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指导》.docx
《《幼儿园活动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活动指导》.docx(1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活动指导》
《幼儿园活动指导》
教案
第一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
教学总目标:
1.了解幼儿园课程改革及纲要的主要内容
2.理解并学会运用幼儿园教育目标和计划制定
3.理解并识记幼儿园教育原则和方法
4.理解并学会运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评价
5.学会有效创设幼儿园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目标、方法及计划、实施方案等
难点:
如何运用幼儿园教育方法和实施方案
教学总课时:
14课时(7次课)
※※※※※※※※※※※※※※※※※※※※※※※※※※※※※※※※※※※※※※※※※※※※※※※※※
第一次课
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课程改革及纲要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分别发生在20c20至30年代、50至70年代、和80年代。
二.教学内容
(一)课程改革
1、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改革主要思想: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主要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方式开展教育,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
代表人物:
陈鹤琴、张雪门、陶行知
2、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改革思想:
采用学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系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容易操作。
代表人物:
戈林娜
3、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改革思想:
国外很多的教育思想开始广泛传播,开始采用综合主题教育。
代表人物:
皮亚杰,蒙台梭利等
(二)纲要解读
1、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2、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的理念、以人文本的幼儿教育、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了解陈鹤琴,张雪门、陶行知等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次课
教学目标:
理解并学会运用幼儿园教育目标和计划制定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幼儿园教师要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并有效地落实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之中。
二.教学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
1、幼儿园教育总目标:
保教结合,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多方面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
2、从发展的方向上看:
包括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内容见书24爷)
3、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
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幼儿教育总目标;
第二层次为五大领域目标
第三层次为班级学期目标
第四层次为班级月目标和日目标
第五层次为具体活动目标
4、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途径
(1)幼儿教师是实现的重要保证
(2)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现的主要途径
(3)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园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
(4)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相互合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
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定(教师完成的部分):
1、班级学期工作计划
2、班级月计划
3、班级周工作计划
4、班级幼儿一日活动计划
5、具体活动计划
注:
具体例子见书上实例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班级的一日活动计划
第三次课
教学目标:
理解并识记幼儿园教育原则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所有的教育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则,那么幼儿教育的原则有哪些呢?
要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使幼儿很好的接受呢?
本届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这样的。
二教学内容
(一)幼儿教育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思想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6、直观性原则
7、启发性原则
8、主题活动性原则
9、实践性原则
10、动静交替原则
11、创造性原则
12、、全面渗透性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方法
1、直观类方法:
观察法、演示法、示范法、范例法、欣赏法
2、语言类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描述法、讨论法
3、实践类方法:
练习法、操作法、游戏法、表达法、发现法、记录法
具体案例见书第43至64页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预习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评价
第四次课
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原则并能创设幼儿园环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
“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全面渗透式的教育,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对于教育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种”
二教学内容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要求。
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
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那么,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轻彼。
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美教育等环境,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等等,这都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
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当教育目标确定后,应考虑: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
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那些环境因素是要创设的?
需要幼儿家庭、社区做哪些工作?
等等,应将这些列入教育计划并积极实施。
2、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举例说明:
幼儿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愿望,教师就应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能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幼儿知识经验少,需要学习感性知识,
如需要感知雨,就应给幼儿准备雨伞或雨衣、雨靴,下雨时,幼儿可以在雨中散步;
需要感知春天,就应组织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
幼儿需要阅读,就应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书,开阔他们的眼界。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佐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
如:
小班幼儿喜欢玩平行游戏,(即幼儿各玩各的,彼此玩的游戏相同),提供的玩具就应该同品种的数量多一点,
中大班象征性游戏水平较高,提供的玩具材料可以是一物多用的;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差,可提供一些穿珠、拼插、剪贴等方面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有的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差,就司提供脚踏车、攀登架等,让幼儿进行练习。
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实施→再修正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3、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环境加班加点,而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难得更换一次。
因而环境对于幼儿没有持久的吸引力。
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举例说明:
如有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谈话活动,起初的主题是环保问题──乱扔垃圾的问题。
后来,谈话延伸到计划外的新话题──“北京申奥”,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教师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教育价值,于是引导幼儿讨论决定在墙壁上制作“奥运主题墙”并制订了计划。
孩子们请爸爸妈妈找相关资料,制作奥运标志、田径场、环形跑道、看台等,画出了各种表情形态的观众和运动员,并进行了设计评比。
这个活动通过幼儿集体构思、游戏、调查、制作和家长参与等过程,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决策者,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真正展示和发展了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
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量给幼儿的刺激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幼儿的成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幼儿园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脱离幼儿园园外环境进行园内封闭式的教育成效有限。
举例说明:
如,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有的家长却常常忘记了这个教育任务,幼儿在家自己穿鞋袜,家长认为孩子穿得慢,耽误大人的时间,于是包办代替帮幼儿穿上,孩子愿意自己做,说在幼儿园也是自己做的,家长却说:
“幼儿园有幼儿园的一套,你这是在家里!
