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965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docx

姜堰区张甸中学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

第3周

X1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导学案

课题:

3-1消费及其类型

编制:

薛峰

【知识梳理】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

(主要?

唯一)

收入是消费的和。

(1)当前可支配收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消费就越大。

(2)未来收入预期:

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预支将来收入的就会加大。

(3)社会收入差距: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

2.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

因素

关系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

(根本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居民收入

(主要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收入预期

社会收入差距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消费观念

(主观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注意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外,物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

例题1、2013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2.67万亿,接待总人数超过34亿人次。

我国旅游市场火爆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提倡扩大内需,鼓励消费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物价下跌,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D.食品支出减少,额外开支增加

例题2、解读图表¡°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得到的结论是(  )

A.经济发展决定收入水平

B.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C.收入差距影响消费水平

D.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例题3、下列能正确反映收入差距(G)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L)关系的图例是(  )

 

二、消费类型

1.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

、贷款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

、和。

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的消费。

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2.恩格尔系数

(1)含义:

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例题4、小王在2013年¡°十一¡±举办婚礼。

他在¡°五一¡±期间贷款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花了3万多元购置了家用电器,举办婚礼时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

小王的这些消费方式分别属于(  )

A.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例题5、下表反映的是2002~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

年份

2002

2005

2008

2012

2013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46.2

43.8

42.9

40.6

39.3

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

43.7

37.5

36.2

34.9

36.2

表格说明(  )

¢Ù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Ú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Û我国城乡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越来越占主导 ¢Ü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不断改善

A.¢Ù¢ÚB.¢Ú¢ÛC.¢Û¢ÜD.¢Ù¢Ü

例题6、2014年山东与江苏、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

地区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乡收入之比

江苏

26341

10805

2.44∶1

浙江

27283

11553

2.36∶1

山东

22792

8342

2.73∶1

(1)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信息?

(2)结合该表反映的信息,请为山东省扩大内需提建议。

解析:

设问

(1)主要考查了当前我国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山东、江苏、浙江三省的对比,体现了收入对消费的制约作用。

设问

(2)在设问

(1)对影响消费因素考查的基础上,逆向引导学生分析怎么做,主要考查探究和讨论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3周

A1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练习

课题:

3-1消费及其类型

编制:

薛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策略。

从根本上来说,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要(  )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

D.加强管理,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

2.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

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理论上会导致(  )

A.家庭劳务消费的缺失  B.家庭消费出现新的热点

C.家庭消费水平的下降D.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

3.2012年2月22日阿里巴巴网报道,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以及人们消费理财观念的日益成熟,贷款买车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贷款消费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消费方式(  )

①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②能够促使资金的流通 ③能刺激消费,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④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消费方式悄悄发生着变化。

过去人们喜欢待在家中,享受饮食大餐。

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在春节期间享受文化大餐或者外出旅游度假。

据此回答4~5题。

4.从消费类型看,旅游消费属于(  )

①劳务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5.对当前人们春节消费中提高了文化消费的比重,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结构趋向合理 ②恩格尔系数提高了,消费水平降低了 

③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协调发展 ④恩格尔系数降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6.要使漫画中小小的梦想不再成为美丽的奢望,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必须做到(  )

①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③缩小收入差距 ④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36.3%下降至3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43.1%下降至34.3%。

这说明(  )

A.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很不完善,但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农村居民生存资料的消费在不断下降,消费水平较高

C.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等具体基金。

可见,这一基金是全社会的救命钱、养老钱,但是长期以来,群众对这一重要的基金却知之甚少,直到2006年上海爆出了社保案基金案,涉案金额达上百亿,才引起了社会对社保基金的广泛关注:

原来社保基金总额如此巨大,这些钱到底能不能管理好?

  那么,社保基金总额到底有多少,真的多吗?

  筹措足够的基金是进行管理的重要前提,2014年5月29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8269亿元,去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4亿元。

基金支出合计27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85亿元,增长率为19.7%。

这些数字看似庞大,但正如温家宝同志所说:

“一个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很小。

“特别是我国正快速的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将与日俱增,我国基金总额虽然增速很快,但是远远不能跟上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

  这些钱到底管理的好不好?

  除了筹措资金,社保基金的管理还有其他重要方面,比如依法支付、投资保值等等。

自上海社保案案发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安全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投资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再次出现社保蛀虫。

但是,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有关专家经过调研发现,社保基金的管理现如今存在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制定的政策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带有明显的部门主义色彩,而且相关协调性也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效果;二是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公众监督的渠道不通畅。

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健全,也使得社会监督受到制约。

  综上,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在资金筹措、管理监督方面成绩显著,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为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因而,做好以下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协同作用,以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在基金管理方面,应完善相应法律规范,明确各机关部门的权责,更好的做好内部管理。

在监督方面,应完善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拓宽监督渠道,让群众放心交钱,安心生活。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全社会的保险钱,能否筹措到位,管理到位对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只要清醒的认识现在的问题,切实的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完成这项虽然艰巨但是关荣的任务,为全社会“兜好底“。

 

第3周

X2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导学案

课题: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编制:

薛峰

【知识梳理】

一、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消费心理

仿效性、

重复性、盲目性

优点: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端: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消费心理

标新立异

优点:

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端: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可提倡

攀比消费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弊端: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求实消费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优点: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

大力提倡

提醒 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例1、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例题2、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

