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8062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期中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期中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期中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期中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检测试题.docx

《期中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检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中检测试题.docx

期中检测试题

期中检测试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测控导航

知识点

题号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3、10

4、5、8、9、

11、12、26

6、7、13

城市与地理环境

16、17、18

14、15、19、20、

24、25、27、28

21、22、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回答1~3题:

1.自公元177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增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

C.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

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初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B.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长

C.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D.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首先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的

3.下列属于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缓慢增长B.人口总量均匀增加

C.迅猛增长D.人口增速减缓

解析:

1.A 2.A 3.C 第1题,人口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性因素,人类自然生存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都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2题,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较低,故人口增长缓慢。

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短,而现在每年新增人口绝大多数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第3题,从图中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曲线特征看,1950年以后,曲线变得更加陡直,到2019年,短短50多年的时间,人口总量由25.2亿迅速增长到63.1亿,充分说明人口迅猛增长的特点。

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

读图,回答4~5题:

4.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5.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4.B 5.A 解答本题组关键是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人口变化曲线图。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和忽大忽小地剧烈变化都不合理。

第5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是一直增大,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

结合我国分年龄段人口结构变化统计(含预测)图,回答6~7题:

6.我国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

B.人口迁移规模大、流动速度快

C.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D.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7.图中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对应的序号依次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解析:

6.B 7.B 第6题,我国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人口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人口普查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国人口普查的难度越来越大。

第7题,我国15~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对应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逐步增加,因此60岁及以上人口对应③。

  读“人口迁移率随年龄变化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丙所代表的人群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B.总迁移人口

C.青少年和儿童D.老年人口

9.乙和丁群体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解析:

8.A 9.D 第8题,由图可知,甲曲线的迁移率最大,应为总迁移人口的迁移率;乙曲线表示的主要为青少年和儿童的迁移率;丙曲线表示的主要为劳动力人口的迁移率;丁为老年人口的迁移率。

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和丁分别表示青少年和儿童的迁移率、老年人口的迁移率,则迁移的主要因素是随父母或子女的迁移而迁移,所以是家庭因素,属于社会文化因素。

读人口迁移方向的分类图,回答10~11题:

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b为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迁移

B.c不能叫人口迁移

C.b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各大城市

D.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11.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

A.aB.bC.cD.d

解析:

10.A 11.B 第10题,由图可知按迁移方向,人口迁移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a乡村到城市,b城市到乡村,c乡村到乡村,d城市到城市。

第11题,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方向以a为主,而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内部环境质量下降,周围乡村、小城镇环境优美,吸引人口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19~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主要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主要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12.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13.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

解析:

12.B 13.B 第12题,从统计表的国家和数据可知人口的主要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人口的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第13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外迁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阶段Ⅰ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15.阶段Ⅱ中,城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不便 ②地价上涨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14.A 15.B 第14题,读图可知,阶段Ⅰ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初期阶段。

第15题,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大城市迅速膨胀,就业困难、地价上涨、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人口流向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较好的郊区和农村。

图1、图2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16~17题:

16.结合图1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17.结合图2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解析:

16.B 17.D 第16题,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长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从整体来看,全市的人口密度增加了。

故选B。

第17题,城区面积扩大,使商业区分布更加分散;新工业区分布分散,没有向老工业区集聚;住宅区没有扩展到滨湖地区周围;而中部、南部道路增多,路网密度增大。

故选D。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9年比较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19.从1990年到2019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18.B 19.B 第18题,对比两图可以明显看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第19题,工业部门外迁的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以及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    功能区。

(  ) 

A.商业区B.工业区

C.住宅区D.文化区

21.下列最能够反映从①到②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

解析:

20.A 21.B 第20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城市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在市中心有利于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第21题,从①到②先由郊区向市中心方向地租水平逐渐增大,且在穿过南北向公路时出现次高峰;在到达甲(市中心)时成为地租最高峰;当由市中心向②方向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大,地租总体下降,但②附近卫星城又形成次高峰。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回答22~23题:

22.两城市发展进入(  )

A.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23.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

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D.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解析:

22.B 23.D 第22题,根据图示可知,两城市中心区人口都在减少,而近郊区人口增加迅速,可推断此时两城市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

第23题,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但近年来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根本原因。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不属于图例②代表的功能区的主要特点的是(  )

A.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租高

B.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

C.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

D.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

25.若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城市最小风频的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

C.偏北风D.偏南风

解析:

24.D 25.D 第24题,①功能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代表住宅区;②功能区呈块状分布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道路两侧,代表商业区。

第25题,该城市的工业区主要位于城市的西南方向,少部分位于东南方向,说明该地极少吹偏南风。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材料一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材料二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5大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

人口流入省

第1位

人口流

出地

第2位

人口流

出地

第3位

人口流

出地

第4位

人口流

出地

第5位

人口流

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2分)(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

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

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

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2分)(  )

A.福建B.海南

C.山东D.广西

(4)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现象(填“属于”或“不属于”)    人口迁移,原因是      。

(6分) 

(5)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5分)

解析:

(1)题,由材料一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会促进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同时会造成迁入地区资源、环境负担加重。

(2)、(3)题,由表可知,四川人口流入量居全国第5名,同时也有大量人口流出。

M省的人口流入大多来自东北与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选项中山东最符合。

第(4)题,经济水平的地区差距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但人口流动未发生居住地变更,因此不属于人口迁移现象。

第(5)题,注意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人口流动的影响。

答案:

(1)C(2分) 

(2)B(2分) (3)C(2分)

(4)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属于 流动人口未改变居住地(6分)

(5)有利方面: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

(3分)

不利方面:

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2分)

27.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6分)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C地是     (功能区)。

(4分) 

(2)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    ,原因是 。

(5分) 

(3)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3分)

(4)评价湖泊和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4分)

解析:

(1)题,从甲功能区所占的面积可知为住宅用地,从C的位置可知为商业区。

(2)题,B地近市区、近风景区地价高,A近工业区、远离城区,地价低。

第(3)题,工业区的布局考虑交通、水源等方面。

第(4)题,湖泊和山地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环境,但对城市交通的布局产生影响。

答案:

(1)住宅用地 商业区(4分)

(2)B B地靠近市区,靠近风景区(5分)

(3)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3分)

(4)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同时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4分)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图。

材料三 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     。

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     。

(4分)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4分) 

(3)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5分)

(4)除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城市环境问题?

(4分)

解析:

(1)题,材料一反映了城市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交通条件。

城市形成初期功能分区不明显。

(2)题,从漫画中的“城市道路”和“汽车”可知为城市交通拥挤。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香港人均小汽车使用量很少,故拥挤不明显。

第(3)题,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等。

第(4)题,除交通拥挤外城市环境问题还有污染、就业、社会安定、居住条件等问题。

答案:

(1)交通(河流交汇处) 阶段Ⅰ(4分)

(2)城市交通拥挤 人均小汽车使用量少(4分)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形成了城市带;城市人口分布趋于分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等。

(5分)

(4)环境污染问题;就业问题;社会安定问题;居住条件问题等。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