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910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贵州省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毕节市2020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三)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单选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单选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有多重内涵,突破了以前老庄“由自我走向自我”的忧患,逐渐形成了一种在理性支撑下“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

他们以个人生活经历和政治遭遇为契机,站在时代的高度,发出一种欲革新社会而不能、欲超越自我而不得的呐喊。

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大充实了他们的忧患情愫,当它达到饱和状态时,便从不同角度喷发出来,从而构成了建安文人忧患意识的多重内涵。

  建安文人在动乱的时代潮流中,有着沉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们以建立功业之举激励人生。

建立功业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心态,建安文人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积极投身于革新社会、结束分裂、统一中原的理想行动中。

如曹操既是诗人,又是军事家、政治家。

他的出现和对统一中原事业的开拓,带给诗人们以某种希望和鼓励。

而曹操对功业的追求,同样激励着当时建安文人的人生意气以及实现理想的壮志。

于是,“人生忽如寄”的焦虑便化作对建立功业的渴望。

  建安文人不但亲临战场,而且当面对“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时,内心的愤慨和悲怆便激起他们的创作激情。

即使是在当时极其艰难的行军打仗期间,他们也不停笔,描写惨淡的社会现实,悲悯民生疾苦,要求建功立业,渴望改变这种现实。

如曹操的《蒿里行》《苦寒行》,曹丕的《上留田行》,曹植的《送应氏》等。

  建安文人欲以建立不朽的功业实现不朽的人生价值,但是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是残酷的。

建安诗人身世之悲,理想无法实现之郁,使他们的忧患意识又增添了对人生苦短的哀叹,对无法超越生命的感叹。

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

如曹丕享年40岁,曹植享年41岁,王粲、徐干、应玚、刘桢、陈琳等皆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疾疫,孔融、杨修、丁仪先后被曹操、曹丕所杀。

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他们有“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的哀叹,有“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曹植《赠徐干》)的感慨——岁月短促,功名未立,仍努力追求,也有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的壮志。

虽然建安文人在诗歌中对人生的哀叹、对超越生命的感叹等忧患意识表现不完全一致,但他们“慨慷以气”“怊怅切情”的共同风格以及“居安思危”的思想都对后世有启迪作用。

  建安文人在诗歌中的“忧”表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

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在诗歌的王国里得到了充分诠释。

诗人们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世界、反映生活的主观性、能动性,通过自身人格展示更高的生活理解,倡导一种人生追求,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和富有个性特征的生活感受,突破了将文学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的“诗教”樊篱,从而达到“文学的自觉”。

(摘编自朱立华、周坤《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及人格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安文人“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是对老庄“由自我走向自我”的忧患的突破,逐渐形成了一种理性支撑。

B.建安文人积极投身于革新社会、结束分裂、统中原的理想行动中,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心态。

C.内心的愤慨和悲伦是激起建安文人创作激情的重要原因,即使在当时极其艰难的行军打仗期间,他们也笔耕不辍。

D.建安文人欲以建立不朽的功业实现不朽的人生价值,但是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是残酷的,导致了建安诗人哀叹人生苦短、感叹无法超越生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有多重内涵的观点。

B.文章从第二段到最后一段,从不同角度层进式地论述了建安文人忧患意识的多重内涵,结构清晰。

C.文章第四段引用徐干《室思诗》的诗句,是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的有力注解。

D.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手法,既引用诗句,也列举了大量事实论证观点,材料丰富翔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有多重内涵,这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关系。

B.在动乱的时代,建安文人不仅有建立功业之志,还常常通过诗歌创作抒发雄心壮志,曹操就是最好的明证之一。

C.社会动荡、身世悲惨、人生苦短、壮志难酬,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多体现在建功立业,改变社会现实,积极大于消极,是个人理想追求的最好诠释。

D.建安文人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不朽价值,“忧”中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借助诗歌淋漓尽致地抒发,真可谓是“诗言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前几天我在网上买了一款大屏幕电视,还有一套自己喜欢的手办玩具,很快就到货了。

”家住山东省某县级市的“小镇青年”说,现在工作稳定,收入也在逐渐增长,“买买买"变得更频繁、更有底气了。

他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喜欢在网上购买电动牙刷、体脂秤、车载小冰箱等产品。

如今,“小镇青年”中的“剁手党”越来越多了。

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三线以下城市消费频次同比增长50%以上,县城消费频次同比猛增近90%。

爱买、能买的“小镇青年剁手党",甚至让不少品牌专门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商品。

