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762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docx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

一、定义及原理

血液透析采用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也可用于治疗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二、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准备

1、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

(1)贫血:

建议外周血Hb<100g/L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骨病和矿物质代谢障碍:

应用钙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建议维持血钙2.1~2.4mmol/L、血磷0.9~1.5mmol/L、血iPTH70~110pg/ml。

(3)血压:

应用降压药治疗,建议控制血压于130/80mmHg以下。

(4)其它:

纠正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等。

2、加强患者教育,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1)教育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包括戒烟、戒酒及饮食调控。

(2)当eGFR<20ml/min/1.73m2或预计6月内需接受透析治疗时,对患者进行透析知识宣教,增强其对透析的了解,消除顾虑,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患者eGFR<15ml/min/1.73m2时,应更密切随访。

评估指标:

包括症状、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血钾、血钙、血磷等)及酸碱平衡(血HCO3-、或CO2CP、动脉血气等)、Hb等指标,以决定透析时机。

3、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及评估,决定透析模式及血管通路方式

(1)系统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2)进行心脏、肢体血管、肺、肝、腹腔等器官组织检查,了解其结构及功能;

(3)在全面评估基础上,制定患者病历档案;

4、择期建立血管通路:

时机的选择在病情相对稳定;HB>60g/l,临时透析1-2次后心肺功能稳定,一般情况改善时再血管造瘘。

5、开始透析前应检测患者肝炎病毒指标、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

开始透析治疗前应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评估,为透析抗凝方案的决定作准备;

透析治疗前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1、终末期肾病

透析指征:

非糖尿病肾病eGFR<10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eGFR<15ml/min/1.73m2。

存在尿毒症综合症;体液负荷过重导致的肺水肿、脑水肿、高血压;尿毒症所致的神经精神病变;尿毒症性心包炎;血尿素氮>30ml、血肌酐>530-884ml/;血清钾>6.5ml/;HCO3<6.8ml/;尿毒症性贫血,HB<60g/l;

2、急性肾损伤。

3、药物或毒物中毒。

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其它:

如严重高热、低体温等。

肌酐虽超过上述标准不得不施行透析,但不需要急诊透析,只有在高钾血症、体液负荷过重(脑水肿、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及尿毒症心包炎有心包摩擦音需要急诊透析;

当有下列情况时,可酌情提前开始透析治疗:

严重并发症,经药物治疗等不能有效控制者,如容量过多包括急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贫血;体重明显下降和营养状态恶化,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等。

(二)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下列情况应慎用:

1、颅内出血或颅内压增高。

2、药物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

3、严重心肌病变并有难治性心力衰竭。

4、活动性出血。

5、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四、血管通路的建立

临时或短期血液透析患者可以选用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血管通路,需较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应选用长期血管通路。

五、透析处方确定及调整

(一)首次透析患者(诱导透析期)

1、透析前应有肝炎病毒、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以决定透析治疗分区及血透机安排。

2、确立抗凝方案

(1)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章节。

(2)抗凝方案

1)普通肝素2)低分子肝素3)局部枸橼酸抗凝4)阿加曲班5)无抗凝剂:

治疗前给予4mg/dl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20min后,再给与生理盐水500ml冲洗;血液净化治疗过程每30~60min,给予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滤器。

(3)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

3、确定每次透析治疗时间:

建议首次透析时间不超过2~3小时,以后每次逐渐延长透析时间,直至达到设定的透析时间(每周2次透析者5.0~5.5小时/次,每周3次者4.0~4.5小时/次;每周总治疗时间不低于10小时)。

4、确定血流量:

首次透析血流速度宜适当减慢,可设定为150~200ml/min。

以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调高血流速度。

5、选择合适膜面积透析器(首次透析应选择相对小面积透析器),以减少透析失衡综合症发生。

6、透析液流速:

可设定为500ml/min。

通常不需调整,如首次透析中发生严重透析失衡表现,可调低透析液流速。

7、透析液成份:

常不作特别要求,可参照透析室常规应用。

但如果患者严重低钙,则可适当选择高浓度钙的透析液。

8、透析液温度:

常设定为36.5℃左右。

9、确定透析超滤总量和速度:

根据患者容量状态及心肺功能、残肾功能等情况设定透析超滤量和超滤速度。

建议每次透析超滤总量不超过体重的5%。

存在严重水肿、急性肺水肿等情况时,超滤速度和总量可适当提高。

在1~3个月内逐步使患者透后体重达到理想的“干体重”。

10、透析频率:

诱导透析期内为避免透析失衡综合症,建议适当调高患者每周透析频率。

根据患者透前残肾功能,可采取开始透析的第一周透析3~5次,以后根据治疗反应及残肾功能、机体容量状态等,逐步过渡到每周2~3次透析。

(二)维持透析期

维持透析患者每次透析前均应进行症状和体征评估,观察有无出血,测量体重,评估血管通路,并定期进行血生化检查及透析充分性评估,以调整透析处方。

1、确立抗凝方案:

同上

2、超滤量及超滤速度设定

(1)干体重的设定:

干体重是指透析后患者体内过多的液体全部或绝大部分被清除时的体重。

由于患者营养状态等的变化会影响体重,故建议每2周评估一次干体重。

(2)每次透析前根据患者既往透析过程中血压和透析前血压情况、机体容量状况以及透前实际体重,计算需要超滤量。

建议每次透析超滤总量不超过体重的5%。

存在严重水肿、急性肺水肿等情况时,超滤速度和总量可适当提高。

(3)根据透析总超滤量及预计治疗时间,设定超滤速度。

同时在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透析中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

3、透析治疗时间:

依据透析治疗频率,设定透析治疗时间。

建议每周2次透析者为5.0~5.5小时/次,每周3次者为4.0~4.5小时/次,每周透析时间至少10小时以上。

4、透析治疗频率:

一般建议每周3次透析;对于残肾功能较好(Kru2ml/min/1.73m2以上)、尿量200ml/d以上且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3%~5%、心功能较好者,可予每周2次透析,但不作为常规透析方案。

5、血流速度:

每次透析时,先予150ml/min血流速度治疗15min左右,如无不适反应,调高血流速度至200~400ml/min。

要求每次透析时血流速度最低200~250ml/min。

但存在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酌情减慢血流速度,并密切监测患者治疗中心律变化。

6、透析液设定

(1)每次透析时要对透析液流速、透析液溶质浓度及温度进行设定。

(2)透析液流速:

一般设定为500ml/min。

如采用高通量透析,可适当提高透析液流速至800ml/min。

(3)透析液溶质浓度

①钠浓度:

常为135~140mmol/L,应根据血压情况选择。

顽固高血压时可选用低钠透析液,但应注意肌肉抽搐、透析失衡综合症及透析中低血压或高血压发生危险;反复透析中低血压可选用较高钠浓度透析液,或透析液钠浓度由高到低的序贯钠浓度透析,但易并发口渴、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顽固性高血压等。

②钾浓度:

为0~4.0mmol/L,常设定为2.0mmol/L。

对慢性透析患者,根据患者血钾水平、存在心律失常等合并症或并发症、输血治疗、透析模式(如每日透析者可适当选择较高钾浓度透析液)情况,选择合适钾浓度透析液。

过低钾浓度透析液可引起血钾下降过快,并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③钙浓度:

常用透析液钙浓度为1.25~1.75mmol/L。

透析液钙浓度过高易引起高钙血症,并导致机体发生严重异位钙化等并发症,因此当前应用最多的是钙浓度1.25mmol/L透析液。

当存在高钙血症、难以控制的继发性甲旁亢时,选用低钙透析液,但建议联合应用活性维生素D和磷结合剂治疗;血iPTH水平过低时也应选用相对低浓度钙的透析液;当透析中反复出现低钙抽搐、血钙较低、血管反应性差导致反复透析低血压时,可短期选用高钙透析液,但此时应密切监测血钙、血磷、血iPTH水平,并定期评估组织器官的钙化情况,防止出现严重骨盐代谢异常。

(4)透析液温度:

为35.5~36.5℃,常设定为36.5℃。

透析中常不对透析液温度进行调整。

但如反复发作透析低血压且与血管反应性有关,可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

对于高热患者,也可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以达到降低体温作用。

六、血液透析操作

血液透析操作的流程:

如图

七、透析患者的管理及监测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及监测是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包括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病历档案和透析间期患者的教育管理,定期监测、评估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一)建立系统完整的病历档案

应建立透析病史,记录患者原发病、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并对每次透析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平时的药物及其它器械等治疗情况、患者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有利于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二)透析间期的患者管理

