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708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8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docx

高中重点难点图解表解一本全

第一单元生物学概论

生物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体的根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但是新陈代谢必须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上才能进行。

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体就会表现出生长、发育的现象;一旦生物体发育成熟(性成熟)就要产生自己的后代,进而表现出生殖现象;有了生殖,生物体产生了自己的后代,在后代中体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同样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就必须针对变化的环境作出相应的反应,即具有应激性;有了应激性加之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就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够影响环境。

2应激性、迢应性、遗传性以及反射的区别

概念

特点

实例

意义

应激性

生物体对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反应

生物体随环境变化变化,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飞蛾扑火;植物的向光、向水、向肥、向地性等

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适应性

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在白然选择的作用下形成的,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习性等

生物体长期进化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不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鸟类的迁徙、换等现

象昆虫的拟态、保护色等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所特有的,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应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望梅止渴、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遗传性

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和子代间的相似性

决定应激性和适应性的根本原因

子代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习性等各种胜状上与亲本的相似

保持物种的稳定

3生物工程的概念及应用

概念

应用范围

科技成果

应用价值

生物上程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它包括: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及发酵工程等

医学

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

干扰素

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

人类基因组计划

根治疾病

农业

转移抗病毒基因

抵抗病毒

导入生长素基因

加快生长

两系法杂交水稻

提高水稻产量及质量

抗虫棉

抗棉铃虫,提高棉花产量

能源与环境

石油草的培育

能提炼到石油

超级菌

分解石油,消除石油污染

1.4生态学的概念及应用

概念

应用

实例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能源和粮食等五大危机的有效途径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等

第二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分类

分类标准

种类

所含元素

含量

大量元素(高于万分之一)

C、H、O、N、S、P、K、Ca、Mg等

微量兀素(低于万分之一)

Fe、Mn、Zn、Cu、B、M0等

生物体内的地位

最基本元素

c

基本元素

C、H、O、N

主要元素

C、H、O、N、S、P

几种常见化学元素的特有功能

元素

K

Ca

Mg

S

Fe

Zn

B

特有功能

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

维持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利于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控制肌肉收缩的必需元素

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也可作为多种酶的激活剂

蛋白质特有的一种元素

构成动物血红蛋白的元素;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

促进动物体细胞的分裂和繁殖;促进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缺乏时引起的病症

渗透压失衡;农作物减产

抽筋;询楼病、软骨病和骨质疏松症等

叶片变黄,影响止常的光合作用

缺铁性贫血症

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植物的“小叶病”

植物“花而不实”

有关水的知识点

概述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是活的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生物体内平均含水量60%一95%(因不同生物而不同,因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而不同)

自由水

95.5%

1.良好的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具有流动性,运输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4.比热容大,便于保温和散热

5.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代谢旺盛时,结合水将向自由水转化;反之,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

结合水

4.5%

构成多种化合物

无机盐

含量

存在形式

种类

功能

无机盐

1%~1.5%

多离子、少化合物

阳离子、阴离子

1.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2.维持生命活动

3.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糖类

分类

元素

概念

常见种类

组成

分子式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HO

不能再水解的糖类

核糖

单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的物质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水解后能生成两个单糖的糖类

蔗糖

葡萄糖和果糖

植物

水解成单糖,在植物体内为糖类的运输形式

麦芽糖

两分子葡萄糖

乳糖

葡萄糖和半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多个葡萄糖

植物

植物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元(肝、肌)

动物

动物体内的贮能物质

脂质

脂质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肪

C、H、O

1.贮能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

类脂

C、H、O

(N、P)

磷脂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1.组成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磷脂、固醇等)

2.重要的调节物质(如性激素、维生素D)

胆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的流动胜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的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的吸收

蛋白质

元素

主要为C、H、ONS、P(其中S是蛋自质所特有的一种元素)

结构

基本单位

氨基酸

20种

基本单位的结合方式

脱水结合

概念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梭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形成一个肤键,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

