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0643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计划范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docx

工作计划范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下面是整理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一)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

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

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

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

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

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

所有学科

教师:

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

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

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

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

"(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

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

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

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

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

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

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

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

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

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

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一、初二、初三各3课时。

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

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

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

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

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

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

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

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

(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

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

(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

)、其中:

1、选题:

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

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

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

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

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

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

赵大进

副组长:

陈文东李文忠

成员:

向长富武月娇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

陈文东

成员:

向长富武月娇王运雄、王作友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

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调查报告必须用word文档。

提供学校网站录入。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