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语故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479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成语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名人成语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名人成语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名人成语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名人成语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人成语故事.docx

《名人成语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成语故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人成语故事.docx

名人成语故事

名人成语故事

名人成语故事

名人成语故事1

马援-马革裹尸

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

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据《后汉书·马援传》:

马援老当益壮,六十二岁时,主动要求出征讨伐五溪蛮,他说:

“男儿要当死于原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死席上在儿女子手中耶?

马援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

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

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人。

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据《后汉书·班超传》里,讲述班超弃文就武的故事。

班超家贫,靠给官家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曾放下笔说:

“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投笔从戎比喻弃文就武,为国立功。

后来班超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

梁鸿-举案齐眉

梁鸿,东汉时期著名学者。

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人。

梁鸿的妻子是和他同县孟家的女儿,名叫孟光,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貌丑,她自己提出要嫁个象梁鸿那样的男子。

她父母没法,只得托人去向梁鸿说亲。

梁鸿也听说过孟光的性格,便同意了。

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作为新娘,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

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

梁鸿大喜,说道:

“好啊,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呢!

据《后汉书·梁鸿传》:

说梁鸿逃亡,在皋伯通家打工。

每干完活回家吃饭,妻子孟光就把放饭菜的托盘一直举到头顶上,以表示对梁鸿的尊重。

皋伯通见了很惊讶,此后对梁鸿待如上宾。

举案齐眉用以形容夫妻互尊互爱。

汉武帝-金屋藏娇

据《汉武故事》:

汉武帝刘彻小时候封胶东王时,曾说:

若得阿娇作妇,定另建金屋让她居住。

“金屋藏娇”婚约是当时汉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

“娇”指陈阿娇。

刘彻即位后,立陈氏为皇后。

旧时,也把娶小老婆谓之“金屋藏娇”。

李夫人-倾国倾城

据《汉书·李夫人传》:

汉武帝时乐府李延年能歌善舞,曾作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武帝问:

“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平阳公主趁机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人。

武帝召见,封为李夫人,十分宠幸。

李夫人英陵(磨子陵)

李夫人生前为汉武帝至爱,死后享皇后葬制,史称英陵。

其陵状如磨盘,上小下大,中间有一道环线,所以俗称磨子陵。

倾国倾城,形容女子貌美,也是旧时形容女子貌美足以亡家亡国的一种说法。

章邯-暗度陈仓

据《史记·高祖本纪》:

秦末,章邯被封为雍王,设都城废丘(今兴平),与汉王刘邦作战。

刘邦用韩信之计,一面派人假装修复烧毁的栈道,一面率主力军出陈仓古道,直至关中。

章邯猝不及防,兵败被围废丘,后城破雍军降,章邯自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或指表面上故作姿态,而暗中进行某些活动。

名人成语故事2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曹后长子曹丕继位。

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

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

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

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煮豆燃萁的启示:

亲人、兄弟之间应该团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而不应该自相残杀。

名人成语故事3

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

“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

”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

师父发现了,叹息道:

“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

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

”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

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

“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

”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

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

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

“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

”老奶奶说:

“可以,在桌上。

”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

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

“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

”老奶奶答到:

“我想要一枚针。

”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

李白问老奶奶:

“值得吗?

”老奶奶答道:

“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

“能给我磨一下吗?

”老奶奶答道:

“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

”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

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

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

“走了,就别再回来了。

”李白跪在地上说:

“师父,我错了。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师父笑了。

看到这里,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相信大家也已经了解了。

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

长大以后,成了一名闻名国内的大诗人!

名人成语故事4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故事。

楚庄王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

“有敢于劝谏者,以死罪论处!