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线上消费渠道向乡村市场下沉以及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改善等因素的带动下,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也在持续释放。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消费正呈现出从一二线城市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的趋势。

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在下沉市场“圈粉”无数,抖音、快手等新晋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拼团"消费模式日渐火爆,来自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费者们正在以其强大购买力,为消费增添新活力。

材料二:

如今,移动支付、智慧物流、社交电商、网约车等新业态迅速发展,网络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为市场下沉创造了更多机遇和条件,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巨大消费潜力正在快速释放。

然而,也有消费者反映,下沉市场火热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乱象,比如市场监管不到位,各种“山寨”货充斥其中,让人防不胜防、头痛不已。

甚至有人认为,下沉市场就是低质低价商品市场。

下沉市场是一个市场细分的概念,不等于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的降低,有人认为下沉市场是低层次、低质量的,这显然是一种肤浅认识。

下沉市场中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核心原因是不可追溯,如果线上所有商品都可以实现数据化、可视化,那么品牌方就不会进行减配,商品的品质就能够得到保障。

针对下沉市场中存在的“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和过期产品,以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经营者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底线,树立消费者优先意识,对消费者负起责任来,当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第一责任人。

市场的细分预示着新的机会、新的要求,企业方、监管方要共同努力,执法部门要加大违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最终使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从中受益。

材料三:

“小镇青年”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会更加强化,品牌、品质、口碑是支撑下沉市场消费增长的动力。

供给能力是未来决定下沉市场竞争格局的一个核心要素。

生产商、电商企业要精准聚焦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商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逐过大数据可以看到,品质化越来越成为消费主流。

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对商家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创新供给,更好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所有电商和品牌需要努力的方向。

今年以来,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大力稳就业等政策“大礼包”纷至沓来,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将有效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为消费平稳增长夯实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消费环境改善,以及更多优质供给的出现,“小镇青年"和农村地区的消费者们必将展现出强大的购买力,为我国消费增添新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2019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11版,刘坤《市场下沉,消费增添新活力》)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作稳定、收入逐渐增长、方便快捷是“小镇青年”越来越喜欢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

B.“小镇青年剁手党”越来越多,甚至让不少品牌专门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商品,体现了农村市场消费潜力的持续增长。

C.下沉市场火热,但也存在诸多乱象,下沉市场不是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降低的代名词,假货充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D.居民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等因素会对下沉市场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契合了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促使下沉市场平稳和高质量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消费正呈现出从一二线城市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的趋势,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和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公司以及“拼团”消费模式等功不可没。

B.作者认为下沉市场就是低质低价商品市场,是低层次、低质量的,这显然是一种肤浅的认识。

C.尽管下沉市场存在诸多问题,但市场的细分预示着新的机会。

在诸如市场细分、消费升级趋势下,意味着消费者有了新选择,企业也有了新机会。

D.随着我国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有效增加,再加上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小镇青年”和农村地区消费者在线上购买商品将更有底气。

6.如何为下沉市场增添消费新活力?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红岩(节选)

“我们提前行动,不等外援配合?

“情况变了。

渣滓洞越狱,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援。

”老齐低声说道。

“哦——”刘思扬敏锐地应了一声:

此刻是最好的时机。

特务留下的人数不会很多,不敢守在狱内,可是敌人凭仗高墙、电网,并且架上机枪,封锁着出口。

这里的墙,又高又厚,全是条石砌成,不像渣滓洞那样的砖土墙。

“现在,监狱党组织决定,通过一条秘密通道越狱。

”老齐忽然说。

“秘密通道?

”许多人都感到意外,一时不知应该怎样行动。

老齐领着黑压压的人群,向院坝旁边无声地移动。

向那特务管理室旁边漆黑的隧道入口走去。

走到隧道的入口,老齐伸手摸着了电灯开关,一按,狭窄的隧道立刻被灯光照得通明。

明亮的灯光,使看惯了黑暗的目光,感到不习惯。

黑黝黝的隧道,虽然被灯光照耀着,但那潮湿的、霉败的腐味,强烈地灌进鼻孔,使人呼吸窒息。

老齐弯腰向前,路过了旁边的一间小门,来到一座铁门附近,他摸出钥匙,开了铁门,又继续带路前行,又开了第二道铁门。

下完一级级潮湿滑溜的石阶,他们来到了一处四墙被岩石和条石封死了的地方。

脚边有一块平放着的铁皮盖板,老齐蹲下身去,揭开盖板,又出现了深邃的地道。

下完了石梯,他们面前便是一间牢房似的地窖。

脚下是凸凹不平的整块岩石地基,周围的岩壁和条石,冰冷而且潮湿,斑斑水渍,侵蚀着一条条石灰的接缝。

“滴嗒!

