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106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docx

大学本科网球专业正手击球论文

大学生网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法在正手击球训练中的运用与研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技术统计法、实验对比法等方法对山西大学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和数科院网球选修学生30名初学者学生进行传统教学和多球教学。

最后通过实验结论表明多球训练法可以使练习者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击球次数,提高训练强度,有利于使初学者尽快的将基本功定型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同时激发练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将多球训练法应用于提高网球初学者技术的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网球;多球训练;正手击球;实验分析

Intheteachingofcollegestudents'tennisballtrainingmethodintheapplicationofforehandtrainingandresearch

Abstract:

Thispaperthroughtheliteraturematerialmethod,observation,technologystatistics,thecontrastmethod,themethodofShanxiuniversitysportsinstitutetenniselectiveclassthisspecialand30studentsandtraditionalteachingbeginnersballteaching.Theexperimentalresultsindicatethatmanyballstrainingmethodcanmakethepractitionersinthesametimehittinganincreaseinthenumberandimprovetrainingintensity,tothebeginnersassoonaspossibletoachievetheidealofbasicskillswillfinalizethetrainingeffect,andstimulatethepractitionerofinterest,improvetheteachingeffect.Willmanyballstrainingmethodusedinimprovingtheteachingtennisbeginnerstechnology,isakindofeffectivemethod.

 

Keywords:

TennisBalltrainingmethodforehandExperimentalanalysis

1、前言

网球被人们称为高雅、时尚的贵族运动,现逐渐在我国各大中城市推广。

近几年,我国网球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极大的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球爱好者投身网球运动中来。

由于网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要求练习者必须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在教学中,如果都采用对打练习,一方面场地不能满足,另一方面初学者还没有掌握好击球动作,容易失误,达不到训练效果。

针对这种状况,本文通过实验对比法对山西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网球专选学生和2010级数科院网球选修学生的网球初学者在训练中分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多球教学法,对其教学成果进行比较。

结论得出多球训练法对提高初学者技术有很大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实验组山西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网球专选学生,共15人。

2.1.2对照组山西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数科院网球选修学生,共15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十几篇。

2.2.2实验对比法

在学生初始学习水平、身体素质、教学场地条件、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班采用多球练习法,教师或学生连续送出包括定点和移动位置的球,学生在底线或网前进行循环练习;对照班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2.3数理统计分析法

对实验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2.4逻辑分析法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对策。

2.3测试项目

正手底线抽球

2.4训练时间和方法

2.4.1实验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送多球的方法进行。

教师连续送出包括定点和移动位置的球,学生在底线或者网前进行循环练习。

2.4.2对照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送多球的一般性教学方法进行练习。

2.5测试方法

实验组:

山西大学2010级网球专选学生15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送多球的方法进行。

教师连续送出包括定点和移动位置的球,学生在底线或者网前进行循环练习。

对照组:

山西大学2010级数科院网球选修学生15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送多球的一般性教学方法进行练习。

教师隔网送球,学生每人20球为1组,包括正手底线抽球的无角度慢速、无角度快速、有角度慢速、有角度快速共4项测试,每项测试10球。

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各测试共送出1200个球。

教师统计每项技术中每个学生每1组击打球后成功(球落在教师所在方的单打界内)的个数,在汇总后分别测出两个年级学生的各项技术成功率。

3、结果与分析

表1无角度慢速击球成功率对照表

实验组对照组

成功个数127121

成功百分比84.7%80.7%

从表1中我们看到,在无角度慢速击球的测试中实验组的击球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并不明显,并不能明显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训练效果差异。

表2无角度快速击球(喂球速率提高)成功率对照表

实验组对照组

成功个数11897

成功百分比78.7%64.7%

从表2中我们看到,在无角度快速击球(喂球速率提高)的测试中实验组的击球成功率(78.7%)明显高于对照组(64.7%),差异明显。

在提高喂球速率后,实验组的学生明显比对照组的学生击球动作更加稳定,说明多球训练法对于固定击球动作有明显的提高效果。

表3有角度慢速击球成功率对照表

实验组对照组

成功个数123118

成功百分比82%78.7%

从表3中我们看到,在有角度慢速击球的测试中实验组的击球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并不明显,并不能明显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训练效果差异。

表4有角度快速击球(喂球速率提高)成功率对照表

实验组对照组

成功个数11692

成功百分比77.3%61.3%

从表4中我们看到,在有角度快速击球的测试中,实验组的成功率(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61.3%),差异明显。

提高喂球速率后实验组学生击球稳定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击球稳定性,并且对球的落点预判方面的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说明多球训练法对提高学生击球稳定性,与提高喂球速率后的击球成功率方面有明显提高。

