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后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649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富论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富论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富论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富论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富论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富论读后感.docx

《国富论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富论读后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富论读后感.docx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         当读了这本书的速读之后,我了解了很多很多,就是重新认识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

这本书十分微妙地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他并不是一个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作者,而是经过大量的调查实践论证分析,所以,我们在少年阶段必须要珍惜时间,抓好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自己学习专业做辅助。

 

1分工合作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在开始就讲了分工,所以读了这本书之后,对劳动分工的印象比较深。

劳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劳动分工是劳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们在社会中感受非常深刻。

针对分工的好处,我认为工作时间会缩短很多,工作效率也便提高了,还可以扩大影响力,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懂得分工合作,取别人的长处来补充自己,这样才能在以后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足。

 

2劳动价值 

  我认为这本书比较受重视的还有劳动价值,在这里作者基本阐明了资本家和工人自己的劳动关系就是吸收工人身体里面的体力,当工人自己的创造的价值和他们的劳动所得持平或者低于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时候,资本家肯定会裁员,作者把这种劳动关系理解成衡量一切商品的尺度,这也最贴切不过了。

 

3三个阶级 

  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人一般分为三个阶级,工人阶级,地主阶级,资本家,他们构成了工业时代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劳动收入——工资,资本的收入——利润,地主的收入——地租,三个阶级是一个生产力统一的整体里面肯定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

首先资本家雇佣工人都想减少劳动价格,加大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但是工人希望标准的工作时间和丰厚的利润,资本家和地主之间地租的相互磋商,这看似是独立的整体无形中有了矛盾。

 

4资本、劳动生产和再生产 

  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的生产价值来积累自己的资本,加上劳动用的土地,工厂,机器等等,这个资本就叫固定资本,有类资本有野心的资本家还会“侵略”更多的资本,就这样循环往复,只有不断的生产吸收资本。

 

5自由经济 

  我认为这本书的最可取和贡献最多的来自这个部分,他认为经济应当自由放任,顺其自然,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前进的时候也在无形给国家带来了财富,他认为国家财富的多少不是取决与国家拥有金银的多少,而是来自国家的充富繁荣,和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拥有人才的多少!

其实他的认为不完全对,自由贸易就好象是“看不见的手”,但是要想这个手充分的发挥作用国家应当适当的调控,他还认为国家应当还有其他的责任就是外交,内修政理,其次就是公共设施的建立!

 

      我认为这本书虽然也是错误多多,但是在那个时期提出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还有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可能这一主张在现代社会中是错误的,但是在以前社会中可能就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现在阅读这本书的时还应该结合现实生活,而且更加应该结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来看待经济学中的系列问题。

 

-----1000字

老子曾经说,“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统治者)应是一个无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

好政府是很少发号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

今天说的并不是老子,而是有经济学之父誉称的亚当﹒斯密,他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

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

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

茅于轼先生曾举《镜花园》里君子国里的故事加以说明人的利己行为,小说第十一回里描写了君子国里一名隶卒买物的情况:

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

“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

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

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卖货人答道:

“既承照顾,敢不仰体!

但适才妄讨大价,己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

况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

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只听隶卒又说道:

“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

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道。

试问哪个腹中无盘算,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

”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

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

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

路旁路过两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茅于轼先生讲完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点思考。

第一,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

因此,我们常常地错误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

而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恰恰说明了把关心别人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同样会有争论。

我们同样得不到一个和谐的社会。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商业交换中,买方和卖方通过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

而在君子国这个人人为他的社会里,讨价还价根本不可能存在。

小说不得不借助两个过路老翁来调解矛盾。

这里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

以自利为目的谈判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同意的均衡点。

所以利己是可以达到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利他则是一个纠纷不断的社会。

从动态的变化来看,它最终必定转变为“小人国”。

因为君子国是最适合于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的环境。

当君子们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人”跑来用使君子吃亏自己得利的办法解决了矛盾。

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失,被“小人”国替代。

从这一点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

第二,只要是交换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体面,如果没有这点动机我们为何要交换?