”一句话就把幼儿园好的教育影响抵消了。
面对外界环境的复杂影响,幼儿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与外界结合,让家庭、社区成员更进一步了解幼儿和幼儿园,使幼儿园教育获得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也促使家长和社区成员从教师那里学习到教育知识和技能,改善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一般做法是:
一方面选择、利用外界环境中有价值的因素教育幼儿,另一方面要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对幼儿的影响。
当然每个园、每位教师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但重要的是要把与家庭、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请交警来园模拟操作,给幼儿介绍交通安全知识;让家长制作一盘反映幼儿一天典型生活的录像;带领幼儿参观附近市场(街市),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要摸索出一整套策略和做法,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水平仍相对较落后,所有的幼儿园都应当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教育,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
举例说明:
如,图书架主要是放置图书,供幼儿阅读的,可取几根木条,做成可以放书的许多小格,钉在墙上,幼儿易拿易放,又不占地方,墙边再放几把小椅子,幼儿看书也方便。
这样做,节钱省料实用,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根据本园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也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有的山区盛产竹子,利用它可以做一些积竹,高跷,供幼儿玩游戏;农村幼儿园用三合土铺的活动场地,就比起水泥地省钱又安全。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
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包括幼儿园教室布置、区角设计、走廊楼道布置、吊饰、家园联系栏、主题墙饰、墙面布置、门窗装饰等幼儿园环境创设(具体略,结合第五次课多媒体教学全面讲解以上创设内容)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有所了解
第五次课(多媒体课)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例,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法,积累相关经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察3个幼儿园全方位的环境创设来学习环境创设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1、观看中山市第一机关幼儿园环境创设学习如何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中国特色传统文化
2、观看中山市镜湖居幼儿园环境创设学习如何进行幼儿园特色教育及主题环境创设
3、观看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环境创设学习如何区域环境设计
4、观看国外幼儿园典型环境创设,对比中国幼儿园环境创设,区分二者的特点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创设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中之一做主题墙活动设计,期中考试后上交(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不小于2m*1.8m)
第六次课(实训课)
实训目标:
利用到幼儿园实践观察的机会,参观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组织,重点观察早操和集中教育活动设计
附见习安排及要求:
二年幼师班(及云南幼师)见习活动计划
一、见习目的:
1、通过见习活动,了解并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环节;
2、与幼儿沟通互动,了解幼儿的特点;
3、通过观察、与教师交谈等方式,学会制定幼儿园班级周计划及一日活动计划,能将理论用于实践。
二、见习时间
二年幼师1班:
第四周周四1、2节
二年幼师2班:
第四周周二3、4节
二年幼师3班:
第四周周二1、2节
三、见习计划
(一)准备工作
1、全班分成十个小组;
2、选择年龄班进行见习;
3、各年龄班成员分配见习任务。
(二)见习过程
1、准时在幼儿园门口集合;
2、点名后到各年龄班见习;
3、主动与教师交流,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熟悉幼儿,了解幼儿的特点;
4、积极协助教师做好各项工作,不影响班级中正常的教学过程;
5、做好班级周计划表及一日活动计划表的记录。
(三)见习汇报
1、各年龄班成员将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并制作成海报;
2、各年龄班(小班、中班、大班及学前班)成员各派代表进行见习汇报。
第七次课
教学目标:
理解并识记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所有的教育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实施和评价标准,那么幼儿教育的如何实施?
要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使幼儿很好的接受呢?
如何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本届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这样的。
二教学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开始部分:
主要目的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用猜谜语,讲故事,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焦距、设置情境等方式,时间不易过长。
基本部分:
主要目的是完成活动的各项任务,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并安排幼儿学习的顺序、步骤和设计活动的方法、形式和手段。
结束部分:
主要目的是归纳整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如评价、展示活动成果等。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程序
目标+兴趣+内容=活动
具体案例略(见书第69页至72页)
(三)幼儿园评价原则:
以纵向评价为主,不建议使用横向评价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预习幼儿园健康教育
第二讲幼儿园健康教育
※※※※※※※※※※※※※※※※※※※※※※※※※※※※※※※※※※※※※※※※※※※※※※※※
教学总目标:
1.了解健康的涵义
2.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3.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并能实际运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组织步骤
5.识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经典案例,并能进行教学模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设计及实施方法
难点:
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具有实际开展活动的能力
教学总课时:
30课时(十五次课)
※※※※※※※※※※※※※※※※※※※※※※※※※※※※※※※※※※※※※※※※※※※※※※※※※
第一次课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涵义、目标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健康,幼儿园健康教育又包括什么样的目标和内容呢?
