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7603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劳动力配置.docx

宏观劳动力配置

宏观劳动力配置

总分:

91

一、单选题(共11题,共11分)

1、寻求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最优化状态,这是进行研究的最终结果,达不到最优,意味着资源的浪费,这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1分)

A:

最优化

B:

定量性

C:

整体性

D:

综合性

2、关于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是()(1分)

A:

人的劳动能力

B:

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C:

劳动者

D:

智力

3、决定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的是(​​)(1分)

A:

人类的消费次序

B:

劳动分工顺序

C:

劳动力资源的总量

D:

劳动力资源的结构

4、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下列属于“农民工”品质特征的是()(1分)

A:

农村劳动力一般从事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低技术或无技术的简单劳动

B:

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随劳动及分配过程的结束而持续

C:

农村劳动力对于失去在城市经济部门的工作机会表现出更弱的适应与承受能力

D:

农村劳动力劳动收入随劳动总量及劳动强度的增加而递减

5、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是()(1分)

A:

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

B:

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扩大

C:

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

D:

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缩小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

6、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核心是()(1分)

A:

产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

B:

地区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

C:

行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

D:

部门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

7、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1958-1978年大体是()(1分)

A:

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B:

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C:

劳动力市场配置逐步得到发展

D:

劳动力三结合就业配置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是()(1分)

A:

市场供求

B:

价格信号

C:

劳动力市场信息

D:

物价水平

9、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1分)

A:

工业化进程

B:

社会因素

C:

农业政策

D:

工资及其收入水平

10、影响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1分)

A:

社会总人口规模

B:

农业劳动生产率

C:

农业政策

D:

农产品贸易

11、下列有关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不正确的是()(1分)

A:

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基础

B:

向非农产业转移

C:

离土离乡

D:

逐渐回流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

12、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宏观”应理解为()(2分)

A:

产业层面

B:

行业层面

C:

职业层面

D:

社会层面

E:

地区层面

13、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相比,具有的特点包括()(2分)

A:

能动性

B:

创造性

C:

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D: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两重性

E:

时效性

14、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2分)

A:

劳动手段

B:

能源

C:

劳动对象

D:

生产工艺

E:

生产力布局

15、产权结构的基本特点包括()(2分)

A:

排他性

B:

收益性

C:

强制性

D:

可转让性

E:

社会性

16、我国农村劳动力变动的特点有()(2分)

A: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B:

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C:

农业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

D:

离土离乡

E:

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

17、下列不属于决定就业增长因素的是()(2分)

A: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变化

B:

就业吸纳弹性系数

C:

自愿失业的劳动力数量

D:

经济增长率

E:

产业结构转型

三、文字题(共13题,共68分)

18、名词解释:

劳动力资源。

(4分)

19、名词解释:

交易成本。

(4分)

20、名词解释:

劳动力流动。

(4分)

21、名词解释:

人口迁移“推一拉”理论。

(4分)

22、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

(4分)

23、名词解释:

就业结构。

(4分)

24、简述我国城乡劳动力配置现状。

(5分)

25、简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

(5分)

26、简述我国就业结构的特点。

(5分)

27、简述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

(5分)

28、简述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

(5分)

29、试述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9分)

30、试述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

(10分)

1201-广东省-宏观劳动力配置

总分:

91

一、单选题(共11题,共11分)

1、【考点】最优化

答案:

A

解析:

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对所要研究的事物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的一般途径或路线。

最优化。

寻求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最优化状态,这是进行研究的最终结果,达不到最优,意味着资源的浪费。

如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如何达到最优状态。

2、【考点】劳动力

答案:

A

解析:

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

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

其中第一种解释表达了劳动力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

3、【考点】宏观劳动力配置规律

答案:

A

解析:

人类的消费次序决定了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即劳动力资源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顺序进行分配。

4、【考点】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态分析

答案:

A

解析:

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民工”具有以下几个品质特征:

(1)农村劳动力一般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低技术或无技术的简单劳动,其劳动收入随劳动总量及劳动强度的增加而递增,并且弹性较大;

(2)农村劳动力除根据所提供劳动的质和量取得劳动收入外,不享受来自企业的任何福利性待遇,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随劳动及分配过程的结束而终止;(3)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工作机会的失去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承受能力。

5、【考点】刘易斯模型及其修正

答案:

C

解析:

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就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

6、【考点】刘易斯模型及其修正

答案:

D

解析:

任何提高农业自给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做法都会造成资本主义部门实际工资的提高,从而造成资本家剩余的减少和资本积累率的降低。

刘易斯模型的核心内容是部门之间生产力的差异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

7、【主考点】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副考点1】1958-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副考点2】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

答案:

B

解析:

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二、1958-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三、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