我们有过交换经验的人都知道,交换的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产生了交换,而君子国有了市场,而通过市场的交换却是“利他”行为,这种动机显然是矛盾的。

借用茅于轼先生有趣的例子,我们明白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础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双方才能有均衡点,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国富论》全书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篇1﹑2章,讲合作分工优点。

斯密举了个制针工厂的例子,把制针这个职业分成大约18种不同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专门人才从事。

因此,一个10人的小工厂每天能制造48000枚针。

如果他们独立工作,不专门从事一种工序,他们谁都不会每天制造20枚针,也许连一枚都知道不出来。

所以,凡是能采用分工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便能相应地增加劳动生产力。

(《国富论》第八页)

第一篇5章,讲的是的劳动价值论。

斯密说,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因为金和银像其它商品一样,价值是变动的。

任何金银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或所交换到的其它商品数量。

取决于已知金银矿藏的丰富程度或稀缺程度﹒﹒﹒﹒作为衡量尺度,自身价值不断变化的商品,决不能成为其它商品价值的精确尺度。

而同等数量的劳动,在所有时间和地点,可以说和劳动者具有同等价值。

按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他必然总是牺牲相同份额的安逸﹑自由和幸福。

无论他得到回报物品的数量如何,他所支付的价格必然是相同的。

诚然,这种劳动所买到的物品的数量有时多些,有时少些;然而,变动的是这些物品的价值,而不是用来购买它们的老动价值。

在任何地方,稀缺或是耗费许多劳动的物品价格就昂贵,反之则低廉。

因此,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才是最终而真实的标准,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劳动来衡量和比较。

(《国富》26页)

第二篇1章,讲的是资产的性质。

斯密认为一个人的资产足够维持他生活几个月或几年,他自然希望用这笔资产中的大部分来获得收入。

保留适当的部分维持生活外,可以将资产划分为两部分:

他所希望用来创造收入的部分被称为资本;另一部分被用来消费。

资本又有两种:

第一,资本可被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产品,然后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利润﹒﹒﹒﹒﹒﹒此种资本被称为流动资本;第二,资本可以被用来改良土地,购买生产用的机器或工具,也就是来购买不需要改变所有者,或不需要再次流通,就可以创造利润的东西。

这种资本被称为固定资本。

(《国富》205页)

第二篇3章,主要是论资本的积累。

斯密说,有一种劳动投入到劳动对象上,能增加此物品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

前者因为可以生产价值,所以称为生产性劳动。

后者称为非生产性劳动。

但有些非生产性劳动者又非常必要,例如:

军队﹑律师﹑医生﹑牧师,等等。

如果要缺少这些非生产性人士,社会将不稳定﹒﹒﹒﹒与穷国比较,富国雇佣生产性劳动的基金当然要大的多﹒﹒﹒(《国富》242-246页)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而不是勤劳。

诚然,没有节俭以前必须先有勤劳,节俭所需的东西都是由勤劳得来。

但只有勤劳,而没有节俭,有所得而无所留,资本则不能增加。

第三篇1章,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也是体现了合作分工精神。

斯密认为城市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实话实说,斯密这点可能有问题,但驴又不敢确定)。

所以,乡村向城市提供生活资料和加工原料,城市向乡村居民返回一部分加工产品作为回报﹒﹒﹒﹒两者的收益是共同和相互的,这里的劳动分工也和在其它场合一样,对从事分工中不同行业的所有不同人都有利﹒﹒﹒﹒城市为乡村的剩余产品提供市场;乡村用剩余产品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

城市居民收入和人数越多,为乡村居民提供的市场也就越大;这种市场越大,对大多数人的好处越大。

斯密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分工合作,然后交换,这样双方的财富都有所增加,这也就是他所谓的财富自然增长。

第三篇4章,斯密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建立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进而在乡村居民中建立了个人自由和安全。

因为,在一个没有商业与制造业的国家里,大地主的剩余产物没什么可以交换,他就会将其全部用在款待宾客上。

斯密说,如果这种剩余产物足以维持一百或一千人之外,没有其它的用途。

因此会被许多人依附与围绕,只能靠地主的恩惠来生活,就必然服从他,如同士兵服从支付响银的君主一样﹒﹒﹒﹒因此,导致贵族势力的强大,上弱下强,国王无法约束大贵族的暴力行为﹒﹒﹒最终会导致一幅暴力﹑抢劫和混乱的画面。

