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969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docx

医学心理学试题兔兔果果

一、解析题

1、试析“欲速则不达”的心理现象。

此命题揭示了动机对解决问题的影响(2分)。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1分)。

如果遇到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当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1分);但是解决问题的动机过强,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也影响问题解决(2分)。

答:

指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情绪情感、动机水平与难易程度的形式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3分)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具有两面性,一般来说,积极情绪会提高工作效率,消极情绪则降低工作效率;但消极情绪绪并不一定都降低工作效率,比如适度焦虑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2分)越想达到目的越急躁,产生情绪变化,则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即所谓欲速则不达。

(1分)12、借酒消愁愁更愁。

此命题反映了应激的行为反应(2分)。

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2分)。

尽管这些物质滥用对身体没有益处,但这些不两行为能达到暂时麻痹自己摆脱自我烦恼和困境之目的(2分)。

如果从情绪方面来阐述,给3分。

2、杯弓蛇影。

此命题可解释为错觉现象(2分)。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1分)。

胆小的人心中害怕会将弓箭映在水中的影子看作是他所害怕的动物,蛇(1分)。

个人的过去经验、情绪状态、产生错觉时的情境等因素都有可能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知觉(2分)。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此命题揭示了人格所具有的独特性[或差异性]特征(2分)。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过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与组织(1分),它显示出个体心理方面的独特性(1分),个体间人格上的差异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兴趣、需要、动机等行为倾向及行为方式的不同内容和发展水平上(1分),因此,才有内在人格特征与外在的相貌、行为相符合的说法。

(1分)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饱而知荣辱。

此命题反映了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2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的需要可按照发展的顺序和层次分为五个等级,对个体而言,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或基本满足,才有可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2分)。

即命题所述,只有在基本的饮食、穿衣、住房等生理和安全需要都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意识到礼仪、荣耻等涉及社会交往和自尊等的高层次的需要(2分)。

5、借酒浇愁愁更愁

此命题反映了应激的行为反应(2分)。

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2分)。

尽管这些物质滥用对身体没有益处,但这些不两行为能达到暂时麻痹自己摆脱自我烦恼和困境之目的(2分)。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主要从示范作用来分析(2分)。

示范作用属于社会学习理论,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以及其伴随的心身反映)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

(1分)示范作用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为阶段、强化阶段。

(2分)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行为学习的示范作用。

7、试析“欲速则不达”的心理现象。

主要是从动机方面我分析(2分)。

动机的概念:

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1分)动机是影响问题解决得心理因素,使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

(1分)欲速则不达讲的是解决问题的动机过强,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分)

8、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命题反映了“反向”这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3分)。

反向是由于社会道德或行为规范的制约,将潜意识中某种不能直接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3分)。

“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反向的典型表现。

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答:

这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4分)。

是对想吃而又吃不到葡萄,而以酸的为“理由”,为自己辩解,使吃不到葡萄的状况“合理化”。

(2分)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此命题反映的是感觉适应现象(2分)。

感觉适应是感受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2分)适应可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嗅觉的适应性最强,此命题是嗅觉适应。

(1分)

1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此命题反映的是情绪状态——心境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作用(2分)。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一种情绪状态。

心境的这种持续长久弥散的状态可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2分)。

此命题中的忧者和喜者所具有的忧和喜的情绪状态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活动,使得他们在认识和评价其他事物时具有了与其心境一样的状态。

(1分)

1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此命题是“合理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现(2分)。

指当一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常常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以原谅自己而摆脱痛苦(2分)。

命题所反映的自我安慰的心理正是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1分)。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一种:

BGDE

A.定势性思维B.灵活性思维C.独特性思维

B.D.发散性思维E.变通性思维

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

BCDE

A.躯体健康问题B.成长问题C.情感问题D.性教育E.道德问题

3、精神分析认为:

AD

A.性是无意识的主要内容B.梦是意识现象C.对人要无条件关注

D.自由联想很重要E.良心按照现实行事

4、对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解ABD

A.人本主义是其思想基础B.注重个人潜能C.对病人进行自由联想

D.同情病人E.是一种哲学思想

5、情绪对个体产生的影响:

ABCDE

A.影响机体健康B.影响机体免疫C.影响植物神经功能

D.影响认知能力E.影响视力

6、可能对个体造成应激的原因有:

ABCDE

A.意识形态B.生活习惯C.社会变革D.自然灾害E.结婚晋升

7、常见的心身疾病有:

ABCDE

A.原发性高血压B.感染C.癌症D.糖尿病E.牛皮癣

8、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的理解认为ABCDE

A.疾病与情绪有关B.疾病与认知方式有关C.疾病与价值观念有关D.疾病与生活方式有关E.疾病有信仰有关

9、心理治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ABCD

A.对医生的信任B.医生的知识结构C.疾病的类型

D.病人的年龄E.药物的效果

10、心身统一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BCE

A.心理因素可影响生理因素B.躯体疾病患者常有心理反应

C.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常互为因果D.心理有时独立于生理

E.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心理是生理的功能

11、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的理解认为:

ABCDE

A.疾病与情绪有关B.疾病与认知方式有关C.疾病与价值观念有关

D.疾病与生活方式有关E.疾病与信仰有关

12、一个人患病后感知觉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ABCD

A.感觉阈限升高B.感觉阈限降低C.知觉能力减弱

D.知觉能力增强E.感受性稳定

13、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一种BCDE

A.定势性思维B.灵活性思维C.独特性思维

D.发散性思维E.变通性思维

14、挫折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ABDE

A.期望值B.知识能力C.未知的事件D.生病E.某种经历

1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BCDE

A.躯体健康问题B.成长问题C.情感问题D.性教育E.道德问题

16、可能对个体造成应激的原因有ABCDE

A.意识形态B.生活习惯C.社会变革D.自然灾害E.结婚晋升

17、精神分析认为AD

A.性是无意识的主要内容B.梦是意识现象C.对人要无条件关注

D.自由联想很重要E.良心按照现实行事

18、对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解ABE

A.人本主义是其思想基础B.注重个人潜能C.对病人进行自由联想

D.同情病人E.是一种哲学思想

19、对变态心理的理解是ABCD

A.正常人也有变态心理B.变态的人也有正常表现C.变态与教育有关D.变态有文化方面的差异E.变态是一种堕落行为

20、一个人患病后感知觉可能发生的变化有(ABCD)

A.感觉阈限升高B.感觉阈限降低C.知觉能力减弱

D.知觉能力增强E.感受性稳定

21、你对感觉的理解是(ABD)

A.事物片面信息的反映B.知识的来源C.思维的知觉

D.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E.对判断意义不大

22、医学心理学的任务是(BCDE)

(A)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B)研究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

(C)研究个性心理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D)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和生化功能的影响

(E)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意义

23、与医学模式概念有关的内容是(  ABCE   )

(A)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

(B)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

(C)具有一定历史时代的特征

 (D)具有永恒性和不变性

 (E)指导医学教育、临床和护理

24、关于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哪些是正确的(ACDE)

(A)意义识记更重要      

(B)机械识记更重要     

(C)机械识记有助于识记材料的精确化

(D)意义识记有助于识记材料的系统化

(E)两种识记都不可缺少

25、关于错觉哪几项是对的(AD)

(A)是不正确的知觉(B)是虚幻的知觉

(C)只有精神病人才有(D)一般人都会有(E)以上都对

26、情绪和情感共有的基本特征是(CD)

(A)情境性(B)强烈性(C)两极性

(D)主观的体验(E)判断中的一致性

27、意志可以调节人的(    ABCDE              )

(A)心理状态               (B)情绪            (C)思维            

(D)注意                         (E)行动

28、关于性格,哪些说法正确(ADE)

(A)性格具有很强的社会制约性

(B)性格具有很强的生物制约性

(C)性格属于个性倾向

(D)不同性格的人可以具有相同的气质类型

(E)相同性格的人可以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

29、引起心身疾病的主要因素有(ABCD)

(A)个性  

(B)情绪

(C)应激  

(D)生活习惯、行为

(E)工作

30、患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

(ABCDE)

(A)反对医生对患者作出频繁的指示

(B)强调来访者的经验和主观世界

(C)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责任在于自己本身

(D)在治疗过程中将主导权赋予患者

(E)让患者来决定治疗的方向

31、与应激有关的因素有(ABCDE)

(A)认知评价(B)应对方式(C)社会支持

(D)个人经历(E)个性特征

32.心理评估的方法包括(ABD)

A.晤谈法

B.心理测验法

C.信度法

D.观察法

E.精神分析法

33.下列属于基本情绪形式的是(CDE)

A.心境

B.激情

C.快乐

D.恐惧

E.愤怒

34、急性病人常见的心理表现有(AB)

A.焦虑

B.抑郁

C.孤独

D.人格障碍

E.意识障碍

35、.下列哪种判断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无关(BCDE)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道德冲突

E.情感冲突

36、判断异常心理的理论观点主要有(BCDE)

A.社会适应

B.社会文化

C.认知模式

D.精神分析

E.医学观点

37、青春期心理卫生的主要问题有(ABCDE)

A.人格发展

B.性心理问题

C.学习问题

D.人际关系

E.自我中心问题

38、慢性期的病人由于病程较长、症状固定或反复发作,易出现(ACDE)

A.厌世心理

B.自杀心理

C.恐惧心理

D.冷漠心理

E.揣测心理

39、行为主义理论主要包括(ABCD)