”一滴水从头顶的岩石上滴下,落在刘思扬的额上,冷冰冰的,使他骤然感到这阴森的与世隔离的绝境,不知埋葬过多少战友的战斗岁月。

条石已被推出去了,人们一用力,便听见轰隆一声响。

一阵清新的空气,从洞口涌进来,带着一股强烈的泥土芬芳。

与世隔离的活棺材被打开了,阵阵响亮的炮声清晰地传来。

前面,耸立着一座巨大的悬岩,队伍正停留在悬岩之下。

“就从这里上去……”齐晓轩听出了在前面开路的老袁的声音。

前面的人,互相攀缘着肩头,抓住石壁上的岩棱,困难地攀上去了,最先爬上悬岩的战友,站到悬岩边,抛出长长的布绳,拽拉着岩下的成群战友。

白公馆附近的探照灯突然亮了。

强烈的光柱扫过山头,追寻着越狱的人。

“站住!

站住!

”山下,成群的刽子手狂呼大喊,顺着灯光,向山上猛扑。

几挺机枪,朝着探照灯指示的方向,对准悬岩开火。

“嗒嗒嗒嗒……”流星一样的弹雨嘘嘘地响,碰击在岩石上,石屑飞跳,火光四溅。

探照灯突然移向悬岩下的人群。

“嗒嗒嗒嗒……”一串串曳光的子弹,碰溅在岩石上,

探照灯追赶着逐渐分散的人群,流弹不断划过夜空……忽然……光柱扫向齐晓轩,不断地把他罩住。

可是,齐晓轩反而停住了脚步,挺立在光柱之中,他看了看渐远去的战友,从容地转回身来,面对着射向他的无数弹流。

齐晓轩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矗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弹的袭去,他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

“扫射吧!

”他把双手又在腰间,一动也不动地分开双脚,稳地踏住岩石,“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

”齐晚轩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岩石……

突然,阵响亮的冲锋号,齐晓轩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看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败的魔影……齐晓轩仿佛看见了无数金星闪闪的红旗,在眼前招展回旋,渐渐融成一片光亮的鲜红……他的嘴角微微一动,朝着胜利的旗海,最后微笑了。

林间,群岛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絢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大量运用短句,与当时所处的紧张环境一致,也增强了叙述的紧张气氛。

B.拟声词的运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滴嗒!

”的水滴声,既写出环境的安静又突出冰凉阴森的感受。

C.在塑造齐晓轩这个人物形象时,节选部分正侧结合,在正面描写上,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刻画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D.节选部分的高墙、电网、机枪以及敌人的凶残突出越狱的艰险,反衬出共产党人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8.请赏析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6分)

9.结合选文分析“红岩精神”的内涵。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

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军为虏所围。

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阵,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

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亡者题除渠堂①降汉言之,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

单于闻之,引去。

元康三年,先零②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

上闲之,以问充国。

对日:

“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以此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

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

”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敦煌以绝汉道。

安国③至,召先零诸豪三十余人,以尤桀黠皆新之。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充国对曰:

“亡逾于老臣者矣。

”上曰:

“将军度羌虏何如?

当用几人?

”充国曰:

“百闻不如一见。

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方渡河。

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阵,及明,以次尽渡。

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旁,充国意北骁骑难制,且恐为诱,戒军勿击,曰:

“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也。

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士皆欲为用。

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充国引兵至先零,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阨狭,充国徐行驱之。

或曰:

“逐利宜亟。

”充国曰:

“此方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豪靡忘④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时羌降老万余人。

充国度羌必坏,请罢骑兵,留万人屯田,以待其敝。

充国乞教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

朝庭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年八十六,甘露二年薨,谥曰壮侯。

(《汉书·赵充国传》有删改)

[注]①“题除渠堂”,人名。

②“先零”,匈奴部落名。

③“安国”,光禄大夫安国,④“靡忘”,匈奴部落首领名。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以此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

B.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以此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

C.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以此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

D.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以此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

