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097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docx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提纲

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核心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核心知识点】

1、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封制的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s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朝: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①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特征:

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②“三公”即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实为虚设)。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④影响:

秦朝形成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扩展】

①阳陵虎符是调动军队的凭据。

(必修一P9)

6、{汉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7、{唐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北宋}略,

8、{元朝}①实行行省制度。

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③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9、{明清}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清朝雍正帝始设军机处。

其作用是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0、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乾隆帝时,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清政府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发展概况:

①西汉时期,随着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②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③两宋,与海外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④元朝时,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在南方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制定市舶法则,加强对中外商船的贸易管理。

渐趋萎缩。

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主要认识:

“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

只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相互学习,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补充】

①汉朝:

察举制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朝隋炀帝:

科举制

②明朝明成祖设立内阁。

 

【核心知识点】

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①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财富越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动摇了旧时贵族世袭特权。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关键词:

①实行“陶片放逐法”。

③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关键词:

①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2、城邦的基本特征: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雅典民主政治的两个突出特点:

人民民主、轮番而治。

②雅典民主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4、《十二铜表法》

①条文明晰,内容广泛(但保留一些习惯法的特点);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②《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第一部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5、罗马法的核心: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6、万民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调整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关系的法律。

【核心知识点】

1、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2、莫波尔是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3、英国议会中早期出现两个不同派别是辉格党和托利党。

4、1832年英国议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是工业资产阶级。

5、美国:

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

(总统共和制)

6、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7、三权分立【孟德斯鸠提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

(必修一P41)

8、美国交替执政的两大政党是民主党和共和党。

 

【核心知识点】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大门,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因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规定割香港岛。

3、《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

4、《马关条约》,危害最大的内容是允许列强在华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宝岛台湾→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辛丑条约》,政治危害最深远,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严禁中国人民反抗)。

→拆除炮台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①五四运动过程: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6月初。

中心:

北京。

主力:

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

6月5日起。

中心:

上海。

主力:

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②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影响:

是一次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7、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党的中央机构是中央局,陈独秀是书记。

“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8、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9、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0、1905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创办《民报》

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首要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

12、1912年元旦宣告中华民主共和国成立。

13、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行责任内阁制。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15、辛亥革命的影响:

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6、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8月1日为“建军节”)

17、1927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并逐渐形成以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8、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

19、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0、1934年—1936年红军长征,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1、1937年,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2、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伟大的胜利。

2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主要原因:

国共两党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

重要的外部因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相互支援。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4、a.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1948年秋,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c.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核心知识点】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革命是俄国十月革命。

 

【核心知识点】

1、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主要包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1)1949年9月新政协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5)【解答题: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认识】

①对他国的经验,要结合本国国情予以借鉴,不能照抄照搬。

符合国情的道路,就是最好的历史选择。

②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

③近代中国百年历史长河中,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未屈服过,革命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精神永垂史册。

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

刘少奇迫害致死。

4、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5、香港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时间:

1999年12月20日。

6、“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7、1990年海基会、海协会是民间团体,达成“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一个中国原则→方针:

一国两制。

8、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会见连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核心知识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4、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表现: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1972年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5、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形成“上海共识”。

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诞生,有利于加强中国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核心知识点】

1、“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发表。

2、1967年三个共和体合并为欧共体。

3、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内容。

4、随着“冷战”结束,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5、

(一)20世纪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

Ⅰ20世纪20年代(1921)苏俄政府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①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

Ⅱ“斯大林模式”:

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主要内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②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原因: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存(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贫富差距过大,限制实际消费能力增长。

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

④过度的股票等投机活动。

1929年10月下旬,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引发经济危机。

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

引起各国社会动荡;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2、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方面:

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

②复兴工业方面: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③调整农业方面:

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社会福利方面: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

⑤社会立法方面

特点: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作用:

①新政虽未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建立“福利国家”。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

④“新经济”的出现。

(罗斯福新政对二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福利国家的建立都产生了影响。

4、赫鲁晓夫改革→“玉米”→农业→未根本上改变经济体制(同下)

勃列日涅夫改革→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实力有关的工业部门。

→1975年经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未取得预期结果失败。

→先经济→后政治。

 

【核心知识点】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纷纷建立,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2、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4、“关贸总协定”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原因:

①从新航路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空前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联系,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等)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

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⑥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⑦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解答题、开放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共存。

【答】:

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来说,其凭借各方面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②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③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主要认识:

①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

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各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

③同一个地区的国家间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稳定,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核心知识点】

1、【易混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中国的重要经济政策

2、①春秋战国: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战国铁犁教材P5图)

②西汉:

赵过推广耦犁。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东汉牛耕图教材P5图)

③西汉: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耧车模型教材P5图)

④隋唐: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⑤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四川地区的都江堰是著名水利工程,由李冰父子修建,

⑥著名的灌溉工具有:

曹魏的翻车(翻车模型教材P6图);唐朝时创制筒车;宋代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教材P6图);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3、小农经济的特点:

男一家一户为单位、工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这为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花楼机”→出现在明朝;黄道婆→元朝。

5、魏晋南北朝受到摧残,隋唐恢复和发展;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6、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通过丝绸之路(+海上)出送到国外→中国被称为“丝国”。

7、①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③作用:

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都起过积极作用。

但封建社会后期,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宋朝以前,“市”与“坊”分开;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宋朝:

“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9、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税。

10、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11、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主要目的:

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12、清朝时期→“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特许广州设“十三行”。

13、明朝“鱼鳞图册”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14、“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说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核心知识点】

1、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①【根本原因】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社会原因】寻金热。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商路,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正常贸易。

④【宗教原因】天主教会鼓励人们通过航海探险到东方去传播天主教,企图用宗教征服整个世界。

2、主要概况:

(参见教材P24图)

人物

年代

航行路线

支持者

迪亚士

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达·伽马

1497

到达印度

西班牙王室

哥伦布

1492

发现美洲大陆

葡萄牙王室

麦哲伦

1519-1522

完成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世界】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促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世界】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③【欧洲】导致欧洲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4、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英国。

5、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殖民扩张和掠夺。

6、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及影响(参见教材中相关图片)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汽船、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

大机器工业、城市化进程加快、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发电机、电灯电话电报等电器产品、内燃机、汽车、飞机;

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垄断组织、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最终形成)

20世纪中期——至今

信息时代

计算机、互联网、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7、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

 

【核心知识点】

1、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①开始出现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即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用大机器生产)。

②前期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主要有:

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③70年代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主要有:

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曲折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原因:

受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

代表企业: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辛亥革命后到“一战”期间,出现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原因:

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