但是,封建制度的所有强制力量绝对办不到的事情(阻止贵族势力与战争),却由对外商业和制造业做到了。

它们渐渐为大地主提供了可以用自己剩余产物来交换的东西,他们自己可以消费这些东西,不必与其它人分享,一切都归自己所有,这在世界的每个时代似乎都是人类主子们的卑鄙格言﹒﹒﹒﹒因此,他就不再和他人分享了,自然而然地依附于地主生活的人员就会脱离他们,地主的势力也会被消弱,最终暴力﹑混乱也会停止。

(《国富》297-299页)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篇。

斯密在第二篇说道,社会每一个人﹒﹒﹒﹒通常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而他管理产业的目的在于使其产品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所想到的也只有他自己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利益。

(《国富》327页 )

关于把资本用在哪里能够生产出最有价值的产品这一问题,斯密认为,显然一个身临其境的人能做出比政治家或立法家更好的判断;

斯密在贸易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商业上的垄断与限制(包括退税与出口奖金).斯密认为,享有这种国内市场垄断权的各种产业,往往受到极大鼓励,并且使社会较大部分的劳动和资本转到这些产业上来。

但这样做能否增进社会总产业,并引导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许并不十分明显。

由于垄断提高了商业利润率,从而妨碍了土地的改良。

土地改良的利润,取决于土地的现实产量和投入一定资本后可能产量之间的差额。

如果这一差额提供的利润,大于等量资本从任何商业取得的利润,土地改良就能从商业抽取资本。

反之,商业从土地改良业抽取资本。

无论什么原因提高了商业利润,都会减少土地改良相对高的利润。

所以,垄断阻碍了土地改良﹒﹒﹒﹒﹒﹒

  垄断确实提高了商业利润率,从而略微增加了商人的所得。

但是由于阻止了资本的自然增加,不会增加国民资本利润总额,而是减少了这一总额。

因为大资本小利润(薄利多销)比小资本大利润能提供更多的收入,垄断虽然提高了利润率,但肯定比没有垄断时候少。

由于垄断,所有收入的来源﹑劳动力的工资﹑土地的利润,都不如没有垄断时候那样充裕。

所以,垄断是为了一个小阶层的利益,而伤害了其它所有阶层的利益。

(《国富》442页)

所以,任何一种学说,如果试图通过特别的鼓励,违反自然趋势将更多的社会资本吸引到某一特定产业,或试图通过特别限制,将本来有可能投入某一特定产业的资本抽走,实际上都有悖于他要促进的主要目的。

这将阻碍而不是加速社会真正富强的进程;降低而不是增加其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真正价值。

 

  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第一章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

斯密认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主要分为四个不同的种类:

1﹒是国防开支。

君主的首要职责在于保护社会不受其它独立的社会侵犯。

只有依靠军队才能完成这一职责。

2﹒是司法开支。

君主的第二个职责是尽可能保护社会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欺侮与压迫,即设立严正的司法机构。

3﹒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开支。

斯密认为,建立和维护某些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而这类机构和工程的属性在于,如果由少数人办理,他所得利润绝不能偿还其所支出费用,所以,这种事业要由政府建立和维护,这也是政府的义务。

(斯密的意思是,政府所办的项事业和公共工程应是非赢利性项目)

斯密举例说,车辆通过公路或桥梁,船舶通过运河和港口,如果按照吨位比例交纳通行税。

似乎这种方法是公平的。

况且,这通行税虽然由承运人支付,他只不过是暂时的垫付,最终会转嫁的货物价格上,由消费者承担。

同时有了这类公共工程,由于交通的便利,会使货物的运输费大大减少。

消费者虽然支付了通行税使货物价格抬高,但终究比不上运费低廉而降低的程度;斯密的意思是,由于交通便利,使运输效率的提高,虽然要交运输税,并且这运输税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但不会使货物价格高过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的时候,并同时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斯密是反对由政府管理收税道路,其理由有三:

