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学年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学年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学年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学年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金开诚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一“经验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直观的印象,所以历来被奉为圭臬。
然而这种看法正因为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也应该看到,为了进行新的工作,从事新的创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就只能作为原料来运用。
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简报、讲稿、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除非抄袭),这就如同木料不会自动变为家具一样。
再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而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像、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因此也就没有准确而充分地揭示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在一般的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达到目的,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
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在创造的实践中养成;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
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杜甫七岁就写了歌咏凤凰的诗,直到晚年也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可见他主要是在作诗的实践中成为大诗人的。
他说“读书破万卷”,只是强调了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决不可以把任何一个“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来看。
事实上,知识原料加文字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
因为任何一个原料要变为一项特定写作任务中的实际内容,还需要经过提炼加工。
在任何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总是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在立新,后者主在破旧,二者又总是难分难解地互相依存与制约。
然而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却并不是一望而知、一思即悟的。
就联系而言,在写作中,富于新意的内容无不表现了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例如归纳论证需要举例,有的人看别人的文章,总觉得其中所举的例子是自己早已熟知的,可是在他自己写作的时候,却不善于在这些例子中归纳新意并加以论证。
再说到反联系,也同样要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才能在早已被人公认的联系中打进楔子,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
总之,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一般的读书虽然也要开动脑筋,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的催逼,所以即使有一些新的想法也只是自然出现,而不需要作更加自觉的努力,去扩大和加深新的想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
而在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催逼下,开动脑筋才有一定的方向,脑力劳动才有深度和强度;而且在把思考的结果表现为文字时,还要求内容更为精密,表达更为准确。
这种锻炼显然不是看了书想一想所能够比拟。
所以光是一般地强调积累知识和开动脑筋,还不足以使创造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
(节选自金开诚《对写作的几种误解》,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明显具有朴素、直观的性质,历来被奉为圭臬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其实并不符合思维科学。
B.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对写出好文章来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知识与经验可以作为写作的原料来运用。
C.写作能力具有综合性,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
而“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并不是写作的“充分条件”。
D.读书与写作都需要开动脑筋,但一般的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所以即使读书时有一些新的想法自然出现,也不必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专业写作目标明确,大脑各种功能拧成一股绳,大脑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揭示了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B.文章以杜甫七岁写诗,直到晚年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的事例,旨在说明“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一个“必要条件”。
C.有的文章在归纳论证时善于在人们早已熟知的例子中归纳出新意,这需要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经验进行联系的能力。
D.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进行反联系的能力,主在破旧,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反驳了“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的观点,提出了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B.就如同木料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变为家具一样,任何书本知识要变为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还需要经过文字的加工。
C.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在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的作用下,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D.创造能力、写作能力不能得到实际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知识的积累,缺少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的催逼而没有开动脑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
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
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
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
由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
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专权,行多骄僭。
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
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
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
群臣皆从凤议。
左将军商独曰:
“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
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
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
”上乃止。
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
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
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初,大将军凤连昏杨彤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
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
“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
肜素善吏,宜以为后。
”商不听,竟奏免彤,奏果寝格,凤竟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
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于是左将军史丹等奏:
“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
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
“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今乐昌侯商位丞相,出入五年,未闻忠言嘉谋,而有不忠执左道之辜。
今或言商不以自悔而反怨怼,眹甚伤之。
惟商与先帝有外亲,未忍致于理。
其赦商罪。
使者收丞相印绶。
”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
(节选自《汉书》)
[注]①连昏:
