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748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docx

井巷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

第八章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

第一节松软岩层巷道施工

一、概述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已逐步开展第三纪褐煤田的开发工作,如建设了舒兰、辽源、沈兆和龙口等矿区。

在开发这类煤田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大量的粘土质松软岩层。

在这种岩层中,地压很大,巷道维护极端困难;同时,有些生产矿井及新建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深部地压也有明显地增加,给巷道维护同样带来许多问题,巷道竣工不久,就严重变形破坏,需要经常翻修,耗费人力、物力和资金,严重影响矿井建设和正常生产。

松软岩层具有松、散、软、弱四种不同属性。

所谓“松”,系指岩石结构疏松、密度小、孔隙度大的岩层;“散”,则指岩石胶结程度很差或末胶结的颗粒状岩层;“软”,是指岩石强度很低、塑性大或粘土矿物质易膨胀的岩层;“弱”则指受地质构造的破坏,形成许多弱面,如节理、片理、裂隙等破坏了原有的岩体强度,极破碎、易滑移冒落的不稳定岩层,但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还是较高的。

在松软岩层中施工巷道.掘进较容易,维护却极其困难,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和支护形式、支护结构,往往不能凑效。

因此,研究软岩支护问题便成为井巷施工的关键问题。

由于各矿区松软岩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差异很大,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适应各个矿区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方式。

尽管如此,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还是逐步摸索出一些松软岩石巷道施工的基本规律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必须根据岩层性质和地压显现特点选择合理支护方式和结构,正确选择巷道位置和断面形状,同时要加强巷道底板的管理,采用合理的掘进破岩工艺以及对围岩进行量测监控等,如能结合工程的具体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有可能比较顺利地在松软岩层中进行施工,并使巷道易于维护而处于稳定状态。

二、松软岩层巷道施工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选择各道位置

合理选择巷道位置是保证巷道处于稳定状态最关键的决策之一。

选择巷道位置应着重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岩石性质应尽量将巷道布置在遇水膨胀量小、质地均匀、较坚硬的岩石内。

在同一条巷道内,即使团岩性质只有微小的差异,巷道压力的显现也有明显的差别。

如沈北前屯二井-200岩石大巷约两个交岔点,一个处于紫红色为主的杂色凝灰岩里,由于岩体较完整,交岔点比较稳定;而另一个处于灰绿色为主的凝灰岩中,由于岩体较破碎,交岔点的破裂较严重。

辽源梅河三井-180m水平运输大巷,原布置在具有膨胀流变性质的第三纪泥灰质页岩内,采用料石圆碹,收敛量达620mm,60天后碹体逐渐破坏。

当大巷后移70m,开掘在白垩纪赤色砂岩中之后,虽然延长了石门长度,但巷道地压显现大为减弱,围岩变形仅有2mm。

2.支承压力的影响前屯煤矿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回采动压是造成煤层底板岩石大巷破坏的主要原因。

凡是煤层开采以后,其底板岩石大巷的压力就有明显的增加。

底板岩石大巷与煤层距离的大小和落煤方式有关。

用风镐落煤时,岩石大巷距煤层达20~30m时,基本上可不受动压的影响。

而用放炮落煤时,岩石大巷距煤层40m以外还仍然遭到破坏。

除了要避免支承移动压力的影响外,还必须避开采场上下固定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应把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或原岩应力区内为最好。

前屯煤矿是将岩巷布置在距煤层垂距20~30m,与采场上端煤柱上角水平线成45。

角的范围内,受到压力较小,如图8-1所示。

(二)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由于松软岩层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巷道文护不单纯受者层的重力作用,有时周围都受到很大的膨胀压力。

有时巷道的侧压比顶压大几倍。

若采用常规的直墙半圆拱或三心拱形断面显然难以适应,往往造成巷道的破坏和失稳。

因此,合理选择断面形状对维护松软岩层巷道的稳定尤为重要。

巷道断面形状,主要应根据地压的大小和方向来选择。

若地压较小,选用直墙半圆拱形是合理的,巷道周围均受到很大的压力,则以选择圆形巷道断面为宜,若垂直方向压力特别大而水平压力较小时,则选用直立椭圆形断面或近似椭圆形断面是合理的;若水平方向压力持别大而垂直方向压力较小时,则应选用曲墙或矮墙半圆拱带底拱、高跨比小于1的断面,或平卧椭圆形断面。

