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261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docx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

基于WSD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的韩国浦项竞争力分析

世界钢动态公司(WSD)是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钢铁信息服务机构,2002年以来,不定期发布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

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中,韩国浦项再次蝉联第一,这已是韩国浦项连续第九年获此殊荣。

从榜单中各企业加权平均得分看(满分10分),浦项为8.37分,第2~10名得分区间在7.97~7.42分,浦项的竞争力优势明显。

1WSD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

1.1指标体系

WSD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共包括23个影响因素,分别赋予2%~6%不等的权重,具体见表1[1]。

表1WSD竞争力排名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包括韩国浦项得分)

序号

影响因素

权重/%

韩国浦项得分(满分10分)

1

规模

5

9

2

产能扩张

5

8

3

位于高速增长市场

3

6

4

靠近下游用户

3

8

5

国内市场定价能力

6

8

6

高附加值产品

5

10

7

转换成本与收益

5

10

8

能源成本

3

6

9

削减成本能力

6

10

10

技术创新能力

6

10

11

铁矿资源

5

6

12

焦煤资源

4

6

13

与原材料距离

4

7

14

劳动力成本

2

7

15

熟练技术工人

2

10

16

退休工人福利

2

6

17

盈利能力(EBITDA)

6

8

18

资产负债表

5

8

19

来自邻近竞争对手威胁

5

8

20

环境与安全

4

9

21

下游和非钢业务

6

10

22

并购/联盟与合资

6

10

23

所在地风险因素

2

10

1.2影响因素特征

从企业规模、资源能源保障、产品市场、运营管理及技术创新等角度,将评价体系中23个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归类[1-2]。

1)规模类。

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现有市场的竞争中往往占据一定的优势,规模类影响因素分配有较大权重。

涉及影响因素包括:

规模(5%)、产能扩张(5%)、下游和非钢业务(6%)、并购/联盟与合资(6%)

2)资源能源保障类。

原燃料成本占钢铁产品成本的70%以上,尤其铁矿石成本,所以企业对上游原燃料的掌控或议价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涉及影响因素包括:

能源成本(3%)、铁矿资源(5%)、焦煤资源(4%)、与原材料距离(4%)。

3)产品及区域市场类。

产品类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附加值产品(5%)、转换成本与收益(5%),其中转换成本与收益可理解为下游用户转向采用该钢铁公司高附加值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及收益情况,取决于该钢铁公司的产品性能、价格、服务等因素。

区域市场类的影响因素包括位于高速增长市场(3%)、靠近下游用户(3%)、国内市场定价能力(6%)、来自邻近竞争对手威胁(5%)、所在地风险因素(2%)。

4)企业运营管理类。

企业运营管理类影响因素可细分为四类。

综合类:

盈利能力(EBITDA)(6%)。

生产管理类:

削减成本能力(6%)、环境与安全(4%)。

HR管理类:

劳动力成本(2%)、熟练技术工人(2%)、退休工人福利(2%)。

财务管理类:

资产负债表(5%)。

5)技术创新能力(6%)。

2韩国浦项竞争力具体分析

浦项在各影响因素方面的得分见表1,本文主要对浦项在权重较大的影响因素方面的表现进行重点分析。

2.1规模类

1)规模(5%)。

近年浦项粗钢产量见图1,其粗钢产量排名稳定在世界前五。

浦项此项得分9分。

图1浦项近年粗钢产量情况

2)产能扩张(5%)。

浦项主要粗钢产能集中在韩国,在产能扩张方面,2017年粗钢产量为3721万t,较2016年微降0.8%,而2018年粗钢产量目标为3740万t;浦项海外钢铁子公司方面,从其发布的年报、季报看[3-4],大部分的业绩表现势头良好,产量稳步提升。

浦项此项得分8分。

3)下游和非钢业务(6%)。

下游业务方面:

在汽车行业,浦项钢铁为双龙SUV车身提供轻量化方案,高强钢的应用比重从0%提至61%;在造船行业,浦项钢铁与大宇造船海洋公司联合开发的高锰钢用于LNG储罐隔膜,确保LNG燃料储罐在-196℃超低温下的性能;浦项钢铁自主开发的LNG储罐用9%镍钢相较现有的铝合金,焊接性能和价格优势更为突出;在建设施工行业,浦项钢铁将厚板材质的钢箱梁设计方案应用于印尼雅加达高速公路项目,还将不锈钢材质的幕墙装饰材料用于平昌冬奥会曲棍球赛场,在“高级外装材料的设计、制作和施工”方面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非钢业务方面:

根据浦项年报财务数据(表2),2017年,浦项集团旗下贸易、能源、ICT、化工材料等非钢业务业绩全面改善,非钢业务营业利润为10920亿韩元,比2016年的130亿韩元骤增84倍。

