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3599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居住区景观设计.docx

居住区景观设计

第一节居住区基本组成

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内容从工程角度分为室外工程和室内工程,但是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用地上。

因此,一般的居住区组成我们指的是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居住区用地组成

以上的各项内容从居住区用地组成方面表现为:

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土地一般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用地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及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种的通路、场地等。

道路用地

道路绿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住宅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的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

表4-1居住区道路宽度

道路名称

道路宽度

居住区道路

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道路

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

组团道路

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

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

园路(甬路)

不宜小于1.2m

绿地

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和儿童活动场地等。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表4-2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

中心绿地

名称

设置内容

要求

最小规格

(ha)

最大服务半径(m)

居住区公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

1.0

800-1000

小游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

0.4

400-500

组团绿地

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

可灵活布置

0.04

注:

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

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

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

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种植成活率≥98%。

第二节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求、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而影响到开发商和设计师对住区景观的设计有着更高的追求。

在居住区的基本组成,规模等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以住区(包括居住区级、小区级和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点或面,以各级道路为线,采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和素材,对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原则、方法以及近年来景观设计的新趋势等内容进行介绍。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

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

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规划设计过程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

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

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指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此外,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

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

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体现地方特征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

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

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

(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

(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

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

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点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

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

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

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

(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第三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景观设计分类是依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不同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

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

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性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

目前,“场所”的概念今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提起和突出。

因此,以上各种景观中,场所景观是核心,其他类的景观往往与场所景观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活动场所。

住区景观结构布局

从住区分类上看,住区景观结构布局的方式如表4-3。

住区分类

景观空间密度

景观布局

地形及竖向处理

高层住区

采用立体景观和集中景观布局形式。

高层住区的景观布局可适当图案化,既要满足居民在近处观赏的审美要求,又需注重居民在居室中俯瞰时的景观艺术效果

通过多层次的地形塑造来增强绿视率。

多层住区

采用相对集中、多层次的景观布局形式,保证集中景观空间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能满足不同的年龄结构、不同心理取向的居民的群体景观需求,具体布局手法可根据住区规模及现状条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营造出有自身特色的景观空间。

因地制宜,结合住区规模及现状条件适度地形处理。

低层住区

采用较分散的景观布局,使住区景观尽可能接近每户居民,景观的散点布局可集合庭院塑造尺度适人的半围合景观。

地形塑造不宜多大,以不影响低层住户的景观视野又可满足其私密度要求为宜

综合住区

不确定

宜根据住区总体规划及建筑形式选用合理的布局形式

适度地形处理

绿化种植景观

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

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组合基本有如下几种:

表4-4

组合名称

组合形态及效果

种植方式

孤植

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可成为开阔空间的主景。

多选用粗壮高大,提醒优美,树冠较大的乔木。

对植

突出树木的整体美,外形整齐美观,高矮大小基本一致。

以乔灌木为主,在轴线两侧对称种植。

丛植

以多种植物组合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绿化结构。

由遮阳为主的丛植多由数株乔木组成。

以观赏为主的多由乔灌木混交组成。

树群

以观赏树组成,表现整体造型美,产生起伏变化的背景效果,衬托前景或建筑物。

由数株同类或异类树种混合种植,一般树群长宽比不超过3:

1,长度不超过60m。

草坪

分观赏草坪、游憩草坪、运动草坪、交通安全草坪、护坡草皮,主要种植矮小草本植物,通常成为绿地景观的前提。

按草坪用途选择品种,一般容许坡度为1-5%,适宜坡度为2-3%。

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

植物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

(见表4-5)

植物分类

植物高度(cm)

空间效果

花卉、草坪

13-15

能覆盖地表,美化开敞空间,在平面是暗示空间。

灌木、花卉

40-45

产生引导效果,界定空间范围。

灌木、竹类、藤本类

90-100

产生屏障功能,改变暗示空间的边缘,限定交通流线。

乔木、灌木、藤本类、竹类

135-140

分隔空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围合空间。

乔木、藤本类

高于人水平视线

产生较强的视线引导作用,可形成较私密的交往空间。

乔木、藤本类

高大树冠

形成顶面的封闭空间,具有遮蔽功能,并改变天际线的轮廓。

道路景观

景观功能

  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

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

  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道路可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因此,要注意道路的对景和远景设计,以强化视线集中的观景。

  休闲性人行道、园道两侧的绿化种植,要尽可能形成绿荫带,并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增强环境景观的层次。