(三)破岩方式的选择

在松软岩层中掘进巷道,破岩方法最好以不破坏或少破坏巷道围岩为原则。

若采用钻眼放炮破岩,也应采用光面爆破。

淮南潘一矿在软岩中采用光面爆破,用超声波测定围岩松动范围,两帮大约为l.0m左右,而拱顶则为1.3~1.5m,还是对围岩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龙口北皂煤矿在软岩中光爆效果不好,采用只放开心炮,而后用风镐或手镐刷大,对因岩稳定有利。

沈北前屯矿基本上废除钻眼放炮,而全部采用风镐掘进。

舒兰丰广五井用煤巷掘进机破岩,巷道几乎没有变形。

(四)支护方式和支护结构的选择

在松软岩层中,巷道一经掘出,若不及时控制,则围岩变形发展很快,甚至围岩深处也有不同程度的位移,继而可能出现围岩碎裂、流变以致垮落。

如果架设一般的梯形支架,将会出现断梁,拆腿等现象;即使采用拱形料石或混凝土整体文护,亦常因巨大的不均匀地压作用而导致巷道失稳和破坏。

为了解决松软岩层巷道的支护问题,我国许多生产和科研部门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共同的结论是:

对于这种特殊的不良地层,其支护结构应有“先柔后刚”的特性,一般需要二次支护。

松软岩层的地压显现属于变形地压,初始支护应按照围岩与支架共同作用的原理,选用刚度适宜、具有一定柔性或可缩性支架。

它既允许围岩产生一定量的变形移动,以发挥图岩自承能力,同时又能限制围岩发生过大的变形移动。

锚喷支护是具有上述特性的支护形式,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初始支护结构。

此外,U形金属可缩性支架也基本上符合上述要求,也可用作初始支护。

二次支护的作用在于进一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采用刚度较大的支护结构。

若采用锚喷支掺作为初始支护时,二次支护仍可采用锚喷文护,也可砌碹。

在重要工程,或地压特大地段,在喷射混凝土中还应增加钢筋网和金属骨架,即构成锚喷网金属骨架联合支护结构。

锚喷支护总厚度以150~200mm为宜。

锚杆长度一般根据开巷后的塑性区范围而定。

在软岩巷道中,塑性区范围有时很大(一般2~3m,有时可能超过3~5m),此时采用长短结合锚杆较好,长锚杆大于1.8m,短锚杆在lm左右。

长锚杆可以抑制塑性区的发展,而短锚杆可以积极加固松动圈的围岩,使其构成稳定的承载环。

在锚杆的长距比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短而密的锚杆比长而疏的锚杆效果好。

采用料石或混凝土块砌碹作为二次支护时,因长条形料石和混凝土块在碹体中受力情况不好,在不均匀地压作用下,多数由于点接触形成应力集中而使碹体局部遭到破坏。

为了克服这一弱点,应选用异形料石或异形混凝土块作为砌体材料,金川、舒兰、沈北等矿区都有成功的经验。

图8-2是舒兰设计采用的异形混凝土块碹;图8-3是前屯煤矿使用的异形料石圆碹。

料石和混凝土块砌碹结构是国内软岩支护过去常用的支护形式,只要提高施工质量,调整砌块的规格,保证壁后充填密实,或在砌块之间加入可缩性木板,均能大大提高磁体的支护效果。

在苏联、比利时等国支护软岩巷道,尤其是采深较大的巷道,常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支护,并向大型钢筋混凝土块发展,用吊装机械安装。

近年来我国少数煤矿,如沈阳矿务局大桥煤矿也已开始使用这种钢筋混凝土块来支护软岩巷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次支护应在围岩地压得到释放、初始支护与围岩组成的支护系统基本稳定之后进行。

围岩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不仅取决于岩层本身物理力学性质,而且与初始支护时的支架刚度密切相关,因此它的变动范围往往很大。

为了保证二次支护的效果,最好进行围岩位移速度和位移量的量测,并绘出相应的变化曲线,如图8-4所示。

取位移速度和位移量的峰值下降后所对应的时间t0为二次支护时间比较稳妥可靠。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各矿区松软岩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必须从实际出发,选用适合本矿区岩层特点的支护形式。

如有的地层岩石流变很突出,若不立即封闭,围岩就要流动,似这种情况,不必非采用二次支护,可从支架的结构上采取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可缩量,以便有效地抵御形变地压,仅采用一次支护就可使巷道稳定。

