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957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带答案

2021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题精选

一.实验探究题(共11小题)

1.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

(2)辽宁舰改装前其舰身锈迹斑斑,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建造航母要大量的钢材,如图2实验室模拟炼铁。

①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  ,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C的作用是  。

②若将图2虚线部分换成图3,其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收集CO

b.检验CO2

c.吸收CO2

③现取该赤铁矿石样品10.0g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完全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装置B增重6.6g,则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g。

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2.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

小敏的猜想是A1>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

(1)你的猜想是  。

(设计与实验)

为了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到只有试管乙中发生明显变化

(交流与表达)

(2)同学们一致认为试管丙中也应该有明显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3)于是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把甲、丙中的铝丝处理后又分别插入原试管中,结果甲、丙试管中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则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释与结论)

(4)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评价与反思)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①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除了上述实验外,还可以选择的试剂组合是  。

a.铝丝

b.铜丝

c.M丝

d.Al2(SO4)3溶液

e.CuSO4溶液

f.MSO4溶液

g.稀盐酸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前应先  。

(2)加热前应先通CO一会,其作用是  。

(3)为收集尾气并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下列装置最为合理的是  。

(填序号)

【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确定该红色粉末由铜和氧化铁组成。

(1)硬质玻璃管中出现黑色物质,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仍有红色固体剩余。

【定量分析】上述实验中,测得某些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红色粉末的质量

8.0g

硬质玻璃管的质量

64.6g

反应后

硬质③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

70.8g

请通过计算进一步确定该红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比:

  。

【拓展探究】将上述实验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研磨成粉末。

取少量粉末于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4.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1)如图1实验,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是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

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

(2)对图2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编号)。

a.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实验结束时先熄灭C处酒精喷灯,再将导管移出D中试管

c.D中增加的质量一定等于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

d.实验结束后待C中固体冷却后再倒出粉末,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3)图1、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C装置中相同的现象是  ,A、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两反应中氧化铜都失去氧元素,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B中加足量石灰水的目的是  。

5.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实验Ⅰ

实验Ⅱ

(1)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2)写出实验Ⅱ中C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

(3)实验Ⅱ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做的实验是  (填字母)。

6.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向氧化铁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

(2)写出B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

(4)实验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  ;

(5)实验前称量纯净的Fe2O3质量为20g。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B装置总质量增加了13.2g,则反应后A中玻璃管内剩余物质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7.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  。

(2)玻璃管A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3)如果装置A中开始发生反应,则装置B中的现象为  。

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用C装置收集尾气,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则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e。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  。

仁青同学认为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的尾气不纯,其理由是  。

(4)在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是  。

8.学习了金属矿物及其冶炼后,同学们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请回答:

(1)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氧化铁是  (填写铁矿石名称)的主要成分。

如图1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的实验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成  色,装置B中的现象是  ,虚线框内装置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吸收二氧化碳

b.消耗一氧化碳

c.检验一氧化碳

(2)如图2是用适量木炭粉还原氧化铁粉末的实验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管口部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同学们发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有所不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作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作还原剂

9.为探究几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取等浓度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的实验:

(1)c中出现的现象是  。

(2)通过此实验得出几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实验后将四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绿色溶液B,关于A和B的成分进行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甲同学:

A可能是Cu;乙同学:

A可能是Fe、Zn。

【表达与交流】请评价乙同学的猜想  。

【设计实验】为探究A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下列实验:

丙同学:

取少量A,向其中加入了稀硫酸,产生了明显的现象,由此确定了A的成分;同时也确定了B的成分。

【得出结论】

过上述实验可知:

A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B中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有  。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滤渣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不参与反应的固体一定存在外,还要考虑  ,只需检验  是否存在即可。

10.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1)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  性;厨房中的铁锅容易生锈,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水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经检测,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含有铜、锡等金属,某同学为探究铜、锡与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表所示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稀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实验结论

铁、铜、锡的金属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

【查阅资料】锡元素(Sn)的常见化合价是+2价。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实验三的试管中锡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向m克AgNO3、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仍为m克。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多选)。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11.铁钉是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

学习小组对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和盐酸除锈时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

取四枚铁钉,按第图1所示进行实验。

一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管

a

b

c

d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蒸馏水和空气交界处铁钉出现轻微锈蚀

食盐水和空气交界处铁钉出现较多锈蚀

(1)由试管a、b、c中的现象可知铁钉锈蚀的条件是  。

(2)由试管c、d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处理,易生锈。

防止切过咸菜的菜刀生锈,处理的方法是  。

Ⅱ探究盐酸除锈时的反应

步骤1将一枚表面部分锈蚀的铁钉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铁钉。

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无锈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黄色。

步骤2将“步骤1”中装有铁钉和盐酸的试管长时间放置后,观察到铁钉变细,溶液变为浅绿色。

【提出问题】①“步骤1”中铁锈消失发生了什么反应?

②“步骤2”中试管长时间放置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查阅资料】①铁锈中主要含有Fe2O3;

②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

③K3[Fe(CN)6]溶液为黄色,FeCl3溶液遇K3[Fe(CN)6]溶液不变色,FeCl2溶液遇K3[Fe(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分析】铁锈消失是因为Fe2O3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猜想】对于问题②,实验小组提出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1:

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表面产生的气体反应所致;

猜想2:

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反应所致。

【实验验证1】对“猜想1”进行验证的实验过程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X的名称为  。

(2)实验是验证  (填气体的化学式)与溶液中的FeCl3是否发生反应。

【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对“猜想2”进行验证,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

  。

(实验中必须用到K3[Fe(CN)6]溶液、FeCl3溶液和铁钉)

参考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共11小题)

1.密度小、耐腐蚀、机械强度大;Fe2O3;红色固体变黑色;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abc;6.6;

2.M>Al>Cu;铝丝表面有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的进行;2Al+3CuSO4=Al2(SO4)3+3Cu;Al>M>Cu;丙;abf或cde;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排尽装置内空气;C;3CO+Fe2O3

2Fe+3CO2;3:

1(氧化铁与铜的质量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红色固体残留;

4.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在B后面加一盏燃着的酒精灯;ad;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O+CuO

Cu+CO2;C+2CuO

2Cu+CO2↑;还原;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5.加入的酸不同;Cu+2AgNO3=Cu(NO3)2+2Ag;红色固体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E;

6.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CO2+2NaOH=Na2CO3+H2O;没有进行尾气处理;防止灼热的铁再次被氧化,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硬质玻璃管;混合物;

7.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氧化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d→b;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收集的尾气中含有水蒸气;CO2+2NaOH═Na2CO3+H2O;

8.赤铁矿;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3C+2Fe2O3

4Fe+3CO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NaOH+CO2=Na2CO3+H2O;ab;

9.溶液中迅速产生气泡;Mg>Zn>Fe>Cu;猜想错误,若锌存在,则不会与绿色溶液B共存;Fe、Cu;ZnSO4、MgSO4、FeSO4;参与反应的固体是否有剩余;铁;

10.导热;氧气;Fe>Sn>Cu;Sn+2HCl=SnCl2+H2↑;ACD;

11.铁钉生锈需要与水和空气接触;食盐可以加快铁钉锈蚀;洗涤干净后擦干,放置在通风干燥处;Fe2O3+6HCl=2FeCl3+3H2O;长颈漏斗;H2;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K3[Fe(CN)6]溶液,前两支试管加入依次氯化铁溶液,铁钉,第三支试管加入等量的氯化铁溶液和相同大小的铁钉,前两支试管不发生变色,第三支试管变色并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反应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