表5快速击球中跑动到位率对照表

实验组对照组

跑动到位数262208

跑动到位率87.3%69.3%

从表5中我们看到,在提高喂球速度后,实验组的学生跑动到位率(87.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跑动到位率(69.3%),说明多球训练法对学生对于球的落点预判、提高学生击球时跑动速度、提高出球成功率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与提高。

使学生击球更加从容更加稳定。

通过各项测试结果数据上得出,多球训练法对于提高学生击球成功率、跑动到位率、巩固击球动作、对落点预判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3.l多球训练法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新的网球技术动作

在网球教学的初期阶段,应该运用多种多球训练的形式,让初学者尽快的学会和掌握单个的技术动作,比如正手击球技术、反手击球技术、截击技术等。

实验结果证明,多球训练能更大程度的帮助初学者建立起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强化记忆功能,加快学习的进度,使技术动作尽快的形成动力定型。

3.2多球练习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在任何1项技术动作的学习泛化阶段,都会有肌肉僵硬、不协调、吃力的感觉。

在这个阶段,多球练习落点相对固定,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多,练习密度大,练习强度大,而且练习者精力集中、情绪高涨,能有效提高身体协调性,缓解肌肉的僵硬现象;在动作的改进和提高阶段,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是由泛化进入分化,在这个阶段运用多球练习,将球连续不断地送到固定的区域里,使初学者在固定的区域里击球,建立正确的肌肉运动概念,较快的掌握正确动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如果在以上两个阶段都不采用多球练习进行教学,初学者由于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不够多,练习密度不够大,练习强度不够大,则对肌肉的刺激相对较小,就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或者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的时间加长,加上高校网球选项课的人数多,场地、器材条件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3.3多球练习有利于巩固和熟练各项网球技术动作

多球训练过程是一个强化训练的过程,尤其表现在训练的密度上,可以更大限度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效率。

对于技术动作基本定型后的队员,通过多球训练能使他们的技术迅速的得到巩固和提高,达到熟练的程度。

3.4多球练习有利于学习和掌握高难度网球技术动作

网球是一项技术复杂、技巧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许多高难度技术的练习在对练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根本无法练上手,比如,正手侧身攻、一长一短的还击、追身球、反手连续抽击以及复杂技术的组合练习等,这就必须通过多球的方式来进行训练。

多球训练可以增加击球的难度,使平时在对练中很难上手的技术通过多球训练的形式反复出现,集中的、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

3.5多球练习有利于改进技术动作

初学者在技术动作形成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动作。

如底线击球时易出现引拍过高、引拍不充分等,在单球练习时很难及时有效的纠正;但在多球练习时老师可一边送球、一边观察,发现问题能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并消除无基础学生产生的错误动作和有基础的学生习惯性的错误动作。

教师还可以通过送球力量、速度和弧线的变化,使学生有利于改进技术动作。

如在多球练习的初期,送球的力量小、速度慢、弧线较高,使学生容易接受;随着课次增加,逐步过渡到有所变化,如力量加大、速度加快、弧线减低,使学生在多球练习时“集中”的体会细微的变化对技术动作产成的影响,能行之有效的改进技术动作。

技术动作越改进就越接近正确,越接近正确击球的成功率就会越高。

3.6多球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多球训练趣味性、刺激性强,能够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练习中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区域内击球,尽可能使球落入相对应的区域,使单调、乏味的练习充满了趣味性.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多采用单一固定点的练习,喂球时可慢些、难度小些,让他们先找到对球的感觉、击球点的位置、动作的要领,随着技术掌握程度的提高,再结合步法进行移动多球练习及前后场的连续多球练习,在教学中多给予鼓励,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尽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学中主要是以提高技战术意识和技术的熟练性、稳定性为主。

3.7多球练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多球练习的优势就在于“时间短,见效快”。

它可以使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并在练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提示下,体会动作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改正,让技术动作合理化,而技术动作的合理化又是提高击球成功率的前提,击球的成功率提高了,反过来又会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次数增多,更能有效的缓解或解决人数多,场地、器材条件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自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3.8多球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

多球练习可以增加运动强度,提高初学者的判断能力、移动速度、击球速度、击球力量,并提高初学者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而传统的练习手段因来回球的速度节奏比较平稳,初学者有较充裕的时间准备击球,因此运动强度往往不大。

4、多球训练法的基本内涵

4.1多球训练法的基本定义

多球训练方法是指在球类运动中利用多球进行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训练,以达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为目的的方法。

在本论文中将多球训练界定为:

由教练通过连续提供不同落点旋转和力量的球,用来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增强训练效果,以达到提升训练效益提高运动成绩的一种训练方法。