1、加强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包括戒烟、戒酒、生活规律等。

2、饮食控制。

包括控制水和钠盐摄入,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或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kg;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少食高磷食物;控制饮食中钾摄入,以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保证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1.2g/kg体重,并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3、指导患者记录每日尿量及每日体重情况,并保证大便通畅;教育患者有条件时每日测量血压情况并记录。

4、指导患者维护和监测血管通路。

对采用动静脉内瘘者每日应对内瘘进行检查,包括触诊检查有无震颤,也可听诊检查有无杂音;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每日应注意置管部位出血、局部分泌物和局部出现不适表现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三)并发症和合并症定期评估与处理

常规监测指标及其检测频率如下:

1、血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包括血钾、血钙、血磷、HCO3-或CO2CP等)。

建议每月检查1次。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和药物治疗。

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建议有条件者每1~3个月检测1次。

2、铁指标:

建议每3个月检查1次。

一旦发现血清铁蛋白低于2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需补铁治疗;如血红蛋白(Hb)低于110g/L,则应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以维持Hb于110~120g/L。

3、iPTH监测:

建议血iPTH水平每3个月检查1次。

要求血清校正钙水平维持在正常低限,约2.10~2.37mmol/L(8.4~9.5mg/dl);血磷水平维持在1.13~1.78mmol/L(3.5~5.5mg/dl);血钙磷乘积维持在55mg2/dl2及以下;血iPTH维持在150~300pg/ml。

4、整体营养评估及炎症状态评估:

建议每3个月评估1次。

包括血清营养学指标、血hsCRP水平、nPCR及营养相关的体格检查指标等。

5、Kt/V和URR评估:

建议每3个月评估1次。

要求spKt/V至少1.2,目标为1.4;URR至少65%,目标为70%。

6、传染病学指标:

必须检查。

包括肝炎病毒标记、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

要求开始透析不满6个月患者,应每1~3个月检测1次;维持性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应每6个月检测1次。

7、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测定:

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波、外周血管彩色超声波等检查。

建议每6~12个月1次。

8、内瘘血管检查评估:

每次内瘘穿刺前均应检查内瘘皮肤、血管震颤、有无肿块等改变。

并定期进行内瘘血管流量、血管壁彩色超声等检查,具体见血管通路章节。

表3.1血液透析患者常规监测指标及评估频率

指标推荐频率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包括血钾、血钙、

血磷、HCO3-或CO2CP等)每月1次

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每1~3个月(有条件者)

铁状态评估3个月1次

血iPTH水平3个月1次

营养及炎症状态评估3个月1次

Kt/V和URR评估3个月1次

传染病学指标开始透析6个月内,应每

(包括乙肝、丙肝、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1~3个月1次;

必须检查维持透析>6个月,应6个月1次

心血管结构和功能6~12个月1次

内瘘血管检查评估参照血管通路章节

八、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低血压

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

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

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采取头低位。

(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

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

常见原因有:

(1)容量相关性因素:

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

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

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

(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

(5)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

(6)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

(二)肌肉痉挛

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

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析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1、寻找诱因:

是处理的关键。

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治疗:

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3、预防:

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1)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2)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或序贯钠浓度透析。

但应注意患者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3)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4)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

(三)恶心和呕吐

1、积极寻找原因:

常见原因有透析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糖尿病导致的胃轻瘫、透析液受污染或电解质成份异常(如高钠、高钙)等。

2、处理

(1)对低血压导致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见透析低血压节)。

(2)在针对病因处理基础上采取对症处理,如应用止吐剂。

(3)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避免发生误吸事件,尤其是神智欠清者。

3、预防:

针对诱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避免出现恶心呕吐的关键,如采取措施避免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四)头痛

1、积极寻找原因:

常见原因有透析失衡综合征、严重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

对于长期饮用咖啡者,由于透析中咖啡血浓度降低,也可出现头痛表现。

2、治疗

(1)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2)如无脑血管意外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对症治疗。

3、预防:

针对诱因采取适当措施是预防关键。

包括应用低钠透析,避免透析中高血压发生,规律透析等。

(五)胸痛和背痛

1、积极寻找原因:

常见原因是心绞痛(心肌缺血),其它原因还有透析中溶血、低血压、空气栓塞、透析失衡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

2、治疗:

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治疗。

3、预防:

应针对胸背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六)皮肤搔痒

是透析患者常见不适症状,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透析治疗会促发或加重症状。

1、寻找可能原因:

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尿毒症本身、透析治疗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

