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619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渭北移民农产品市场项目可研报告

 

渭北移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移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

  1.2 项目实施单位

  ****移民开发局

  1.3 项目负责人

  

  1.4 项目建设选址

  

  1.5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1.5.1 项目建设规模

  1.5.2 项目建设内容

1.6 项目估算投资与资金来源

  1.6.1 项目估算投资

  1.6.2 项目资金来源

1.7 项目建设期限

  1.8 项目经营管理体制与人员编制

  1.9 项目效益分析

  1.10 项目编制依据

  1.11 结 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区概况

  2.1.1 渭南基本市情

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陕西关中平原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8′-110°35′,北纬34°13′-35°52′。

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

渭南市下辖一区(****)、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和渭南高新区,196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建制镇107个,办事处13个,3235个行政村。

2005年底总人口54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4万人。

国土总面积13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4.8%。

渭南市交通便利,县县通铁路,乡乡通公路,西渭、渭潼、西禹3条高速公路,陇海、西南、西延、西韩、南同蒲等6条铁路与108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纵横贯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1.2 渭南市自然条件与资源

渭南市地处我国内陆中纬地带,全区呈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

地貌以渭河为轴线从渭河平原向南北山地呈梯级上升的槽谷地形(仰瓦状),自南向北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秦岭北坡山区、秦岭北麓黄土台塬区、渭河冲积平原区、渭北黄土塬区、北部边缘山丘陵区。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海拔在330~2645米之间。

渭南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

除秦岭山区外,年日照时数2009小时~2528.1小时,年均气温11.5℃~13.6℃,0℃以上积温4250.3℃~5022.9℃,在于10℃积温3780.8℃~4509.4℃,光能辐射量118.7~134.18千卡平方厘米,是关中地区热量的高值区。

无霜期为199天~224天,年降水量508毫米~608毫米,年均降水量570毫米。

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56米秒。

渭南市地表水资源量8.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1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20.0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4%。

生态条件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全市有野生维管植物190余科800多属2500余种,栽培植物150多种,其中粮食作物17种,经济作物7种,蔬菜作物34种。

野生动物360余种,其中鸟类211种,兽类150多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23种。

家禽家畜20多种,人工栽培干鲜果树种类20种226个品种上,绿化树种20多种,观赏植物50科120属400种1000多个品种。

目前已探明矿产资源38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煤、铀、地热;金属矿产13种,铁、铜、铅、钼、铝土、钨、金、银、铌、锶、硒、碲、铼;非金属矿产22种,粘土、白云石、水晶石灰岩、大理岩、长石、料石、石英岩等。

渭南市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神奇瑰丽,历史悠久,史迹遗存荟萃。

以“奇险天下第一山”著称于世的西岳华山,五峰耸立,72峰罗列其周,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圣洁峻秀;还有黄河龙门、洽川黄河湿地等一批自然景观,特色鲜明,声名远播。

全市共有古墓葬、古碑刻、古战场、古建筑、名人故居、革命战争纪念地等文物古迹1200余处,列入保护和开发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国家级24处,省级59处,以唐睿宗李旦桥陵、司马迁祠墓、西岳庙、仓颉庙、党家村明清民居最不著名。

渭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珠联璧合,空间组合,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有国家级风景区2处:

以华山、西岳庙为代表的华山风景区,以黄河湿地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洽川风景区;省级风景区2处,以司马迁祠墓、韩城古建筑为主体的司马迁祠墓风景区,以桥陵为核心的桥陵风景区。

2.1.3 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6.8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完成144.3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完成111.3亿元,增长8%。

人均生产总值5700元。

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一、二、三产占GDP比重为18.2%、46.2%、35.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6亿元,增长10%。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亿元,增长22.08%。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5亿元,增长10.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5%。

外贸出口总值完成7亿美元,增长66.7%;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400万美元,增长88.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4元,净增497元,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1882元,净增140元,增长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83‰。

2.1.4 ****基本概况

****是渭南市的中心区县,是渭南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渭河下游地区。

南依秦岭与兰田相接,北部平原与蒲城相连,东隔赤水与华县相望,西依零河与临潼和阎良区为邻,东北以洛河古道和大荔相间,西北与富平接壤。

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14-32公里,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

地理交通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下辖2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495个村委会,2604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公顷,总人口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5万人,农业人口66.5万元。

****地形呈梯状长方形,地势南高北低,依次分为秦岭山地、米之间,市区海拔338米。

属暖温带湿润半干旱大陆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年平均气温13.6℃,年均降雨量555.8mm,最大积雪厚度17cm,最大冻土深度23cm,地下水位埋深15-20米以上。

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较为有利。

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建筑物应按基本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境内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

年均降水580.2毫米,最多降雨量为835.6毫米,最少为382.7毫米。

区内地表水系为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零河、尤河和赤水河。

工程地质区域上部地层属第四纪全新统冲洪积层,上部以黄土、粘质砂土、砂质粘土为主,厚约4-10米,下部以砂、砂卵石为主,厚60-80米。

土壤承载力标准值小于200kpa,属中等自重湿陷性场地,需进行换土回填和地基处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以“粮、棉、菜、果、牛”五大主导产业为主,农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6.8亿元,粮食总产达到36.2万吨,棉花总产12.1万吨,油料总产1.2万吨。