4.2多球训练法的特点

第一是可控性。

通过多球训练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训练过程,这也是多球训练法的最大特点。

比如在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时,可以通过提供定点或重复落点的球,改进技术结构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也可以通过设计战术模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战术组合练习。

还可以利用多球进行专项的身体素质训练,比如利用不同落点让运动员前后左右移动击球,训练其耐力素质。

多球训练的可控性还表现在对运动量、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及练习组数等的控制上,可以使训练过程更具科学性。

同时,在多球训练过程中能够相对准确地测定某些技术数据。

由于网球测定数据时双方运动员都处于动态中,受测者和陪测者中,只要有一方失误,就可能导致测试中断。

而当改用多球供球时,陪测者的失误次数就可以降到最低,从而使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二是不间断性。

相对于多球训练,如果运动员用单球训练进行击球,双方的击球都不同程度地受对方来球的影响。

在相互还击的过程中,只要一方失误,过程即告中断,每一次中断,一方就得去捡球,这就造成训练时间的流失,相应的就可能降低了训练密度。

用多球训练,因为有备用的多球,通过连续不断的供球,可以使训练过程不断的持续下去。

对于初学者而言,运用持续多球训练进行入门教学,通过不间断的供球,使运动员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

单球训练往往因为一方的失误或者击球落点不到位而影响击球的连续性。

对于中等水平运动员来说,某些技术在单球练习过程中是无法连续训练到的,如正手侧身攻、抽击凌空球等技术。

某些专项技术,如发球、接发球,同样如此。

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可以运用持续和变换相结合地多球训练法进一步改进技术动作的细节、提高个人技术特长、弥补某些缺点和弱项,从而提高动作技能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更好地结合技战术的运用。

5、网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法的组织形式及实施方法

5.1多球训练法的组织形式

多球训练的组织形式有三种。

一是单人多球练习,无论是发球、底线正反手击球、高压球、放小球等技术,练习者单人都可以自抛球练习,这种练习形式适合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

二是2人多球练习,教师或学生喂球,另一人练习,这是多球训练最基本的和运用最多的形式,2人同时进行练习。

三是多人多球练习,教师或学生喂球,多人练习,例如:

底线一人正手抽球过网、一人截击过网、一人截击结束。

同时4人在场练习,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也提高了课堂的训练效果。

5.2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方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他们在没有上网球课之前是没有接触过网球这项运动的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接触过网球,但是他们的基础也相对较差所以在刚开始上课时,无论是击球动作,还是击球感觉,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采用中纯的对打训练,则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捡球,根本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结果所以这无疑是等于在浪费时间,而且也会降低上课的效果如果采用多球训练,这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增加击球次数,有利于使学生尽快的将基本功定型,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练习时,教师按照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的水平分组,一般3~5人一组,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安排多球训练。

在练习前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喂球的基本方法,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尝试练习喂球,教师也可以抽出时间指导更多的学生。

练习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先进行正手击球的练习,之后进行多球训练的练习。

具体的练习步骤有:

5.2.1以教师送球为主

多球练习中最重要的是送球,送球质量和送球的位置对练习效果具有关键性作用。

当前高校网球教学中多球训练中以教师送球为主,一名教师要面对30名左右的学生。

如果由教师一人负责送球,每轮练习学生打不到几次就要轮换,势必影响学生练习的量和效果。

建议在课的初期就开始培养学生送球喂球的能力,特别是送原地反弹球的能力,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全体同学练习球的机会和频率。

5.2.2多球训练中的指导

教师应一边送球、一边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生调整技术动作。

但在实际训练中却是,教师只管送球,没有太多的指导,任凭学生打球,很容易养成错误动作;或者是教师每球都详细指导,没有重点,针对性不强,学生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整。

建议是练习的程序控制很重要,挥拍很熟练了才进行打原地反弹球练习,原地反弹球很熟练了才进行对面慢速球练习,而且老师送到对面的球是反弹以后去“找”学生的拍子,而不是送出去的球让学生通过太多步伐去“找”击球点。

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出错的地方就相对较少,从而做到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果。

6、多球训练法在正手击球训练中的运用

正手击球是学员最先接触和学习的网球技术。

网球的正手击球动作是网球各项技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学好正手击球也可以为其他技术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多球训练有利于学者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正手技术动作,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6.1原地垂直落地弹跳手抛球

这种喂球方式是球速最稳定且学生也最容易适应的多球练习方法、在练习之前,首先要保证徒手挥拍已经非常熟练,在打原地球的时候,就很容易把球打过网,减少了纠正动作的时间,同时在同伴帮助抛球的情况下,一块场地可以安排三组或四组学生同时进行练习,使练习更流畅,练习机会更多。

