”的重点项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对外开放。

钱江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了“五年基本成形”阶段。

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第一阶段工程即将完工。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结束,为2006年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开发、名城保护、天然气利用、良渚遗址保护与开发等重大项目实施,显著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品位,展现了现代都市与千年古都交相辉映的城市魅力。

生态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建成七格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成了一大批雨、污主干管改造和“截污纳管”项目。

通过“居者有其屋工程”的实施,市区已初步建立起以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租赁(廉租)房和人才公寓为主体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保障体系,中低收入者“住房难”有所缓解。

撤村建居、多层公寓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优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切实贯彻“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推动了城市建设、管理同步发展,城市建设、管理、运营体系(1+7+3+1)初步发挥效能。

2001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形成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协调运行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2002年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杭州市建筑业管理局合并成立了杭州市建设委员会,有效地整合了管理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

2003年开始又相继成立市、区两级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初步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

以解决城郊结合部的长效管理为突破口,以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为切入点,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和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使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四化”管理覆盖率达到了63.50%。

调整市区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工程监督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

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站三站合并,成立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确保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落到实处,5年来共创“鲁班杯”工程10项,“钱江杯”工程126项。

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成立劳务交易中心、清理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工作,增强了政府对建设市场的管理与执法力度,建设市场监管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形成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新格局。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招投标制,引导政府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管理向市场化运作转变;2003年成立了市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成功地完成了钱江四桥融资,迈开了多元化城建投融资改革的步伐。

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依法行政,以“有效管理、无限服务”为指导,完善建设法规体系,制定(修订)了12件地方政府规章和66件规范性文件。

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始着手建立高效透明的网上审批系统,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创新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廉政建设,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供水、公交、燃气、环保等4个行业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杭州市文明行业,其中供水行业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首批文明行业。

五年间先后涌现出58家文明单位(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1家、全国文明单位1家)及一大批先进集体、文明工地和先进个人,有力地促进了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年来在城市建设、管理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杭州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等荣誉,并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二)“十一五”时期杭州城市建设和管理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们将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形势,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发展看,虽然面临着环境危机难以缓解,贫富差距持续增大,资源供给日趋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等严峻问题,但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经济合作正以多种形式深入发展,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跨国转移步伐仍在不断加快,世界经济正处于难得的持续增长阶段。

从国内发展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转型、发展、稳定的关键期,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

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将是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从区域发展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处在向全面小康及基本现代化的转换阶段,经济体制加速转轨,人口加速向城镇集聚,社会结构加速转型,政府职能和治理方式加速转变,城市发展由量的增加向质的提升转移。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和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快速形成,导致区域内要素整合与重组,杭州将充分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优势,融合周边城市、提升集聚功能、增强辐射能级,推动“长三角”及环杭州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从杭州城市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为“十一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内源发展开始向内源和区域协调同步发展转移,城市化快速推进提升了城市整体实力。

未来五年将由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转变、由块状城市向网络化城市转变、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注重建设的现代化向注重管理现代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转变。

从杭州城市建设和管理自身发展看,“大杭州、大城建、大建设”特征日益显现,经过“十五”时期快速发展,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绩效初显,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大仗、能打胜仗的队伍,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转型支撑。

在充分肯定“十五”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资源、技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政府调控难度提高,原有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变的严峻挑战。

——城市建设和管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突出,建设和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市建设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变,要素制约日益显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依然是面临的重大难题。

——构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还面临许多体制、机制障碍,中心城区发展与副城、组团建设缺乏战略协同,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尚未形成,大都市经济圈的协调发展与合作交流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与社会发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交通“两难”、中低收入者“住房难”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建设领域市场秩序尚不规范,诚信体系、惩戒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城市建设管理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城市建设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亟待健全,危机应对与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村镇建设管理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村镇规划执行不严,“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现象依然普遍,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有待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科技进步对城市建设管理的贡献率亟待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的意识不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利益关系协调难度加大,城建城管法治尚不完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艰巨。