果业面积稳定在14万亩以上,其中苹果4.51万亩,酥梨5.58万亩,杂果3.9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12.36万亩。

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区大家畜存栏达到11.6万头,增长4.32%,其中奶牛存栏13062头,新增3077头,增长30.8%。

****工业经济依托区位优势形成了以锅炉、医药、建材、化工和机械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以涉农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在全区工业体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005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49亿元,增长13.11%,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2.98%,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1%。

2005年,****辖区生产总值完成54亿元,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68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完成22.15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完成22.17亿元,增长8.3%。

区级财政收入完成5045万元,较预算超收45万元。

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7亿元,增长34.82%。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71元,增长8.16%。

2.2 ****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灌溉设施较为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民耕作传统悠久,是渭南市的农业大县(区)。

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壮大“粮、棉、菜、果、牛”五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是****委、区政府确定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战略重点和方向。

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农副产品交易信息和交易平台,实现农副产品流通、增值的重要途径和场所,是广大农民劳动价值转换增值,实现货币现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环节。

****已经建成或形成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主要由城区集贸市场和城镇(农村)交易市场两部分组成。

城区集贸市场以满足城区居民生活需要,进行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批发零售为主,大多集贸市场按照城区发展规划和居民小区分布于城区内,市场规模和农副产品交易量较小,仅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

比较大的市场有宣化路市场、杜桥市场、老城区市场、南京路市场等。

城镇(农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是以各类农副产品主产区为中心,以重点乡镇或村组为依托,由乡镇政府组建或相关农业合作组织、协会自发组织形成的大宗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这类交易市场以自发形成居多,地处农村或农副产品主产区,大多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设施,均由客商入村入户收购交易。

受交易信息、价格等限制,大多农副产品的交易价格较低,交易的公平性较差,农民收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2.3 项目单位情况

本项目承建单位为****移民开发局。

该局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全区移民工作,具体负责****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生产开发、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等。

该局现设办公室、财务股、经济发展产业股、工程管理股等三股一室,在编人员17人。

2.4 项目提出

2.4.1 ****移民形成与分布情况

1957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工建设后,根据国家和省上的安排部署,****是陕西省三门峡水库移民集中安置区之一。

建库初期,****共接收安置华阴库区移民6674户31200人,主要分布在10个乡镇123个村553个组。

1986~1990年,根据国家批准部分移民返回库区(华阴市)精神,先后有1989户8637人返迁安置到华阴库区,现留居安置区的移民共9492户3984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5%,主要分布在官底镇、下吉镇、南七乡、吝店镇、凭信乡、周家乡、官路镇、故市镇、官道镇、田市镇等10个乡镇123个行政村553个组。

****移民安置比较集中,其中纯移民村组涉及8个乡镇60个村85个村民小组,共有移民4079户16373人;移民人口占当地50%以上的村组涉及到8个乡镇51个村95个组,共有移民2835户11826人;移民人口占到30~50%的村组涉及9个乡镇63个村95个级,共有移民1781户7036人。

分布情况见下表:

乡镇

官底镇

下吉镇

南七乡

吝店镇

凭信乡

周家乡

官路镇

故市镇

田市镇

合计

人口

9287

4963

4014

5810

5016

4759

2451

1110

1011

39842

2.4.2 ****移民生产生活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移民安置时遗留下许多问题,给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

主要有人畜饮水困难、居住条件差、土地严重盐碱化、生产基础设施差等。

1990年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移民问题的不断重视和关怀,投资力度的加大,经过各级政府和高度重视和移民部门的艰苦努力,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以上,基本解决了移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移民区经济发展,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渭北移民区群众结合当地基础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粮、果、菜、畜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移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到2005年底,全区移民占有土地面积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万亩,人均 亩,灌溉面积 万亩,人均 亩。

移民中劳动力23571人,其中50岁以上3882人,49~35岁9255人,34~16岁1043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830人,初中文化程度17323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418人,男性11431人,女性12140人。

移民区粮食种植面积 万亩,总产 万吨,林果棉等经济作物栽植面积 亩,总产 吨,蔬菜种植面积 亩,总产 吨,畜牧家畜 头(只),家禽 只。

农业总产值 万元,其中种植业 万元,林果业 万元,养殖业 万元,工副业 万元。

移民人均纯收入 元。

与当地群众相比,移民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贫困,

2.4.3 项目提出

****移民安置集中在渭河以北的10个乡镇,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

经过多年来的投资建设,移民区水利灌溉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委、区政府把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壮大“粮、棉、菜、果、牛”五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定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战略重点和方向后,移民区群众结合当地基础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粮、果、菜、畜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移民区已经成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特色、优势农副产品成为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农副产品交易信息和交易平台,实现农副产品流通、增值的重要途径和场所,是广大农民劳动价值转换增值,实现货币现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环节。

