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637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docx

幼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收获果实

大班社会活动收获果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

2、培养幼儿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力。

3、帮助幼儿进行田间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劳动园地的有关事宜。

2、为幼儿准备适宜的工具,备足开水及卫生保健用品。

活动过程:

一、出发前向幼儿讲明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幼儿明白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在旅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赏秋季景色,认识一些蔬菜、果实,感受田野丰收的美景。

二、来到劳动园地后,引导幼儿主动问候他人,向农民伯伯学习使用劳动工具的简单技能及农作物的采摘方法,如:

拔萝卜、挖红薯、拾花生等。

组织幼儿在教师和农民伯伯的帮助下采收劳动,注意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工具,不破坏农作物。

三、回园后和幼儿交流体会,说说劳动的辛苦,明白珍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四、师幼一起动手将采摘的农作物进行清洁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纸盒

活动目标:

1、  通过玩玩、做做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

2、  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

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  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

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

(是个长方体)

2、长方体有几个面?

(6个面)请你把这6个面找出来并标上数字。

3、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

长方体由6个面围合而成,有的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二、  拆一拆纸盒,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1、  拆纸盒

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从容易粘合处开始拆)

2、  纸盒还原,反复感知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改变关系。

谁会把手中的图形变回原来的样子?

重复还原几次。

平面的纸为什么会变成纸盒?

3、  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没有标数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观察拆开的平面图形:

大家找一找,刚才我们小朋友写的数字都在哪里?

除了有数字的面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

它们有什么用?

(重叠、粘贴、封口)

三、  讨论如何制作纸盒。

小朋友想自己来制作纸盒吗?

那我们该怎么来做纸盒呢?

大家先讨论一下。

1、幼儿自由讨论制作的方法。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制作的方法。

3、幼儿制作纸盒。

进一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数学《学习9的组成》

活动内容:

数学《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

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

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

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

有什么不同?

它们各有几朵?

”(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

”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

”“请把分合式读一遍。

”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

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

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内容:

数学《学习9的组成》

 

大班主题:

逛超市

兴趣点:

超市中堆积如山的促消品、拥挤的人。

第一阶段:

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丁绮唯问:

“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

”马上,陶欣奕就说:

“这几天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

”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争先恐后地说:

“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

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

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

“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

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

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4"5人)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

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

——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

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

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

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

——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

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

那个地方叫什么?

——引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

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刘俊杰——糖);有的是一人购买几件商品,正好2元(徐大治——糖果1.6元铅笔0.4元);有的是两人合作购买4元(陆静文姚昕宇——圣诞老人4元)……在结帐时,幼儿还不忘向售货员索取购物单。

第三阶段:

超市的价目表

刘俊杰:

价目牌上的颜色不一样的。

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

为什么?

——引发幼儿思考优惠的意义。

幼儿主动询问售货员,了解价目牌上的颜色不同所代表的意义。

回到幼儿园后,通过讨论,加上幼儿已有的购物经验,使他们更了解了优惠价,知道可以用比较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阶段:

超市中的购物袋

首先观察幼儿收集来的购物袋的不同:

购物袋上的字、袋子的颜色、还可以看标志……

幼儿通过观察对购物袋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王开璇(拿出2个联华超市的购物袋,一大一小):

为什么超市的购物袋不是一样大的呢?

——购物的数量多少。

陈允颉(拿着联华超市的购物袋):

这上面的为什么会有英文和数字呢?

它们是什么意思?

对于数字,幼儿很快就猜出是电话订购,但英文字母就没有概念。

当教师念了一遍之后,幼儿有了回应,意识到这可能是网址,大家都没有尝试过这种方法,于是,决定回家后自己都去试一试。

购物袋上的电话与网址

第五阶段:

环保问题

幼儿发现很多超市的购物袋的底部都有一个带有数字2的标志,都不理解这个标志的含义,于是就通过各个渠道去询问:

上网、查资料库,询问父母,终于从丁绮唯的爸爸那儿得到了答案:

原来这是一个环保标志。

幼儿对环保的购物袋展开了讨论,了解了一般塑料袋的危害,也引出了我们新的一个主题活动——环保。

   

有趣的门卡(8的加减运算)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

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

《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

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

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

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

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

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幼儿用书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

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

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

(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

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歌唱春天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学看图谱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并唱准曲调。

  

活动准备:

有关歌唱的图谱、节奏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春游,你看到了什么?

