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685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陈安丽在全省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在全省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

2009年2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8年全省教育工作,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启动实施“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下面,我结合会议主题讲五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肯定2008年我省教育工作的成绩

   2008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省教育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教育部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新的成绩。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战胜雨雪灾害保证了正常运转。

2008年初,全省85个县(市、区)2800多所学校不同程度地受灾。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查险排险,合理确定考试、放假及开学时间,协调配合交管部门,加强对学生放假及入学车辆的检查,克服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困难,确保了全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护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了教育系统的总体平稳。

   二是在重大事件中展示了精神风貌。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省教育系统向受灾地区捐款累计达1.3亿元。

学校广泛开展了防震抗灾专题教育,适时组织疏散演练。

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广大师生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展示了我省教育系统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是推进改革有重大突破。

去年8月,教育部部长周济、湖北省省长李鸿忠签订了《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确定了7个方面的教育改革重点,并纳入“两型社会”建设统筹规划,统一部署。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湖北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支撑框架正在形成。

   四是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强。

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年落实“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等建设资金8.3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争取邵逸夫项目、明德项目、吕志和项目等捐赠资金2000万元;去年共筹措义务教育保障经费49.35亿元,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贴标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标准,化解了60%的“普九”债务,从秋季学期起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义务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加快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落实建设资金1.59亿元,重点建设了48所中职学校、20个省级实训基地、12所省级示范学校、16个品牌专业,培训骨干教师和校长1400多名;狠抓实践教学环节,举办数控等专业的技能大赛,组团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一等奖数量居全国第8、中西部省份之首的优异成绩;加强了高中阶段教育的计划管理与招生统筹,去年普通高中实际招生4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9万人(不含技工学校招生10万左右),保持了高中阶段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8%,比上一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六是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村教师的补充、培训和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以及各项待遇进一步提高。

在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组织2691名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到71个县市的乡镇中小学任教;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组织20188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到武汉的大学接受免费培训,与来自海外和19个兄弟省的1000名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组织1.5万名农村教师、班主任参加了教育部国家级远程培训;继续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组织9个“特级教师讲学团”分赴县、乡巡回讲学,565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多种实现形式;配合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各地积极落实教师待遇,全省提高了绩效工资专项转移支付标准。

   七是素质教育继续稳步推进。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形势教育大课堂”资源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中小学中开展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逐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进一步完善中考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把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共同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各地继续推进“名额分配招生”、“推荐招生”和“网上招生”工作,探索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中招生制度;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面加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逐步落实,体育考试成绩汇入升学总成绩;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应用面进一步扩大,组织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检查评估和第三期工程省级验收;继续组织开展了部分学校的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完成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试测工作,探索进行了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体育卫生专项督导检查;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工作,3个城市通过了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进展,“家长学校”进一步推进。

   八是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进一步完善收费政策,推行收费年审,实行“阳光收费”,探索制定幼儿教育收费政策;继续实施中考招生“阳光工程”,不断提高中考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对全省义务教育改制学校进行清理,全年共清理规范了54所,其中恢复公办学校性质33所,转为民办14所,停止办学7所,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创建教育收费示范县工作进一步推进,共评选“教育收费示范县”33个;在检查验收基础上,评选表彰了39所“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九是继续保持了全省教育战线总体安全稳定。

集中开展校园环境及中小学校车整治专项行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组织学校开展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游泳溺水、防山洪泥石流事故等专项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维护了师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十是各方面教育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对外开放、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全省各级各类教育都创造了新的成绩和新的经验。

   二、深刻认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教育变化巨大,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步伐,确立了教育大省的优势地位,探索了适合湖北省情的教育发展道路。

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已经有很多领导同志做出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和总结,请同志们认真学习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和教育部长周济同志最近的重要讲话。

从湖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讲,有六条具体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继续发扬。

   第一、发展教育要立足于省情,争取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支持。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教育发展基础也不同于西部地区。

实现我省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要坚持立足省情、吃透市情、符合县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湖北特点、时代特征的中部教育发展之路,这是30年经验的首要启示。