具体过程

多样化

1.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2.数目成百上千,

3.排列顺序变化多端,

4.肤链的空间结构丁差万别,从而使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

功能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映的进行

3、生物体内的运输作用

4、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意义

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关于蛋白质合成规律计算公式的总结

常见变量

一般规律

假设由n个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肤链

肤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

n一m

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

(n一m)x18

新形成的蛋白质的总的相对分子质量

a*n一(n一m)x18

至少含有的梭基或经基数

m

核酸

种类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碱基

A腺镖吟G鸟缥吟

C胞喀陡T胸腺嚓陡

A腺缥吟G鸟喋吟

C胞啼咙U尿晰睫

磷酸

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4种脱氧核糖核昔酸

4种核糖核昔酸

分布

主要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主要在细胞质中

功能

储存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传递遗传信息(mRNA),携带氨基酸(tRNA),构成核糖体的成分(rRNA)

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

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主要成分

磷脂和蛋白质

结构

表面

糖蛋白形成的糖被,有保护、润滑、识别的作用

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蛋白质有的镶在外层(外在蛋白),有的嵌在内部(内在蛋白)

结构特点

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

1.保护

2.物质交换

(l)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白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等

(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

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3.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和免疫等

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高浓度一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耗能情况

不消耗ATP

消耗ATP

实例

水、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溶性物质(如甘油、乙醇、苯等)

无机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

真核细胞的细胞器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成分

功能

动植物细胞

由单层膜连接成的网状物。

有两种:

一种是表面光滑的滑面型内质网,另一种是仁面附着许多核糖体的粗面型内质网

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附着有多种酶,为反应正常进行创造条件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椭圆形的粒状小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蛋白质和rRNA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高尔基体

动植物细胞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

由两个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

蛋白质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

成熟的植物细胞

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内有细胞液

细胞液中含糖类、蛋白质、无机盐和色素等

对细胞的内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

溶酶体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中有类似的结构―圆球体和糊粉粒

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

多种水解酶

细胞内的“酶仓库”和“消化系统”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形态:

椭球形、短棒状

1.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少量DNA(与细胞质遗传有关)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形态:

扁平的球形或椭球形

1.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酶

3.少量的DNA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器归类

特点

细胞器

具膜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解酶体

具单层膜结构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具双层膜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

不具膜结构

核糖体、中心体

含少量DNA

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

叶绿体、液泡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形状

球形、卵形

大小

直径一般为7

结构

核膜

结构

两层膜,上有核孔(核质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

功能

1.有多种酶,有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

2.核质分开,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可通透核膜,大分子物质(如mRNA)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

仁核

形状

匀质的球形小体,折光性较强

功能

有丝分裂中可进行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与rRNA的合成有关

质色染

主要化学成分

DNA、蛋白质

与染色体的关系

功能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1~10

),最小的是支原体

较大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即肽聚糖)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膜

相似

相似

细胞质

无复杂的细胞器,仅有分散的核糖体

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只有核区(即拟核),分布有裸露的DNA

有核膜,具有复杂的结构

代表生物

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动、植物

有丝分裂个时期的细胞行为特点及记忆技巧

细胞

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行为

特征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G期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期DNA的复制;GZ期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新的细胞壁形成

结果

姐妹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的结构变化);DNA含量加倍

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丝状变为棒状)

染色体的位置变化;观察、计算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染色体的结构、数目、位置变化

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棒状变为丝状)

记忆

口诀

染色体复制

两出现两消失

集中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点分姐妹分

两出现的两消失;两消失的两出现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子细胞)

着丝点

2n

2n

2n

4n

2n

染色体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0

0

DNA分子

2n~4n

4n

4n

4n

2n

染色体形态

丝状

丝状~棒状

棒状(形态最明显)

棒状

棒状~丝状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

末期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细胞质分裂的方式

植物

由两极直接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在赤道板附近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将细胞割裂成两个子细胞

动物

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膜在赤道板附近向内凹陷,将细胞绩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化

定义

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特点

持久性(贯穿整个生命过程,但胚胎期最旺盛)、不可逆性

全能性

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

分化本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意义

1.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2.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的。

如果仅有细胞增殖,而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

细胞的癌变

定义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的特点

1.能够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3.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

主要是辐射致癌

2.化学致癌因子:

如苯、砷、煤焦油等

3.病毒致癌因子:

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

癌变本质

原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

预防

1.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2.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细胞衰老

含义

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的变化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

衰老细胞的特征

1.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2.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3.色素积累

4.呼吸减慢,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的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原因