6.2隔网手抛球

学生在底线做好准备动作,老帅在球网对面约2米处,在学生做好准备击球的同时,老师把手中的球抛在弹跳后学生最舒服的击球位置,换个角度说就是用抛出去的球反弹后去“找”学生挥动的拍子,而不需要学生分配太多的注意力去找落地弹跳后的击球点、正、反手均适用。

这种抛球方式速度慢、力量小,球的路线和方向小容易改变,学生能够恰当地掌握击球时机和击球点,能够培养学生的球感,以及对来球路线、力向、落点的初步判断,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动作基本不变形重复地完成击球动作,容易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6.3在对面场地隔网球拍送球

这种喂球方式是在学生的基本动作技术比较稳定,基本上能够判断来球的落点、线路和方向时所用的。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变换球的落点和路线。

教学中当学生做好准备击球动作的时候,用拍子把球送到底线附近,学生应集中注意力,提前判断好球的落点,后摆引拍,脚步也要随着来球方向和路线的变化及时调整,找到最佳击球位置。

6.4用球拍送球后,截击学生的来球,重复进行练习

这是多球练习过程中较难的一步。

在此过程中,教师所截击的球,在空中的运行轨迹,落点和落地后球的路线方向都不是固定的,球的速度和力量也不是固定的,具有随机性。

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来球路线方向和落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判断,击球前要做好引拍动作,击球结束后,立刻还原准备姿势,去迎接下一个来球。

此练习两个学生站底线比一个学生站底线难度和强度都要小一些,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选择。

7、结论和建议

7.1结论

多球训练法在正手击球中的运用与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研究结论认为:

7.1.1多球训练可以增加训练难度,要求运动员提高移动速度、击球速度和击球力量。

因此,要提高运动员短时间内进行剧烈运动的能力,就需要选用一种密切结合网球动作节奏,把技术、专项素质等揉合在一起的训练方法,而多球训练正是适合这种要求的理想方法。

7.1.2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各项技术击球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运动员速度、耐力等各项素质提高程度较实验前也大大提高了,击球成功率也有显著性的提高。

结果表明经过将近两个月多球训练后,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7.2建议

虽然多球训练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多球训练法动作密度强度较大、重复性较强,因此教师运用多球训练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七点:

7.2.1注意事先带领学生们认真做些必要的活动肌肉的准备活动。

且老师在安排多球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安排多球训练的密度和强度,以免出现由于动作密度、强度过大带来运动损伤。

还应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分组情况,如一组打球时,另一组拣球,避免造成多球练习时密度和强度的减小。

7.2.2多球训练主要用于动作定型及训练反应能力,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网球水平所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尤其要注意训练的重点及注意平衡学生多球训练与对打训练时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课程的前期注重基础训练,要安排大部分的时间进行多球训练,而课程的后期可以安排对打练习。

7.2.3多球训练对老师送球要求较高,要针对学生的水平把握好送球的稳定性和多变性。

而且对老师的主动性要求较高,老师要注意多球训练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注意观察指导动作不规范不合理的学生。

对于初学者要将球送得慢而稳,使他们能轻松打到球,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打球兴趣;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要采取多变的线路,使他们能动起来打球,这样能和打比赛有效地结合起来。

多球练习能提高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进学生间友谊。

7.2.4要合理分配多球练习与单球练习的比例。

在初学阶段,多球练习比例可大些(占课时的70%),单球练习为辅。

随着技术动作的完善、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单球的练习量。

7.2.5多球练习时老师要及时提供技术信息,经常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尽量简明、形象、重点突出,以便使学生迅速得到回馈,对技术动作及时进行调整。

在初学阶段要以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为主。

7.2.6多球练习,每组的练习量,应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掌握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以大强率、短间歇的练习方法为主。

多球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还应强调击球的命中率,以督促练习者认真对待每一个来球。

 

参考文献

[1]孙卫星.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法[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彬.网球[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杨星.网球初学者多球训练的必要性[M]网络财富,2009(9).

[5]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6]杨星.网球初学者多球训练的必要性[J].网络财富,2009(9).

[7]王文芹.网球选项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8]李赫张雪良.多球训练对提高网球初学者正手底线技术的探讨[J].训练研究

[9]姜晓宏.多球练习与网球技术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2004(3).

[10]杨靖.网球教学方法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1]梁振聪.浅谈高校网球教学中多球训练的技巧[J].甘肃科技纵横,2009(3).

[12]戴婷婷,史海鹏.浅析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法[J].新西部(下半月)2008(8).

[13]何洁聂东方.多球训练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科技信息

[14]王宝珍.多球训练法在大学网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C].时代教育

[15]张廷邦.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探讨[J]体育科研.2007,53页

[16]胡晓峰.网球教学与训练[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