有的巷道围岩变形长期不能稳定,二次支护的时间不易控制,有可能初始支护就需要多次,直至巷道基本稳定之后才能进行最后一次支护(即所谓二次支护)。

(五)加强巷道底板管理

软岩巷道,特别是在具有膨胀性因岩中掘进巷道,多数是要发生底鼓的,因此,安设底拱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分析一些软岩巷道屡遭破坏的原因,除了施工程序、巷道断面形状和巷道布置等不合理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底鼓造成的。

有的虽然设置了底拱,但因质量不好,等于虚设,底板仍然鼓起,巷道仍遭破坏。

目前我国防止底鼓的措施一般是用砌块砌筑底拱,也有个别用锚杆加固的,但效果不好,一旦发生底鼓,锚杆翘起,很难处理。

底拱的安置时间应视巷道支护方式而定。

若用圆碹或近似圆碹作二次支护,则以先底拱、后墙、最后砌拱的顺序施工,一次完成。

若用锚喷支护作初始支护,则可在初始支护完成一段时间,底板应力得以充分释放之后再砌筑底拱,与二次支护同时完成较好。

不论采用何种底拱结构,都必须使底拱两端压在墙下,与墙连为一个整体。

在国外也有防止底鼓的例子,例如苏联曾采用过底板钻眼、松动爆破,然后注浆加固底板的方法防止底鼓(图8-5)。

这种方法能降低围岩应力和提高围岩强度。

受回采工作影响后,在加固地段中部底鼓量仅为70~100mm,而未加固的区段已进行了三次卧底。

此外,工作面有水的巷道,施工时要及时排水,尽量减少水与岩石的接触,防止岩石遇水膨胀。

(六)重视围岩的量测监控

在松软岩层巷道采用锚喷支护,一定要配合进行量测监控,以便及时调整文护参数,尤其对巷道围岩的收敛变形应该特别重视,可用收敛计量测巷道的收敛变形,亦可用水准仪测量顶板下沉量和底鼓量;用各种多点式位移计量测岩层内不同深度的位移,从而可以算出位移速度。

通过这些量测数据,有助于评价围岩的稳定程度,可以论证各设计参数是否合理和锚喷效果,也是修改设计和确定二次支护时间的依据。

锚杆的锚固力可用中空千斤顶式的锚杆拉力计来量测。

锚杆的应力状态,可用专门设计的空心“锚杆”(它的构造是聚氯乙烯塑料管内壁用101号胶粘贴电阻片)来测定,以检验锚杆不同深度处的受力状态,从而能推知围岩内应力重新分布的情况,进而可调整铺杆的设计参数。

对于重要工程的大断面巷道,还要进行接触应力的测量,可采用电阻应力变砖和钢弦压力盒等测试元件。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了解喷层的受力状态,有助于设计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地应力特大的矿区,还应量测构造应力场,这对巷道合理布置,减轻地应力对巷道支护的破坏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和实践证明,巷道沿最大主应力的作用方向布置比较有利,如果巷道定向垂直最大主应力的作用方向,则巷道围岩中受力变形现象比较严重,易使巷道的稳定状态恶化,导致失稳破坏。

(七)借鉴新奥法,指导软岩巷道施工

新奥这是1964年出奥地利L.v.Labcewicz(腊布希威兹)教授根据本国多年隧道施工经验总结发表的,称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ewAustrianTunnellingMethod),简称“新奥法”(NATM)。

新奥法是隧道施工科学方法的总结,主要针对钦岩隧道施工,重点在支护方面。

新奥法不是单纯的支架结构改革或支护方法的改进,而是一套综合的隧道施工方法,更确切地说是一套适用在断面为50~150m2的隧道及大断面地下工程设计、掘进、衬砌、测试相结合的完整新概念。

新奥法的概念是按岩石力学围岩支架共同作用基本原理制定的,其主要意图是调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动,以达到施工隧道的最大安全度和最好经济效果。

新奥法认为普通支架不能密贴围岩,自身刚度大而对软岩变形缺乏让压性,材料消耗量多而支护效果差。

而采用喷射混凝土作为第—次支护,认为喷射混凝土最能密贴围岩,充分利用围岩自身强度。

喷层开裂并非坏事,而是表现出一定的让压性,必要时第一次支护加用锚杆或少量钢拱支架。

第一次文护后,用仪器实测支护压力、应力、隧道表面位移及围岩内部位移。

根据实测资料及理论分析,合理地选用和设计第二次文护的材料、结构型式及规格尺寸。

待隧道围岩位移速度稳定或减缓至一定程度,再进行第二次文护。

二次支护应体现出对残余围岩变形能的对抗作用,以保证最终设计断面。

应重视隧道底板的处理。

若底板不稳就会牵动整体不稳,所以特别强调二次文护的封底的关键作用。

二次文护后,仍继续监测支护压力及围岩位移,必要时再进行支护的调整。

新奥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仅适用于隧道工程,而且同样适用断面相对较小的煤矿软岩巷道工程。