二.教学内容
(一)健康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
“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
(二)健康教育目标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20017月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即: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上述目标表明了这样的价值取向:
第一,身心和谐。
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
第三,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教育活动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不得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确定目标。
另外,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表述方式加以展开,一般而言有三种表述方式,即:
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
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
“知道……”,“理解……”,“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区分……”,“把……配对”,“对……进行分类”,等等。
所谓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揸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对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
(三)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日常生活习惯
包括:
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穿脱、整理衣服的习惯:
手帕或纸巾的使用;坐、站、行、睡姿势正确;按时排便;良好的作息习惯;活动用具的整理,保持玩具清洁;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
2.饮食与营养,
包括:
情绪愉快。
愿意独立进餐;常见食物的认识,平衡膳食,少吃零食,主动钦水;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
3.身体认识和保护
包括:
了解身体外形,认识与保护五官;初步掌握换牙、护牙的知识;用眼卫生;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探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4.自身安全
包括:
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的了解及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认识有关的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并预习幼儿园健康教育设计与组织。
第二次课
本次课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设计与组织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幼儿园健康教育注重幼儿将获得的知识和形式的态度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期完成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呢?
二.教学内容:
(一)健康教育实施要求
1.明确指导思想: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其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
2.细化教育目标:
幼儿教师对教育目标应深入理解,烂熟于心,以期将目标体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行为中。
3.涵盖教育内容:
幼儿健康教育包含日常生活习惯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认识与保护教育及安全教育。
每一方面内容的实施都应从“怎样做”“是什么”到“为什么”层层深入,其中“怎样做”是中心内容。
4.丰富教育途径: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5.灵活组织教育形式:
幼儿园的健康教学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
6.合理运用教育方法:
注意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7.审慎进行教育评价:
重视个体差异。
8.尝试整合领域教育:
比如,在画画、看图书时提醒孩子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距离等。
(二).组织方法
1.方法:
动作与行为练习,讲解演示,情境表演,讨论评议,感知体验,传播媒介的利用等。
2.设计思路
(1)活动目标:
表述中应简明清晰、准确具体,目标内涵不要过大,条目不要过多,一般2~3条。
(2)活动准备:
准备工作应注意到活动开展的季节、现有物质条件和环境创设、幼儿的知识和心理准备等方面。
(3)活动过程:
教师应明确:
希望幼儿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
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通过教师的语言尤其是提问启发幼儿思考?
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
哪些内容还可以并且值得扩展?
通过什么方法增强教育效果?
是否注意了活动中间的小结和最后的总结。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并预习幼儿园健康教育设计与组织案例(日常行为习惯培养)。
第三次课
本次课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设计与组织方法和步骤(日常行为习惯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
“习惯要进行持久的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不要指望好习惯会在一时养成,要对孩子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要允许孩子有反复。
”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
(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
“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
“是在幼儿园。
”又问:
“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方法
1、首先作为老师心中要有数,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什么?
明确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
举例说明:
比如,小班应该以学习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自理能力,卫生教育、尊敬长辈、有礼貌等的教育都应该给孩子一种感受,特别是靠老师和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而到了中班,就要在小班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幼儿的礼貌交往。
特别是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而言语发展明显滞后于动作发展,就造成了孩子“掐人一下”、“摸人一下”等攻击行为的假象,其实他们多数时候只是想交往。
我们应该通过故事或者游戏告诉孩子“想跟谁玩儿应该怎样说”;“想得到某样东西应该怎么要”的方法。
到了大班,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
虽各有侧重,但这些内容都要从小班起开始渗透,如果一开始不教育,一旦形成了不佳的第一印象再改正就难了。
2、利用讲故事、学儿歌等形式把抽象的行为具体化。
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当我们每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泛泛的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他们还不能够理解这些要求所涵盖的具体指向和内容。
针对该年龄段的特点,我们不如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要求”“润物细无声”的传达给他们。
举例说明:
比如,通过讲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瓜瓜吃瓜》教育孩子果皮垃圾应入箱;通过儿歌《自己吃饭正好》(小小手,真灵巧,扶住碗,拿起勺,轻轻舀,慢慢送,自己吃饭真正好。
)来鼓励孩子自己吃饭;通过儿歌《轻轻》(开门轻轻,关门轻轻,说话轻轻,上下楼梯也轻轻,我要做个小轻轻。
)教育幼儿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学会小声说话等等
3、幼儿一起制定规范,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
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
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
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