——城市建设管理基础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建设领域“惩防体系”有待进一步强化,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远。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杭州城市建设与管理肩负着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推动杭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前列意识和宽广的全球视野,紧紧抓住并充分运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良好发展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突破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努力开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十一五”时期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与奋斗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改革、创新、节约、稳定、为民”的总要求,坚持城市化带动战略,牢固树立“大杭州、大城建、大建设”的理念,切实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城市管理,完善大都市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品位,推动杭州从块状城市向网络化大都市、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为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和谐城市而奋斗。

(二)“十一五”时期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八个不动摇、八个突破”的发展战略: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的思想不动摇,着力在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工作上有突破。

——坚持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不动摇,着力在构建适应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发展需求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上有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原则不动摇,着力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迫性和成效上有突破。

——坚持实施城乡一体化策略不动摇,着力在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和缓解“四农一村”问题上有突破。

——坚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不动摇,着力在构筑更加完善和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实现“两个房等人”目标上有突破。

——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目标不动摇,着力在实施“减量化、生态型、再利用”循环经济策略,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模式转型上有突破。

——坚持构建“和谐城市”的目标不动摇,着力在创新城市建筑和形态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有突破。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理念不动摇,着力在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确立“科学管理比工程建设更重要”的理念和行动上有突破。

(三)“十一五”时期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奋斗目标

“十一五”时期,杭州城市建设与管理将实现如下奋斗目标:

——转变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

大力推行集约型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和协调互动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

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管理、科技、文化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构建“节点创新、层面互动、纵横联接、网状运行”的城管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

开展无违法建筑社区创建活动,有效遏制违法建筑。

健全城市应急反应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构建“数字城市”为依托,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数字化、行政审批网络化,促进城市协调、高效运转。

加强城市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理论性、前瞻性调查研究工作,树立“科学管理重于工程建设”的理念,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原则,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变。

——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

注重区域协调、统筹规划,加强与“长三角”区域性规划衔接,深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规划,完善各级、各类规划,形成配套齐全、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优化城市结构、引导城市化、统筹城乡、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作用,规划执行力和规划效能明显提高,保障城市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

——形成多组团、网络式、城乡协调、各具特色、紧凑有序的网络化城市体系。

网络化大都市基本成型,“主”、“副”城功能显著提升,“组团”建设初具规模,到2010年,杭州市城市化率达到70%。

城市协同发展效应更突出,城市化在带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明显。

——构建层次分明、发展协调、级配合理、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基本建成“一环三纵五横”为骨架的城市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提高全市公路网的覆盖面、通达程度和技术等级,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达到46.95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均达到100%。

建成沪杭磁悬浮,实施城市铁路枢纽建设和萧山国际机场扩建,建设出海港实现与周边大港通航。

形成相互衔接、优势明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适度超前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

城市给排水系统更加完善,至2010年,主、副城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305万立方米/日,自来水供水普及率主城区达到100%、副城区达到95%以上;基本建成抗咸二期、引水入城和水源保护工程。

主、副城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39万立方米/日,通过截污纳管、河道整治,城市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城区燃气气化率达到99%以上,主城区、副城区(组团)管道燃气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30%。

加快实施“公交优先”,公交车辆万人拥有率保持在20标台以上,主副城公交出行率分别达到35%和20%。

——居民居住状况显著改善。

建立较为完善的由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廉租(租赁)房、人才创业公寓构成的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调整住房结构,加大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加快土地规划和整理步伐,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普通商品住宅供应总量占全市商品住宅供应总量的70%以上;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租赁(廉租)房、人才创业公寓等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设量占全市住宅建设总量的3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

中低收入者“住房难”问题有效缓解,两个“房等人”目标基本落实,实现“居者有其屋”。

——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和循环经济促进体系,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杭州市区达到78%,县城和中心城镇达到5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杭州市区达到100%,县城和中心城镇达到75%;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加强城市开敞空间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六条生态隔离带;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市区和各市(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00天,酸雨的强度和发生频率有所降低;重点污染源(市控)自动在线监控率大于95%。

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部分地区有所好转。

市本级、临安市、建德市和桐庐县生态建设水平达到全国生态市(县)标准。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形成系统、全面的“建筑四节”管理体系,实施建筑节能65%的标准;推广中水回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68%;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主城区达到30%、副城区达到15%;基本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土地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

——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注重“四农一村”问题研究,实施“撤村建居”、“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111个撤村建居试点村的改造任务,开工建设农转居多层公寓600万平方米,基本落实“同城同待遇”政策。