从下面介绍的几个工程实例可以看出,有许多做法是和新奥法的观点相一致;也有的工程与新奥法相比,差距还很大,在设计、施工方法、施工与量测监控紧密结合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国外利用新奥法施工隧道,初始支护多采用锚喷支护,二次支护用补喷挂网。

当围岩压力很大时,亦有用钢骨架钢筋混凝上整体浇灌作为永久支护的;而我国在某些软岩巷道和硐室,不论是初始支护还是二次支护,多数是采用锚喷或锚喷网,只有少数煤矿采用锚喷网钢骨架联合支护。

目前,利用新奥法指导软岩巷道施工已被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但现在设计部门与施工单位脱节约现象应尽快改进,科研成就还远远跟不上工程实际需要,这些都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松软岩层巷道施工实例

(一)北皂煤矿软岩巷道施工方法

北皂煤矿位于山东龙口矿区黄县煤田的西北部,含煤地层属于下第三纪,煤系地层主要岩石有:

炭质泥岩、油页岩、含油泥岩、砂质页岩及粘土岩等。

岩石的强度都很低,普氏系数f=0.6~0.8。

其中煤l顶板炭质泥岩、煤2顶板含油泥岩及煤3底板粘土岩,均含有粘土质矿物——蒙脱石,开巷后易风化脱水,再遇水就产生膨胀。

尤其是煤2顶板含油泥岩,蒙脱石含量较多,而且层厚较大,在其中开巷后,膨胀压力也较为严重。

至于煤l顶板炭质泥岩和煤2底板粘土岩虽也含有蒙脱石,但因强度略大,厚度略小,故膨胀压力显现也较小。

由于北皂煤矿借鉴了临近煤矿用一般常规的支护方式(棚式支架和料石砌肢)不能有效地抵御膨胀地压,因而在各种岩层中较多地使用了锚喷支护。

根据该矿实践证明,在比较相对稳定的岩层,如煤l顶板的砂质页岩(西运输大巷)及各煤层巷道,采用常规光爆锚喷方法即可有效地维护巷道。

当通过稳定性较差的泥岩或粘土岩,施工断面较小的巷道时,还要加铺φ4mm冷拔钢丝编成150×150mm的金属网,用锚杆托盘固定,然后再喷一层混凝土,形成锚喷网。

在二、三采区上山,部分回风巷及运输顺槽中均采用这种支护形式。

当围岩条件更差,巷道断面较大时,则采用φ12mm或φ16mm钢筋编成的250×250mm钢筋网代替上述金属网,如受压后变形严重,可补充描仟校正钢筋网,最后再复喷混凝土。

在巷道必须通过本矿区膨胀性比较大的炭质泥岩和含油泥岩时,一般需要采用锚喷网架联合支架。

如一水平东大巷,因通过含油泥岩,围岩难以控制,用风镐法掘进,有时只放开心炮,未爆下来的岩石按设计轮廓线用风镐或手镐挑顶刷帮成形。

为了防止由于巷道围岩变形而影响巷道断面尺寸,可使巷道两帮比设计宽度各增加200mm,顶、底也外扩200mm,每日两掘一喷,班进尺1.0~1.2m,日进尺2~2.4m。

巷道掘出后,应立即站在矸石堆上打顶部的锚杆,并及时扎装钢筋网。

锚杆采用金属倒楔式锚杆,长1.8~2.0m,间距600~700mm,锚杆均按巷道轮廓法线方向布置,如图8-6所示。

为了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每隔500mm架设一架16号槽钢金属骨架,然后再喷混凝土,厚度100~150mm左右。

由于膨胀压力的影响,过一段时间有局部地段的喷层和钢骨架被压坏,需要重新修整,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总厚度一般在200mm左右。

