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7892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文的语言特点.docx

公文的语言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文的语言特点

  篇一:

公文语言的特点

  公文语言的特点

  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

用语准确、表述平实、文字简约、风格庄重。

  

(一)用语准确

  就是指公文必须力求是最恰当、最精确的词语,准确地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情况、变化,确切地表达领导的意图、要求。

  

(二)表述平实

  公文用语提倡质朴无华、开门见山、平易自然、通俗易懂。

这种语言特点是由公文的实用目的所决定的。

文学作品一般注重文彩,着重以“情”感人;而公文的主要作用在于说“理”,着重以“理”服人。

因此,公文的遣词造句不需要刻意追求辞藻,无需玩弄文字技巧。

在表达上要求直陈其事、意在言内。

一般使用限制性的定语和状语较多,使用修辞性的定语和状语较少。

公文的主要表述方式是叙述、说明,加上少量的议论,一般不用描写、抒情、比喻和象征的笔法。

  (三)文字简约

  公文用语要简洁明快,精炼不繁,力求以较少的文字表达较丰富的内容,做到以少胜多,以简代繁,言简而意赅。

  (四)风格庄重

  公文用语具有严肃、庄重的特征。

要庄重得体,必须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也可使用一些典雅、为群众所理解的文言词语。

一般不宜使用方言、口语,更不能使用戏谑、诙谐、幽默的词语。

  篇二:

公文写作语言特点

  摘要

  公文写作是国家机关部门常用的一种写作文体,书写公文有一定的要求与技巧,公文写作的语言也与其他文体的语言有所不同。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准确把握公文写作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总结和运用,才能体现公文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在管理财务等事务中应有的作用。

本文通过描写公文写作的类别,要求,规则,步骤,书写规范及语言特点来概括总结公文写作的语言特色及写作中应注意的语言上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公文写作的类别,要求,规则,步骤,书写规范及公文写作语言的基本特点

  公文写作语言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们借助语言传递和保存人类文明的成果。

写作语言,是关于写作过程中的语言运用问题,它是在语言、言语基础之上形成的、是在智力素养统帅之下的能力运用。

公文写作是国家政府行政机关为了上传下达国家的意志而作的文章。

公文写作的行文简洁,语言凝练,格式统一,这些特点有效提高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讨论公文写作的类别,要求,规则,步骤,书写规范及公文写作语言的基本特点等。

首先,公文写作的类别有:

规范文件,包括条例,规范和办法等;领导指导性文件,包括命令,指示,批复和通知等;公布性文件,包括公告和通告等;陈述呈请性文件,包括议案,请示和调查报告等;商洽性文件,主要是函,以及会议文件主要是会议纪要。

  公文写作语言的要求有:

合法,严谨,准确,规范,求实,清晰和完整等。

  公文写作的行文规则:

根据机关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选取适合的行文方式,通常不可越级行文;选择正确主送、抄送机关;明确发文权限,不可越权行文;联合行文时,作者应为“同级”;坚持“党政文件分开”;行文之前需要就有关问题协商一致;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公文写作的步骤如下:

  首先,要明确写这篇公文的目的与要求。

然后,要确定文章的主旨。

第三,确定公文类别。

最后,就要明确文章的表达方式。

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拟出写作提纲。

正式撰拟文稿。

  文稿书写规范主要涉及:

文稿用纸要求;图文区的规定;稿纸的使用;书写格式要求;字体与各种计量单位的使用;标点符号使用;外文字母书写;公文中的数字表示;序号表示;标注格式设计、排版、印刷注意事项的要求;文稿的修改;页码的标注;注释的处理;公式的处理;文中的表格的编排。

  结合多年来从事公文审核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行政机关公文的写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立意明确,思路清晰任何公文都是围绕行政机关施政的某一目的而制发的,没有目的性就没有发文的必要。

因此,公文的主题要明确,思路要清晰,立意要科学,事实表述要客观。

切忌逻辑不清,结构混乱,东拼西抄,洋洋洒洒,言之无物,甚至成段地重复上级文件的内容,而没有结合实际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公文是为了便于行政机关之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需要有关部门或人员尽快了解意图,及时做出决策或认真执行的,因而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表述准确、反映问题开门见山、分析问题切中要害、提出措施切实可行。