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

场所景观

健身运动场

  居住小区的运动场所分为专用运动场和一般的健身运动场,小区的专用运动场多指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和室内外游泳场,这些运动场应按其技术要求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

健身运动场应分散在住区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又不扰民的区域。

不允许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穿越运动场地。

  健身运动场包括运动区和休息区。

运动区应保证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地面宜选用平整防滑适于运动的铺装材料,同时满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蚀的要求。

室外健身器材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点,要采取防跌倒措施。

休息区布置在运动区周围,供健身运动的居民休息和存放物品。

休息区宜种植遮阳乔木,并设置适量的座椅。

有条件的小区可设置直饮水装置(饮泉)。

休闲广场

休闲广场应设于住区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区、主入口处),面积应根据住区规模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形式宜结合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考虑。

广场上应保证大部分面积有日照和遮风条件。

  广场周边宜种植适量庭荫树和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休息、活动、交往的设施,在不干扰邻近居民休息的前提下保证适度的灯光照度。

  广场铺装以硬质材料为主,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

广场出入口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游乐场

  儿童游乐场应该在景观绿地中划出固定的区域,一般均为开敞式。

游乐场地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的袭扰。

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的安全。

游乐场的选址还应充分考虑儿童活动产生的嘈杂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

  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

  儿童游乐场设施的选择应能吸引和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兼顾实用性与美观。

色彩可鲜艳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游戏器械选择和设计应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

  居住区中心较具规模的游乐场附近应为儿童提供饮用水和游戏水,便于儿童饮用、冲洗和进行筑沙游戏等。

儿童游乐设施设计要点(见表4-6)。

表4-6

序号

设施名称

设计要点

1

砂坑

①居住区砂坑一般规模为10-20㎡, 砂坑中安置游乐器具的要适应加大,以确保基本活动空间,利于儿童之间的相互接触。

②砂坑深40-45cm,砂子中必须以细砂为主,并经过冲洗。

砂坑四周应竖10-15cm的围沿,防止砂土流失或雨水灌入。

围沿一般采用混凝土、塑料和木制,上可铺橡胶软垫。

③砂坑内应敷设暗沟排水,防止动物在坑内排泄。

3-6岁

2

滑梯

1滑梯由攀登段、平台段和下滑段组成,一般采用木材、不锈钢、人造水磨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作,保证滑板表面光滑②滑梯攀登梯架倾角为70°左右,宽40cm,梯板高6cm双侧设扶手栏杆。

滑板倾角30°-35°,宽40cm,两侧直缘为18cm,便于儿童双脚制动。

③成品滑板和自制滑梯都应在梯下部铺厚度不小于3cm的胶垫,或40cm以上的砂土,防止儿童坠落受伤。

3-6岁

3

秋千

①秋千分板、座椅式、轮胎式几种,其场地尺寸根据秋千摆动幅度及与周围娱乐设施间距确定。

②秋千一般高2.5m,长3.5-6.7m(分单座、双座、多座),周边安全护栏高60cm,踏板距地35-45cm。

幼儿用距地为25cm。

③地面设施需设排水系统和辅设柔性材料。

6-15岁

4

攀登架

①攀登架标准尺寸为2.5×2.5m(高×宽),格架宽为50cm,架杆选用钢骨和木制。

多组格架可组成攀登式迷宫。

②架下必须铺装柔性材料。

8-12岁

5

跷跷板

①普通双连式跷跷板宽为1.8m,长3.6m,中心轴高45cm。

②跷跷板端部应放置旧轮胎等设备作缓冲垫。

8-12岁

6

游戏墙

①墙体高控制在1.2m以下,供儿童跨越或骑乘,厚度为15-35cm。

②墙上可适当开孔洞,供儿童穿越和窥视产生游戏乐趣。

③墙体顶部边沿应做成圆角,墙下埔软垫。

④墙上绘制图案不易退色。

6-10岁

7

滑板场

①滑板场为专用场地,要利用绿化种植、栏杆等与其他休闲区分隔开。

②场地用硬制材料铺装,表面平整,并具有较好的摩擦力。

③设置固定的滑板联系器具,铁管滑架、曲面滑道和台阶总高度不宜超过60cm,并留出足够的滑跑安全距离。

10-15岁

8

迷宫

①迷宫由灌木丛林或实墙组成,墙高一般在0.9-1.5m之间,以能遮挡儿童视线为准,通道宽为1.2m。

②灌木丛墙须进行修剪以免划伤儿童。

③地面以碎石、卵石、水刷石等材料铺砌。

6-12岁

硬质景观

雕塑小品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材料组成的景观。

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

  雕塑小品与周围环境共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同时赋予景观空间环境以生气和主题,通常以其小巧的格局、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使空间诱人而富于意境,从而提高整体环境景观的艺术境界。