”  

(小树长出嫩芽了,小红花也开了-------)  

“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真漂亮,老师想用一首歌唱出来,听听我唱了哪些东西?

”  

(老师轻声歌唱)  

二、出示乐谱,启发幼儿寻找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

  

师:

“这首歌很长,我们可以用乐谱记下来,看看,这句歌词用哪张图?

”  

老师出示图谱,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听歌曲选歌词填空缺。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做的乐谱完成了。

听我来唱一遍。

”  

老师看图谱唱一遍  

幼儿自己制作图谱  

师:

“你想有张自己做的乐谱吗?

”  

“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请你听老师唱自己填,好吗?

”  

(幼儿听老师清唱自己填乐谱)  

“现在我们看看你填的和我的乐谱一样吗?

”  

(让幼儿对照乐谱)  

“好,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

”  

三、突出重点  

引导幼儿找出难点  

师:

“你觉得什么 地方不会唱的,很难的?

”  

(请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有谁会唱这个地方?

”  

“那请你们再听老师唱一遍吧。

”  

“现在我们都会擦黑能够这首歌了。

我们听着优美的琴声一起唱一遍吧。

”  

“谁来帮它起个名字?

”  

“我们把这首歌唱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  

三点水(语言)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认读汉字:

海、浪、洗、澡、汗、泪、汁、泳。

(2)使幼儿知道以“ミ”为偏旁的汉字均与水有关,并组词。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标有海浪、游泳、洗澡、流汗、流眼泪、橙汁等汉字的幻灯片。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卡片。

3、教学重点:

认读与“ミ”有关的部份汉字。

4、教学难点:

用与“ミ”有关的汉字组词。

5、教学过程:

幼儿看幻灯片认读汉字教师把标有汉字的幻灯片投影到荧幕上请幼儿观察画面旁边的汉字。

教师提问:

这些字表示什么意思?

与画面有什么关系?

请幼儿认读每张画面旁边的字。

请认识这几个汉字的幼儿到黑板前带领其他幼儿认读,并介绍自己结合图片认字的经验。

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读汉字①教师带领幼儿认读汉字,在认读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认读两遍后,教师手指汉字,让幼儿集体认读。

②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这些汉字的结构特征,提问:

A、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汉字都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每个字的构成都与水有关。

)B、这些汉字的结构是怎样的?

(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字的结构,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字是左右结构。

)C、教师请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字与水有关,讲出一些带“ミ”旁的字。

围绕认读内容开展活动老师告诉幼儿,中国的汉字很有趣,每一个字都表示一个意思。

如果把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词,意思就变了。

今天就请小朋友玩一个组字的游戏,看谁能把这些字和别的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字。

先请个别幼儿组词,然后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拼板儿组词游戏“。

(4)归纳认读内容

“认字竟赛“,采用小组抢答形式,帮助幼儿复习认读内容,老师举图片,幼儿要念出相应的汉字,老师念汉字,幼儿要举相应的图片。

看哪一组的幼儿先摇小玲,就请这组的幼儿回答认读内容,答得快、准、多的小组为优胜组,教师发给他们每人一个奖牌。

大班语言活动燕儿来

一、燕子飞来了。

1、老师提问幼儿燕子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的?

让幼儿知道燕子的生活习惯。

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做补充,并再次做详细描述。

二、燕子来做窝了。

1、幼儿听老师完整讲述儿歌。

2、儿歌中讲的是谁在做窝?

幼儿集体回答。

3、燕子做窝要做哪些运动?

做这些事情容易吗?

要是让你盖一个房子你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到底呢?

让幼儿回答。

4、那儿歌中燕子是怎样盖房子的?

三、燕子有志气。

1、从儿歌小朋友听到燕子该房子的故事,当遇到困难时燕子害怕了吗?

2、它是怎样干的?

