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102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的量度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

初三课时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化学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C(粒子微观模型、元素)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一、课前检测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中子B.电子C.原子D.原子核

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

D.物质都是由分子紧密排列聚集而成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C.原子的质量比分子的质量小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铁,冰、水混合物B.水,氧气

C.水银,空气D.木炭,二氧化碳

5.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

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处血液的凝固也起到重要作用,这里的“钙”是指()

A.钙单质B.钙元素C.钙原子D.钙离子

6、氕、氘、氚三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A.同占一个位置B.占三个位置

C.不占位置D.只有氕占位置

7、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其原子的()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D.原子质量不同

8、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质量D.核外电子数

9、在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发现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的α粒子甚至像碰到硬盒似的反弹回来,大部分α粒子却能通过原子,已知α粒子带正电,这一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原子核极其微小

B.原子核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C.原子并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D.α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答案;1----9:

CABCB;AAAB

二、知识梳理

1、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

(1)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3)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为原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氢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2、原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原子排列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联系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它们都可以构成物质。

注意

分子比构成分子本身的原子大,但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3、物质的构成: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

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化学反应实质:

5、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

原子的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在10-26~10-27kg数量级。

例1、下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示意图:

(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根据图示你得出的结论有

(1)从物质构成角度讲,;

(2)从物质变化角度看:

解析:

解本题关键是理解两点: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及分解出来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硅、碳。

答案:

(1)从物质构成角度讲,①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

②分子由原子构成。

(2)从物质变化角度看:

①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②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了金属汞;每两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了氧气。

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没有变化。

例2、下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从水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规律或结论。

(1);

(2);

(3);

(4)。

解析:

用球代表“原子”,球与球连起来代表“分子”的模型这种科学模拟方法,可以使大家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解答这种类型题的基本要求是:

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模型变化,在由表及里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归纳出其所反应的规律或结论,要注意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时要到位,说到点子上。

由上图可知变化前是水分子,变化后就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两个水分子所分解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氧分子,反应前两个水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反应后所得到的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两个氢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原子总数前后不变,并且原子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另外还发现在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再分解成其他微粒。

答案:

通过以上的观察我们不难归纳出以下规律或结论:

(1)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没有改变;

(3)两个氧(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氧(氢)分子;

(4)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变式训练:

在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新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1)碳纳米管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2)其他三个模型分别代表什么物质?

(3)通过这四个模型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4)既然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为何性质却差异很大?

例如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很柔软?

解析:

此题能比较明显地看出呈管状结构的只有D项。

解此题时大家不仅要知道其结构,而且还要了解它们分别是什么物质。

其中A是金刚石(正四面体结构);B是石墨(层状结构);C是足球烯(C60)。

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不过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另外还要求掌握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同的,正是由于结构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相差很大。

答案:

(1)D

(2)A是金刚石(正四面体结构);B是石墨(层状结构);C是足球烯(C60)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同的

(4)因为性质由结构决定,结构不同,性质也就不同。

2、原子的结构模型

1.原子结构

在原子中: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2.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中子的质量和质子质量相近,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体积仅为整个原子的几百万亿分之一。

3.

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例3.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解析:

解决这道题的关键要清楚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原子核中没有电子。

答案:

D

例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对原子而言,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解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从内部结构上看,它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可以再分成质子和中子,但氢原子只有质子,故A、C错误,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故B也错,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答案:

D。

变式训练:

(1)填写下表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1

1

0

碳-12

6

6

磷-31

15

16

16

16

12

12

(2)分析此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

本题首先要根据原子的结构知识确定原子中的微粒个数;

解题依据: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其次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答案:

(1)氢1,1;碳6,6;磷15,15;硫16,16;镁12,12。

(2)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②中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

③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并不都相等;

④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

3、离子

(1)离子的定义: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如钠离子(符号Na+);带负电的叫阴离子,如氯离子(符号Cl-)。

(2)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原子

离子

电性及结构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或夺得电子

阳离子:

带正电荷,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

带负电荷,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

关系

离子和原子间可通过得失电子实现相互转化。

(3)离子与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如氯化钠(俗称食盐)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硫酸铜晶体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构成。

例5.有三种原子,A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B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9个中子,C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是同种原子

B.B和C核外电子数有可能相等

C.A和B是同种元素,且互为同位素原子

D.A和B核电荷数不同

解析: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若质子数相同,则必定属于同种元素,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A和B原子质子数相同,故必属同种元素,但因中子数不同,所以定是不同种原子。

答案:

C

例6.用线把物质与构成物质的粒子连接起来。

金属钠分子

氯气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原子

稀有气体

硫酸铜晶体离子

氯化钠

解析:

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记住由原子构成的一些物质有金属、硅、稀有气体、碳等。

由离子构成的有氯化钠、硫酸铜、高锰酸钾等。

(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答案:

例7.关于离子和原子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B.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C.从结构上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中两个数不相等。

D.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解析:

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带上电荷显电性变成离子,且质子数不再等于核外电子数,但由于质子数不变,故钠离子和钠原子仍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D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是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的电子得失图,根据下述信息可得出哪些结论?