二次支护的时间,一般在三个月以后,最好是在半年以后进行,此时巷道围岩基本稳定。

龙口矿区在软岩中掘进巷道,一般都发生底鼓现象,特别是在具有膨胀性的含油泥岩中,底鼓比较严重,巷道施工时,需设底拱。

由于锚喷底拱养护条件差,在底鼓较严重的东大巷没有采用,而采用毛料石砌筑的底拱。

底拱施工不宜过早,待到围岩应力得以充分释放后,和二次支护一并施工为好。

铺设底拱一定要与墙基紧密结合,复喷成巷。

(二)舒兰矿区松软岩层卷道施工

吉林舒兰矿区为第三纪中新统含煤地层。

构成含煤地层的岩石均属松软岩石,以未胶结的硫松含水砂岩为主,其次为半胶结的粉砂岩、半坚硬的砂页岩以及粘土质页岩。

其中半胶结和未胶结的砂岩,质地疏松,开挖后易溃砂,末胶结的粉砂岩遇水后呈片状崩解粘土质页岩具有塑性膨胀的特点。

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有明显的增大。

以吉舒三井为例,当巷道距地表小于100m时,巷道容易维护,碹体的破坏率仅l2.6%;距地表100~150m时,肢体的破坏率达31.2%;而深度大于150~200m时,巷道维护特别困难,碹体的破坏率高达90%以上。

在遇水膨胀的围岩中,底鼓现象也很严重,一般巷道底鼓速度为60~l00mm/月。

采场动压对相邻巷道的影响也很严重,动压波及范围远大于一般矿井,片盘斜井一侧的保护煤柱宽达60~70m,仍能受到采动压力的影响。

在舒兰矿区开采最深的矿井之一——丰广四井暗斜井实验锚喷支护取得了初步成果。

实践证明,在该矿区软岩地层中采用锚喷网文护是有效的。

丰广四井胶带输送机暗斜井全长357m,+40m以上已经压垮,更新翻修,永久支护为U型钢支架;+40m以下为新掘斜井。

为了克服以往采用的直堵半圆拱形断面局部受力不均的缺点,暗斜井井简断面选用曲墙、半圆拱加底拱,形成近似圆形断面,如图8-7所示。

胶带输送机暗斜井采用钻眼爆破法破岩,临时支护采用木棚,掘完一段并待围岩得到充分卸压之后(大约需要l~2个月),拆除临时木棚,刷帮挑顶,接着打锚杆眼,安装倒楔式锚杆,注入砂浆,然后挂网,上垫板,最后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厚l50mm。

锚杆支护参数见表8-l。

该暗斜井在成井后的三年零七个月期间,除了经受正常静压考验外,还经受了三层煤的支承压力、五层煤的采动压力以及右侧反石门和溜煤眼掘进的动压影响,虽然局部巷道发生开裂和剥落,但围岩没有松脱和冒落,经两次补喷和局部地段用U型钢支架补强后,斜井仍然能正常为生产服务。

在舒兰吉舒一井副井六路半处还曾试用过“条带碹”代替常用的料石碹。

这也是解决软岩支护问题的途径之一。

所谓“条带碹”,即是在一条巷道里,砌一段,空一段,如此反复构筑的碹体,如图8-8所示。

其中l~5是砌碹条带,砌碹条带之间的空段是卸压通道。

条带宽是1.6m,卸压通道宽0.6m。

假如该试验巷道在设计和施工时考虑铺设底拱,共结构将会更加合理。

显然“条带碹”是—种支—让结合的支护方式,它可以随时调整巷道围岩的压力,围岩可以向未砌碹的空间发展变形,以减小围岩对碹体的压力。

条带碹适用于塑性流变大、有粘土膨胀性矿物成分的松软岩层平巷或坡度较小的斜巷。

对受采动影响的巷道也有较大的适应性。

此外,条带碹还具有成本低、施工速度快、便于返修等优点。

(三)沈北前屯煤矿软岩巷道施工

辽宁沈北前屯煤矿煤层顶板为厚80m的黑灰色泥质页岩,底板为40~100m的粘土页岩和亚粘土质页岩,含有蒙脱石和伊利石,风干脱水后再遇到水的作用时,均产生膨胀和崩解现象,当含水率增大时,其力学强度降低,塑性增大,最后变为流动状态。

巷道开掘后,围岩向巷道空间大量移动,如不采用封闭支架,巷道顶板一直不停的冒落,甚至波及地表,难以形成较稳定的平衡状态。

在前屯这种特殊的地层中,曾采用一般的料石砌碹、混凝土碹和锚喷支护,均末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该办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比较好地控制了巷道围岩。

例如:

采用木板砌缝的花岗岩料石碹,以柔刚结合的支架结构形式来适应较大的变形地压;采用风镐法掘进,防止围岩受到震动而失稳及时排除巷道中的积水,减少岩石遇水膨胀的程度,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减少支承压力的影响。