促进大都市、市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稳妥地将推进城市化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突出协调与整合作用,优化区域空间布局,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建设一批农村新社区示范点,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重点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建设科技不断进步。

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明显提升,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证作用明显增强,建设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建设事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绿色建材、生态节能等主要领域的科技应用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建设市场环境逐步好转。

加强企业从业行为管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和市场信用管理,努力建立政府依法行政与道德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新机制。

规范建筑市场管理,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和基础设施运营市场。

改革建设项目实施方式,推动三大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文明施工水平显著提高。

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850亿元,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才培训工作不断加强。

加强建设行业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建设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终生教育,树立共同愿景,创建团队文化,提升人力资源能力,创建学习型团队,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机关工作效能。

其中,委管干部至少轮训一次,员工培训率达到95%以上,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努力造就良好的继续学习氛围,学习型团队创建率达到90%以上。

——反腐倡廉取得新的进展。

力争到2007年底,建立起建委机关、直属单位和建设行业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宣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建设市场,加大重点工程效能监察力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审计,到2010年,建立起完善的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三、“十一五”时期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效能

发挥各类规划在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布局、协调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调控、引导、管制功能。

深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整合各类规划资源,进一步完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及各类专项规划,围绕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的空间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的规划与管治,力求在生态敏感区控制规划上有所突破。

加强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深入开展对城市远景发展、城市新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完善规划储备,深化“阳光规划”工作;建立规划“六线”管制制度;促进规划与建设衔接,提高规划可操作性。

努力突破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在各类规划中充分协调“一主、三副、六组团”和五县市的空间布局与建设。

建立大都市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的协调机制,突出城乡空间资源的统筹利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进一步完善与周边城市的规划协调机制。

严格实行城乡规划执法责任制,规范城乡规划执法行为,完善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系统,扩大城乡规划动态监测试点范围,推进监测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切实加强规划效能监察,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

(二)优化网络化大都市空间发展格局,促进大都市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先发优势,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杭州特色”的要求,以及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强化重点区域开发,有效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开敞式、组团化、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布局转型,初步构筑以市区为核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融合,提升城市的集聚功能,增强对外辐射能级,促进“长三角”、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网络化大都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市域城市(镇)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按照“两疏散、三集中”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的现代化路网系统建设,舒展城市空间形态。

 

坚持“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导向,以大都市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为目标,建设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通过5年及更长时间的努力,将钱江新城建设成为集商务、会展、金融、旅游、休闲、居住为一体,高档次、生态型、现代化的核心功能区;以现代化科技城和远景商务中心为目标,建设江南副城;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为目标,建设临平副城;以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建设下沙副城。

依托现有基础,积极创造发展条件,推进萧山、余杭两区和周边县(市)融入大都市的步伐。

加快六大组团建设。

按照相对独立、功能互补、互为支撑的组团式布局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临浦、瓜沥、义蓬、塘栖、余杭、良渚六大城市组团,通过5年及更长时间,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的城市开发格局,使其成为集居住、创业、商务、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城区,主动承接主城和副城人口的疏散和产业的转移。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坚持“积极培育、提升能级、合理布局、紧凑发展”的原则,提升桐庐、淳安、建德、富阳、临安5个县(市)城的功能,促其发展成为用地少、要素集聚、功能紧凑、带动县域发展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和网络化大都市体系下承接中心城市辐射、提升区域城市(镇)化水平的重要节点。

积极培育中心镇,高标准建设中心镇基础设施,使其成为连接城乡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

积极推进区域城市协作。

加强与绍兴、湖州、嘉兴等周边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合作平台,增强杭州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形成以杭州市区为中心的1小时半都市圈;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合作与交流,配合编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共绘、交通共建、环境共保”,立足自身优势,全方位、宽领域、高起点接轨上海,完善与“长三角”城市群之间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合作与交流,形成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提高杭州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三)完善路网配套,构建城市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现代化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一绕、十射、二连、一通道”高速公路网体系,以高速公路网为骨架,以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为基础,形成接轨上海、贯通全省、连接四邻、便捷畅通的开放式大都市交通网络;配合城市铁路枢纽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