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860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广州市越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长方形B.梯形C.钝角三角形D.正六边形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计算(2a2)3的结果是()

A.6a5B.6a6C.8a5D.8a6

4.如果把分式

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A.不变B.扩大2倍C.扩大4倍D.缩小2倍

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25×10﹣5B.0.25×10﹣6C.2.5×10﹣5D.2.5×10﹣6

6.如图,已知△AOC≌△BOD,∠A=30°,∠C=20°,则∠COD=()

A.50°B.80°C.100°D.130°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

),B(﹣2,﹣

),△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则点C的坐标是()

A.(2,﹣

)B.(﹣2,

)C.(2,﹣2)D.(﹣2,2)

8.已知(x+y)2=13,且(x﹣y)2=5,则xy的值是()

A.8B.4C.2D.1

9.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结AD、BD,则∠ADB的度数是()

A.18°B.36°C.54°D.72°

10.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点E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点P是点A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使△PBC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的位置共有()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在△ABC中,AB=3,AC=5,BC=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是__________.

13.如图,OA=OB,要使△OAC≌△OBD,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个条件即可)

14.计算(1+

)•

的结果是__________.(结果化为最简形式)

15.某学校有一块长方形活动场地,宽为xm,长是宽的2倍,实施“阳光体育”行动以后,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的活动场地,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将活动场地的长和宽都增加了3m,则活动场地的面积增加了__________m2.

16.如图,在△ABC中,∠C=90°,∠C=90°,AB=5,BC=4,AC=3,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则△BDE的周长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满分72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和演算步骤,

17.先化简,再求值:

[(x+3y)2﹣(x+y)(x﹣y)]÷2y,其中x=

,y=

18.分解因式:

(1)xy2﹣2xy+x;

(2)a3﹣4a.

19.解分式方程:

﹣1=

20.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B=50°,∠C=70°,求∠EAD的度数.

2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BC的外部,∠ACD=∠B,∠ADC=90°.

(1)作图,作∠BAC的平分线AO,交BC于点O(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求证:

BC=2CD.

22.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如图中的△ABC是一个格点三角形,请你在下面四张图中各画出一个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并用虚线标出它们的对称轴(要求画出的四个格点三角形互不相同).

23.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AD=CD,点E在AD上,DE=BD,M、N分别是AB、CE的中点.

(1)求证:

△ADB≌△CDE;

(2)求∠MDN的大小.

24.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320km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速度的1.2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30min到达目的地,求前一小时的汽车行驶速度.

25.如图,线段AB与CD相交于点E,AB⊥BD,垂足为B,AC⊥CD,垂足为C.

(1)如图1,若AB=CD,∠BDE=30°,试探究线段DE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2,若AB=BD,∠BDE=22.5°,试探究线段DE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长方形B.梯形C.钝角三角形D.正六边形

【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答.

【解答】解:

具有稳定性的是三角形.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是需要识记的内容.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3.计算(2a2)3的结果是()

A.6a5B.6a6C.8a5D.8a6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积的乘方,即可解答.

【解答】解:

(2a2)3

=23•(a2)3

=8a6.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幂的乘方法则.

4.如果把分式

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A.不变B.扩大2倍C.扩大4倍D.缩小2倍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依题意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解答】解:

由分式

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得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式的值不变.

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25×10﹣5B.0.25×10﹣6C.2.5×10﹣5D.2.5×10﹣6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

0.0000025=2.5×10﹣6;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6.如图,已知△AOC≌△BOD,∠A=30°,∠C=20°,则∠COD=()

A.50°B.80°C.100°D.13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得到∠AOC=∠BOC,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AOD=∠BOC=∠A+∠C=50°,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

∵△AOC≌△BOD,

∴∠AOC=∠BOC,

∴∠AOD=∠BOC=∠A+∠C=50°,

∴∠COD=180°﹣∠AOD﹣∠BOC=8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

),B(﹣2,﹣

),△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则点C的坐标是()

A.(2,﹣

)B.(﹣2,

)C.(2,﹣2)D.(﹣2,2)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得到点C与点B关于y轴对称,由此求得点C的坐标.

【解答】解: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

∴点C与点B关于y轴对称,

又∵B(﹣2,﹣

),

∴C(2,﹣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x+y)2=13,且(x﹣y)2=5,则xy的值是()

A.8B.4C.2D.1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先把所求式子变形为完全平方式,再把题中已知条件代入即可解答.