既要注重指导性,更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不能将其当成文学作品来欣赏。

因此,要求每一篇公文力求做到中心突出、观点鲜明、文字精炼、格式规范。

同时公文宜短不宜长,一般不超过两千字,最多不超过三千字。

二、内容充实,语言规范一些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其本身就是政令,用语规范、准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逻辑性很强,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所谓内容充实,就是需要说明的事情,在公文中一定要说清楚、讲明白,不需要说的一句话也不要多说,一个字也不要多写。

公文所用材料要翔实准确,数据要准确无误,做到实事求是。

讲清楚“应当怎样做”、“必须怎么做”就行,而“为什么这样做”一般情况不必展开叙述。

要重点阐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少讲大道理,更不必讲套话、空话。

至于那些重复原有文件、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的内容,更不必赘述。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5条第二款明确指出,公文语言应当“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具体说,可以理解为“准确、简明、朴实、庄重”。

“准确”就是要用词恰当,句

  子之间逻辑关系紧密,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情况和阐述做法。

用语要恰当,防止褒贬失当,既不要使用过头的形容词,慎用“极”词,如“最”、“第一”、“首创”等,也不能使用模棱两可的双关语言。

人名、地名、机关名称、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要规范使用,度量衡单位要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公斤、公顷、千瓦时,不能使用斤、亩、度等。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用词,要注意与国家标准的表述相一致,避免因用词不准确而产生政出多门的现象;也不要使用尚未被群众普遍接受的新名词、新提法。

“简明”是指语言表达要简洁明快、可读性强、浅显易懂,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行文的意图,直接晓之以理,告之以规,使人们明于行止;同时,避免用词失当,防止拖泥带水、冗繁累赘。

“朴实”则指语言平实、质朴。

既不能使用带有浪漫色彩的语言,也不宜使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不要使用生僻字,也不能用文言文或半白半文的词语。

“庄重”就是要求用语规范、严肃,使用书面语言和约定俗成的模式化用语,而不能使用口头语和方言土语,也不需要刻意地形象描写和浪漫抒情,更不宜追求语言的诙谐幽默。

公文写作一定要用严谨而朴实的词语表述事实,以严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本机关的意见。

实践中,公文语言逐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文体的风格以及只有公文才使用的词语,如“望遵照执行”、“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文收悉”、“妥否,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专此报告”等等。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好公文专用语言,会使公文显得庄重文雅、简洁明快。

三、协商会签,合理合法行政机关公文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二是行政机关拟制的公文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必须有相关职能部门的会签意见,这也是确保公文质量和执行力的手段之一。

做好公文协商会签工作是转变党政机关工作职能和方式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6条明确要求草拟公文时,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要主动协商会签,特别强调公文主办部门负责人必要时要出面协调;如协商后仍未取得一致意见,在向上级机关行文时要说明协商情况,列明各方意见及理据,请上级机关协调解决;部门之间和相关职能部门未协商一致时,不能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有权责令纠正或撤销。

在公文审核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部门认为,部门有不同意见,只要上级机关发了文件,涉及的职能部门就会遵照执行。

其实不然,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公文事前没有征求涉及职能部门的意见,公文的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无法落实的现象。

有的公文内容涉及相关部门职责,但是个别部门不与相关部门协商会签,而直接去掉需要会签的内容,草草应付,形成“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

有的部门把发多少个文件作为衡量工作成绩大小的尺度,至于对推动工作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管了,形成事实上的文牍主义,不仅影响了机关的工作效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造成“文山”的主要原因之一。

拟制公文时要熟悉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防止公文中有违背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和超越政府权限的内容。

现实生活中,由于个别行政机关在公文审核时把关不严,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公文中出现了一些以行政命令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和以权代法等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党政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总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努力把握公文的写作特点,并积极实践应用,才能体现公文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在管理政务和社会事务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志礼李德龙.写作思维训练学.语文出版社.