但是,移民区还没有功能较为健全、设施较为完善、规模较大的专业化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仅有一些以各类农副产品主产区为中心,以村组为依托,由移民区群众或相关农业合作组织、协会自发组织形成的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这些交易市场以自发形成居多,地处农村村组或农副产品主产区,大多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设施,均由外地客商入村入户收购交易,缺乏规范化的动作机制。

由于涉农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服务设施不健全,移民对市场的把握和接受较差,受交易信息、价格等限制,大多农副产品的交易价格较低,交易的公平性较差,农民收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和限制。

农副产品交易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移民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群众增收的关键。

在移民群众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一座专业化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向移民群众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交易价格信息等服务,方便群众交易,确保群众收益,维护移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不断完善移民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移民群众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交易平台和交易服务,从而解决群众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

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5.1 项目建设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70%,目前尚有3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

农业是我国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

  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2004~2006年,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三年制定和出台了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中央一号文件”。

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

这不仅体现在国家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对农民的直接补助扶持力度,同时还需要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增强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快速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

”本项目的建设,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出发点,坚持促进项目区移民群众增收的方向,这对于解决项目区移民群众农副产品“卖难”的实际问题,对于增加项目区农民的现金收入,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5.2 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

加强农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产品交易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是提升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将农民群众的劳动价值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交易,进行转换增值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交易,才能使农民群众的劳动生产所得转换成实实在在的货币收入,才能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改善的目的。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立足于解决****移民区没有专业规范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移民群众农副产品销售交易困难的客观问题。

这对于维护移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推进和提升移民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2.5.3 项目建设是解决库区移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移民安置区现关有移民9000多户近4万人。

由于移民大部分处于当地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的边沿地带,土地贫瘠,水利等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经济久发达,人均收入与当地农民相差较大。

目前,****移民人均纯收入1007元,与当地农民相比相差600多元,仍有一部分移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广大移民急需脱贫,渴望走上致富之路。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经济规划指导及农民大力发展果林、经济作物的示范带动下,移民开始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瓜果菜种植和养殖业,移民区瓜果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畜牧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移民收入较前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由于当地农产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移民群众对于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价格等了解掌握少,又没有规模较大、设施完善、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的专业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造成区域内瓜果菜及养殖产品的滞销、贱卖,并出现了一些坑农害商的现象,损害了移民群众和客商的利益,也影响和制约了移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群众增收的步伐。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为移民群众销售农副产品提供必要的市场支撑和信息服务,规范化的管理可以杜绝不法商贩扰乱市场秩序及坑农害商现象的发生。

同时,市场交易从农产品质量着手,实行优质优价、标准化包装等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对于引导移民群众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提升农业产出效率和附加值,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

2.5.4 项目建设是促进库区移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安置留居在****的三门峡库区移民曾为国家水利建设做出了牺牲和贡献,也曾为因水利建设暂时失去了相当的利益和发展机遇。

为了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国家水利部及省市政府都制定了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就移民发展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案,****也制定了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六年”规划)。

本项目的实施正是依据中省市规划要求,切实执行和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的具体实践。

项目的实施运营将有力地引导和支持当地移民群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粮、果、菜、畜等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拓宽移民群众增收途径,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移民群众生存和发展困难,维护移民区社会稳定。

2.5.5 项目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农产品的绿色、无害化标准日益重视。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各类农副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果品供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农业生产走基地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生产,绿色化标准,市场化经营道路,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打破“贸易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和供应。

****是以盛产多种名优土特产品而闻名全国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以农为主,农产品种植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农产品种植达80余种,种植面积90余万亩,年产量达105万吨,其中瓜果菜年产量为15万吨左右。

近年来,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地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极大地激发了****人民发展经济的热情。

但是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季节性强,成熟期集中,产量较大,加之在****城区缺乏大型专业化、规范化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了解和把握性差,多年来一直存在上市集中、销售难、销售价格低等难题,造成了“果贱伤农”、“菜贱伤农”,不仅降低了农民收入,而且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种植果蔬,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积极性。

本项目建设选址于****辛市镇渭阳路东侧,距108国道不足1公里,毗邻****产业园区,向南可通过西(安)潼(关)高速公路连通西安及中部、西北地区,向北可通过108国道、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连接渭北各县市及华北地区,具有极其优越的交通便利条件。

项目实施后,不仅能够为项目区群众提供全面的农副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交易信息,让广大群众直接与国内大市场对接,而且可通过标准化包装、绿色安全标准检测等多方面服务,吸引全国各地客商与企业,有效扩大农副产品销售流通规模,提高****农副产品在全省、全国的流通量和知名度,提升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

第三章 资源现状与市场分析预测

3.1 资源现状

3.1.1 ****资源现状

项目影响区****是渭南市的农业大市。

“十五”期以来,****农业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以“粮、棉、菜、果、牛”五大主导产业为主,农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6.8亿元,粮食总产达到36.2万吨,棉花总产12.1万吨,油料总产1.2万吨。

果业面积稳定在14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其中苹果4.51万亩,酥梨5.58万亩,杂果3.9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12.36万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