11.文中加点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假司马,官名。

汉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贰之意,“假司马”即司马的副职,也有临时充任的意思。

B.斥候,侦察(敌情),也指进行侦察的人。

C.就第,指科举考试,因科举考试分科录取,每科按成绩排列等第。

D.四夷,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赵充国忠心报国。

他一生为国征讨,多次带兵攻打匈奴。

羌族反叛成为现实后,他虽已七十多岁,仍不服老,请命出征。

B.赵充国审时度势。

他根据叛羌的情况采取了以守为主的策略,行军途中小心谨慎,避免伤亡,计划好再作战。

面对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应,认为“小利不足贪”。

C.赵充国善于攻心。

对敌人采取分化瓦解策略,赐给投降的羌人饮食,放他们回去,从而取得羌人好感,投降的羌人很多。

D.赵充国深谋远虑。

羌族刚有所动作他就敏锐的感觉到羌族想和匈奴联合攻汉,建议皇上及早安排防御。

顺利收服羌人后,上书请求撤除骑兵,只留士兵在当地屯田。

13.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即夜道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阵。

及明,以次尽渡。

(5分)

(2)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土卒,先计而后战,士皆欲为用。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

②汀洲:

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江南的故乡。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愁”字直接点明诗人意绪,“万里”突出愁之深广,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

B.诗人由眼前实物“莱霞杨柳”联想到故乡“汀洲”之景,暗含思念故乡之意。

C.颔联以写最为主,色调较为昏暗,既是眼前之景又寄寓吊古伤今之情。

D.尾联劝诚行人莫问当年秦汉之事,也在宽慰自己:

王朝更迭,就像渭水东流,不必伤怀。

15.诗歌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阿房宫赋》中,“,”两句将“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进行比较,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奢靡。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像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杜甫这两句诗在抒情与理趣的关系上,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其典型性。

这和抒情的传统理论中“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激动状态,与汉魏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焦虑也大相径庭,其与唐诗的张扬相对乃是,就是与山水诗之温情也大异其趣。

至于和英国浪漫主义之诗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泻”不啻。

其特点不是把情与理对立起来,而是与理与物,早在《文心雕龙》中就有“才量学文,以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

”就是说,有了情志,还只是灵魂,还要有事义为骨髓。

事义必须寄寓在情志中,这个事义就包括人物、事物和景物,景物中就表达了人情和物理。

很显然,这里的理不再是一般理性的理,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不是矛盾对立,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理的内涵而言,把“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解释为天人合一,还是浅层次的,更高的层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项是(3分)

A.相去甚远收敛天壤之别对举

B.迥然不同收敛云泥之别对举

C.相去甚远收缩天壤之别对比

D.迥然不同收缩云泥之别对比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事义中必须寄寓着情志,这个事义就包括人物、事物和景物,景物中就隐含着人情和物理。

B.事义中必须寄寓着情志,这个事义就包括人物、事物和景物,景物中就表达了人情和物理。

C.情志必须寄寓在事义中,这个事义就包括人物、事物和景物,景物中就隐含着人情和物理。

D.情志必须寄寓在事义中,这个事义就包括人物、事物和景物,景物中就表达了人情和物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没有内心的功利压力,进而没有外在的物质压力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B.因为没有外在的物质压力,进而没有内心的功利压力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C.则是既没有内心的功利压力,也没有外在的物质压力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D.则是既没有外在的物质压力,也没有内心的功利压力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20.把下面四个短句改写为一个介绍“虹云工程”的长句,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70个字。

(5分)

①我国首个天基互联网系统“虹云工程”将于2020年投入示范应用。

②2018年底,中国已成功发射“虹云工程”首颗技术验证星。

③我国将打造由156颗卫星组成的天基互联网“虹云工程”。

④“虹云工程”建成后,人们将能够在世界任何角落接入宽带互联网。

21.下面是某校突发事故应急流程的文字介绍,把这段文字转变为流程图后,请将内容补充完整,要求表述完整准确,语言连贯,每框不超过6个字。

(6分)

某校突发事故应急流程:

要求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临时应急教治、医疗救援并报告领导。

领导知情后,一方面向上级报告,另一方面到现场指挥应急工作,领导到达现场后,落实医疗救援情况,同时协调各方力量,全面处理事故。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2020伊始,一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

日本各界向中国捐赠物资,上面配有诗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中国向日本捐赠抗疫物资,上面既写有“雾尽风暖,樱花将灿”,也引用了日本俳句诗人小林一茶的“樱花树之下,没有陌路人”。

中国向意大利援助物资,上面既写有中国诗人李日华的诗句“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也有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冲破黑暗夜,再见满天星”。

中国向法国援助物资,上面既写有三国蜀汉学者谯周的“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也有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团结定能胜利”。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

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

1C(3分)

A项,曲解文意。

“一种理性支撑”是建安文人“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的条件,而非结果。

B项,不合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