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022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般论述文阅读 2.docx

一般论述文阅读2

含山中学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

冲刺练习之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9分)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

“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小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

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

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

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6.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7.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二、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

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

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

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

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

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

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

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

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

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

“传统是城市的灵魂。

”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

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⑦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

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本来不应该与城市截然隔离。

大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等应当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

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⑧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由于因此B.由于才能C.因为所以D.因为而且

2.第⑥段画线词语“年轮”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第⑦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2分)

4.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

(4分)

 

5.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造物质环境和营造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B.由于文化缺失导致城市的雷同是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C.本文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是为了说明城市建设缺乏城市传统。

D.家园城市是在不断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终极目标。

6.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方面体现了“家园城市”的要素,试举一例加以阐述。

(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

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

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他的问题是什么?

他试图与谁对话?

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

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

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

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

别人贡献了什么?

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

我是否在重复劳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

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

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

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

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

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

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

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

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

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

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1.概括第①段大意。

(25字以内)(2分)

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A.通常大多都B.大多通常都

C.都通常大多D.通常都大多

3.第③段加点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简析第⑥段的作用。

(3分)

 

5.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原文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原文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6.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

(4分)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

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注】,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

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

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

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

“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

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

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不是太大的。

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

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

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骛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

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

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

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性相:

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11.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

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2.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

(3分)

五、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捧与挖

鲁 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

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去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伶俐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

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

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

既然十之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

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

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

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道:

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

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绝不敢想金牛。

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

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

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

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省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

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料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

于是就“抢堤”咧,“护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

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绝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

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

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

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分)

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

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8分)

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

(6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

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

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

“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

比如,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的。

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

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须,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

“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的丰富的民俗活动的,这些节俗活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些民俗的讲究或者说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这些东西关联在一起,和祭祀、主导、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日所承载的内涵和文化都在发生变化。

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

而且,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

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

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是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

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

但是,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

我们应反思,为什么在美国华人聚居区还有年夜饭、守岁、压岁钱和拜年问候的声音,在华埠的商店里为什么还有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红色年糕和红色唐装?

或许韩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有删节)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现象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

B.随着通讯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己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

C.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

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

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7.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

(5分)

 

七、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

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

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

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

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

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

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

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

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

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

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

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

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

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

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

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

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