而2018年,浦项集团非钢业务销售额目标为33万亿韩元。

表2浦项近三年各业务部门收入、营业利润及净利润

部门

收入/亿韩元

营业利润/亿韩元

净利润/亿韩元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钢铁

448370

429060

476110

18430

29270

30050

1820

15110

27910

贸易

270080

264200

348780

3740

3610

4230

390

530

1130

工程建设

98680

74820

72860

1470

-6260

2890

-2760

-14040

240

能源

20060

17510

16970

1480

970

1840

550

-1030

1000

ICT

9450

8820

9570

30

530

570

-940

290

420

化学、材料等

28060

24440

26310

340

1280

1390

-270

490

910

总计

874720

818850

950600

25490

29400

40970

-1210

1350

31610

浦项此项得分10分。

4)并购/联盟与合资(6%)。

浦项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在中国、印度、印尼、泰国、越南、墨西哥等地都有钢铁实体企业,且大多采用合资方式。

如印尼钢铁联合企业喀拉喀托浦项公司,厚板产能120万t,浦项持股70%,2017年首次扭亏为盈,生产厚板97.6万t;中国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浦项持股接近82.5%,合作方为中国最大民营钢企——沙钢;与韩国世亚集团合作,在中国天津、南通等多地布局特钢生产;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多有矿山投资,而大部分持股小余50%,但有助于上游资源的稳定供给。

浦项此项得分10分。

2.2资源能源保障类——铁矿资源(5%)

韩国本土铁矿资源不足,浦项原燃料多依赖进口,而通过股权投资,其在海外的权益矿自给率在50%左右。

浦项此项得分6分。

2.3产品及区域市场类

1)高附加值产品[5](5%)。

2014年浦项WP(WorldPremium)产品销售比重约30%,2015年为38.4%,2016年47.3%,到2017年达到53.4%,2018年有望达到57%。

浦项此项得分10分。

2)转换成本与收益(S%)。

2014年,为了让客户更便利、更经济地使用产品,浦项开启了解决方案式营销1.0。

2017年,开始实施“解决方案式营销2.0”作为一种差异化战略,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目标是从客户产品开发到销售的各阶段都提供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业务效率和水平。

2017年5月建成“钢材成形实验楼”,其工作环境与客户公司的实际生产环境非常相似,可以预先对浦项的产品进行性能评价,浦项可以自主完成“从钢材应用技术开发,客户试制品制作,直到性能验证”的全流程,通过构建这种一站式开发模式,无需客户公司经手。

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客户转换成本,浦项此项得分10分。

3)国内市场定价能力(6%)。

2017年韩国粗钢产量为7100万t,而浦项国内产量为3700万t,国内占比超过52%,对韩国钢铁业举足轻重。

尤其在某些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比如Hyper无取向电工钢,浦项在韩国市场占有率稳居100%。

然而,作为浦项重点产品之一的汽车用冷轧板,在韩国国内市场,由于2015年现代钢铁公司合并现代海斯克公司带来的冲击,浦项对现代汽车的供应量大幅下滑。

浦项此项得分8分。

2.4企业运营管理类

1)盈利能力(EBITDA)(6%)。

今年初,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将浦项集团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维持在“Baa2”,同时将评级展望从“稳定”上调至“正面”。

穆迪预测今后1-2年浦项集团的财务稳健性还将继续改善,特别是在今后12~18个月的时间内,预计浦项集团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将同比增加20%~25%。

浦项此项得分8分。

2)削减成本能力(6%)。

2014年浦项换帅,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6]。

例如:

2014—2017年,浦项集团业务结构调整案例累计150件,其中,子公司85家,资产65项,财务改善创效总额为7万亿韩元。

浦项此项得分10分。

3)熟练技术工人(2%)。

该项影响因素尽管权重低,但浦项在此方面竞争力值得研究。

浦项在管理上非常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智能工厂建设为例,为了实现作业现场和办公场所的智能化,浦项面向全体员工开展人工智能培训,浦项人才开发院实施“2018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普通员工课程”,其目标不是培养少数的智能化专家,而是让普通员工具备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

浦项此项得分10分。

2.5技术创新能力(6%)

浦项创新能力卓越,现有FINEX、StripCasting、CEM、碳酸锂提取等多项自主专利技术,每年的专利申请量达2000余件。

为了实现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系统化管理,2018年,浦项出资50亿韩元设立名为“Poscortech”的全资子公司。

浦项此项得分10分。

3浦项竞争力综合分析

浦项在最能体现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权重6%)中,下游和非钢业务、并购/联盟与合资、削减成本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获得满分评价;在规模、高附加值产品、转换成本与收益等主要影响因素(权重≥5%)方面也获得9分或10分的评价。

在评价体系所有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浦项仅有铁矿资源一项得分较低(6分)。

综合来看,规模类4项影响因素的平均得分达到9.25分,反映出浦项具有的规模效益和国际化水平;资源能源保障类4项影响因素的平均得分仅为6.25分,说明浦项在上游资源方面存在发展短板;产品类以及技术创新能力3项影响因素平均得分10分,印证浦项冠绝全球钢铁行业的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市场类5项影响因素平均得分8分,体现出浦项具有较大的区域市场影响力和较好的区域市场环境;企业运营管理类7项影响因素平均得分8.29分,尤其削减成本能力的10分,充分展现是浦项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竞争力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