1﹒政府出于利己之心,会把税费按照想象的急需程度而增加。

这样会最终不利于商业发展。

2﹒按重量收取过路费,目的在于维护道路,这种税就公平。

如果政府要有别的目的,这种税费就不公平。

况且这种税费是按货物重量比例交纳,而不是按货物价值比例交纳。

所以课这种税的最终承担人,不是价值高而重量轻商品的消费者,却是粗笨商品的消费者。

因此,不论国家把这税收应付何种急需,其结果将是,提供这笔税金的人,不是富人而是穷人。

3﹒假使政府对道路疏于维护,我们将很难强制政府划出一定比例的税费来维护道路。

斯密是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他认为,在文明商业社会,对普通人民的教育,比对有身份有财产的人更需要国家关注。

因为,有钱人在年青的时候有时间﹑金钱来学习。

此外,有身份与财产的人所从事的职业,用脑时候多,用手时候少,不至于使脑力变的迟钝。

而普通人由于生活压力,即缺少财产和时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用脑力会很少,所以穷人更需要国家教育资助﹒﹒﹒﹒因此,国家只需要以极少的费用,就能够使全体人民,甚至强制全体人民获得最基本的教育。

并且,在普通人的孩子中,如学业优良者,国家应给予奖学金。

斯密认为,即使国家对下层人民的教育得不到任何利益,这种教育也是值得国家注意的。

人民受了教育,国家会受益匪浅。

在无知的国民之间,狂热和迷信往往会惹起最可怕的骚乱。

一般下层人民所受教育越多,愈不会手迷信和狂热的迷惑。

另外,受教育及有知识的人都比无知识而愚笨的人更守礼仪和秩序,他们都会觉得自己人格高尚,自己更能得到法律的尊重,因而他们会更看中那些法律。

﹒﹒﹒这样,反对政府的文字或论调,就不能欺骗他们。

这对政府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社会自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

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

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之“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中国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失败,已经回归了市场经济。

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充分,在诸多领域内还存在着垄断﹑不平等﹑欺骗﹑霸权,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社会的诸多不和谐。

但这并不是市场经济的错,而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当中还存在着过多的政府行为。

斯密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政府所应该做的是1﹒保护国家不受其它国家侵犯。

2﹒维护司法的正义。

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工程和公共制度。

即使政府在履行这些职责时,政府也要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在目前社会转轨其间,老百姓们切不要对市场经济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抛弃市场经济,我们将回到更坏的计划经济。

政府更不要自以为是,以为没了政府,市场经济就会陷于混乱。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关心自己利益的人民来推动,而不在政府。

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管理得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就如同老子所说,“太上,下知有之。

”政府更要知道自己的界线在哪里,这样才是一个好政府。

  在文章最后,驴想起了一个故事:

1956年10月是蒋介石的70大寿,当时蒋婉拒祝寿,但盼海内外同胞就国计民生问题直抒所见。

《自由中国》杂志向胡适先生约稿,胡适先生有感而发,写就《述艾森毫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

胡适先生在结尾劝蒋说:

“一国元首要努力做到‘三无’,就是要‘无智﹑无能﹑无为’;无智,故能使众智也。

无能,故能使众能也。

无为,故能使众为也,这是最明智的政治哲学。

他希望蒋‘彻底思想这六字决’。

努力做一个无智无能‘御众智’,无能无为而能‘御众能’的元首。

 

文中“……”部分为摘录,但可能有所缩略,//……部分为感想和疑问。

小标题都是自己随便加的。

1,分工 

//分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那么分工是怎么产生的呢?

应该是一种自组织过程。

动物似乎也有分工,也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人类社会,分工是一个持续不断发生的过程。

应该说技术积累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类之不同于动物的地方:

契约,交换,这和分工的形成是互相促进的反馈关系吧?

“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广大得多的市场。

不同属性(如轻重,贵重程度)的物品的市场范围也不同。

运输的便利程度(主要是水运)是各古文明产生的重要原因。

//令人奇怪的是,古代埃及人,印度人,中国人都不奖励外国贸易。

国内贸易就已足够,或是有碍统治者的统治?