“昏”同“婚”,姻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多骄僭骄僭:
骄横僭越
B.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固守:
坚守
C.商亲部属按问部属:
顺次安排
D.奏果寝格寝格:
呈上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B.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C.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D.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商肃敬敦厚。
他在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把父亲的遗产全部分给异母兄弟,得到了大臣的欣赏,认为他完全可以做一名臣子了。
B.王商明辨是非。
建始三年秋天,京城传言洪水将至,老百姓极度惊慌,王凤推波助澜,唯独王商认为这是谣言,后经查证,果如其言。
C.王商不畏权贵。
琅哪太守杨彤,因郡中多发灾害,受到王商的查问,虽然王凤为他说情,王商还是请求罢免杨彤,并因此招来王凤的怨恨。
D.王商忠而被谤。
在左将军史丹、王凤等人的坚持弹劾下,皇帝下诏说王商不能尽忠,虽然赦免了他的罪过,但还是免去了他的丞相之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
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
(5分)
(2)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①。
尽日沉烟香一缕②,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③。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④。
【注释】
①止:
犹“只”。
②沉烟:
点燃的沉香。
③宿酒:
昨蜍所饮的酒。
恼:
撩惹。
恼破:
恼煞,极尽烦恼。
④西江:
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8、结合词意,简要赏析“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两句。
(5分)
9、全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孔子语录》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
(2)《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3)《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
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法律门前
卡夫卡
法律门前站着一名卫士。
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律的门里去。
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
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
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
“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
由于法律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
卫士发现了大笑道:
“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
不过得记住:
我可是很厉害的。
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
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
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
”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
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
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
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
让他坐在大门旁边。
于是他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
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些都是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
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
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
“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
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惟一障碍。
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够独自嘟嘟囔囔几句。
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
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
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律之门中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
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
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卫士提过的问题。
他向卫士招了招手;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
卫士不得不向他俯下身子,他俩的高矮差距已变得对他大大不利。
“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
”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
“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么,”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
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
“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
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以守门人和乡下人为主线层层展开,引出了作者对一系列相关法律问题以及
对公平、正义的思考。
B.守门人是一个呆板、守旧的角色,他拥有权力,却不知道变通,永远以自己魁梧凶狠
的形象面对世人,使诸多拜访者望而却步。
C.乡下人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了第一个守门人身上,从而做出了许多无谓的努力和争
取,换来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D.作者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使得故事内
涵丰富,在人物的举手投足之间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E.守门人也有温和的一面,他善意地警告乡下人门内层层把守的状况,对乡下人的每一
个问题都是有问必答,并提供一条凳子让其等待。
(2)请概括乡下人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
(6分)
(3)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
(6分)
(4)为了进入法律之门,乡下人付出了所有,苦苦等待了一生也没有进去。
请结合全文分析乡下人是否能够进入法律之门,并结合现实谈谈小说给予我们的启示。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阮籍之哭
《晋书•阮籍传》其中记述了阮籍的三次大哭,其中后两次分别如下:
其二: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
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其三: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兵家的女儿既有才华,又有美貌,但还没出嫁就死了。
阮籍不认识她的父兄,却莫名其妙前往哭丧,把心中的哀伤哭尽之后,才自个儿返回家。
《晋书》的作者房玄龄是这么评价的这件事的:
“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可事实上,一个无论多坦荡真淳的人,也不会做
出这种荒唐的举动来吧?
那么阮籍这种狷狂的举动,除了千年之后贾宝玉似的痴情外,还有别的喻意吗?
当然有。
阮籍为什么要为兵家之女而哭?
一是此女有才貌,二是此女未嫁而亡。
可以说,这两条理由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如果兵家之女有才貌,但已作人妇;或者兵家之女未嫁而亡,而才貌平平,都不会吸引阮籍前去哭丧。
阮籍明地里是哭兵家女,暗地里哭的却是他自己。
兵家之女既有才又有貌,还没等到慧眼识珠的情郎,便香消玉殒。
而阮氏自己同样才德兼备,却一直流光空耗,等不到可以报效的明主。
而光阴飞逝,韶华飞渡,人生这东西就像春花般短暂,兵家女的夭折,不就是明例吗?
阮籍感同身受,自然会号啕大哭。
这哭一是可以“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二是也可以用这个事例来加强世人对自己“不拘礼法”的印象。
阮籍是当时软弱文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那个草菅人命的时代,阮籍要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他必将学会变通与圆滑,掌握与世间邪魔歪道斡旋的手段,小范围内牺牲自己外表的清洁,以保全内心深处绝对的高贵。
阮籍只活了五十四岁,就死掉了。
一生除了留下八十二首咏怀诗外,其它毫无作为。
其简短而苍白的人生轨迹,比起过早夭折的兵家之女也好不了多少。
也许在阮籍为兵家女哭泣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才华一生只能注定在岁月的幽炉里空焚。
阮籍“穷途之哭”的喻意比前“二哭”更为明显。
此哭被后世好多文人所引申。
千古以来,失意文人每每吟咏此句,常惆怅满怀、清泪满面。
恨天低,大鹏有志愁难展。
“山道之穷”让阮籍很自然地想到了“仕途之穷”,驾车出门,不管东西南北,总有无路之时;而一生历经数位强权者,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投效的明主。
理想就像一棵被巨石压住的草芽,竟找不到一点冒尖的空隙,此时不哭,更待何时?
