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docx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
城区一小学区五小校区刘玉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和实施新教材,即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课标教材已经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六年了,在这六年的使用和探索中,我们感受到新课标、新理念带给学生的快乐,同时也体会到它带给我们教师很多思考。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
所以如何灵活使用教材就成了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
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
因而,对实施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学科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已是时代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地以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他们这样做。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
这无疑是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我认为可把握住这样的原则,在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真正体现出数学教学的简单化。
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解读”和“活用”二者问题的关系。
一是正确“解读文本”。
包括获得自己所需资源,理解编者编排意图,疏理知识点,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是教学的“血肉”,“活用”的根基。
二是“活用教材”。
将教材中所获得的“资源”,经过转化、整合,思考,简单化,生活化等优化学活动,创新设计来攻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这便是教材的“活用”,也是教学的“灵魂”。
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点滴做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解读文本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我们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关系到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解读文本需注意两方面:
1.读懂文本编排意图,搞清文中插图和旁注文字、提示语
现行人教课标版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插图,包括实物图、示意图、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等,在插图旁还标注文字、提示语,这些有机的编排成分能配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能沟通数学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
教材中常出现解题指导思想、方法等的旁注文字,提示语,它能帮助教师正确分析难点,突出重点、指导教法,启发学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导学生学法,掌握知识要领。
合理运用好教材的主题图,我们看到很多老师不用主题图,直接把题目写在黑板上,还是让我们的数学课变得枯燥、单调(但也不是每一个题都用主题图出示,我们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改编主题图,自主创设新的情境。
主题图是让孩子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突破难点.比如三年级下册第29页的解决问题,孩子和小精灵的几句话:
可以这样想,“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大约多少钱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
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这就是本课的重,难点。
像这样的内容课本上几乎每个例题都会有,而这些题都是本题的重、难点;在学生的学习中,他无疑就是一个领航灯,带着孩子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2,精于解读教材的主题情境图,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
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以前我只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就是因为它不易变形,2014年秋使用了新教材,才发现,原来它的稳定性还有另外一层原因:
唯一性。
因为只要三条线段的长度一定,就只能拼摆出一种三角形来,但四条一定长度的线段,却可以摆出不同的四边形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活用教材”
1、精于解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资源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中单一机械的例题呈现形式,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大量的精美图片,注重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融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与情境中,注意通过情境图引出学习内容。
例如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和平年闰年”这一内容,教材79面下面有一个“你知道吗?
”我觉得在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课件出示)。
这一图片的呈现让学生明白,一年365天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自然现象。
然后让学生把一年的365天平均分给12个月,发现每个月是30天,但是又多出5天,怎么办呢?
接下来
我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年历的演变过程和科学依据,。
在介绍平年、闰年时,我仍然用了“你知道吗”这一图片。
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闰年和平年。
并用动态呈现了这一内容。
应该说教材中触手可及的生活原型、鲜活生动的呈现形式,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都蕴含着对教学活动的启示,极大地激发着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精于细致、深刻、准确地理解、深入研究教材的主题情境,注意挖掘教材主题情境中蕴藏的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对主题情境的有序观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而开展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重视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的被掌握和灵活运用。
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这节课,本身比较抽象,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先让每个组的孩子在家里带了橘子和柚子,我事先准备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下面是我的这节课的部分课堂片段:
面积的意义
师:
请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橘子和釉子。
师:
请同学们把橘子皮剥下来,与釉子皮比较,谁大?
生齐答釉子皮大。
师:
这个大小指什么大小?
生l:
不包括里面的,只指表皮。
生2:
我认为外面的部分叫表面。
师:
对!
数学上把它叫做物体的表面积。
通过刚才的比
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齐说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二)
师:
(发放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一张)
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能将拿到的图形涂满颜色。
生l:
(委屈)我还没涂完。
师:
你能说说为什么没涂完吗?
生1:
因为我的圆形最大。
师:
你涂得圆形什么最大?
