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3105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

1.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措施、结局及历史意义。

2.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与《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3.义和团运动的救亡意义与局限性。

知识梳理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维新思想的兴起

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2.“公车上书”

(1)时间:

1895年。

(2)背景:

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3)概况: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但未送达光绪皇帝。

(4)影响: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判断正误

(1)公车上书的背景是德国强占了胶州湾。

(×)

(2)公车上书虽送达皇帝,但未引起皇帝的重视。

(×)

思维点拨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

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3.“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

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

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4.变法失败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5.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思维点拨 戊戌变法要在近代中国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是近代中国追求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6.失败原因

(1)守旧势力很强大。

(2)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3)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深化理解 全面认识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

(1)爱国性:

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2)进步性:

变法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3)启蒙性: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2.兴起:

山东民众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3.当地官员的态度:

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思维点拨 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1)扶清:

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2)灭洋:

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

(3)扶清灭洋:

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八国联军的镇压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

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5.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2)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判断正误

(1)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了极端镇压的态度。

(×)

(2)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性和保守性。

(√)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借口:

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

7月14日,天津陷落。

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4)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罪行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2)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结果

(1)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2)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概念阐释 “东南互保”

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

“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2)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5)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性质: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2)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4)《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深化提升 《辛丑条约》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

其他条约都以攫取侵略权益,尤以经济侵略为主,多以割地、赔款、开商埠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虽有巨额赔款,但并非列强的真实意图所在。

(2)从目的上看:

《辛丑条约》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帝国主义成了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知识图示

重点突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要注意图示中八国联军的入侵时间、进军路线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地点等。

针对练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

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甲午中日战争抗击日军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00年6月2日”“天津火车站”等信息可以判断C项正确。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

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

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

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

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

应用 材料表明清政府已经对列强妥协,镇压义和团运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

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

“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

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

应用 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提示 强求变法的“速度”“全变”,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义和团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

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战胜性。

针对练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  )

A.洋务运动影响的普遍性

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戊戌维新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B项正确。

疑难讲解

1.P(103)学思之窗:

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

提示 

(1)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组织。

(2)变革过程缺乏宏观规划,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3)错误估计西太后的立场,单纯拥戴光绪皇帝,使改革缺乏强有力的中心,无法形成政治上的凝聚力。

(4)缺乏从政经验,计划失当,操之过急,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

(5)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妄图依靠日美干涉的办法维新。

(6)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不敢批判传统儒学。

2.(P105)思考点: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提示 

(1)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P106)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戊戌变法的背景。

提示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4)资产阶级维新派呼吁应时变法,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

随堂巩固

1.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康、梁等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日本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

材料表明(  )

A.顽固势力遭到维新派的阻挠

B.戊戌变法因阻碍社会发展遭到反对

C.顽固势力竭力破坏维新变法

D.顽固势力担心维新派获取政权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御史杨崇伊的上书大肆诋毁维新派,恳请慈禧太后训政,这实质上反映了封建顽固势力对戊戌变法运动的破坏,故C项正确。

2.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

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表现在(  )

A.变法维新运动和救亡运动相结合

B.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C.维新变法与传播新式文化相结合

D.维新变法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相结合

答案 A

解析 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产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自己的政治要求融入救亡运动中,使变法维新运动和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故选A。

3.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实行“以华治华”的策略,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义和团运动对列强的打击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激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政策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B正确,A项表述属于结果并非原因,故A项错误;B项表述属于直接原因,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力量不断加强,故C项错误;D项表述属于根本原因,并非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4.清帝诏曰: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诏书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不割吾领土”可知该“议约”未割让土地。

《南京条约》割让土地,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割让土地,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割让土地,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让土地,故D项正确。

5.“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

户部银三百余万,内帑倍之,尽以资敌。

大治道途,穿城为铁道,通正阳门。

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

”与材料所示战争相关的是(  )

A.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D.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可知所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内容,故D项正确。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

时间

人物

评价

战国

孟子

孔子,圣之时也。

西汉

司马迁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南宋

朱熹

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

明末

李贽

孔子并非“天生圣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晚清

康有为

孔子为制法之王,所谓素王也。

民初

袁世凯

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人人都应该尊孔读经。

1917年

李大钊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摘编自陈典平《在尊孔与批孔之间:

学术研究的自我迷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与近代史相关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

