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22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本.docx

评价标准

(一)成绩评定

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评定。

评定要求:

评价要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性,注意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坚持教育性,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学生的评价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学年课程结业满分为50学分,如果一学期结业则满分为25分,两年累计满分为100学分,累计满60分即可结业。

每门校本课程成绩分布: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评;过程性评价来源:

出勤、课堂学习、成长记录袋、奖励分;终结性测评:

期末考查、表现性活动。

颐中讲堂考勤实行听课证制度,凭听课证入场。

最后15分钟写听后感,作为该学科的成绩。

参与评价的主体:

指导老师、同伴、自己。

每门课程结业采用下列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

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总分50分)

指 标

分值

(分)

考查办法

评价主体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过程性评价

35分

出勤

10分

100%

10

看出勤登记表

班长、指导

老师

90%以上

8—9

看出勤登记表

80%以上

6—8

80%以下

不及格

课堂学习

15分

兴趣与参与

3

看课堂观察检核表与随堂记录卡看学习情况看作业

看小组合作评价表

指导老师

同伴、自己

合作与交流

3

知识掌握与运用

4

搜集与分析

3

反思与计划

2

成长记录

10分

学习计划

作业或作品

进步

搜集的课程资料评价与自我

反思

(参看

成长记录

袋评价)

看各项记录情况

老师、家

长、同伴

终结性

评价

15分

知识考查

5

课内掌握的基本知识;

3

笔试或口试

指导老师

课外习得的相关知识

2

表现性

活动

技能

5

基本技能的掌握与熟

练程度

2

表现性活动(动手操作、

口头表达、表演等)

指导老师

或同伴参

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1

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1

创新与实践的能力

1

情感

态度观价

5

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1

试卷与表现性活动

指导老师

参与态度、创新精神

1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1

其中成长记录袋评价、课堂观察检核表、小组合作评价表见附表。

校本课程成绩=第f学分+第二年学分+奖励分(如果一期结业则可以将两期相加为学年学分)

(二)成绩管理

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学校应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学分卡,每期初将本班学生学分卡交开课老师保管,期末开课老师将学生出勤与学分登记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将每年(期)成绩记录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向家长反馈课程所获学分情况;班主任必须将全班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文本与软件包)

(三)奖励和惩戒办法

一、二、三等。

出勤率未到规定课时的80%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开课老师必须如实填写学分卡,发现弄虚作假者,予以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良好及优秀等第。

级别

等第与得分

学校

一等3分

二等2分

三等1分

市级

一等6分

二等5分

三等3分

省级

一等7分

二等6分

三等4分

国家级

一等8分

二等7分

三等5分

级别

加星

1

3

4

5

凡在国家级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科技节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证书考试中获奖或

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不超过 8分)。

(就高不就低,不累计得分)

为了鼓励学生选修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每年可分年级或全校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的展示评比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分。

得分标准如下:

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设计方案、调查报告等)

(以上参赛活动必须是权威教育部门组织或社会有权威特长鉴定单位组织的才认可,特长分则按技术级别折算成相应

附:

[表一]

校本课程学分卡

(一)

贴 姓名

八、、

片 班级

学号

校本课程学分卡

学校

校本课程学分登记表

(二)

姓名 班级

选课时间

类别

课名

学分

教师

合计

一年级

上期

下期

二年级

上期

下期

此表由任课指导老师填写,由班主任管理。

校本课程出勤登记卡(三)

课次

姓名与班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开课老

师签字

班校本课程学生学分汇总表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姓学分

上期

下期

上期

下期

合计

此表一式两份,班主任一份,学校一,

分。

此表可由学生代表填写,开课老师签字证明。

学年一一学期

课程类别一一

课 程 名 称

校本课程成长记录袋评价

一、成长记录袋总体要求:

展示课程学习成果

反思自身的变化与成长

显示学生所冒的风险

显示令人满意或不满意的学习经验

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发展

二、 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

1、 成长记录袋目录

2、 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3、 反映课程进度的作业或作品3件

4、 “我”的课程故事:

“我”的进步,“我”的惊喜发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体验,个人的课程见解

5、 学生搜集的课程资源:

网上下载的学习资料、阅读过的文献书目、音像资料、工具材料等

6、 小组合作评价表

7、 社会人士的具体事件评价

8、 小组集体学习活动成果或学习活动情况记载材料 1份

9、 学业成绩评价卷或终结性评价卷:

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对全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重现,进行系统的自评、互评、师评。

也可以是纸笔测验。

10、 主要学习事件或学习阶段的自我反思与下一步计划

11、 课程学习成果证明材料:

获奖证书、等级资格证书

12、 其他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过程的材料 1-2件

三、 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标准

等级 描述

A等

7-8分 活动记录完整、资料齐全、设计新颖美观、整洁;

进步明显、有突出成果、有个性特长;

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与他人合作愉快,小组评价为优秀;

会自我反思与计划,会中肯地评价他人;

B等

5-6分 活动记录较完整、资料比较齐全,有8T0件文件,设计较美观、整洁;

有一定进步,有学习成果,作品较有创意,有一定程度的特长;

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小组评价良好;

有合理计划自己的学习,能自我反思,会正确地评价他人。

3∙4分 活动记录较清晰,有5-7件文件,比较整洁;有一定的学习成果,作品较认真;能参与小组学

习,小组成员评价一般;

有学习计划,能自我反思;

D等

1-2分 有少量资料,整理不够细致;

有学习作品或学习计划;

小组评价为及格。

[表二]

校本课程课堂观察检核表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评价内容

分值

评价标准

综评

1

2

3

观察学生课前准备(课前调查、预习、学具准备)

仁完全没有准备2=有所准备3=准备充分

观察学生发言情况(大胆自信、积极讨论、提出问题、课外阅读)

仁较少

2=一般

3=很好

观察学生听课情况(认真度、记忆与理解能力、会

举一反三)

仁不认真

2=认真3=很好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倾听别人发言情况、思维敏捷有条理、善于提出不问的方法解决问题、动手能力、与人协作、资料搜集与整理)

仁弱

2=一般

3=强

作业(训练)情况(整洁细致、有韧性、自控力强、自主创作、实践能力)

仁突出

2=一般

3=不认真

综评13-15为优秀,9T2分为一般,5-8为及格

[表三]

小组合作评价表

解决的问题

姓名一一

日期一一

组长一一

评价项目

评价具体内容

组员评

自己评

组长评

综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