【解答】解:

因为(x+y)2﹣(x﹣y)2=4xy=13﹣5=8,

所以xy=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9.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结AD、BD,则∠ADB的度数是()

A.18°B.36°C.54°D.72°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和内角和为540°,得到△ADE≌△B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D,AE=DE=BC=CD,先求出∠ADE和∠BDC的度数,即可求出∠ADB的度数.

【解答】解:

在正五边形ABCDE中,

∵AE=DE=BC=CD,∠E=∠EDC=∠C=108°,

在△AED与△BCD中,

∴△ABC≌△AED,

∴∠ADE=∠BDC=

(180°﹣108°)=36°,

∴∠ADB=108°﹣36°﹣36°=3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五边形的性质:

各边相等,各角相等,内角和为540°.同时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及角相互间的和差关系,有一定的难度.

10.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点E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点P是点A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使△PBC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的位置共有()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分为三种情况:

①以BC为底时,有两个,是BC的垂直平分线与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的交点;②以BP为底,C为顶点时,有两个,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的交点;③以CP为底,B为顶点时,没有,因为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没有交点.

【解答】解:

分为三种情况①以BC为底时,是BC的垂直平分线与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的交点;此时的情况交点只有一个,且在BC边上,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以BP为底,C为顶点时,有两个,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的交点;

③以CP为底,B为顶点时,没有,∵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与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没有交点;

综上满足要求的P有2个,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在△ABC中,AB=3,AC=5,BC=x,则x的取值范围是2<x<8.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求解.

【解答】解: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5﹣3<x<5+3,即2<x<8.

故答案为:

2<x<8.

【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2.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是﹣1.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

(1)分子为0;

(2)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

由分式

的值为0,得

x+1=0且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

﹣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时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分子为0;

(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3.如图,OA=OB,要使△OAC≌△OBD,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OC=OD答案不唯一.(只需填写一个条件即可)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要使△OAC≌△OBD,已知OA=OB,∠AOC=∠DOB,具备了一组边和一组角对应相等,还缺少边或角对应相等的条件,结合判定方法及图形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解:

OC=OD(或∠A=∠B或∠OCA=∠ODB)

理由如下:

加OC=OD,利用SAS证明;

加∠A=∠B,利用ASA证明;

加∠OCA=∠ODB,利用ASA或AAS证明.

故答案为OC=OD,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

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

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健.

14.计算(1+

)•

的结果是3.(结果化为最简形式)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法即可.

【解答】解:

原式=

=3.

故答案为:

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某学校有一块长方形活动场地,宽为xm,长是宽的2倍,实施“阳光体育”行动以后,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的活动场地,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将活动场地的长和宽都增加了3m,则活动场地的面积增加了(9x+9)m2.

【考点】列代数式.

【专题】应用题.

【分析】先求出原场地的长以及扩建后长度的长和宽,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代数式,最后进行化简即可.

【解答】解:

扩建前长方形的长为2xm,扩建后长方形的长为(2x+3)m,宽为(x+3)m.

活动场地增加的面积=(2x+3)(x+3)﹣2x•x

=2x2+3x+6x+9﹣2x2.

=9x+9.

故答案为;9x+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列代数式、多项式乘多项式,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在△ABC中,∠C=90°,∠C=90°,AB=5,BC=4,AC=3,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则△BDE的周长为6.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证明△ADE≌△ADC(SAS),得到ED=CD,从而BC=BD+CD=DE+BD=5,即可求得△BDE的周长.

【解答】解:

∵AD是∠BAC的平分线,

∴∠EAD=∠CAD,

在△ADE和△ADC中,

∴△ADE≌△ADC(SAS),

∴ED=CD,

∴△BDE的周长=BE+BD+ED=(5﹣3)+4=6.

故答案为:

6.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ADE≌△ADC.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满分72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和演算步骤,

17.先化简,再求值:

[(x+3y)2﹣(x+y)(x﹣y)]÷2y,其中x=

,y=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算除法,最后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解:

[(x+3y)2﹣(x+y)(x﹣y)]÷2y

=[x2+6xy+9y2﹣x2+y2]÷2y

=(6xy+10y2)÷2y

=3x+5y,

当x=

,y=

时,原式=3×

+5×

=2.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

18.分解因式:

(1)xy2﹣2xy+x;

(2)a3﹣4a.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计算题;因式分解.

【分析】

(1)原式提取x,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2)原式提取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

(1)原式=x(y2﹣2y+1)=x(y﹣1)2;

(2)原式=a(a2﹣4)=a(a+2)(a﹣2).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9.解分式方程:

﹣1=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首先得出最简公分母再去分母,进而解方程得出答案.