”朝野上下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当时主管军政的右司马以他的机智,委婉的用猜谜方式劝谏了庄王:

“臣在南方时,见到一只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啊?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

“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

这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

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此后,楚庄王整顿朝纲,重振君威,没过多久把楚国治理得国富兵强。

名人成语故事5

1.悬梁刺股

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

“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乃夜发书。

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

伏而诵之。

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2.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

‘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

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3.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

“(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4.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6.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

“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

父为里监门。

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

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7.凿壁偷光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8.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

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

“(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

”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9.囊萤映雪

“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

“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10.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

“(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

‘何书生勤如此?

’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

‘《项羽传》。

’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

‘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

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

“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

”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

“《项羽传》。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

“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

”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

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名人成语故事6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

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

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

(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

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握在他手里,由他裁决。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

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

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伐魏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

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名人成语故事7

上行下效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

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

“好呀!

妙呀!

”“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地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

弦章对景公说:

“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

“上行而后下效。

”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

弦章看了摇摇头,说:

“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

”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些珍贵的东西。

后人便把“上行下效”来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不是正多看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吗?

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经常在外吃喝玩

乐,不理业务,他的下属也跟着不务正事,这便是“上行下效”。

这成语约含义是否定的,

所以它形容的也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了。

名人成语故事8

将心比心

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谢有功将士,摆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开怀畅饮。

在轻歌妙舞的气氛中,忽然,灯火全部熄灭。

黑暗中庄王的爱妾受到一个将士的调戏。

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个将士的头冠,让庄王点灯,捉拿那个无冠带的人。

庄王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说:

“无妨,此刻宴乐饮酒自不必拘泥妇人之节。

”并让所有的人都取下头冠,当灯火再亮时,将士中无一人戴头冠。

真是难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

数年之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处劣势,突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使战争转败为胜。

这位将士就是当年调戏庄王爱妾的那人。

庄王当年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充分表现了他的宽厚仁爱之心和令人叹服的人情味;他并没有期求回报而却得到回报,这正是他事业成功之所在。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场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

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

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

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

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

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

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而且,“只缘恐惧传须亲”,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

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

李吉甫不搞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别人。

最难得的是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

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啊!

古人古事,脍炙人口。

以古为镜,可以净心灵,辨是非,明前途。

总之,与人交往过程中,肚量直接能影响到彼此间的关系是否能协调发展。

众多同事同仁共处一方天地,矛盾、恩怨在所难免,这尤不及,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有的是因为一时误解造成。

如果我们都能够像古人那样有较大的肚量和长远的眼光,以退让、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恩怨,就不仅有可能赢得时间、缓和矛盾,更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为多年后的善报埋下善因,还你一个更为海阔天宽的新局面。

名人成语故事9

图穷匕见的'故事(主要人物:

荆轲jīngkē)

释义:

图:

地图;穷:

尽;见:

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

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

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

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

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今河北某县)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

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

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

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

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

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非常高兴。

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

秦舞阳在上台阶时,紧张得双手颤抖,脸色变白。

荆轲赶紧作了解释,并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

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

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

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

秦王急忙拔剑自卫,却又一时拔不出来。

于是两人绕着柱子转。

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

秦王顿时醒悟过来,迅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

结果未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名人成语故事10

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一统天下。

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东吴的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

一次,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会被斩首。

周瑜暗自高兴,觉得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可以借机除掉他。

可是,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务的办法。

他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个草人。

第二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大雾笼罩,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下令用箭射向对方。

霎时间,曹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

不一会儿,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经挂满了箭。

诸葛亮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

“谢丞相借箭。

”等曹操明白时,诸葛亮的草船早已驶远了,曹操悔恨不已。

周瑜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万分感慨地说:

“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确不如他啊。

”诸葛亮巧借东风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

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只有借助东风才能火烧曹营,周瑜为此心急致病卧倒在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

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后,要求周瑜为他搭起九尺七星坛做法。

几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蜀军借助东风火攻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名人成语故事11

手不释卷

发音shǒubùshìjuàn

解释释:

放下;卷:

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示例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不耻下问

释义:

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

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

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

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

“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

“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

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

“这附近可有水源?

”向导摇摇头说:

“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

“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

“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

”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

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

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