2,商品价格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是物化的劳动。

只有在有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之后,才有资本。

在原始社会,人人都直接参加劳动,只用一点简单的工具,也就无所谓资本了。

但后来,资本包含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现在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的东西,包括劳动,来为资本所有者生产。

资本处于支配地位,劳动则是附属。

因为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组织很多人和生产资料,很多分散的人要自行组织起来是困难的,而由于资本,则变得容易了。

这种情况以后是否会改变呢?

想象一下:

当人的智慧成为最主要的,而其他生产资料变得相对不重要,产品也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多样化,而网络也使人的组合变得容易了,这种情况下,应该会发生资本成为人的附属的情况,当人有想法时,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生产资料来为之服务,最多就付点租金什么的了。

这是一种不错的社会状态,在不很遥远的将来应该是有可能的,其前提是物质产品已经十分富足,而且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创造力。

这看去有点像所谓的知识经济,但其实应该不是的吧?

//土地私有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我想那只是因为土地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动物界也有领地一说,而土地对于人比动物要重要得多。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开发新的资源,一旦某种资源对人们变得重要(一是有用,二是稀缺),人们就会争夺,于是就产生了私有化,土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要不是水和空气流动不断,人们估计也早已把私有化了。

动物的领地是需要自己保护的,而人类则把似有制度化,靠国家的强制机器来保护,某种意义上说省下了自己保护的开销。

那么公有制呢?

它应该在以下这些情形中可以存在:

a,原始社会,大家都没有剩余财产,打不打得到猎常要看运气,而打到一次自己又吃不完,大家互相帮助;

b,独一无二,并且对所有人都很重要的东西,而且它能服务于所有人;

c,共享并不减少财产的价值的时候,比如知识产品;

d,空气和水等,多得很,没必要占有,或占有的成本太高,不足弥补其好处,土地原来也属于这种类型。

//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的私有,其结果是慢慢扩大贫富差距。

因为即使初始时刻人人都分有相同的土地,但由于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就产生了差距,而这种差距会通过正反馈放大。

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一般二三百年之后),贫富悬殊就很大了,而人口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革命就爆发了。

然后人口大量减少,新的王朝建立,再次平分土地,进入新一轮循环。

不过对于贫富差距到底怎样产生和扩大,应该有更好和更深入的研究和表述才是。

//土地私有化后地租也就很正常了。

资本家雇佣工人,购买生产资料,租用土地来生产,成为了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一群人,也是最为见多识广的一群人,而工人受其欺压也就很正常了,除非能够组织起来,或者到有一天劳动力成为稀缺的。

3,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

“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

构成这种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可见斯密完全主张劳动价值论的。

//生产资料是劳动的物化的结果,所以当土地是公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来源。

因为土地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我们无需计算它对价值的贡献,它还不够稀缺。

毕竟价值只能是一个相对的量,而不是绝对的,它衡量的不仅是一种东西对我们的重要程度,也在于起稀缺程度(也许边际理论能够比较清楚地阐述什么是价值但我现在还不知道),它的作用在于比较各种商品,以便我们交换。

当土地成为私有时,这种计算方法就有问题了,一个商品的价值应该不能简单看做它所物化的劳动量了吧?

而且这个问题也影响到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计算,从而变得不适用。

而要素价值论则是适合私有制的价值理论。

//生产资料在公有制下,按劳分配也就很自然了。

然而这并不是容易的,农村公社的按工分计酬并不是按劳分配,因为劳动之间是有差别的,而且很大。

而且这里还有社会一般劳动与个人劳动的差别。

所以还是应该按照劳动的产出来进行分配,但这又很难计量,除非是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但交换的前提似乎是私有。

//公有制的好处是防止贫富分化,私有制则促进积极性,应该是两者皆有优点和不足吧。

那么看来,孙中山当初提出的民生主义中的节制资本,是否就是好的办法呢?

可惜没有得以实施。

4,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国所获的财富,如已达到它的土壤、气候和相对于他国而言的位置所允许获得的限度,因而没有再进步的可能,但尚未退步,那末,在这种状态下,它的劳动工资及资本利润也许都非常的低。

一国人口的繁殖,如已完全达到其领土所可维持或其资本所可雇用的限度,那末,在这种状态下,职业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