其中透析过程中发生的皮肤瘙痒需要考虑与透析器反应等变态反应有关。

一些药物或肝病也可诱发皮肤瘙痒。

2、治疗:

可采取适当的对症处理措施,包括应用抗组胺药物、外用含镇痛剂的皮肤润滑油等。

3、预防:

针对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

包括控制患者血清钙、磷和iPTH于适当水平,避免应用一些可能会引起瘙痒的药物,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和管路,避免应用对皮肤刺激大的清洁剂,应用一些保湿护肤品以保持皮肤湿度,衣服尽量选用全棉制品等。

(七)失衡综合症

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1、病因:

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改变。

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

2、治疗

(1)轻者:

仅需减慢血流速度,以减少溶质清除,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过度变化。

对伴肌肉痉挛者可同时输注高张盐水或高渗葡萄糖,并予相应对症处理。

如经上述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

(2)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

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脑血管意外,同时予输注甘露醇。

之后根据治疗反应予其它相应处理。

透析失衡综合征引起的昏迷一般于24小时内好转。

3、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是避免发生透析失衡综合症的关键。

(1)首次透析患者:

避免短时间内快速清除大量溶质。

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下降控制在30%~40%以内。

建议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小时内)、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等。

(2)维持性透析患者:

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

另外,规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有益。

(八)透析器反应

既往又名“首次使用综合征”,但也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

临床分为两类:

A型反应(过敏反应型)和B型反应。

其防治程序分别如下。

1、A型透析器反应主要发病机制为快速的变态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5min内发生,少数迟至透析开始后30min。

发病率不到5次/10000透析例次。

依据反应轻重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咳嗽、喷嚏、流清涕、腹痛、腹泻,甚至呼吸困难、休克、死亡等。

一旦考虑A型透析器反应,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寻找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

(1)紧急处理

1)立即停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

2)予抗组胺药、激素或肾上腺素药物治疗。

3)如出现呼吸循环障碍,立即予心脏呼吸支持治疗。

(2)明确病因:

主要是患者对与血液接触的体外循环管路、透析膜等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透析膜材料、管路和透析器的消毒剂(如环氧乙烷)、透析器复用的消毒液、透析液受污染、肝素过敏等。

另外,有过敏病史及高嗜酸细胞血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应用者,也易出现A型反应。

(3)预防措施:

依据可能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

1)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和管路。

2)选用蒸汽或γ射线消毒透析器和管路。

3)进行透析器复用。

4)对于高危人群可于透前应用抗组胺药物,并停用ACEI。

2、B型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20~60min出现,发病率为3~5次/100透析例次。

其发作程度常较轻,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

其诊疗过程如下。

(1)明确病因:

透析中出现胸痛和背痛,首先应排除心脏等器质性疾病,如心绞痛、心包炎等。

如排除后考虑B型透析器反应,则应寻找可能的诱因。

B型反应多认为是补体激活所致,与应用新的透析器及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有关。

(2)处理:

B型透析器反应多较轻,予鼻导管吸氧及对症处理即可,常不需终止透析。

(3)预防:

采用透析器复用及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预防部分B型透析器反应。

(九)心律失常

多数无症状。

其诊疗程序如下:

1、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找到并纠正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心脏器质性疾病等。

3、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对于有症状或一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心律失常,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用时需考虑肾衰竭导致的药物蓄积。

建议在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4、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对于重度心动过缓及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可安装起搏器。

(十)溶血

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感、呼吸急促、腹痛、发热、畏寒等。

一旦发生应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置。

1、明确病因

(1)血路管相关因素如狭窄或梗阻等引起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2)透析液相关因素如透析液钠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液受消毒剂、氯胺、漂白粉、铜、锌、甲醛、氟化物、过氧化氢、硝酸盐等污染。

(3)透析中错误输血。

2、处理:

一旦发现溶血,应立即予以处理。

(1)重者应终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中血液。

(2)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可输新鲜全血,将Hb提高至许可范围

(3)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3、预防

(1)透析中严密监测血路管压力,一旦压力出现异常,应仔细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2)避免采用过低钠浓度透析及高温透析。

(3)严格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严格消毒操作,避免透析液污染。

(十一)空气栓塞

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立即抢救。

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抢救

(1)立即夹闭静脉血路管,停止血泵。

(2)采取左侧卧位,并头和胸部低、脚高位。

(3)心肺支持,包括吸纯氧,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