A.巴甫洛夫学说

B.华生理论

C.工具操作条件作用

D.社会学习理论

E.认知行为理论

40、下列哪些属于认知过程(ABC)

A.想象

B.思考

C.接受信息

D.意向

E.情绪影响认知

41、心理咨询强调(ABDE)

A.认知作用

B.咨询人员的专业素养

C.替来询者作出决定

D.坚持现代医学观

E.尊重患者

4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E)

A.晤谈法

B.心理测验法

C.谈话法

D.自然观察法

E.个案法

43、下列属于基本情绪状态的是(ABC)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恐惧

E.快乐

44、一位外科手术前的病人,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这一现象是B

A.应激的行为反应

B.应激的情绪反应

C.应激的生理反应

D.应激的防御反应

E.以上都不正确

45、.某女小王,热爱事业,追求成功,是位女强人,但她又想成为一名好母亲,好妻子,她所经历的不是(ABD)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挫折

E.多重趋避冲突

46、心理憔悴包括(ABCD)

A.情绪枯竭

B.人格解体

C.心力衰竭

D.个人成就感降低

E.昏迷

47、属于人格测验的是(AC)

A.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B.比奈一西蒙量表

  C.洛夏墨迹测验

  D.90项症状自评量表恒常性

E.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

48、慢性期的病人由于病程较长、症状固定或反复发作,易出现(ABCD)

  A.厌世心理

  B.揣测心理

  C.恐惧心理

D.冷漠心理

E.惰性心理

49、心理咨询区别于心理治疗(AD)

A.对象多为正常人

B.涉及的问题多是意识问题

C.心理咨询医生要提出劝告与警告

D.使用的技术不完全相同

E.以上均不正确

50、下列哪些属于行为治疗的方法(ABC)

A.系统脱敏

B.厌恶疗法

C.暴露疗法

D.通情

E.移情

51、心理咨询的目的包括(ABCD)

  A.改变其原有认知结构

  B.帮助其自身发展

  C.替来询者做出决定

D.强化患者自我控制

E.培养健全的人格

5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DE)

A.晤谈法

B.心理测验法

C.谈话法

D.自然观察法

E.实验法

53、下列关于创造性思维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思维与想象的结合

B.体现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C.其思维成果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

D.创造性思维的获得是天生的

E.由于其结果具有新颖性,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54、个性心理结构不包括(AC)

A.意志

B.自我意识

C.记忆

D.气质

E.兴趣

55、心理卫生是指(BCDE)

A.全世界范围的心理卫生运动

B.一门科学,即心理卫生学

C.一个人具有的稳定情绪、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状态

D.就是心理健康

E.专业人员所从事的心理卫生工作

56、影响心理应激的因素包括(ABCDE)

A.应对策略

B.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C.自身需要和动机

D.对生活事件的评价

E.亲属的态度

57、关于心力憔悴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

A.人格解体,与人产生分离感

B.个人成就感降低,自卑、无助、无望、常伴有愤怒情绪

C.与职业相关的应激源是产生心力憔悴的主要根源

D.情绪枯竭,易紧张、缺乏感情,多数人可引起躯体问题

E.没有办法治疗

58、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一般包括(BCDE)

A.现象学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社会常模标准

D.症状及病因学标准

E.经验标准

59、对认知治疗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ABDE)

A.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B.现代认知治疗可分为认知分析和认知行为两大流派

C.在临床治疗中,不需要让患者同时接受药物治疗

D.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是它的理论基础

E.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和改变他的认知方式都是它的治疗目的

60、下列哪些属于行为治疗的方法(ABCE)

A.系统脱敏

B.厌恶疗法

C.暴露疗法

D.通情

E.松弛疗法

61、对病人概念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ABCD)

A.患有躯体疾病的人

B.患有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的人

C.主观产生病感的人

D.社会功能发生障碍的人

E.去医院就诊的人

62.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包括BCD

A.习惯性的动作B.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C.以随意动作为基础D.自觉地确定目的

E.以不随意动作为基础

63.人格包括ABCDE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E.需要

64.注意的种类有CDE

A.有目的的注意B.有意前注意

C.有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E.有意注意

65.关于病人角色的叙述以下哪些是错的ACE

A.一旦患了某种病,就进入了病人角色

B.病人角色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C.从健康角色进入病人角色是一个顺利的过程

D.进入病人角色后,原有的社会义务会发生变化

E.进入病人角色的过程越短,越有利于治疗

66.医学心理学的具体任务包括BCDE

A.研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B.研究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与影响

C.研究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D.研究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E.研究自我调节对康复的意义