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措施,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这是一个地方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如1998年以来的农村学校大规模建设的一系列工程,2005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年年都增长30%以上,2007年通过国家“普九”检查验收,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省教育厅将坚持过去的成功经验,主动加强和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争取当地党政领导对本地教育工作的了解、重视和支持。

   第二、推进改革要求教于基层,争取基层和群众的拥护。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一贯的工作方法。

30年来,湖北各地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在全国和全省推广。

如八十年代通山县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九十年代在沙洋召开会议推进优质高中建设,2000年武昌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2005年监利县率先探索农村义务教育最低投入保障机制改革,洪湖市的“校财局管”,2006年恩施州等地推进建立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等等。

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我们仍然要坚持问计于群众、求教于基层,支持和鼓励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探索经验,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省推广、向国家推荐。

   第三、解决难题要着力于创新,争取上级和媒体的支持。

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和矛盾。

化解矛盾不同于分蛋糕,不能简单地一切了之,而要坚持创新机制和制度,引入新的价值关联,努力把蛋糕做大。

几年来,我省成功的实施了一系列创新计划,如2004年开始实施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2005年启动的“中职贫困生资助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2006年启动的“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等等。

这些创新举措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推广,在全国和全省的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不仅争取了国家的投入和支持,而且还为我省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这些成功的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坚持。

   第四、关注民生要着眼于均衡,争取部门和政策的支撑。

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教育要关注民生,从根本上要体现在教育的均衡发展上。

近几年来,我省出台了许多重要的教育举措,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如2001年实行农村教师县级统筹,2003年实施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2005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6年省政府对农村教师绩效工资专项转移支付,2007年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2008年秋季起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等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得到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将和市县教育局的同志们紧密合作,积极争取各部门的支持,重点研究全省不同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规划、政策措施、资源配置、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全省上下要大力宣传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改革案例,让广大老百姓每年得到新实惠,几年看到新面貌,长远看到新希望。

省教育厅将支持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得每年都有新经验,几年实现新发展,长远实现新目标。

   第五、教育事业要服务于建设,同时要争取社会和经济的支持。

科教优势是湖北的最大优势。

目前,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82.8%,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7.8%,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综合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国民素质的总体水平较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我省教育的突出比较优势,主动服务“创新湖北”、“和谐湖北”的建设,使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将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六、健康发展要坚持依法治教,争取法律和法规的保障。

3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也是推进依法治教的过程。

从1986年我省制定《湖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到2007年制定《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我省制定了10多部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政府规章,逐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服务了我省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改革和教育法制互为动力。

教育立法确立和巩固了教育改革的成果,教育改革也加快和推动了教育立法的进程。

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不断转变,依法治校的力度不断加大。

30年的经验表明,巩固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将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并进一步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同志们,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教育战线共同奋斗、全省上下大力支持的结果。

我要特别提到的是市州、县(市、区)的领导和教育局的同志们,你们以宝贵的经验和瞩目的成就,对全省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你们对教育厅的工作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使我们深受鼓舞、深受感动。

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教育厅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准确把握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湖北教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发挥湖北独特的科教人才优势,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们要全面分析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紧抓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两大主题,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建设步伐。

当前,我省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五个统筹”的重点难点是城乡统筹。

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在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上指出: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

我们要努力探索,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省教育的和谐发展。

各地和中小学校的学习实践活动将先后于3月和9月启动。

希望各地和学校按照当地党委的具体部署认真组织、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切实体现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牢固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理念,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机制体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

   第二个机遇是落实省部共建协议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和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如何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实际和改革发展目标,探索各具特色的教育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提出政策建议,安排项目工程,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都有很大的空间。

今年,是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第一年,我们将积极争取教育部的支持,充分发挥区域内政府和学校的积极性,努力探索教育管理新体制、统筹协调新机制、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使武汉城市圈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经验。

   第三个机遇是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在组织研究制定《纲要》。

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关心,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刘延东国务委员担任工作小组组长。

教育作为民生之首,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将更加明确,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政策措施将更加明晰,发展教育的政府责任和投入保障将更加具体,这是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重大历史机遇。