多种假说,如体细胞突变和DNA损伤论、自由基理沦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等等月前的科研工作表明;这可能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条件、类型

新陈代谢的概念

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在代谢方向卜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代谢性质上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酶的概念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ATP的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的结构简式

A一P~P~P

ADP与ATP之间的相互转化

其转化物质可逆,能量和酶不可逆

ATP的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人和动物:

呼吸作用。

当ATP量过分减少时,合成ATP的能量来源还有磷酸肌酸

光能自养型

化能自养型

异养型

如动物,营寄生、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等

需氧型

在氧气的参与下,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如绝大多数动、植物

厌氧型

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如乳酸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

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

植物主要吸水部位

根尖根毛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吸胀吸水

1.细胞特点:

无大的液泡

2.原理:

靠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水

3.实例:

根尖生长点细胞、干种子细胞等

渗透作用的概念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有浓度差

渗透吸水

1.细胞类型:

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

2.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有浓度差。

3.验证: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溶液浓度一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溶液浓度一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水分运输

根毛细胞一根部导管—叶脉一叶肉细胞

水分的利用

1%一5%被利用,参与光合作用或其他代谢

吐水

水分由叶片上的水孔(指叶片边缘或尖端处类似气孔的孔洞)溢出的现象,由根引起,是植株正常生长的一个标志

蒸腾作用

1.主要途径:

以水蒸气形式经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2.意义

(l)是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向下运输的主要动力

(2)促进水中矿质养料的运输

(3)降低植物体尤其是叶片的温度,调节气候

合理灌溉

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量不同

必需矿质元素

1.研究方法:

溶液培养法

2.缺某种矿质元素时,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又恢复正常,则此元素是必需元素,共14种

3.分类

(l)大量元素:

N、P、K、S、Ca、Mg

(2)微量元素:

Fe、Mn、B、Zn、Cu、Mo、CI、Ni

矿质元素的吸收形式

以离子形式从土壤水溶液中吸收

矿质元素的运输方式和条件

1.方式:

主动运输

2.条件:

能量和载体

吸收特点

有选择性表现在:

1.植物吸收的离子数量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正比

2.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的阴、阳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原因:

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与吸水的关系

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矿质元素的运输

随水由成熟区表皮细胞一根、茎导管一植物各器官

矿质元素的利用形式

1.以离子形式被利用,如

2.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被利用,如N、Mg、P等

3.形成难溶、稳定的化合物,如Ca、Fe等

再利用情况

1.可再度利用:

以离子形式或不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矿质元素2.不可再利用:

以难溶稳定的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矿质元素

合理灌溉

1.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不同

2.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N、P等必需元素的需求量不同

3.目的:

少肥高效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叶绿体中的色素

分布:

叶绿体的基粒囊状结构薄膜上

2.种类

(l)叶绿素

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素h:

黄绿色

(2)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胡萝卜素:

橙黄色

3.作用

(l)吸收可见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传递和转化光能

叶绿体中的酶

1.分布: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

2.作用:

催化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进行

光反应过程

1.条件:

光、色素、酶

2.场所: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

3.物质变化

4.能量变化:

光能一电能一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暗反应过程

1.条件:

酶(多种)、ATP

2.场所:

叶绿体基质中

3.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一

中的稳定化学能

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

无机物一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意义

1.生物界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

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3.调节大气中

的含量

4.为水生生物向陆生生物进化以及呼吸型生物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光照

(l)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

强度的增强而力口决,直至光饱和点。

超过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反而下降

(2)光质:

白光是复色光,光合作用最强。

由白光过滤出的单色光中,红光作用最强,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温度

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矿质元素

对光合作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

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主要应用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

的浓度

细胞呼吸的定义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或其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有氧呼吸

1.概述:

组织细胞在氧气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同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

主要在线粒体中

3·过程

4.总反应式

5.能量产生值:

1mol葡萄糖产生2870kJ能量,其中1161kJ转移到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无氧呼吸

1概念:

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生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

细胞质基质

3.过程

4.总反应式:

5.能量产生值:

1mol

分解形成乳酸产生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能量储存在ATP中

影响植物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温度:

一般呼吸的最适温度为25一35℃

含量

(1)

含量为0时,无氧呼吸

(2)

含量在10%以下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

(3)

含量高于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含量:

含量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

含量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