67.诊断心身疾病的标准是ABCDE

A.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

B.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应激源的存在

C.有明确的躯体器质性病变存在的依据

D.实验室检查有阳性发现

E.用单纯生物医学治疗措施治疗效果不明显

68.所谓非语词性沟通包括BCDE

A.交谈B.语调C.动作、举止D.表情E.人际距离

69.应激的情绪反应包括BD

A.失眠B.恐惧C.敌对D.抑郁E.自怜

70.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

A.标准化是指心理测验有固定的测验内容和统一的计分方法二个方面

B.效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或可信性

C.MMPI,EPQ和洛夏投射测验都是人格测验的方法

D.心理测验时,必须考虑被试者情况于该测验常模样本背景资料相符合程度

E.心理测验的用途之一是评价疗效

71.下列哪些是生活事件ABCBE

A.亲人死亡B.结婚C.与人打架D.职务晋升E.过春节

72.气质是指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以下哪几项属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DE)

   A.心理活动的速度

   B.心理活动的积极度

   C.心理活动的消极度

   D.心理活动的稳定度

   E.心理活动的强度

73、下列哪些是精神分析理论关于无意识的解释(ABCE)

A.各种精神活动的原动力

B.个体永远无法感知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C.其内容通常是不被社会现实和道德接受的本能冲动、需要和欲望

D.又称为前意识

E.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是心理问题和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

74、心理过程包括(ABD)

A.情感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

D.认知过程

E.社会心理过程

75、下列关于光适应现象的解释,哪些正确(ACE)

A.视觉适应现象

B.视觉器官的感受性提高了

C.视觉感觉阈限提高了

D.视觉感觉阈限降低了

E.视觉器官的感受性降低了

76、舌尖现象是指(BCE)

A.动机性遗忘

B.话到嘴边突然说不出来的现象

C.由于提取记忆的线索失败造成

D.只发生在有记忆障碍的人身上

E.是一种暂时性遗忘的现象

77、常用的人格测验有(ADE)

A.MMPI

B.SCL-90

C.WAIS

D.EPQ

E.16PF

78、下列哪些属于心身疾病(ABDE)

A.原发性高血压

B.冠心病

C.失眠

D.肥胖症

E.消化性溃疡

79、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一般包括(BCDE)

A.现象学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社会常模标准

D.症状及病因学标准

E.经验标准

80、对认知治疗的理解,哪些正确(ABDE)

A.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B.现代认知治疗可分成认知分析和认知行为两大流派

C.在临床治疗中,不需要让患者同时接受药物治疗

D.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是它的理论基础之一

E.矫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和改变他的认知方式都是它的治疗目的

81、下列哪些属于行为治疗方法(ABCE)

A.系统脱敏

B.厌恶疗法

C.暴露疗法

D.通情

E.松弛疗法

82、医学心理咨询可以解决(BDE)

A.婚姻家庭问题

B.学习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睡眠障碍

E.厌食症

 

三、简答题

1、患病后病人一般有哪些心理问题?

一个人躯体患病后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和人格上的变化(2分):

1、认知功能的变化(1分):

病人主观上感觉异常是病人认识上的变化。

这种主观的强化使病人的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围绕着躯体的疾病产生异常反映。

对自身的注意力增强;感受性提高,对环境刺激和变化更敏锐,对时间、空间等的定向力发生障碍,甚至产生错觉、幻觉;记忆力衰退,健忘;逻辑思维能力受到损害,对疾病的分析判断下降,对治疗表现得犹豫不决。

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病人的认知功能,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

2、情绪活动的变化(1分):

情绪变化是病人在病中都将不同程度体验到地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变化,它突出表现在病人情绪活动的强度和稳定性上,病人的消极情绪反应增多,强度增大;情感脆弱,易激惹受伤害,容易悲伤哭泣。

3.人格变化和意志行为变化(1分):

人格变得自我中心、放纵自己,过分依赖,独立性减弱,感情用事,性情不稳定,过分要求增多,盲从、被动、缺乏主见等。

4.简述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就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2分)。

根据医患双方在共同建立及发展医患关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各自所具有的心理方位、主动性及感受等的不同,可以将医患关系分为三种基本模式(2分),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1分)。

5、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与情感这两个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严格区分。

情绪一般是作为情感的同义词来运用的,但是在心理学上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

①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有关。

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1分)②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它往往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

一旦情境发生改变,情绪会很快消失,一般是不稳定的。

而情感则不同,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具有稳定性、深刻性(2分)。

③情绪比情感强烈,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

而情感体验一般较弱,很少有冲动性(1分)。

6.如何巩固所学知识

1、集中注意力,学习时集中注意力。

对事物印象深刻,易于长时记忆的形成,反之则精神疲乏,意识模糊可影响记忆的过程和效果;2、记忆力目标明确。

记忆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漫不经心,记忆痕迹很不稳定,影响记忆效果;3、积极思维,力求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