3、我们听到燕子该房子的故事后,我们得到什么启发?

让幼儿自己归纳总结,老师做补充。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怎样干呢?

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手指套环

材料:

海面纸、卡纸、废旧纸盒等

玩法一 

在“手指”顶端写上数字(1-10),把指环套在相应的手指上,指环个数和数字相匹配。

(适合小中班幼儿)

玩法二 

在“手指”顶端写上数字(数字大小因需填写),在指环上写上算式,加减均可。

幼儿算出答案后,把指环套在相应的“手指”上。

(适合大班幼儿)

传话筒悄悄话的故事

开始部分:

师幼一起做律动《智慧树》。

请各位智慧宝宝坐好,听一段音乐《斗牛士》师:

“好听吗?

”“你是怎么听到的?

”“那么你用眼睛看到了吗,用手摸到了吗?

”“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导入新课程。

 

基本部分:

 

1、请幼儿用手摸自己的喉咙,然后分别大声和小声说话看看有什么感觉吗?

(多找一些幼儿说出他们的感受)师幼总结:

大声说话,喉咙震动的就大,小声说话,喉咙震动的就小。

 

2、请幼儿用勺子敲敲瓷碗里面的水,分别轻轻敲,用力敲,看看用什么发现吗?

幼儿回答完后师幼一起总结:

轻轻敲碗,发出的声音小,碗里的水动的小;用力敲碗,发出的声音大,碗里的水动的也大。

 

师总结:

哦,原来振动产生了声音,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3、做律动“科学泡泡”调动幼儿情绪。

 

教师放电话铃声,然后接电话。

(两个纸杯做的电话)教师装出很神秘的感觉,提高幼儿的兴趣。

 

a教师将范例电话发给幼儿让他们观察它的做法。

然后把做电话的材料发给幼儿让他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制作一个电话。

 

b在做的过程中,教师找做的步骤较好的幼儿为例,鼓励其余的幼儿也跟着做。

 

c待全体幼儿都做完后,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的步骤。

 

d请他们之间互相说说悄悄话。

(教师留意幼儿在打电话时的动作规则,如:

棉线是否拉直;说话是嘴巴对准杯口,听的时候耳朵要贴到杯口上。

)请幼儿说说刚才在通电话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e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再次和好朋友说说悄悄话。

 

f请几名在打电话过程中规则比较好的幼儿到前面做以下示范。

 

结束部分: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和智慧爷爷到智慧国去参加“智力大比拼”。

结束

大班科学认识声音的特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了解声音的特性,引起幼儿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会幼儿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

3、丰富词:

振动、噪音。

活动准备:

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

2、各种操作器具:

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

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

(一)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

1、出示青蛙和鼓

师:

这是什么?

(青蛙)

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

(敲击鼓面)

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

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

(振动)

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

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

(声音)

现在呢?

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丰富词:

振动)

(二)幼儿介绍自己,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在振动。

师:

鼓面振动能发出声音,人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喉咙。

当我们不发出声音时,喉咙怎么样?

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三)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的产生(分6组)

1、我这里有许多东西,你们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我们去试一试吧!

(6种颜色为6组)

2、从小组的形式回答

师:

刚才你们都试过了,现在,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

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的?

(。

二、感知声音的特性

1、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1)请1——2位幼儿上来敲击乐器(响板和小铃)

师:

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动作,请你们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那响板、小铃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

(空气)

2、感知声音的大小

(1)教师击鼓,你们听到鼓声了吗?

(2)教师拿出一只时钟,请幼儿听一听(不让幼儿看到)

师:

现在你们听到什么声音?

(有:

你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拿时钟请每一位幼儿听一听

(3)教师小结: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别处的声音,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害,教会幼儿保护嗓子

1、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声音?

喜欢听什么声音?

2、放录音

师:

录音中的声音你喜欢听吗?

为什么?

这些令人感到难听的是噪音。

3、小结:

在生活中,有的声音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会损害人的健康,在平时,我们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四、声音的保存

师: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欢庆一下吧!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样东西,合着春天的音乐,发出美妙的声音吧!

1、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伴奏

2、让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吧!

(教师指挥。

五、结束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