都说乱世造英雄,阮籍的一生看起来机会多多,但他却像一只被关在玻璃房里的蜜蜂,四面八方都有亮光,但当他朝四面八方飞去时,四面八方传来的却是砰砰砰的碰壁声。
阮籍人生的真正悲剧在于:
内心的高洁容不下当时社会的污秽。
如果他能真正做到逐波随流,那么他有的是官当,甚至还能成为皇帝的姻亲。
文帝司马昭当初曾求婚于阮籍,想让阮籍的女儿嫁给武帝司马炎。
可阮籍故意大醉六十天,让文帝司马昭派去的人没有跟他说话的机会,才不得不止了这种念想。
酒是阮籍的朋友,既是他的软武器,又是他的伪装道具,一碰到难以解决的尴尬局面,他就将自己喝醉,让对手莫可奈何。
可以说,阮籍烂醉之时,也是他最为清醒、心机最缜密的时候。
阮籍不是醉于性情,而是醉于谋略。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但这种和稀泥式的“武器”毕竟当不得长久之用。
到了司马昭假心假意,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请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看不惯这种伎俩,便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以为可以像上次拒绝联姻一样逃过这一关。
可上次的联姻对司马氏而言,并不是太重要,派下来的使者见阮籍醉了,转身就告辞了。
待使者下次来时,阮籍有时间重新喝醉。
可这一回,事关重大,非同小可。
使者见阮籍醉了,就一直待在他家里等候。
阮籍酒醒之时,见一批批使者站满了大厅,没有办法,他只好挥笔草就。
由于太有才华了,违心之话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劝进书》写得“辞甚清壮”,被当时的人们所器重。
阮籍是当时名士的代表人物,此文一出,便为司马昭谋取帝位扫清了舆论障碍,司马昭的阴谋很快就得逞了。
可以说,这篇《劝进书》是阮籍人生中最大的污点,阮籍高洁的心灵容不下自己的这个污点,写完此文几个月后,便郁郁而死。
而他的意味深长的哭声却在历史的横梁上久久缭绕,千百年来都没断绝。
(选自谢宗玉《阮籍三哭》,有删改)
(1)下列对人物短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阮籍为兵家之女痛哭的狷狂举动虽与贾宝玉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本质是借机表达自己
政治理想和治国才华难以施展的痛苦。
B.之所以把酒当做最好的朋友和武器,是因为只有在烂醉的时候,阮籍才能排遣内心的
郁闷,头脑才最清醒,心思才最缜密。
C.无可奈何之下,连违心话都能说得文采斐然,让人敬服,这说明阮籍除了举世无双的
才华外,其心理也有潜在的两面性。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评价者个人的性情及价值观有关,在对阮籍为兵家女痛哭原因的
分析上,本文作者比房玄龄略高一筹。
E.阮籍最后的郁郁而死,一方面表现了他对自我人格的完美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向严酷现实妥协之后的愤懑和不甘。
(2)阮籍的两次痛哭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3)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请简要概括。
(6分)
(4)文中说“在那个草菅人命的时代,阮籍要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他必将学会变通与圆滑,
掌握与世间邪魔歪道斡旋的手段,小范围内牺牲自己外表的清洁,以保全内心深处绝对的
高贵。
”阮籍的处世态度给了你哪些启示?
请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并结合原文谈谈理
由。
(8分)
第
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
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
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
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
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纪念抗曰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
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
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
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
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文字,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
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①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③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
④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
⑤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
⑥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
A.⑤②①③④⑥B.④⑥②⑤③①C.④⑥⑤②①③D.⑤③①②④⑥
16.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诞生之日起就广受世界范围人群的热烈欢迎。
用户通过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发布信息,与自己的关注者(“粉丝”)即时分享,同时也可以成为别人的“粉丝”,分享别人发布的信息。
你的关注者(“粉丝”)越多,你所发布的信息传播面越大。
现在,就请你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一则个性说明,来推广你自己,尽力地获得更多的“粉丝”。
注意语言要生动、得体。
(不超过100字)(5分)
17.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
严密。
每处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8月17日是网络热销小说《盗墓笔记》中“小哥”张起灵从长白山兑换“十年之约”回归的日子。
虽是小说中的情节,为接小哥回家,连日来,有近十万“稻米”(“盗迷”谐音)从全国各地涌入吉林长白山,导致景区不堪重负,民宿全部爆满。
下面是各方对此事的态度:
网评:
明知这不是现实,只是小说虚构的情节,“稻米”们还蜂拥而至,真是不可思议!
稻米:
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
到长白山不仅是与书中人物的约定,更是对《盗
墓笔记》陪伴岁月的交代。
景区:
长白山旅游部门和安保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为“稻米”提供相关的警务、导引、
临时食宿安置等贴心服务。
长白山青年联合会还牵头主办了“十年之约,相聚长
白”文化交流联欢活动,与广大“稻米”共度稻米节。
对于三方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判断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
高三语文10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绝对化。
注意原文“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一句。
)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