  

(2)何明.写作语言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何永康.应用文写作.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4)曾昭乐.现代公文写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德实.应用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6)张保忠.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经济出版社.20xx

  篇三:

谈谈公务文书的语言特色

  谈谈公务文书的语言特色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金振邦教授

  (20xx年4月26日)

  一、关于公务文书的研究视野

  1.公文的法定性质

  公文是一定的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家而明令规定的公务文书。

它的产生是国家管理的一种需要,它的演变同国家的兴衰更迭息息相关。

任何一个国家和朝代,都用法令形式来规定公文的种类、名称及其功能。

《公文的法定性质》

  电子公文的写作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令制定的公文规范标准。

国务院制定的20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就是现行的法定公文规范标准。

文件规定的公文种类、命名、功能,都不允许进行学术讨论和任意修改,而且它应该成为我国法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公文的表达手法

  公文的表达手法一般来说侧重于直接传递信息的记叙、说明和议论,而不多使用间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抒情和描写。

前者多用于一般文章,后者则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比较普遍。

如果一般性实用文使用过多的文学手法,常常会影响交际信息快捷、明了的表达。

  3.公文的结构方式

  公文常常采用的是一种要素单一、程式化的简略型结构。

有的只有开头、正文、结尾三个部分,有的分条列项或用图表,不讲究文学性的结构技巧,如文脉、线索、过渡、照应、悬念、伏笔等,结构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4.公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常用的语体有四种:

艺术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

公文语言属于事务语体,它一般强调程式规范、明晰准确、平实庄重和周密得体。

  5.公文的格式规范

  公文多数具有规范化格式要求。

其格式程式化,具有稳定性、通用性。

大多具有约定俗成、固定不变的形态,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并且对任何人来说是普遍适用的。

  而一般文章的形式却具有较大灵活性。

一个国家的公文,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以保证政

  令的上通下达。

中国各个朝代均是如此,不允许使用者各行其是。

国家对公文格式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第三章公文格式”,对公文格式作了明确规定。

还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有明确的规定。

  除了公文,其他一些应用文体如简报、会议记录、个人书信、证明信、介绍信、对联、求职简历、教案、各种事务表格、毕业论文、教学大纲、合同、招标文书、实验报告等等,都有着约定俗成的格式规范。

  6.公文的常见问题

  ■文种运用不当

  有的作者或不会运用确切的公文文种,只会单调使用通知、决定等少数几个公文。

有的分不清公告、通告、通报;有的不知报告与请示是两种不同文种,甚至写成“请示报告”;有的不知有命令(令)、函、会议纪要等公文,该使用时则都用通知等公文加以代替。

  ■标题叠床架屋

  由于层层转发公文,“过桥”机关多,容易造成标题冗长繁琐,出现诸如“关于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繁复的标题。

  解决办法是:

只写第一次转发机关的通知;直接转发原文件;只出现上一级机关转发通知的文号;只用本机关发文的标题。

  ■主题词语不准

  有的作者不懂公文主题词的作用和意义。

它主要用于定位公文的内容和性质,以便于他人通过电脑网络检索特定主题的公文。

  主题词提炼,要涉及公文主要对象和内容;选取与主题相对应、专指性强的词语;

  一般不超过5个;突出公文主题的关键性概念;对象和问题的时空定位;标识公文文种。

  ■用语不合规范

  有的作者不会辨析相近词语的差异。

如和、与、及;像和象;既和即;部署和布置;的、得、地;以至和以致;截至和截止;需要和须要;权利和权力;制定和制订;倍数;违反和违犯;物资和物质;其它和其他;以上和以下等。

  ■数字使用错误

  世纪、年代、月日使用大写数字,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九九七年三月五日。

根据国家《出版物数字用法的规定》,世纪、年代、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一般不用简写。

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使用大写数字。

  ■序号标识有误

  《办法》规定:

结构层次序数为“一、”,“

(一)”,“1.”,“

(1)”。

但目前有些单位公文序数使用仍然存在(公文的语言特点)不规则情况。

要注意《办法》规定的序数数词的写法,其中“一、”下面是顿号,“1.”下面是下脚点号,而"

(一)"和"

(1)"括号外面不带顿号和点号。

  ■字体字号混乱

  根据国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主标题字号一般应为二号标宋字体,副标题的字号应小于主标题字,大于或同于正文字。

正文用3号仿宋字体。

a4纸型,每页22行,每行28字。

主题词用3号标宋字体,“主题词”三字用3号黑体。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主送机关模糊

  要注意主送机关间的排序和标点符号使用。

从系统角度说,应按党→政→军→群顺序排列。

从级别角度说,应按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主送机关为平级机关时,可按公文的内容与主送机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安排先后顺序。

  ■成文日期漂移

  对公文的成文日期理解不同而造成公文成文日期的错误,使公文的时效性受到了影响。

新《办法》明确指出“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印章正文异页

  有的公文印章与正文异页,后面标注“此页无正文”字样。

新《办法》规定: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除了以上所谈到的十个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注意。