8、【考点】工资

答案:

B

解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号是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

从劳动力派生需求的特点来看,工资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但本质上是社会需要劳动力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如果这种物品或劳务是紧迫的或是社会上供不应求的,那么,这种产品或劳务的价格自然会提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相应地,企业也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事这种物品或劳务的生产。

9、【考点】工资及收入水平

答案:

D

解析:

工资及收入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收入高的地区和行业,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如果农业部门的工资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和行业的收入水平,劳动力就会由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出反之亦然。

10、【考点】农业政策

答案:

C

解析:

农业政策对农业劳动力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投入政策、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农产品贸易政策、农村教育投入政策等都会影响到农业劳动力的配置。

农业投入的增加,相应地会刺激劳动力的需求;反之,会减少农业劳动力的需要。

农业内部产业政策的调整,直接决定着农业内部劳动力在行业间的配置。

11、【主考点】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副考点1】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副考点2】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

答案:

D

解析:

农村劳动力的配置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2.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3.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

12、【考点】研究对象

答案:

ABE

解析:

宏观劳动力配置作为劳动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任务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但它不是从微观的角度,不是研究企业内部各岗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而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13、【考点】劳动力资源

答案:

ACDE

解析:

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

4.具有时效性。

14、【主考点】劳动手段

【副考点1】能源

【副考点2】劳动对象

答案:

ABCDE

解析:

物质技术因素是与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情况有关的各种因素。

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

1.劳动手段。

2.能源。

3.劳动对象。

4.生产工艺。

5.生产力布局。

15、【考点】产权的概念

答案:

ACD

解析:

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

排他性——拥有者和使用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

它决定了资源的成本和收益由谁负责。

可转让性——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转让。

这是不同的资源所有者能够进行交易的条件。

强制性——产权是受到保护而不容侵犯的。

16、【主考点】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副考点1】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副考点2】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农业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

答案:

ABCDE

解析:

具体来看,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二、农业劳动力紊质不断提高。

三、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农业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

四、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趋势。

1.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2.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3.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

17、【考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弹性分析

答案:

BD

解析:

决定就业增长的两个因素:

一是经济增长率,二是就业吸纳弹性系数。

就业吸纳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具体到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是指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每改变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大小。

三、文字题(共13题,共68分)

18、【考点】劳动力资源

答案:

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19、【考点】交易成本

答案:

交易成本是一项交易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广义上看,它是指协商谈判所需的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制定谈判策略所需信息的成本,所花的时间,以及防止受到欺骗所花的成本。

20、【考点】劳动力流动的含义

答案:

劳动力流动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

通俗地讲,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

21、【考点】其他劳动力流动模型

答案:

人口迁移“推一拉”理论是唐纳德·博格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认为:

从运动学角度看,人口迁移是两种不同的力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迁移的力量,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迁移的力量。

22、【考点】产业与产业结构

答案: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关联方式。

23、【考点】产业与产业结构

答案:

就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内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24、【主考点】劳动力资源的总量

【副考点】城乡劳动力资源结构

答案:

一、劳动力资源的总量1、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对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进行有效控制,导致人口的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

庞大的人口数量也给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人均水资源、能源、土地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就业人数占全国人口数的比重也由1952年的36.1%逐步提高到2004年的57.9%。

2、全国就业人员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在增加二、城乡劳动力资源结构1、从总体趋势上看,城镇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呈上升的趋势,乡村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总体来看呈下降的趋势,但乡村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仍是庞大的。

从城乡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来看,城镇就业人员数量经历过几次波动。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经济单位的注册登记类型来看,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宽。

城镇中以国有单位为主的单一就业渠道,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就业的格局,不再以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为主体。

25、【考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

1.能满足有效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2.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

3.各产业间能相互补充配套、协调发展,出现资源供给不足或产品过量时,通过进出口贸易进行补充调节。

4.能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

5.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口。

6.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26、【主考点】改革开放前(1952-1977年)的就业结构

【副考点】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的就业结构

答案:

(一)改革开放前(1952-1977年)的就业结构1.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滞后于产值结构的变化。

2.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出一种超前提高的状态。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的就业结构

1.女性就业结构变化明显

2.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3.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非国有部门的就业人数上升较快

27、【主考点】农业劳动生产率

【副考点1】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

【副考点2】工资及收入水平

答案:

决定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

(三)工资及收入水平

(四)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动

(五)工业化进程

(六)农产品贸易

(七)农业政策

(八)社会因素

28、【考点】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

答案:

(一)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

(二)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三)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29、【考点】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答案:

(一)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

(四)加大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社会风险

30、【主考点】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副考点1】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副考点2】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答案:

(一)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二)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四)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六)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

(七)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