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806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docx

临近杭景高速路基施工防护方案

富阳站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1.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1.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TB10621-2009;

1.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5178;

1.6《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1.7施工现场的施工调查及勘察资料;

1.8相关设计图纸;

1.9本单位积累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2.1概述

本管段富阳车站路基位于浙江省富阳市大源镇,起讫里程DK60+350~DK61+555.79,共1.206km,其中沿线路基新建7座2m~6m框架涵,一座8*5m框架小桥,富阳站地道一处。

地基处理设计为Φ50cmCFG加固桩681根,合5541延米。

挖土方5.8万方,清基回填2.97万方,A、B组填料填筑方量为28.68万方,填石16.3万方,基床表层填筑1.6万方。

本段施工日期为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8月30日。

本线路以填方通过,地表附着物主要为村内房屋、管线和农田等。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较发育;地表水主要为径流、水塘发育。

本段靠近城区,村庄密布,城乡道路较为发达,交通方便。

2.2主要设计情况

正线路基基床厚度为3.0m,其中基床表层为0.7m,基床底层2.3m。

基床底层填筑A、B组填料,过渡段处采用3%水泥级配碎石。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过渡段处采用5%水泥级配碎石。

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填料采用A、B、C组填料,站台采用A、B、C组填料,场坪采用A、B、C、D组填料.扶壁式挡墙墙后采用夯填砂砾石。

2.3工程特点

路基工程工程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纵向刚度变化均匀性要求高,与站后工程接口多。

路基工程数量大,短小路基较多,保证短小路基过渡段和防护施工质量和安全是路基施工的一个重点。

沿线靠近杭景高速,路基加固防护工程量大。

路基沉降标准高,部分地段路基需要堆载预压。

路基工程与综合接地、电缆沟槽、接触网立柱基础、连通管道、声屏障基础等站后工程的接口复杂。

3.资源配置情况

3.1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表3-1

序号

岗位

数量(人)

备注

1

生产副经理

1

管理人员

2

领工员

1

管理人员

3

技术员

2

管理人员

4

测量员

2

管理人员

5

安全员

1

管理人员

6

质检员

1

管理人员

7

试验员

2

管理人员

8

电工

1

管理人员

9

机械操作员

12

作业人员

10

汽车司机

15

作业人员

11

普工

10

作业人员

合计

48

3.2机械设备配置

路基填筑主要采用自卸车装运填料,推土机初步平整,振动压路机碾压,平地机修整填筑表面。

所需机械设备见表3-2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装载机

2

2

挖掘机

2

3

推土机

2

4

平地机

1

5

压路机

2

6

打夯机

2

7

自卸汽车

15

8

洒水车

1

3.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状态

备注

1

全站仪

徕卡TS02

1

合格

2

电子水准仪

DVNi03

1

合格

3

光学水准仪

DSZ2

2

合格

4

钢尺

50m

3

合格

5

K30平板载荷仪

YTW-210

1

合格

6

灌砂筒

150mm

1

合格

7

电子台秤

TCS-150

1

合格

150kg

8

电子天平

FA2004B

1

合格

200g

9

电子天平

YP20002

1

合格

2000g

10

电子天平

YP50001

1

合格

5000g

11

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

HMPLFG-K

1

合格

12

Ev2变形模量测试仪

PDG-K

1

合格

4.路基施工准备

4.1现场准备

根据我项目部精测网的成果放样线路中线、边线桩位,测量基底高程。

施工前核对对本段工点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核对并采取拆迁或可靠的保护措施。

4.2填料选择和室内试验

根据土方调配方案,该段路堤确定将隧道开挖弃碴作为填料生产料,对填方料源进行取样后,分别进行了颗粒筛分、颗粒密度等试验以鉴定填料类别以确定指导现场施工的相关指标。

4.3弃土场选择

因地基处理需挖除大量非适用于路基填料的种植土、粉质粘土,需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弃土场地。

本着环保、经济、合理的原则,为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经多次实地勘察,弃土场选择在DK57+400右侧隧道弃砟场。

5.地基处理

5.1地基表层处理

首先复测原地面,比对现场实际高程与图纸设计高程,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按照图纸设计挖除地表粉质软土,运至弃土场。

开挖至设计要求土层后,自检地基承载力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确认,若基底满足设计要求,则进行整平,采用重型机械碾压密实、平整,若基底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则报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处理。

基底处理后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底无草皮、树根、房屋基础、管线等杂物,且无积水;

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横向坡度陡于1:

10地段,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2-5m,台阶底设4%向外倾斜坡度。

5.2地基换填加固处理

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换填底要平整、及时回填。

基地人工填土、挖除换填A、B组料。

挖除换填部分应分层压实,压实标准满足相应部位要求,特别注意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以避免局部积水、淤水。

DK60+835-DK61+015段部分采用CFG桩地基加固处理。

6.路堤填筑工艺

6.1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本工程基床以下正线路堤本体采用A、B、C和A、B组填料填筑填筑。