施工时,为了尽量缩小空顶面积,采用了短段掘砌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法,全断面掘完以后8~16h以内,就及时封闭。

掘进步距为1.0~1.2m,用样模来保证巷道的圆度,碹体与围岩之间要保留100mm左右的空隙,壁后用河砂充填,即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可以控制围岩只能均匀地位移。

在围岩膨胀力大、岩石移动量大的主要巷道采用木板接缝的料石圆碹,木板的规格是(10~15)×400×200mm,料石采用异形料石,其规格是(150~200)×400×(200~250)mm。

这种碹体具有一定的可缩性,并能适应围岩的应力变化,以“先柔后刚”的特性获得良好的技术效果。

前屯三井北五道因受地质构造影响,压力较大,采用木板按缝料石圆碹支护效果很好,而与其相邻的砂浆接缝料石圆碹却遭到了严重破坏。

(四)金川二矿区松散围岩巷道施工

甘肃金川矿区为震旦系古老结晶变质岩系,历次构造运动给本区留下了以断裂为主的构造形迹,大小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整体性差,地应力大,开掘后呈现严重松散和内向挤压,围岩变形量大,具有明显的流变性,给巷道维护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地影响矿区建设速度。

为解决金川矿区松散岩层的巷道支护问题,先后有几个科研单位对该矿区的工程地质构造、地应力特点、地压活动规律和巷道支护形式等课题进行了长期的量测、试验和研究,并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对矿区的地压特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根据这一认识,利用地压与支护共同作用的原理,在二矿区四个地点组织了二次支护的综合试验和推广运用。

实验巷道全长32m,掘进断面宽6m,高4.5m。

为满足承受较大水平应力、易于施工和有效利用面积较大等要求,选用矮墙半圆拱并带底拱的巷道断面,如图8-9所示。

施工时,采用控制爆破,减轻对围岩的破坏,保证巷道有较规则的断面形状。

巷道支护由初始支护和二次支护组成。

初始支护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和锚杆。

喷锚作业紧跟掘进工作面,放炮后立即喷一层30~50mm厚的混凝土,然后安锚杆,绑紧钢筋,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初始支护厚度l00~150mm。

试验巷道的支扩参数见表8-2。

为了及时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变化的动向和支护的力学状态,监视施工中的安全程度,确定和调整支护参数,为二次支护合理施工提供可靠的信息,在每一试验段均安设多种监测装置。

量测项目有:

巷道变形量测(用带钢尺和测杆)、围岩位移量测(用BM-l型机械式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量测(用电阻片和电阻应变仪)、喷层径向和切向应变量测(用压磁元件和电感应力计)等。

初始支护后,巷道变形仍处于等速发展时,应考虑用锚杆补强,调整初始支护参数。

当变形速率处于明显减小或月收敛量为几毫米时,再进行二次支护比较合适。

在金川的地质条件下,二次支护的时间大约在120天以后。

第二节揭开煤与沼气突出煤层的施工方法

一、煤和沼气突出概述

煤和沼气突出是在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煤和沼气的突然运动,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即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煤体向巷道中突然喷出大量的煤和沼气。

大突出时,粉煤可能充满数百米巷道,而喷出的煤粉和沼气有时带有暴风般的性质,逆风流充满数千米长的巷道。

突出的结果,导致采掘工作面煤壁遭到破坏,摧毁巷道内一切设施.破坏矿井通风系统。

因此,煤和沼气突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严重的灾害。

为了防止煤和沼气突出,确保安全生产,在有突出危险的矿井,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方法和巷道施工方法。

分析大量的实验资料可以得知,煤和沼气突出的原因主要是由地质构造应力及矿山压力、沼气含量及沼气压力、岩石及煤的物理机械性质这三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我国煤和沼气突出煤层具有下列特征:

煤和沼气突出往往发生在地质变化比较剧烈、地应力较大的地区,例如褶曲向、背斜的轴部利断层破碎带;煤质松软、干燥且沼气含量多、压力高就容易突出,开采深度愈大,煤层愈厚,倾角愈大,突出的次数就愈多,强度也愈大;媒体受到外力震动、冲击时,也容易发生突出。

在煤和沼气突出以前,由于地应力.地压和沼气压力等力的作用,要破坏煤、岩,而煤和岩石具有一定的抵抗强度(如粘结力、内摩擦力)反对破坏,这时矛盾在激烈地斗争着,使煤体和岩层处于一种动荡分化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就会在采掘工作面出现煤壁外鼓,掉煤渣,煤挤出,支架压力增大,沼气忽多忽少,气温降低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