对于孔子的历史评价,历代出于不同之需要,褒贬各异,但对孔子的历史影响之大,却是一致赞同的。

说明:

西汉时期,儒家逐渐成为西汉国家哲学,司马迁将孔子称为至圣之人。

面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的权威,反对盲从孔子。

为了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为改制创教的“制法之王”。

民国初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为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李大钊等人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反对对孔子的偶像崇拜。

总而言之,对于孔子的历史评价,历代出于不同之需要,褒贬各异,但对孔子的历史影响之大,却是一致赞同的。

【解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与近代史相关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依据表格中信息结合相关所学可得出历代对孔子评价不同但都突出其作用的观点。

然后结合所学从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对孔子评价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3.材料:

近代以前,清政府……中央政府除最高统治者皇帝外,还有内阁、南书房、军机处,六部、都察院、管理皇帝宫廷事务的宗人府和内务府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

它并非专职,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

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

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官名,掌管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清政府专门负责外交、通商、海关等涉外事务的机构)等陆续成立。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19世纪中后期清朝涉外机构及涉外官员变迁的特点。

(2)简要评价这种变迁。

【答案】

(1)涉外机构从无到有;从被动设立到逐渐推进;涉外官员从兼职到专职。

(2)清朝的政治越来越受制于列强的干预和控制,它标志着国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也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清代外交,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从理藩院处理到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得出是从无到有,从被动设立到逐步推进;涉外官员根据材料中“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得出从涉外官员从兼职到专职。

(2)本题考查对清代外交的评价,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

一方面应看到由“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清朝的政治越来越受制于列强的干预和控制,是中国半殖民地加深的结果,同时应看到这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这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8年苏联国家谷物生产总量为733.2百万公担,到1934年则降至676百万公担,与仍未实现全盘集体化的1928年相比,1931年谷物总产量比1928年净减57.2百万公担。

针对集体化这种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却有损于农业本身的发展的事实,亚·鲍文符合事实地指出,“与其说集体化变成了农村社会主义的改造手段,不如说变成了一种资源从农村输往城市的办法(类似一种贡赋)”。

——摘编自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

但在有时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即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实施上述农业政策的目的及对本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结合中国现代史一个相关的史实,对材料二中的“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的观点加以说明。

【答案】

(1)目的: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服务。

影响:

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最终也阻碍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

(2)1953—1957年新中国开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显著,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史实之一)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所造成的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实之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史实之三。

若答出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WTO等,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解析】

【详解】

(1)一问根据材料一“集体化这种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进行回答;二问根据材料一“1931年谷物总产量比1928年净减57.2百万公担…与其说集体化变成了农村社会主义的改造手段,不如说变成了一种资源从农村输往城市的办法”结合所学从服务于工业化、阻碍农业发展进行阐述。

(2)根据题干“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可知应从政府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故可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的内容及作用、国民经济调整的背景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进行结合国家政策进行分别论述即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秦朝形势图

图二唐朝前期疆域(669年)

图三元朝形势图(1330年)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图三,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信息合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说明:

⑴论题明确,与所给材料有关联,能说明材料相关信息,语句通顺。

⑵史实叙述清晰,能反映材料信息,能进行多角度分析。

⑶能对论述进行总结,升华

【解析】

【详解】

本题的重点在于读图,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找到三幅图有所关联的地方,三幅图分别为秦、唐、元三个朝代的疆域图,纵向来看,可以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拟定论题,结合三朝政治方面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即可。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的要求较高,从其它方面加以阐述也可,但必须做到言之有理。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

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

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

请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逻辑清楚,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示例1论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侵略下变革趋新论证: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少数先进中国人,开始反思自身的缺陷,逐渐摒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使得中国迈出学习西方文化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一步认可西方的技术优势;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在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认可的基础上,提出学习西方立宪制度的思想,把中国学习西方领入制度层次;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等人积极传播“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大力批判儒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启蒙底层民众,传统文化逐渐在西方价值观的洗礼下变革趋新。

(写出两个史实进行论证即可得结论:

在近代西方的殖民侵略中,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严重挑战,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传统文化不断被批判、颠覆,在新时代的洗礼中变革趋新、融旧铸新。

【解析】

本题结合材料“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即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例如: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侵略下变革趋新。

再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托古改制”的立宪制度、“民主”、“科学”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注意史论结合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