比如公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表述混乱:

同一名词在一篇公文前后表述不一致。

排名次序混乱。

随意用非规范化的简称。

  又如口号提法不当、行文规则混乱(越级行文、多头行文、一文请示多事、党政不分)、时间表述含混(年份随意省略、不使用公元纪年)、用词不当、不合语法等。

  下面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资料:

《行政公文写作常见错误举要》《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公文写作常见问题十解》

  7.公文的写作模板

  word软件“新建”文档,选择“officeonline模板”,里面有许多文体模板。

如其中的“公司市场研究项目方案”列出了13个纲目层次:

  又如其中的“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也是一例,具体提纲也作了设计。

作者只要稍加调整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还有金山书信通、写作之星、中文版works等软件,都带有精美的应用文文体模板。

还有许多提供公文文体模板的网站:

  永纳:

  华人写作网:

/retype/zoom/6ba28ce2524de518964b7d7cpn=4&x=0&y=593&raww=805&rawh=669&o=png_6_0_0_106_558_686_570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398.9068322981367&md5sum=b2b2d1cf2c36441a43ef1bab14e75e97&sign=4365dab9bd&zoom=&png=16306-53551&jpg=0-0"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二、关于语境、语体与文体

  1.语境

  语境性是文章语言最突出的特点。

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取决于言语环境。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语境就是上下文或更小的语言单位所构成的语言环境,而广义语境则包括特定交际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如交际的时空、场合、目的和对象等)和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情况(如身份经历、思想性格、文化素养等)两个方面。

文章语言,其实就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语言。

离开具体语境的语言,例如词典中排列的词语,不能称之为文章语言,当然也谈不上是否准确、简练、生动、适体、等等。

  文章语言千差万别,受语境的规定或制约是一个主要原因。

根据文章不同的表现内容和接受对象等客观因素,作者相应地采用一种基本语体,有时还可能同时采用其他辅助语体。

我们写一篇针对专业读者的学术论文,就应该主要采用科学语体,其特征是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和准确性,如多用专门术语,句式相对复杂严谨,很少使用夸张、双关等积极修辞格等;而搞文学创作却应该主要采用文艺语体,它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形象性、表情性等总体特征,如多用口头词语,句式多变,大量使用积极修辞格等。

而政论语体则兼具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特征,带有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形象性和鼓动性等综合特征,适用于政论、评论等文体的写作。

还有用于一般应用文体写作的事务语体,其特征是平实简洁明白,如具有某种格式,词语简明,句法单纯,一般排斥积极修辞格的使用等。

  2.语体

  指由于交际场合、目的、内容、对象等的不同而在文本中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

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和熟语材料的选择、语法结构、词音手段选用等方面。

语体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人类交际的多方需求,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语言材料在功能上的分化。

因此,语体也可叫功能(或职能)语体。

崔应久《朝鲜语文体学》:

“在一定的交际领域里,作为有目的地选择的结果而产生的表达手段,历史地形成了并为社会成员认识到了的体系,就是语体。

”语体的发展性和稳定性相统一。

它是历史发展的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变迁的制约,因而具有变化的特性,同时某种语体在交际中所经常复现的一系列遣词造句上的特点,又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

语体又是排斥性和渗透性的一致。

各种语体在一定历史时期都有自己典型、公认的表达方式和手段,而这同其他语体是不调和、相排斥的。

然而语体中的个别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他语体转化,这种各语体要素的转化、渗透,必然导致一些介于两种语体中间的混合语体的出现。

  文本语体一般可分四种:

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和公文语体。

  文艺语体,也称文学语体,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情感的语文体式。

它包括两个分体,即散文体和诗歌体。

其主要特征是语言的形象性,以及大量运用各种积极的修辞手段,以加强作品的艺术感势力。

包括散文体:

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随笔;诗歌体;对白体:

小说、戏剧。

  科学语体(科技语体、知识性语体、理智语体),是通过准确而系统地叙述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现象,从而揭示和论证它们规律性的语言体式。

其语言上的特点是,普遍地运用专门术语,倾向于严密而完整的句法,并受到外来语的一定影响,如各种修饰语、附加成分、长的复合句等。

论文、教科书。

  政论语体,是通过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的阐述,动员广大群众为本阶级、本

  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斗争的语言体式。

它直接服务于政治斗争,是一种宣传鼓动语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