另外,刘延东同志还指出,《纲要》制定的思路是边调研、边制定、边试点、边实施。

这和以往的规划编制有很大的不同,不是等国家规划出台以后,各地才能探索和实施。

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争取做好教育部改革探索的试验区。

希望各市(州)和县(市、区)都要研究《纲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之后,履行政府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在谋划未来教育发展时更加突出农村义务教育这个重点,研究制定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规划、步骤、政策、措施,并纳入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四个机遇是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正在逐步实施。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外部需求的减少,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经济增长方式将加速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教育成为国家拉动内需、加快基本建设的重要优先领域。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中央安排的拉动内需项目中,全国教育新增资金114个亿,其中我省争取到6.55亿。

如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思路正确,先行试验,取得初步成效,有可能抓住机遇,在2010年的项目中为我省争得更多的投入。

希望市县教育部门用好上级项目经费,加强对经费的统筹,突出工作重点,使本地教育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第五个机遇是农村教育政策正在加快落实。

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达到国家规定的生均拨款标准,农村学校的各项保障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央和省“普九”化债的资金今年也将全部到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将得到落实。

省人大常委会将修订《湖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要将这些年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政策上升为地方法规,要用均衡的发展思想指导配置义务教育的资源。

各级政府都在不断提高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发挥好这些政策的综合作用,是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好机遇。

在深刻认识我省教育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估计我们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挑战。

当前,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差别很大,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非常紧迫;农村学校设施落后设备不足,难以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双师型”的师资不足,适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抓住重点,下大气力探索与推进;学校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前进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教育工作中的反映,有的是教育大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时期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

我们要正确认识、准确判断我省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省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较好地解决了“有学上”、“能上学”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历史阶段,要解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回答举什么旗帜、提什么口号、定什么方针的问题。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要体现在均衡发展的思路和实践上。

省教育厅在科学发展观学习的整改报告中,确定整改的重点之一就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义务教育要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各项政策和项目要围绕均衡发展来统筹。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均衡发展的旗帜,抓住机遇,增强信心,树立新的思想观念,进行新的战略思考,推出新的政策举措,紧紧咬住均衡发展不放松,更加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教育的改革发展工作。

   四、启动实施“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

   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本次会议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深入研究前面提出的重大课题:

我省在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之后,整个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满足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新期盼,高举什么旗帜?

确定什么发展目标?

完成什么新的历史任务?

这不仅是在我省教育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本届省政府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在省内外开展了深入调研。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一线校长教师、各地党政领导、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

我们还专程赴教育部,向部领导和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汇报并得到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在调研的基础上,省教育厅认真进行了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启动实施“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

以此为载体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此为抓手统筹协调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和各项工程,以此为主线全面推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个名称有几个内涵。

第一,均衡是一种状态,既有一般均衡,也有局部均衡或有条件的均衡”,“行动计划”中的均衡指的是在县域范围内的均衡,并且特指义务教育,因而是局部意义上的均衡,是有条件的均衡;第二,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它要求以均衡为目标来谋划发展、规划建设、统筹资源,均衡发展要求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相结合,把发展教育的各种资源统筹起来,兼顾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发展,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和教育期盼;第三,“行动计划”由一系列的工程和机制组成,强调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有计划、分阶段、按年度地推进和检查;第四,均衡是一种理想,它是与“不均衡”相对而言的,绝对均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从人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看,我们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整个教育发展中提均衡的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因此,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义,体现了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其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期盼,教育战线要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要求,重点必须放在夯实义务教育这个基础上,重中之重的任务还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实现途径是在县域内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第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然要求:

建设教育强省,首先必须把义务教育这个基础做强,而均衡发展是做强义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我们要深刻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紧迫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思想统一到均衡发展上来:

抓教育重点落脚在把义务教育抓好做强,抓发展首先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均衡发展上来:

省教育厅各有关处室以及各市州、县(市、区)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其中,真抓实干,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探索中展示才华、显示能力、创造成绩;把各种资源配置、吸引到均衡发展上来:

研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政策,争取领导、政策、舆论的重视和支持;把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到均衡发展上来:

广集群言,广纳众智,广泛参与。

   第一、“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市县共管,以县为主,分步实施”为原则,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把义务教育的工作重心进一步转变到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第二、“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