生l:
面大。
师:
通过刚才的涂色活动,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生2:
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上述两个教学片段中,我都没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简单的自制教具搬到课堂上,这些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同样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师生有趣的活动中,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教学,由此可见:
身边的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两个片段中什么叫面积,面积的大小等非常抽象,教师开展了比较橘子和釉子的大小、涂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虽然简单,但它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兴趣顷刻间被调动起来,都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
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用到多媒体,但是自制教学用具太过复杂,学生很难准备到位,必然影响学生整体参与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抑制,而身边的教学资源有的自然天成,有的制作方便,只要教师巧妙利用,就可为达到非常理想的课堂效果.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可以问学生:
“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
”当学生的答案不一时,再进行小组合作,用量、拼、分割等方法来探索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学生有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再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也就轻松自然。
这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世界得到了拓展和提升,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这种内在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源泉。
3,替换改编教材。
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性
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大多已体现了现实性和灵活性,但由于地区和城乡的差异,任何教材都不能保证所有题材都适合所有学生的生活验。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题材进行灵活处理,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来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数字编码”这一节内容,课本以邮政编码的题材引入的。
教学时,教师可把此题材替换成身份证的题材引入。
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身份证每个公民都有一个身份证。
对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以及号码中每个数字的编排含义。
学生都很想知道。
因此用身份证的题材引入新课,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接下来学习邮政编码,就简单多了。
这样的教学,既体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现实性,又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深化教材。
使课堂教学更有探索性。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时,因为孩子们都有购物的经验,所以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都买过什么,物品的价格是多少,买了多少,用了多少钱,并一一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再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解决求总价、单价、数量的问题,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最后让学生把课本上的例题作为练习题完成在课本上,学生在融入数学知识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应用价值
4、勇于重组教材,激发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数学
教材作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仅是提供给你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条思路,在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面前,你完全可以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以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为追求目标,在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前提下勇于对教材进行合理、适度的重组,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这节课看似简单,老师只需要说清楚如何使用量角器,学生就可以自己试着量角了,但是在这样的一切课后,留给我们老师的思考也会有很多:
1.课堂学生似乎轻松地学会了角的度量,难道他们真的没有遇到问题吗?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否还有比掌握量角的技能更重要的东西呢?
3.如何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呢
这样的课堂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
…….
于是,这节课我以这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
。
(课件角的度量)
整个课堂,学生都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了茫然、失望、喜悦、满足等情感体验,不仅探索出了方法,更明白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从大局出发,整体考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然而无论对例题怎样的改编重组,始终都不能丢弃课本,
5、乐于拓展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素养。
今年3月份,我有幸在南阳聆听了由谢兆水老师执教的《交换律》一课。
他对教材的处理让人耳目一新。
基于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单独讲加法的交换律内容略少,但如果加上加法结合律课时容量又偏大。
这时谢老师采取的方法是将加法交换律拓展到减法、乘法、除法中去。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归纳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数学的思维方法。
上课伊始,谢老师通过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每个人便有两种思想”,使孩子们从人文角度认识交换的意义。
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的探究。
然后从两个数相加来说明加法运算中的交换现象,并从同学们的例子中归纳总结成统一的公式a+b=b+a,进而让学生举例验证三个数相加,四个数相加,五个数相加……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这样就将加法交换律推广到了整个加法运算中。
接着运用类似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中的交换律。
在探究减法时,我以为两个数相减不能交换,他就会顺理成章的让孩子去们探索乘法的交换律,谁知他问同学们:
“两个数相减不能交换,那三个数相减呢?
专家就是专家,一句话就让他的课堂方向与众不同。
研究一种现象,不能遇到问题就退却,那你将与成功失之交臂。
”他重视的是孩子们学习、探究数学的方法的培养,而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学习,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思考“怎么教”,更要思考学生“怎么学”,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想的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的思考与探究数学。
回来后我就想我怎样在课堂上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这种思维能力呢?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一组数,然后让同学们回忆我们在认识分数时,都是从它的哪些方面去认识的?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自学提示。
让学生回顾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归纳总结这类课型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6、充分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
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动态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通过生活中的情景图初步感知秒这个时间单位,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一个数、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眨一下眼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
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
(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
(2)闭上眼睛数出5秒、10秒、20秒等,找出和实际时间的差别;(3)先估计读一首古诗用多长时间,再看着钟面读一遍,记录下所用的时间;(4)自己定时间,同桌看时间互做;(5)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再利用课间或体育课到操场实际跑一跑等活动,让学生在反复的体验中,感受时间的长度,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是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课件的一部分。
这是课本上的主题图观察之后我们可以动态显示小红的一天。
然后动手操作,同桌合探,之后再动态演示。
最后总结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方法。
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观、新理念,我们只有更新观念,正确到位的解读文本,灵活应变的活用教材,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
在教学中真正达到正确“解读文本”到“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攻破我们的教学重、难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数学课堂因解读精辟而变得精彩纷呈。
做为一线教师,我们在备课时有时有一时的冲动,有时为自己的想法而沾沾自喜。
可是有时一节课下来或回头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
?
一最终的总结将会是“只有沉下去,我们才会跳出来。
要想跳得高,跳得精彩我们就要仔细地研读教材,理解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