解析:

从图中观察可以推断出:

钠原子、氯原子在自然界中属于不稳定结构,需通过得失电子来达到稳定结构。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化学性质稳定的阴离子(氯离子)和阳离子(钠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构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

答案:

(1)原子得失电子会带上电荷显电性变成离子;

(2)失去电子的原子变成阳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变成阴离子;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4)氯化钠本身不显电性。

4、元素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注意:

(1)区别元素的本质依据:

原子的核电核数即质子数不同。

(2)“一类原子”是指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2.同位素: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

如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我们依次用符号写成

,表示它们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同位素原子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分析、消除细菌、医学诊断、发电等。

3.元素的种类和分类

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

根据性质的类似,初步把元素分类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含有稀有元素)

4.物质的简单分类:

元素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一切物质都由元素组成的。

(1)混合物:

由多种物质组成,如一杯糖水、空气。

(2)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如一杯水。

(3)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一瓶氧气。

(4)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5)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碳气体。

注意: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纯净物。

如:

金刚石和石墨

5.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下列是地壳、空气、人体、海水中主要元素按

质量分数排列顺序:

(1)地壳中:

O%>Si%>Al%>Fe%>Ca%

(2)空气中:

N%>O%

(3)人体中:

O%>C%>H%

(4)海水中:

O%>H%>Cl%

6.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7.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

不表示数量的多少;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既讲种类,也讲个数,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应用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如: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例8.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

C.电子数D.质子数

解析:

所谓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我们知道原子的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原子核,二是电子。

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转,有可能会失去,也有可能会获得,从而变成离子,这就说明电子数不是很稳定。

至于中子数,即使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同位素原子。

故,在原子中比较稳定的是质子数。

答案:

D

例9、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B.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

“二氧化碳”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既可从宏观角度来认识,也可从微观角度来认识,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而从微观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是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是指二氧化碳这一种分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至于C,我们说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故C也是错的。

答案:

B和D

变式训练:

1、对某种离子变成原子的下列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D.既不需得到电子,也不需失去电子

解析:

解决这道题目首先要知道原子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的,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阳离子,获得电子而变成阴离子。

因而阳离子要变回原子就要把失去的电子要回来,而阴离子就要把得到的电子失去以后才能变回原子。

答案:

C

2、在下图所示的表示气体微粒物的示意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1)表示纯净物的是;

(2)表示单质的是

(3)表示化合物的是;(4)表示混合物的是

解析:

该题是一道模型题,通过构建模型考查大家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主要是让大家辨析纯净物和混合物以及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纯净物只由一种分子构成,而混合物是由多种分子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很明显图D是由两种不同的分子构成,所以是混合物;A和C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答案:

(1)A、B、C

(2)A、C(3)B(4)D

3、经实验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解析:

虽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但是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O2)和臭氧(O3)等单质、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等物质。

同时氧气和臭氧既可以单独组成物质(纯净物),也可以混合在一起组成混合物。

故A、B、C这些说法就都错了。

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肯定组成不了化合物。

答案:

D

5、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通常用某元素的拉丁文名称。

2.元素符号写法:

若只有一个字母的元素则该字母必须用大写,若有两个字母则“一大二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Cu,Mg等。

3.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

(2)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微观)。

(3)若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该元素符号还表示该种物质(宏观)。

如“Fe”可以表示铁。

(4)若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则只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如“2H”表示:

2个氢原子,不能说表示2个氢元素。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重要信息:

8——原子序数(质子数)

O——元素符号

氧——元素名称

16——相对原子质量

注:

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即原子序数

5.元素周期表的排序规律:

(1)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即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有序排列的。

(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

“行”(周期):

a、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在增加

b、从左到右,元素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排列

(3)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划分为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其余15个纵行各成一族。

“列”(族):

同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例10、符号“Fe”所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铁元素B.金属铁C.一个铁元素D.一个铁原子

解析:

本题是考查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我们知道元素符号它可以表示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宏观方面,表示一种元素,如“Fe”表示铁元素;或是一种物质,由于金属铁这种物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因此,Fe还可以表示铁这种金属(但有些元素宏观上只能表示一种元素,如“N”只表示氮元素);二是微观方面,表示一个原子,如“Fe”表示一个铁原子。

另外,我们还知道元素只讲“种类”而不讲“个数”,因此该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

C

例1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Mn(锰)B.Cu(铜)C.Na(钠)D.AL(铝)

解析:

元素符号的书写是有原则的,如果为单个字母则都要大写;若有两个字母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以示区别。

根据元素符号书写的原则,我们不难发现答案D是错误的,应把大写的“L”改为小写的“l”,即“AL”改写为“Al”

答案:

D

变式训练:

1、分析下列元素周期表,总结规律

3

Li

6.94

4

Be

9.01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6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规律1、。

规律2、。

解析:

表格中每一格的内容从上到下分别是: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因此,从表格的横向来看,原子序数从左到右在不断地增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相对原子质量也在不断增加。

从表格的纵向来看,每一列的原子序数也呈递增排列,而且原子序数相差8,相对原子质量也在增加。

答案:

见解析

2、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小军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

(1)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的。

(2)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只有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百多种。

(3)元素周期表能更方便地为我们寻找新物质提供依据。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叫一族,共有18个族。

以上观点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排列的。

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相等。

尽管目前只发现一百多种元素,但并不意味着元素只有这一百余种,还有很多种元素有待人们去发现;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纵行叫做一族,但第8、9、10三个纵行合为一族,所以尽管表中共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所以以上观点中,第

(1)

(2)(4)是不准确的。

答案:

(1)

(2)(4),理由见解析

三:

专题过关

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气B.金刚石C.氯酸钾D.碘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碳原子B.氧原子C.二氧化碳分子D.以上都不是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B.高锰酸钾C.空气D.水

4、物质的构成与分子和原子间的关系是()

A.原子→分子→物质B.分子→原子→物质

5、夏天一场雷雨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大气中的少量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了臭氧,转变过程如图中模型所示(可表示为:

3O2==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O2和O3都是分子

C.O2和O3的性质相同D.O2和O3是同种物质

6、关于同位素原子在医学、农业、环保等方面广泛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医学上同位素主要用于显像、诊断和治疗,另外还包括医疗用品消毒、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

B.同位素的辐射育种技术为农业提供了改进质量、增加产量的多种有效手段

C.同位素在测定从工厂排放出来的温室(效应)气体的途径及其被植物同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