正式施工时必须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100m(全幅路基)的试验路段,以确定合适的工艺和参数,然后再开始正式填筑施工。

本区段试验段为DK60+600-DK60+848.7段。

一般填料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图6-1。

图6-1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6.1.1施工工序

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初压→重型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中型压路机终压。

6.1.2施工工艺

(1)填料、摊铺、平整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大于300m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填料的粒径应小于75㎜,填料的粒径级配、细粒含量及定名分组应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的相关规定.填料前应对填料的压实行填筑工艺试验验证,不满足要求的应及时对填料进行物理改良,以达到压实质量标准。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2)碾压

每一层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含水率、松铺厚度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标准后再进行碾压。

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静压后弱镇、再强振的操作程序。

压路机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40c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保证漏压。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图5-2所示。

图6-2压路机碾压走行路图

施工过程中用环刀法和核子密度仪联合跟踪检测路堤实际压实度。

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查,一直达到合格为止。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

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3)断面控制

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30~5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

每隔20~50m用标杆和红色施工线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路基横断面控制如图5-3示意。

图6-3路基横断面控制示意图

(4)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

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

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采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

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边坡用液压振动夯或牵引式机械振动碾压实。

6.2路基基床底层施工

本工程路基基床底基层厚2.3m,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进行填筑,填料采用借土外运,通过汽车运输运至工地。

6.2.1施工工序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4。

图6-4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6.2.2施工工艺

(1)分层填筑

通过现场土样试验,在确保所选填料均匀一致的前提下,采用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填筑。

分层填筑厚度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基床底层填料的粒径应小于60㎜,填料的粒径级配、细粒含量及定名分组应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的相关规定.填料前应对填料的压实行填筑工艺试验验证,不满足要求的应及时对填料进行物理改良,以达到压实质量标准。

施工中分层压实厚度暂定为30cm,具体松铺系数以实验为准。

填筑前将有效的填筑范围内按5×6m用白灰画网格,依据松铺厚度确定方格内所需土方量,现场领工员根据自卸车的拉土方量指挥倾倒土方作业,严格控制好松铺厚度。

(2)摊铺整平

摊铺前检查填料的含水率,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范围内,经试验检测确定含水率合适,同意摊铺。

根据边桩挂线确定摊铺顶面,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20T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凹凸面,对于局部不平的地方,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找平和补料,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大面必须保证平整,并作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3)洒水或晾晒

在碾压前,填料的含水率经现场试验检测发生变化并超过最佳含水率的±1﹪范围时应进行洒水或晾晒。

当含水率过低时,及时洒水湿润;当含水率过大时,将填料翻开晾晒至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必要时也可采取掺加填料量5~8﹪的石灰粉进行充分拌和均匀,以达到快速减低含水率,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

(4)碾压

采用大吨位(自重20T)振动压路机压实。

压实顺序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线路中心碾压。

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4km/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30cm,碾压过程中保证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应人工配合及时整平,以保证路基面的平整度满足规范的要求。

碾压后对填土面进行标高测量,依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压实后的厚度,校正松铺系数。

按照客运专线和路基设计图纸关于路基本体、基床底层的相关检测项目标准进行现场检测,如达到路基本体的填筑质量要求则进行第二层填料填筑。

如达不到检测指标,则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从填料质量、压路机吨位、碾压遍数、填层厚度、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调整,然后清除不合格填层,重新进行填筑试验。

6.3土工格栅铺设

在DK60+350~DK60+426.98段路8路堤右侧、DK60+689.48~DK60+835段正线路堤右侧、DK60+759.48~DK61+555.79段正线路堤左侧、DK60+974.48~DK61+006.98段场坪右侧、DK61+006.98~DK61+555.79段正线路堤右侧、路堤在填筑过程中边坡3m宽度范围内铺设土工格栅,层间距为0.6m;DK60+350~DK60+355段左侧路堑铺设通常格栅,层间距为1.2m。

土工格栅纵向搭接长度为3m,并采用专用塑料扣每间隔0.5m固定一道。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符合下列规定:

1、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密实,并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

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应将高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基主要受力方向。

3、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应牢固,受力方向连接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允许抗拉强度。

4、铺设时应拉紧展平插钉固定,不应褶皱扭曲,并应与路基面密贴。

5、多层铺设时,上下层接缝应交底错开。

7.质量控制标准

7.1压实标准

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压实完成后,对路基压实质量进行检测。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动态模型变量格4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站场路基按填筑分块分区段情况参照区间正线路基取点抽样检验。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10%平行检验压实系数或孔隙率,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表7-1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土及粗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压实系数K

≥0.92

≥0.92

表7-2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

项目

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数类及粗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

≥40

≥40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350

-

-

压实系数K

≥0.95

≥0.95

≥0.95

7.2外形尺寸控制

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表7-4、表7-5的规定,加进材料施工验收标准见表7-6。

表7-3换填顶面高程、横坡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顶面高程

±5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测量仪器测

2

横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

表7-4基床以下路基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2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处

