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同名17488.docx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同名1748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同名1748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同名17488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同名17488)
内蒙古大学双学位金融学课程论文
姓名:
王丹
学号:
C01115114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手段、体制、控制制度等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
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责任制,致使国内商业银行尚未有效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信贷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化解,新增风险不断出现。
应建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和综合信用评级制度;改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增加基层行信贷权限;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保证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信贷管理;信贷风险;管理体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
但是不良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历史上的原因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
当然,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也是不良贷款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存在“重贷轻管”的观念
信贷营销和风险防范是一对矛盾,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收益是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实际发生后才确认,客观上造成了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贷款扩张冲动和“重贷轻管”的倾向。
由于贷后管理成“事后管理”,出现实际风险,被动接受。
有些信贷人员甚至过度依赖贷前调查,以为贷前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分析、论证,落实了第二还款来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认为贷后管理是搞形式。
对于上级行开发的集团性大客户,由于缺乏对等关系,怕得罪客户,不敢管,不会管,管理难落实。
如此种种“重贷轻管”的观念成为贷后管理薄弱的思想根源,观念不转变,强化贷后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商业银行存在着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和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不利因素。
一方面银行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信贷查询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商业银行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银行甚至为恶性竞争,相互封锁信息,或提供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
另一方面,工商、税务、海关、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信息封闭,查询难度大,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评审报告可信度差,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了健康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
信息不对称,助长了企业和个人造假欺骗银行的行为,增大了银行防控风险的难度,带来巨大道德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权限过度集中,基层行业务拓展受到制约
银行为了从总体上控制信贷风险,信贷资金向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项目集中。
在信贷资金管理上,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体制,贷款的审批权限逐步上收,基层行的贷款权被剥夺,基本上无贷款权。
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基层需要信贷资金的却没有审批权,而有审批权的却对实际要求情况不了解的矛盾。
贷款权限的过度集中与信贷资金需求的广泛性不相适应,影响了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放。
基层商业银行无权对有地方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作出信贷决策,上报上级行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甚至要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条件。
(二)“零风险”考核机制削弱了基层行对企业信贷支持的信心
片面强调贷款“零风险”,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一是挫伤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导致银行“惧贷”,发放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不论原因如何,信贷人员都将受到严厉处罚,信贷人员承担的责任太重,又缺乏奖励机制,造成信贷人员宁可惜贷保平安,不愿多贷担责任。
二是造成企业“贷款难”。
由于受贷款“零风险”的影响,各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十分严格,尤其对中小企业,限制性条件更多。
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
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
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
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这样使我国不良贷款的形成又多了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原因。
(三)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在贷款形成过程中,许多贷款是口头的指示,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加上发放贷款时和贷后管理的信贷员以及审批人和签批人频繁更换,导致贷款出现风险以后无法准确地确立责任人。
而无法认定责任人的后果,必然使信贷人员和主管信贷的审批人存在侥幸心理,反正亏了是国家的,自己却没有什么责任,也没有几个银行领导因为形成不良资产而受到什么处罚,因此贷款发放时审查不严甚至为谋私利的情况并不少见。
(四)没有明确的认识——以为企业越大风险越小
企业规模越大、资金越宽裕、贷款银行越多,越是众多银行争抢的对象,即使这些企业不能提供财务报表,很多商业银行也会因为其他银行的抢"贷"行为而打消这一疑虑,这使得银行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盲目跟进状态,而忽略了对整体市场特性和风险的客观判断。
这种做法,不仅可能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不一定能降低贷款风险。
因为“大”不一定等于“好”,大有大的弊端,大企业易得“大企业综合征”,韩国的大宇、美国的安然等庞然大物的倒闭,就是明显的实,至今那些贷款银行仍心有余悸。
贷款过度投向大企业,显然不利于分散贷款风险,何况我国的大企业,目前尚是国有成份占主导地位,由于产权虚设,易得“国企病”,一旦发生贷款风险,对银行所造成的冲击也会不少(过去国有企业曾给我们银行带来了不少的不良资产包袱)。
由于贷款牵扯到的社会问题较多,当贷款出现不良以后也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的困难。
(五)银行信贷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缺乏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员,信贷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自觉维护银行整体利益的观念。
信贷部门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完善,信贷人员的违章操作、越权、人情贷款、甚至以权谋私等行为皆有发生.
三、中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比较
(一)银行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
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
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
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
主要有:
一是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
二是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
三是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
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
四是通过动态评估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
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理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
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管理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重视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主权。
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
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
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
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
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我国商业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
但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
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
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的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
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信贷管理,将信贷管理置于银行各项工作的重要地位。
几年来,各商业银行均把存款放在首位,主要业务科室和工作人员包括信贷员都有明确的存款任务和比较完善的考核方法。
这些当然是无可置疑的。
但相比之下,信贷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通过强化管理,加大信贷工作力度,收回某企业长期拖欠的贷款利息10万元,可直接增加当年效益10万元;而吸收10万元存款后,只有先贷出去,并及时收回利息,才能实现效益,而且扣除存款利息后,年
(五)对企业日常的资金管理工作,要从过去的“管”改为现在的“帮”。
过去,银行作为职能部门,对于贷款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资金占用,如挤占挪用流动资金、超储积压占用的资金等,经常采取加罚利息的办法进行制裁,银行与企业之间基本上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关系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银行成了商业银行,成了企业,企业之间需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
银行把款贷给了企业,实际上就是银行的发展和命运与企业的发展和命运连在了一起,所以银行应该在多方面帮企业、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出主意、帮助企业节约使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帮助企业清理三角债,等等。
这样才能促进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实现利息及时收回、贷款到期偿还的最终目的。
(六)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素质
提高信贷人员素质是个极为紧迫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需要信贷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好的思想品质、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较高的宏观政策水平和较精的微观分析能力,这对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因此,要通过严格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创造以人为本、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激发信贷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商业银行也是一种企业,应当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使银行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和价值判断,以银行的使命目标、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为使银行整体效益极大化、金融风险极小化而努力工作。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责任心和基本业务能力。
责任心是指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能主动积极地为银行着想,并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能以工作为重。
业务能力是指在具体完成各项工作时,职员应当具备的知识修养等。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实施信贷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实力,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大银行的必然选择。
在信贷管理项目前后,商业银行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全盘考虑,放眼未来,这样才能使信贷管理为商业银行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09.
[2]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3.
[3]顾晓安,卢蕾.问题贷款[M].北京: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2.
[4]彭建刚.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02.
[5]任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6]范粉英.浅谈银行信贷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社会科学家,1996,6:
96
[7]李增强,张明臻.浅谈加强银行信贷管理的对策[J].经济师,1998,3:
30
[8]江其务.论银行信贷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J].金融研究,2003,7:
59-67
[9]朱强标.论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信贷管理机制[D].湖南:
湖南大学,2003:
1-76.
[10]代桂霞.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及业务流程机制的对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4,10: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