  雕塑按使用功能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功能性与装饰性雕塑等。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具象和抽象,动态和静态雕塑等。

  雕塑在布局上一定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恰如其分地确定雕塑的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位置等,展示其整体美、协调美。

  应配合住区内建筑、道路、绿化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而设置,起到点缀、装饰和丰富景观的作用。

特殊场合的中心广场或主要公共建筑区域,可考虑主题性或纪念性雕塑。

  雕塑应具有时代感,要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为主题,体现住区人文精神。

以贴近人为原则,切忌尺度超长过大。

更不宜采用金属光泽的材料制作。

便民设施

  居住区便民设施包括有音响设施、自行车架、饮水器、垃圾容器、座椅(具),以及书报亭、公用电话、邮政信报箱等。

  便民设施应容易辨认,其选址应注意减少混乱且方便易达。

  在居住区内,宜将多种便民设施组合为一个较大单体,以节省户外空间和增强场所的视景特征。

音响设施

  在居住区户外空间中,宜在距住宅单元较远地带设置小型音响设施,并适时地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轻松气氛。

  音响设计外形可结合景物元素设计。

音箱高度应在0.4-0.8m之间为宜,保证声源能均匀扩放,无明显强弱变化。

音响放置位置一般应相对隐蔽。

自行车架

自行车在露天场所停放,应划分出专用场地并安装车架。

自行车架分为槽式单元支架、管状支架和装饰性单元支架,占地紧张的时候可采用双层自行车架,自行车架尺寸按下列尺寸制作。

表4-7

车辆类别

停车方式

停车通道(m)

停车带宽(m)

停车车架位置(m)

自行车

垂直停放

2

2

0.6

错位停放

2

2

0.45

摩托车

垂直停放

2.5

2.5

0.9

倾斜停放

2

2

0.9

饮水器(饮泉)

  饮水器是居住区街道及公共场所为满足人的生理卫生要求经常设置的供水设施,同时也是街道上的重要装点之一。

  饮水器分为悬挂式饮水设备、独立式饮水设备和雕塑式水龙头等。

  饮水器的高度宜在800mm左右,供儿童使用的饮水器高度宜在650mm左右,并应安装在高度100-200mm左右的踏台上。

  饮水器的结构和高度还应考虑轮椅使用者的方便。

垃圾容器

  

(1)垃圾容器一般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入口附近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

  

(2)垃圾容器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普通垃圾箱的规格为高60-80cm,宽50-60cm。

放置在公共广场的要求较大,高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宜超过75cm。

  (3)垃圾容器应选择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产品,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倾倒。

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混凝土、GRC、陶瓷材料制作。

座椅(具)

  

(1)座椅(具)是住区内提供人们休闲的不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装点景观进行设计。

应结合环境规划来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彩,力争简洁适用。

室外座椅(具)的选址应注重居民的休息和观景。

  

(2)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

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左右,3人椅180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为100°-110°为宜。

  (3)座椅(具)材料多为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塑料等,应优先采用触感好的木材,木材应作防腐处理,座椅转角处应作磨边倒角处理。

信息标志

  居住区信息标志可分为4类:

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警示标志。

  信息标志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妨害。

  标志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建筑、景观环境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

标志的用材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方便维修。

各种标志应确定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物业管理形象。

表4-8居住区主要标志项目

标志类别

标志内容

适用场所

名称标志

标志牌

楼号牌

树木名称牌

环境标志

小区示意图

小区入口大门

街区示意图

小区入口大门

居住组团示意图

组团入口

停车场导向牌

公共设施分布示意图

自行车停放处示意图

垃圾站位置图

告示牌

会所、物业楼

指示标志

出入口标志

导向标志

机动车导向标志

自行车导向标志

步道标志

定点标志

警示标志

禁止入内标志

变电所、变压器等

禁止踏入标志

草坪

栏杆/扶手

  栏杆具有拦阻功能,也是分隔空间的一个重要构件。

设计时应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所,首先要充分考虑栏杆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突出其功能性和装饰性。

常用材料有铸铁、铝合金、不锈钢、木材、竹子、混凝土等。

  栏杆大致分为以下3种:

  

(1)矮栏杆,高度为30-40cm,不妨碍视线,多用于绿地边缘。

也用于场地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