有网购狂人表示,¡°卖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这种消费心理是

A.从众型的,这有利于钱花得物有所值

B.求异型的,这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

C.攀比型的,这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

D.求实型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

例题3、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

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

¢Ù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Ú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

¢Û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Ü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

A.¢Ù¢ÚB.¢Û¢ÜC.¢Ù¢ÜD.¢Ú¢Û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原则

要求

反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合理消费

既反对超前消费,也反对消费滞后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健康消费

反对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反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做到戒奢从俭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

注意:

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

(1)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2)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

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

例题4、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时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心。

有机小冬瓜每500克3.9元,有机苦瓜每500克5元,价格是普通菜的3~5倍,普通长茄子的售价每500克1.88元,而有机长茄子每500克22.98元,价格相差11倍。

尽管有机菜价格贵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

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

¢Ù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符合价值规律 ¢Û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Ü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A.¢Ù¢ÚB.¢Û¢ÜC.¢Ú¢ÛD.¢Ù¢Ü

例题5、由国际知名咨询公司贝恩顾问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者协会联合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这警示我们,消费应该(  )

¢Ù考虑我国生产力水平,抑制消费 ¢Ú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 ¢Û满足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Ü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A.¢Ù¢ÚB.¢Ú¢ÜC.¢Ù¢ÜD.¢Ú¢Û

例题6、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A.保护消费者健康B.可持续性消费

C.节约资源、能源D.保护生态环境

第3周

A2

姜堰区张甸中学高一政治练习

课题: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编制:

薛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看右面漫画: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最近,以年轻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的一群人热衷于在商场记下商品货号,再到网上购买,沉醉于这种“线上线下”的过程,这样一群人有个响亮的名字:

“抄号族”。

“货比三家不上当”,对于众多热爱网购的人们来说,对此更是深信不疑。

对于“抄号族”的消费,我们应该这样认识(  )

①是理性消费②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受价格变动的影响④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

小明是一位“换客”,他将自己闲置的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

“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

A.是一种商品流通B.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C.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D.可以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

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

“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消费观念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5.针对上述现象,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应该践行的原则是(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买房可以自行设计,旅游可以自定路线,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城镇居民的生活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  )

①说明体现求异心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③说明生产者针对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④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中国财经报》报道,由上海市环保局倡导的“绿色饭店”在上海悄然兴起。

所谓“绿色饭店”就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抵制食物浪费”。

“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

A.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B.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C.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D.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

二、非选择题

8.20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年轻一代被称为“80后”。

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作主”,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和个性化。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

货币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许多人很少考虑为将来而储蓄,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常常是“月光一族”。

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

(2)“80后”追求个性,热衷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有何积极意义?

(3)针对“80后”消费现象,向该群体就“做理性的消费者”发出倡议。

如果让你执笔书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消费心理、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

(1)问直接点出了考查消费心理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注意抓住材料中描述“80后”消费行为的有关词句,联系教材中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对应回答即可。

(2)问,首先根据设问中“80后”追求个性,热衷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判断其应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然后联系教材内容说明其积极作用。

第(3)问,排除设问的技巧,本问实际上考查教材中理性消费者应当践行的正确的消费原则,只要掌握教材知识,不难做出正确解答。

 

【社会热点】

土豪文化

“土豪”是近来流行的网络热词,意指现实世界中物质富足但又缺乏文化内涵的社会群体。

比如炫富、非理性消费,其表现不一而足。

“土豪文化”实际上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公众的关注和使用迅速流行开来。

  土豪文化的流行满含对现实世界部分社会群体的嘲讽,其出现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合理性,但其对拜金主义的助虐,对公众价值观念的误导也值得我们引以为思。

  首先,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崛起为“土豪文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

从“白富美”“高富帅”到“甄嬛体”再到“元芳你怎么看”,“土豪”只不过是网络快餐文化的一部分;其次,某些社会群体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同时,忽视了文化内涵的积累,成为“土豪文化”的标杆,当然,在不注重文化素养的追求这一点上,我们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反思;再次,公众价值观念的偏差使公众在逐利动机指导道德评判的当下,既对“土豪”嘲讽,又对“土豪”倾羡,从网络里流行的“与土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活动就可窥一斑;最后,“土豪文化”的流行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呼唤。

  面对“土豪文化”我们既不必过于焦虑,也不要熟视无睹。

我认为“土豪文化”的流行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加强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引导,让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勤劳致富的主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创建,真正践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第二,进一步推进面向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有必要引入媒介素养课程,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使用新媒介,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化;第三,针对先富群体,社会舆论要做好文化消费和慈善消费的引导,逐步改变部分先富群体“富而不贵”的公众印象;最后,要大力推进收入分配调节,逐渐缩减贫富差距,真正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导的社会公平。

唯有如此,才是对待“土豪文化”的正确态度。

第3周

周末作业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易错点

编制:

薛峰

易错点1 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

提醒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矫正训练1 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社会商品、服务价格水平下降

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

易错点2 误认为贷款消费即超前消费

提醒 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应该辩证分析。

如果贷款消费与自己的收入状况相适应,就不属于超前消费。

矫正训练2 (2011·重庆高考)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

由材料可知(  )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

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

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易错点3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提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中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上升,但仍以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为主。

矫正训练3 (2012·海南高考)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易错点4 四种消费心理区分不清

提醒 对于不同的消费心理,要作出正确的区分,一是看其表现,二是看其造成的结果或影响。

除了攀比心理不健康外,对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要做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矫正训练4 在成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成为¡°抠抠族¡±和¡°海囤族¡±。

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