【解答】解:

去分母得:

(x﹣3)x﹣(x+3)(x﹣3)=18,

整理得:

﹣3x+9=18,

解得:

x=﹣3,

检验:

当x=﹣3时,(x+3)(x﹣3)=0,故此方程无实数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正确去分母是解题关键.

20.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B=50°,∠C=70°,求∠EAD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AC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再求解即可.

【解答】解:

∵∠B=50°,AD是BC边上的高,

∴∠BAD=90°﹣50°=40°,

∵∠B=50°,∠C=70°,

∴∠BAC=180°﹣∠B﹣∠C=180°﹣50°﹣70°=60°,

∵AE是∠BAC的平分线,

∴∠BAE=

∠BAC=

×60°=30°,

∴∠EAD=∠BAD﹣∠BAE=40°﹣30°=1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主要利用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BC的外部,∠ACD=∠B,∠ADC=90°.

(1)作图,作∠BAC的平分线AO,交BC于点O(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求证:

BC=2CD.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作图题.

【分析】

(1)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AO平分∠BAC;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O⊥BC,BO=CO,则∠AOB=90°,于是可根据“AAS”判定△ABO≌△ACD,则BO=CD,所以BC=2CD.

【解答】

(1)解:

如图,AO为所作;

(2)证明:

∵AB=AC,AO平分∠BAC,

∴AO⊥BC,BO=CO,

∴∠AOB=90°,

在△ABO和△ACD中,

∴△ABO≌△ACD,

∴BO=CD,

∴BC=2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2.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如图中的△ABC是一个格点三角形,请你在下面四张图中各画出一个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并用虚线标出它们的对称轴(要求画出的四个格点三角形互不相同).

【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

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3.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AD=CD,点E在AD上,DE=BD,M、N分别是AB、CE的中点.

(1)求证:

△ADB≌△CDE;

(2)求∠MDN的大小.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1)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DB=∠ADC=90°,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D=∠DC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M=DM,DN=CN,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MAD=∠MDA,∠NCD=∠NDC,等量代换得到∠ADM=∠CDN,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1)证明:

∵AD⊥BC,

∴∠ADB=∠ADC=90°,

在△ABD与△CDE中,

∴△ABD≌△CDE;

(2)解:

∵△ABD≌△CDE,

∴∠BAD=∠DCE,

∵M、N分别是AB、CE的中点,

∴AM=DM,DN=CN,

∴∠MAD=∠MDA,∠NCD=∠NDC,

∴∠ADM=∠CDN,

∵∠CDN+∠ADN=90°,

∴∠ADM+∠ADN=90°,

∴∠MDN=90°.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4.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320km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速度的1.2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30min到达目的地,求前一小时的汽车行驶速度.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由题意可知:

加速后用的时间+30分钟+1小时=原计划用的时间,首先求得加速后行驶的路程为320千米﹣前一小时按原计划行驶的路程,进一步求得时间,建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

【解答】解:

设前一个小时的平均行驶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得:

1+

+

=

解得:

x=80.

经检验:

x=80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

前一个小时的平均行驶速度为80千米/小时.

【点评】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如图,线段AB与CD相交于点E,AB⊥BD,垂足为B,AC⊥CD,垂足为C.

(1)如图1,若AB=CD,∠BDE=30°,试探究线段DE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2,若AB=BD,∠BDE=22.5°,试探究线段DE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1)由垂直的定义得到∠B=∠C=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2BE,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D=30°,得到AE=2CE,由AB=CD,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2)连接AD,延长AC、BD交于F,根据已知条件得到∠CAE=∠BDE=22.5°,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45°,求得∠ADC=∠ADB﹣∠BDE=22.5°,推出△ACD≌△FCD,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CF,AF=DE,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

(1)DE=2CE,

理由:

∵AB⊥BD,AC⊥CD,

∴∠B=∠C=90°,

∵∠BDE=30°,

∴DE=2BE,

∵∠AEC=∠BED,

∴∠A=∠D=30°,

∴AE=2CE,

∵AB=CD,

∴AE+BE=CE+DE,

∴2CE+

DE=CE=DE,

即DE=2CE;

(2)DE=2AC,

理由:

连接AD,延长AC、BD交于F,

∵∠ACE=∠DBE=90°,∠AEC=∠BED,

∴∠CAE=∠BDE=22.5°,

∵AB=BD,

∴∠ADB=45°,

∴∠ADC=∠ADB﹣∠BDE=22.5°,

在△ACD与△F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