尺量

3

横坡

±0.3%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

坡度尺量

表7-5基床底层顶面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尺量

2

横坡

±0.3%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

坡度尺量

3

厚度

±3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表7-6加筋材料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铺设范围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各抽样检验3处

尺量

2

搭接宽度

+50,0mm

3

层间距

±30mm

坡度尺量

4

搭接缝错开距离

±50mm

尺量

5

回折长度

±50mm

8.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8.1设置要求

每个路基不良地质工点应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分别位于路肩及路基中心处,坡脚位移观测桩2点,距离坡脚处2m。

详见沉降观测布置表8-1

 

断面里程

地基加固沉降变形监测

高、陡路堤沉降变形监测

土压力监测

沉降板

沉降监测桩

侧向位移

沉降监测桩

变形监测桩

钢弦式土压力盒

边桩

Φ28㎜钢钎长0.6m

DK60+550

3

DK60+600

3

DK60+850

1

3

4

3

DK60+890

1

3

4

3

DK60+940

1

3

4

3

DK60+980

1

3

4

3

1

3

DK61+040

3

1

DK61+090

3

1

DK61+150

3

1

DK61+200

3

1

DK61+250

3

1

DK61+290

3

1

DK61+350

3

1

DK61+410

3

1

合计

4

12

16

27

9

18

8.2观测要求

沉降观测采用二等几何水准测量,观测精度1mm。

沉降在路基填筑期间每天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观测2~3次。

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一次。

路基经过分层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进入路基自然沉降期,在此期间,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开始轨道工程的施工。

轨道工程施工期间每天进行一次观测,完成后观测频率与路基自然沉降期相同。

8.3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

沉降观测资料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并提供给设计单位修正完善设计。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同时结合预测总沉降推算工后沉降,以此确定路基以上结构的施工。

8.4工后沉降控制措施

路基本体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5~30cm,为压实度的均匀性提供保证。

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使得路堤本体工后压缩接近于零。

工后沉降控制采用动态管理。

在过渡段、松软液化地基均设置沉降和位移控制桩,根据规定频率及精度及时绘制荷载-时间-沉降曲线,并根据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措施,使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轨道工程铺架前对路基质量进行评估,对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工后沉降分析、表观质量抽检等工作。

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工后沉降发展趋势,如不满足设计要求不得进行轨道工程施工。

8.5信息化施工

本段路基采用信息化动态施工,即通过观测数据分析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完善现场施工。

成立专职沉降观测小组,观测路基沉降和位移变形,并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验证路基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进行优化设计。

此过程贯穿于整个路基施工期。

路基信息化施工流程见图8-1。

图8-1路基信息化施工流程图

9.质量保证措施

9.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全员培训,实行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9.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职工从事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

9.3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健全各项机械管理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9.4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现场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技术人员以施工全过程跟踪检查。

9.5各作业组认真学习技术交底,特殊工种、新工艺、新技术操作人员提前进行上岗培训。

9.6保证填料质量,从源头控制,不合格填料严禁装车。

9.7施工前应对工点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核对。

如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处理。

9.8路基填料必须按照规定标准执行。

9.9路堤填筑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出现纵向接缝。

填筑时应从最低处分层填筑、压实,每一层压实面均应做成向路基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

严禁雨天施工非渗水土的填筑。

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以项目架子队长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教育为重点,以定期、不定期检查、专业检查相结合,安全、高效、优质地建设本工程。

10.1安全目标

安全无事故。

10.2安全保证体系及制度

10.2.1安全保证体系

队长、工班长、操作工人及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项目队设安全质量部、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形成安全生产体系,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0.2.2安全管理制度

A、教育、学习制度

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坚持每周安全教育,针对施工项目,结合有关现行的规范、规则上好安全技术课。

B、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队伍进场前所有证件必须齐全,并报送安质部门检查通过后方可进场;各级安检人员须持证上岗,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处罚果断。

安检人员须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合格的上岗证。

对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C、安全检查制度

各级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各级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和自身管理办法,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填发安全隐患通知书,并制定对策措施,限期整改,专人复查。

施工作业区采用“三角旗”带进行周围隔离,并做好标志标识牌,一方面提醒施工区域内严禁闲入内,另一方面作业人员临近作业时比较醒目,避免安全事故。

D、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的有效结合,将安全生产与绩效紧密挂钩,实行风险抵押基金制度,定期考核兑现,达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10.3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A、边坡防护:

由于本施工管段靠近杭景高速,施工时必须依照防护方案进行防护

B、大型机械:

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物机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贲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C、施工用电:

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开关箱标准、有门、有锁、有防雨设施,标识统一;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电箱内设隔离开关;开头箱“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和动力、照明配电分设;配电线路不得老化、破损,专用保护零线设置应符合要求,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混接。

D、夜间施工:

由于工期需要,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不分昼夜,对于夜间施工,施工人员与白天人员进行换班,加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